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520

  白莲教在他从杭州去苏州时就曾有心袭击,而且于谦这事又有他们的身影出现,即便这次失利需要蛰伏,恐怕他们也不会介意找个机会在半道上对陆缜下手。
  另外,则还有东厂和锦衣卫。他和王振之间的恩怨瓜葛,在有心人眼里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即便王振无心派人来刺杀自己,光是那些想要借此讨好如今权势熏天王公公的人,也不会错过机会的。
  所以无论走水路还是陆路,对陆缜来说都不是一件安全可靠的事情。
  在一番筹谋之后,陆缜便定下了眼前这个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来。
  当从苏州启程时,他是当了所有人的面登上的客船,他相信混在周围的漕帮,以及其他敌对势力之人一定会尽快把这一消息传递出去。
  为了让事情显得更加逼真,他还乘船往北行了几程,并在船上露过几面。
  可是,等到确信消息已经放出去后,陆缜便用上了金蝉脱壳的手段,某夜趁着黑暗,从那艘租来的客船上下去,然后上岸,并和早等在岸边,准备好一切的林烈汇合,乔装之后循陆路往北。
  至于那艘客船,陆缜不但给了钱,而且还以官员的身份勒令船夫必须继续沿着运河向北,从而把所有欲对其不利之人给吸引在水路之上。
  这条计策显然是成功,虽然陆缜并不知道前几日里发生在运河上的事情,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他们一路行来都未曾遇到任何的危险,背后也并无行踪难明之人的跟哨。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自身远离了运河和长江一线,陆缜终于是可以松上一口气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安全抵达山西似乎已不是什么难事了。当然,他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的,行百里者半九十,何况现在离着山西还有半月,而距离蔚州更是足有二十来天的行程呢。
  倒是两女,在经过前段时间的紧张后,如今已渐渐放松下来,时不时地掀起车帘来张望一下外头的风景人物,并且还不断对此谈聊些自己的看法。
  尤其是云嫣,作为打小就在南方生长,之后甚至都未曾踏出过江南之地的她,在见到北方迥异于南方的风物时,总忍不住要感慨一阵。特别是当她瞧见远比南方要贫穷得多的当地村镇那破败模样后,就更是感慨良多了。
  此刻,她就透过车窗打量着路旁那些稀疏的庄家,以及面黄肌瘦的百姓,连连摇头:“这里,怎会如此穷困?官府就不想想办法么?”
  “其实我初次见到这里的一切时,也是颇为惊讶,觉着都不敢相信。原来我大明境内,竟还有此等苦难。可事实上,这里还算好的了,山西那边的情况只会更糟。”楚云容在旁叹了口气道。
  “啊?这怎么可能?这里的人看着已快要活不下去了,那山西的百姓岂不是……”云嫣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地说道。
  这时陆缜也丢开了心事,凑上了这一话题:“别看总有人说什么如今乃我大明盛世,其实这盛世只是对于京畿或江南等富庶之地来说的。像河南,或是山西等地的百姓,却是求一饱而不可得了。甚至对身处边地的百姓来说,只要没有战乱威胁,就是天大的幸事了。”
  “原来……这天下完全不像我所想的那样么?”云嫣痴痴地看了外头一眼,半晌之后,才问了一句:“那陆郎,什么时候这天下百姓才能真正地过上好日子呢?”
  “这个……”陆缜一时也语塞了。如果从某些书籍上来看,似乎很快大明就将进入到最平静的发展时期,如此想来总是会让百姓富足的。可是在见识过北方贫穷百姓的情况后,他已改变了这一既定的看法:“或许终我大明一朝,百姓都难谈富足吧,最多只能说一句不让野有饿殍。”
  “啊?这竟如此之难么?”这回就连楚云容都变了脸色:“难道我大明离着汉唐竟还有那么大的距离么?”
  “汉唐?他们真如书中所载般国强民富么?我看未必。其实汉也罢,唐也罢,他们所能做到的也就是让少数人过上好日子而已。至于最底层的百姓,日子照样难过,这才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之叹。”陆缜叹了口气道。
  顿了一下,他又道:“至于什么时候天下人真正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或许要在几百年后吧。不过,我既为朝廷命官,就自当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无论过程中会得罪多少人,会遭遇多少的艰难挫折,我陆缜都不会退缩!”
  两女听得这话,心里陡然就是一跳,脸上也露出了与有荣焉的爱意来。她们为什么肯不顾一切地跟着陆缜,尤其是楚云容,为什么明知道他不是自己的夫婿,依然宁肯与父母相争也要等着他来接回自己,还不是因为陆缜身上的这股子男儿气概么?
  所以两女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态度:“陆郎,我们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看着你达成这份心愿的。无论有多少风雨,我们都会与你一起承担。”
  听到这话,陆缜心里也是一阵感动,忍不住伸出手来,将她二人搂进了自己的怀中:“我也相信你们,一定会陪着我走到那一天,并看到这一切变化的。”
  不光是二女,就是车厢之外,正赶着马车的林烈和清格勒,脸上也颇有些激动之色。说实在的,自从陆缜被罢官回到苏州后,他们也曾一度失去了目标。而现在,随着陆缜复官,他们知道,自己重新一展身手的机会终于到了。尤其是这一回,他们将去往山西,想必那里的机遇只会比京城更大……
  京城,王振的府邸。
  当听到手下禀报说并未查到陆缜的行踪后,王公公居然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失望或愤怒来。在和陆缜几番较量之后,对这个年轻人,他早已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此时找不到人,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来禀报这一切的下属则是心下惴惴,连头都不敢抬,只是一个劲儿地认罪,称自己失职,求公公开恩。
  王振只把手一摆道:“罢了,这次之事也怪不得你们,这个陆缜本就是个难缠之人,何况这次他得罪了太多人,至少在抵达山西之前,他是一定会潜藏踪迹,以确保自身安全的。”
  顿了一下后道:“所以此事能成固然最好,不能也就算了。现在咱家另有一件事情让你们去做,必须尽快做好。”
  “公公但请吩咐。”那人一听,心里便是一宽,急忙应道。
  “这里有一封信,你必须尽快送去山西蔚州,交给我的那些亲人,并告诉他们,这是咱家让他们务必照做的。你们必须赶在陆缜抵达蔚州之前将信送到,你能做到么?”王振说着,已把一封书信推了出来。
  那人赶紧上前一步,双手捧过信件,口中应道:“公公放心,小人这就派人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将信送去蔚州,一定能赶在那陆缜到达之前将信送到!”
  “唔……去吧。”王振这才满意地一点头,挥手把人打发离开。
  胡濙居然想用釜底抽薪的招数来对付自己,那说不得只能用些非常手段应对了。
  
第368章
知州上任
  陆缜这一手声东击西的策略确实颇为成功,他们这几人一个多月的行程下来,几乎就没遇到任何的麻烦,就这么平平安安地从江南向北,直入山西地界。
  另外他选择陆路的好处此刻也体现了出来,相比起更加舒适的水路,乘坐马车往北走虽然颠簸辛苦些,但速度上却是水路的一倍有余,再加上一路之上除了必要的补给外,他们也没有多作歇息,所以居然赶在十月上旬便已到达了目的地——山西大同蔚州境内。
  所以说,陆缜对此地其实并不是太过陌生,因为当初他就是在大同府下的广灵县里当了近一年的县令,如今虽然换了地方,但这蔚州离着广灵其实也不足百里,说一句故地重游也不算夸张了。
  这蔚州虽然不像广灵般直面蒙人的威胁,但毕竟身处大同要地,其凶险自然也不是其他州县所能比的。这一点,其实在远远望见它那座孤零零矗立在平原上的城池时,就能看出些端倪来了。
  蔚州城池四面都由夯土浇筑而成,其高虽比不得大同这样的坚城,却比广灵要高了许多,足有五六丈。而且每一面城墙都不是直直立在那儿的,而是和地面形成了一个夹角,以一个稍稍向下倾俯的角度立在那儿,这显然是用来防御敌人攀登的一种手段了。
  而在靠近城墙时,更能清晰地感受到它历经战火沧桑的历史。那城墙上布满了各种创孔,既有在战争里遗留下来的痕迹,也少不了风吹雨打后留下的破损。它就像是一员已在边关驻守了大半辈子的老兵般,满身是伤,却又沉默不语。
  看到这座城池,陆缜不觉都有些佩服起身在京城的王振王公公了。要说起来,他可算是从这座小小的州城里走出来的最有名的人物了,他能在出身如此低微的情况下,不靠着关系,只靠自身能力攀上今日的高位,足可见其心志之坚,也不像后来史书对他评价般的一无是处。
  当然,从某一方面来说,王振确实也不是个能读书的人。因为就山西的氛围来看,此时能中举的概率还是相当大的,可即便如此,王振依然考不上举人,在因为当个穷秀才而活不下去的情况下,才不得不割掉了作为男人最重要的东西投身到了太监这一有着远大前途的事业中去。
  这种古怪的想法陆缜当然不可能和两女直说,也就在心里感叹一番,便重新把注意力投放到了眼前的城中具体情况来。
  与广灵相比,这蔚州已算颇为热闹了,街道之上都摆着不少的商摊,往来的行人也自不少。尤其是,这其中还有不少是蒙人打扮的,正向走过的大明百姓们努力兜售着自家的货物,那些东西多是些皮毛之类的草原特产。
  而百姓们对上蒙人也并无太多异样的表现,还有几个也是煞有介事地与之议着价格,一切都显得如此和谐平静,就仿佛蒙人和汉人早成了一家人了。
  进入城门时,陆缜有意没让林烈他们将自己的身份露出来,而是跟寻常百姓般交税入城。不到五十文的城门税,看起来也颇为合理,虽然有兵卒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搜查,却也没有刻意刁难的意思,即便发现林烈他们身佩刀剑,也未曾有太多的表示,很快就让他们平安进了城来。
  似乎这座城池的一切都显得十分平定,甚至连想象中的某些人欺行霸市的做法,也不曾在眼前出现。
  这一切的一切,让陆缜都有些不敢相信了。因为在他想来,既然胡濙苦心孤诣地将自己调来此地,一定是因为有所发现,才需要自己插手对付王家。可只从今日初来后的表象来看,这座蔚州比别处可要太平得多了,自己到此似乎是做不了任何事情了。
  当然,这只是开始,陆缜也并不急于真正做出判断。既然一时间里看不出什么问题来,那就先去州衙,等接手了衙门里的具体事务后,一些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事情便会被揭开了。
  陆缜甚至在心里已有所准备,说不定自己到了衙门后,会如之前初到大兴县上任般,遭到来自下属官员的集体抵制与架空呢。
  这几乎已是如今大明各地官府里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端了。除非是身份极高,或名头极响的官员,否则初任地方官就一定会受到早已盘踞在此多年的下属佐贰官们的刁难。
  甚至在拿出自己的文书和官印,命清格勒交上去时,陆缜都准备着和那些素未谋面的下属们好好地过上两招。
  可结果,却大大地出乎了他的意料。东西才送进去没一会儿,几名官员就已笑意盈盈地迎了出来,只从他们那真诚的笑容就可看出这不是虚套了:“下官蔚州同知田焘见过知州大人!”
  随着为首的一名四十来岁的官员抱拳弯腰行下礼来,其他一干官员也都恭恭敬敬地,就在衙门口拜见了陆缜这个新上司。
  他们一个个都显得颇为客气而低调,就仿佛陆缜是他们多少年的老上司般,充满了威信,也让他们敬服。
  这让陆缜不觉都有些失神了,愣了片刻,方才赶紧笑着上前两步,把最前面的这位田同知给搀扶起来:“田大人客气了,你我今后就是同衙的同僚,不必如此多礼。各位也还请免礼,本官才疏年轻,可当不起如此大礼。”
  众人这才纷纷直起了腰来,然后把陆缜请进了有些陈旧的衙门之中。至于那马车内的其他几人,自有衙门里的杂役将其引往旁边的角门,送入专门为知州大人所设的后衙里安顿下来。
  陆缜在几人的簇拥下,很快就入了二堂。因为大明官衙规制都是一样的,所以进了其中后倒也算是驾轻就熟,很快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公房,坐定之后,其他那些官员才一一把自己的官职以及姓名道了出来。
  他们分别是推官徐文弢,通判郝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州衙的配置是和府衙差不多的。唯一的区别就是论级别,州衙中的官员比府衙同样名称的官员都要低上一级。所以陆缜这个知州只有六品,而他的这些下属,更是只有七品。
  在一番客套之后,陆缜才终于把话题稍稍往正事上引去:“不知如今我蔚州城内可还太平么?”
  “太平,当然太平。”田焘赶紧接话道:“最近几年,蒙人那是相当的安分,听说是他们内部一直征伐不休,所以已无力来骚扰我大明边地了。另外,城内也颇为安定,百姓也颇为听话。”
  “哦?是么?”陆缜笑了一下:“当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个嘛……”郝光明显迟疑了一下,但有些话一时却又有些不好实话实说。
  倒是徐文弢这时候笑了一声:“其实要说起来,咱们山西边地这几年里一直能如此平静,还多亏了知州大人你哪。”
  “嗯?此话怎讲?”陆缜忍不住一愣。而对方赶紧解释道:“数年前,蒙人不是曾出兵犯我大同数处城池么?其中广灵一战,不正是当日还是广灵知县的陆大人你带兵将他们击败的么?正是因为有此一战之威,才使得蒙人几年来不敢轻易南下,换了我山西多年的太平哪。”
  “原来是此事,你不说我都快忘了。”陆缜呵呵一笑,也没有太多的谦虚。其他人见状,自然又是一阵谀词如潮,好好地拍了陆知州一番马屁。
  直到他们说了好一通后,陆缜才一摆手:“罢了,过去的事情就不必提了。咱们既然身在蔚州,一切自当向前看才是。”
  “大人果然虚怀若谷,我等佩服之至。”众人赶紧又是一阵吹捧,然后纷纷表态,今后一定会听从知州大人的吩咐行事,好生办差,把蔚州治理得更好云云。
  因为今日初到,陆缜也不好表现得太过急切,所以在一番流于表面的交流后,便让他们各自散去。
  虽然这些下属的态度很是端正,甚至看着都有些把身段放得太低了,但陆缜却依然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这种笑里藏刀,口蜜腹剑的下属他也不是没有听说过,说不定此时回去,他们已在背地里算计着怎么对付自己了。
  尤其是那个田焘,在陆缜想来自己一到他的权力就将被收去大半,他真会甘心,真会如刚才所表现出来般的低调而好说话?恐怕等到明日,当自己想要插手衙门里的一些事情时,对方的本性就要暴露出来了吧?
  可随后的事实,却证明陆缜似乎真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他们离开后不久,就有几名差役把一叠叠的衙门文书给搬送了过来,那都是相当紧要,并能掌握州衙大权的处决权哪。可这些官员居然这么痛快就把一切都移交了过来,甚至都不用陆缜这个当上司的派人去催,这实在太过意外,也太不照常理了。
  难道,我真的冤枉他们了?陆缜看着眼前的文书,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
  
第369章
第一道难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5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