盛世大明(校对)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520

  有了趁手的工具,再加上这些禁军个个都体力充沛,在一番斧劈锯刨下,那些小树就被纷纷伐倒,最后只剩那棵大树,还在数名禁军努力的拖拽锯子的动作中一点点向着边上倾斜。
  这番动静自然是引来了避入殿内的朱祁镇二人的好奇,他们虽不开殿门,却也透过门缝朝外观瞧,当看到他们居然是在砍伐自己二人用来乘凉的大树时,朱祁镇的脸色顿时一片铁青,身子又微微地颤抖了起来:“这……这是完全不让我上舒坦些的日子了呀!”
  他立刻就明白过来,是兄弟从旁人口中知道自己最近一直躲在树下乘凉的关系,所以才会下旨让人砍伐大树的。想着自家兄弟居然用这等下作的手段来把自己往死了逼,朱祁镇心中顿时就被恐惧与愤怒所填满,真恨不能冲出去质问这些人一番,问他们为何那朱祁钰就非要干出这等事情来。
  不过,他最终都没有勇气出去。因为他已隐隐猜到了其中原委,怕是那份诏书已经落到了兄弟手上了。这要是再去触怒他,恐怕自己的性命就真个不保了。
  明白这一点的朱祁镇还死死地拉住了钱氏,让她也不要出去生事,还是苦苦地忍着吧,赖活着总比死了强,至少这样就还能有一丝的机会。
  不过他也清楚,经此一事,自己在宫里的处境将会越发的艰难。这一刻,他是真个后悔当初因为一时之气,受了曹吉祥的蛊惑写下了那么道诏书来……
  宫里的事情就没有能瞒得住的,尤其是一向被人所注意的南宫。就在禁军出手把那里的树木都砍伐了干净后两日,此事就传到了外头。
  朝臣们在得知这事后都感到一阵不可思议,皇帝怎么就会突然下了这么道旨意,这分明就是在把太上皇往绝路上逼啊。难道是他们兄弟之间又起了什么矛盾不成?
  虽然心下疑惑,对皇帝的如此做法也很有些不以为然,但群臣却并未因此就上疏劝说。因为大家都知道在皇帝心里,太上皇就是一个不可触碰的禁忌,谁要是敢明目张胆地为他说话,必然会惹来龙颜大怒。而且这还可能让皇帝对太上皇的猜疑之心更重,从而害了太上皇。
  另外,随着朱祁钰当皇帝日久,臣子们也觉着他这个皇帝要比自己兄长更加的称职些。至少他没有像朱祁镇那样宠信宦官,让一个阉人骑在群臣的头上作威作福,而且只要不涉及到皇位太子与太上皇之类的话题,他这个皇帝还是很能纳谏的。既然如此,大家自当尽心辅佐天子,把宫里的这件事情当作个笑话了。
  而陆缜在知道这事后,也是一阵叹息:“陛下这么做实在有些胡闹,甚至是太过小家子气了。”他很清楚皇帝为何会突然不顾旁人看法地来这么一出,这完全是为了撒气了。
  可在他看来,这么做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也体现出了朱祁钰性格上的一些弱点,他还是过于软弱,过于在意旁人对自己的看法了。
  其实他内心早已对兄长恨之入骨,恨不能找个理由将其除掉以绝后患。可因为担心这么做会惹来朝野非议,甚至是在史书上留下骂名,才只能把怒火强行压住,然后做出这么个有些幼稚的决定来。他这么做,只是一种发泄而已。
  若是换了太祖太宗这样的雄猜之主,别说已经掌握到了确凿证据了,就是只有一点风声传到了他们耳中,他们也会不计毁谤地下狠手把可能威胁到自己皇位的家伙除掉,哪怕对方和自己有着骨肉之亲,也不会有半点犹豫。
  只可惜朱祁钰他终究没有先祖的杀伐果断,即便握有实证,却也只能忍下这口气,不好真对自己的兄长下手。在陆缜看来,这或许就是历史上的他最终失败的根源所在了。
  这就让陆缜感到有些烦恼了,他实在有心帮皇帝杜绝那场变乱,这不光是为了朱祁钰着想,也是为了自己的将来考虑。毕竟这些年下来,自己早就和如今的景泰天子绑在了一处,无论是自己的雄心壮志,还是身家性命都与朱祁钰这个皇帝分不开了。
  可是,他陆缜毕竟是人臣,总不能直接跟皇帝提及要他找个由头去把太上皇给杀了吧。这样别说皇帝不可能答应了,就是真照做了,事后也必然会与自己间生出嫌隙和猜疑来,将来的日子也就难过了。
  正当陆缜为此苦恼时,一个让他更感头疼的问题也摆到了面前。
  这天早朝之后,正当陆缜随着同僚一道往宫外走时,一名皇帝跟前的内侍就跑了过来:“陆侍郎还请留步,陛下召你有事相商。”
  对于皇帝对陆缜的特别重视,群臣早已是见惯不怪了,只是看着他随太监往回走时,大家眼中还是难免露出了羡慕之色来,想着自己何时才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呢?
  其实陆缜心里也有些觉着古怪,最近朝中也没什么事情发生,怎么皇帝又会特意召自己过去呢?难道说是突然想明白了,欲对朱祁镇下手,所以想和自己商量下对策么?
  这个念头在见到皇帝后,就迅速被他打消了。因为朱祁钰身上看不到半点杀气,反倒显得有些为难的模样,见了他后,也只是先作了一番闲谈,东拉西扯的,就是不入正题。
  如此一来,倒让陆缜更感好奇了,实在想不明白皇帝为何会这么难以启齿,这次让自己做的事情就这么为难么?不过他身为臣子也不好直接询问,就只得顺着皇帝的话头随口应付着了。
  直说了好一会儿话后,皇帝才有些担心地看了他一眼道:“陆卿,朕这几日一直都在想南京之事,也在想着这些年来群臣对朕的态度为何还是不够恭敬。就在昨日,朕突然就想明白了,南京所以会差点出这么大的乱子,群臣所以会对朕远不如皇兄时恭敬,其问题还是出在了厂卫一事上。”
  陆缜听得眉头一皱,一丝不好的感觉已浮上了心头:“陛下的意思是?”
  
第732章
勉为其难(下)
  皇帝的语气略显深沉:“几年前,朕看着那王振仗着皇兄对他的宠信而祸乱朝纲,最后更是酿成了土木堡这一大难,使我大明江山差点就断送在他们手上。所以当朕即位后便有意一改当初的过错,刻意疏远了厂卫,希望以此来让我大明江山稳固下来,贤良之臣也能有个出头的机会。
  “这几年下来,朝廷确实要比以往好上许多,厂卫之患也减轻了许多。但与此同时,朕也发现了其中另有弊端。不但那些臣子远不如像面对皇兄般对我恭顺听话,就连很多地方上的事情也总有人想法儿瞒着朕。
  “就拿这次南京的事情来说,若是厂卫势力还盛时,早在徐家有不臣之心时便会有探子将密报呈送入京,又何来之后的危险,还要让陆卿你冒这险呢?而且不光是南京,就是这天子脚下的北京城里,也有太多事情是朕所无法掌握的,比如那与南宫接触的到底是什么人,
他又是何时派人离京前往南京联络徐家的,这一切朕也都被蒙在鼓中。你说,朕在厂卫一事上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了,才会酿成今日的局面?”
  “这个……”陆缜还真不好说了。其实答案皇帝自己都已经给出了,事实也正是如此,作为天子身边的耳目,锦衣卫和东厂对大明朝确实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不光是为了刺探情报,光是作为对群臣的威慑,他们对皇帝的作用就相当之大。
  可是,陆缜现在毕竟是文官,是天然与厂卫这样的机构站在对立面的,从他的立场来说,自然是不好对皇帝的这一想法表示支持的。
  朱祁钰看了他一眼:“其实朕不想重新重用厂卫还有另一层顾虑,如今这两处衙门里的人都很难让朕感到放心与满意。这些人里,要么是能力不足,要么就是暗藏私心,如此人等,朕怎么能把重任交托到他们手上呢?所以这几年来,朕一直都未曾真正启用过他们。
  “可这一次南京之变,让朕不得不做出些改变了。不然若再由他们荒废下去,这天下大乱了朕都不会知道。所以朕的意思,是想找一个才干胆略和忠诚都能叫人放心的人来统领厂卫。陆卿……”
  陆缜已经渐渐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让他一阵头疼,当皇帝叫到自己时,他更是浑身一震,小声地应了声:“臣在。”
  “不如就由你来当这个锦衣卫的指挥使,帮朕盯着这朝野官民,天下万方如何?”皇帝在抛出这个问题后,目光就一瞬不瞬,满是期待地看着这名臣子。
  而陆缜,此时却是完全呆住了。即便已经隐隐猜到了他的最终目的,可当皇帝真把意思说出来时,对他的冲击依然不小,心下也立刻充满了纠结与不愿。
  对于天子对自己的信任,陆缜心下还是相当感激的。但想到自己要去做这个锦衣卫的指挥使,他便是一阵不情愿。
  别看后世不少小说中总把锦衣卫捧得极高,好像这天下就没什么人是他们不敢抓不敢杀的,只要有了这一层身份,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般的存在,朝野间都能横着走了。可事实上,那全是臆想罢了。
  真实的锦衣卫不过是一群奉了皇差的武官而已,除非接到旨意办差,否则手上的权力也小得可怜。更要紧的,是厂卫之流在官场,在民间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往往一旦被人提及锦衣卫,就会叫人和鹰犬之类的说法联系在一块儿。
  自己现在可是堂堂的兵部侍郎,真正的清贵高官,朝中同僚对自己也是尊敬有加。可一旦要真成了锦衣卫的指挥使,立马就会被人视作异类,名声一落千丈不说,甚至会成为满朝官员的公敌,甚至是天下人眼中的笑柄。
  这种事情换了任何一个臣子都是不可能答应的,因为这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还未必能落得什么好处。
  但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陆缜若直接拒绝又很不好,所以他便陷入到了纠结,久久没能说出话来,只是低头不语。
  皇帝也明白他的想法,又是一声叹息:“陆卿,朕知道让你一个兵部侍郎去当锦衣卫指挥使确实太过委屈了你。但朕现在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你就不能勉为其难地帮帮朕么?朕答应你,只要你在此期间能栽培出几个可用之人,朕一定会重新把你从锦衣卫里调出来的。”
  这种身份岂是随便一调就能当没发生过的?陆缜继续沉默。
  朱祁钰迟疑了下后,又作出了让步:“要不这样,你还兼着兵部侍郎的官职,但这锦衣卫指挥使也由你担下了。如何?”
  皇帝都已经做出这么大的让步,语气又这么诚恳,陆缜身为臣子若再不回话就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所以在叹了口气后,他说道:“陛下,非是臣不肯为您分忧,只是臣毕竟是个文官,而那锦衣卫指挥使却是武职,臣即便不怕惹人非议,也怕能力不足,未能让那些锦衣卫心服而坏了陛下的大事哪。所以,还请陛下三思……”
  “朕已经想得很清楚了,这位置你来做正合适。你本就是靠着在北地与鞑子周旋才得以入京,论武备之事当不在其他人之下。而且,这些年来你还与锦衣卫的人多有交往合作,与他们的交情也很是不错,让你做这指挥使如何会让他们不满呢?现在边地太平,你这个兵部侍郎也没有什么担子在身,不是正好可以帮朕解决一下眼前的难题么?陆卿,朕实在是找不到比你合适的人选才不得不选了你的,你就不要推辞了!”皇帝说着,主动走到了陆缜跟前,还冲他拱了下手。
  事到如今,陆缜是真不好推辞了,不然就太不识抬举了。他只能苦笑着拱手:“臣既然身在朝廷,自当为陛下分忧。虽然此事臣还是觉着有些欠妥,但陛下既已认定非臣不可,那臣就只有勉为其难地一试了。”
  “好!”皇帝见他终于答应下来,顿时大喜:“朕就知道,陆卿你是最忠心能干的。朕相信有了你去锦衣卫,原先的难处都将迎刃而解!”
  “陛下过誉了,臣不胜惶恐。”陆缜心里发苦,知道这回自己又得成为北京城里官民的焦点了。
  皇帝的兴致却很高,随即又有些急切地道:“对了,既然你已当上了锦衣卫的指挥使,相关的旨意就得即刻下发,还有你的官服腰牌等物……”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用太急,至少得让臣先回兵部与于部堂交接了手上的差事后,才能去锦衣卫中履职。”陆缜忍不住进言道,他的意思当然就是想拖一阵是一阵了。
  对此皇帝倒没有太大的不满,当即认可地点头道:“不错,还是陆卿你想得周到,就照你的意思,先把手上的差事交接了,再去镇抚司吧。不过朕希望你就任后能尽快做出些成绩来,也好整肃一下京城里的风气。”
  “臣领旨。”陆缜只得拱手答应,知道自己这回又要露大脸了。
  在回到兵部衙门后,陆缜没理会其他同僚对自己羡慕的目光和旁敲侧击关于天子留自己在宫里是个什么情况,便直接去见于谦。
  正在案前处理公务的于谦见他过来,便是一笑:“善思这是刚从宫里回来吧?怎么,可是陛下有什么吩咐让你代为转达的?”
  “于大人……下官确实得了陛下的任命,不过这事却委实难办哪。”陆缜在于谦面前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只略作迟疑,就将皇帝将要任命自己为锦衣卫指挥使的事情给道了出来。
  这话说得于谦也是好一阵的目瞪口呆。要不是陆缜说这话时神色严肃,而且也不可能拿这事说笑,他都以为这是陆缜在跟自己开玩笑了。
  半晌后,他才看着陆缜,正色道:“你说的可是真的?天子当真就下了这么个……荒唐的旨意?”这事在他看来确实好生荒唐,怎么就能让一个兵部侍郎去做那人人避之不及的锦衣卫指挥使呢?这是文官该做的官职么?
  陆缜有些无力地一点头:“陛下的心意早决,虽然下官几番推脱,可陛下还是坚持己见。下官过这两日就得把手上的公事交给他人,然后去镇抚司履职。”
  于谦当即就把眉头一皱,摇头道:“不成,此事你万不可答应下来。这样吧,你若不好开口,就由我去向陛下进言。再不成,我们还可以请其他同僚联名上奏,总能让陛下他收回成命的。”说着,就欲起身。
  陆缜见了,赶忙上前阻拦:“于大人且慢。你对下官的维护之情下官铭感五内,但此事其实也不光只是下官一人的荣辱,更与朝廷和天下的安定大有关联。其实这锦衣卫只是个衙门,也无好坏之分,只要运用得法,未必就不能为朝廷为百姓做出好事来!”
  这话说得于谦又是一呆,随即看向了陆缜:“你的意思……是真打算遵旨做这锦衣卫指挥使了?”
  “如今朝堂正需要锦衣卫荡涤一下风气,我一人之荣辱其实也算不得什么。”陆缜突然正色说道。这话却让于谦眼中异光一闪,原先的坚持也不禁动摇了……
  
第733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
  陆缜当然不光是因为这些原因就不顾毁誉地接受了天子的任命,应下了锦衣卫指挥使的差事,事实上他还有另一番的考虑,只是这事却不好明着和于谦说了。
  这次南京差点发生叛乱固然有白莲教从中挑唆作梗的原因,但朱祁镇的责任也自不小。而在陆缜看来,此人的存在对如今还算太平的天下就是一个极大的不安定因素。
  这可不是他对朱祁镇有什么成见,实在是因为历史早就已经给出了结论。纵然他现在看着还算安分,似乎没有翻起风浪来的可能,但夺门之变可是实实在在写进了史书中的。这个看似无害无权的太上皇会在一年后突然就发动一场历史上少有的逆袭,直接就把本属于他的皇位重新给夺了回来,而那时朱祁钰可还活着呢。
  对此,陆缜自然是不能不防的,毕竟他已和朱祁钰的利益绑在了一块,一旦让朱祁镇夺位成功,不光自己多年努力经营下来的局面会保不住,恐怕连他的小命都会跟于谦一样被人给害了。
  可是就连身为天子的朱祁钰都因为种种顾虑而不好对自己的兄长下狠手,只能用些看似幼稚的手段加以惩治,那自己这个当臣子的自然更难做到先下手为强了,甚至连跟皇帝隐晦地提上一嘴都很难。
  在如此情况下,陆缜觉着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地提防,不给那些想要搅事的人已可趁之机,防患于未然。而要说做到这一点,满京城的各衙门官职里,怕是没一个能比得过锦衣卫了。
  所以哪怕知道这会惹来诸多误解与非议,陆缜还是领下了这一道旨意,并决定尽快把锦衣卫和镇抚司衙门拿捏在自己手里,从而好展开下一步的行动。
  他的这一片苦心既然不好告诉旁人,别人自然也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当几日后,天下明发诏书,将他从兵部调到锦衣卫任指挥使时,顿时就在朝野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群臣实在有些跟不上皇帝的节奏了,更不敢相信陆缜居然会不作犹豫地就答应下了这一无理的任命。于是乎,各种说法就迅速在官场和民间传了开来——
  有说陆缜是为了讨皇帝的欢心才不顾自己文官的身份应下了这差事,分明就是小人行径了;也有人说这是陆缜想要揽权的做法,毕竟兵部侍郎头上还有个尚书,手中权力有限,而锦衣卫指挥使可是直接想天子负责的,权力自然要大得多了;甚至还有人传言这是陆缜早与于谦生了嫌隙才出现的结果……
  各种说法不一而足,但大体的意思还是一样的,那就是对陆缜的行为很是不屑,觉着他以文官的身份去当锦衣卫指挥使实在是有辱斯文,在丢读书人的脸。甚至民间还有些读书人叫嚣着该让有司衙门夺去了陆缜原先的功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5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