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520

  没有理会这位的小心思,陆缜挺直了胸膛:“本官奉吏部指派,是来杭州就任的推官陆缜。”说话间,身后的林烈已从行李中取出了他的官凭,以及吏部所发的勘合。
  这几名差役一听他的身份,明显都是一愣,随后才堆起了笑来:“原来是陆推官驾临,请恕小的失礼之罪。”说着,连忙弯腰打躬行礼不绝。
  陆缜不以为意地一笑:“罢了,你们谁先进去通禀一声,再带本官入府衙见知府大人吧。”
  当即,就有个反应快的答应一声,转身就进了衙门。不一会儿工夫,一名身着斓衫,头戴软脚幞头的中年男子就迎了出来。目光只在他们五人身上一扫,便笑着冲陆缜拱手:“小的府衙文书张泽,见过陆大人。知府大人正在二堂等候,还请陆大人随小的进去说话。”
  “有劳。”陆缜冲对方拱手称谢,又给林烈他们几个打了个留在外边等候的眼神后,便随着那文书进了府衙。
  虽然这府衙处在江南繁华地,但里面的一切倒是和北方的衙门没有太大的不同,毕竟天下衙门的规制都是太祖皇帝时立下的规矩,他们再胆大也不敢越制违规。只是这里的道旁堂边,却多了几丛花木,如今正当初夏时节,草木郁郁葱葱,散发着清香,甚至还引了几只蜂蝶在其间飞舞环绕,让这衙门的肃杀和威严消散了许多。
  过前面的大堂,穿门又入二堂所在的院子,这才看出这府衙的乾坤来。里面居然还分了数处院落,只看那拱门上的题字,才知道,知府大人和推官办公的公厅是彻底隔绝开来的,分属两处跨院。
  只此一点,就足以让顺天府的那些官员们羡慕不已了。要知道在京城的府衙,知府和推官虽然有各自的公厅,但也只是一人一间房而已,手下的那些文书官吏更是挤在一处,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但这杭州府衙却是完全不同了,不但完全分开院落,而且看着就环境清幽,想必在其中处理公务都要更心情愉悦一些了。
  所以说,虽然天下官员都想做京官,但只有两处衙门的京官是大家最怕轮上的,那就大兴县衙和顺天府衙的京官。这两处衙门的官不但事情多,容易背黑锅,而且环境也差,哪像杭州这里般的舒适哪。
  心里转着念头,陆缜已来到了一处像书房多过公厅的屋子跟前,看到一名头发已灰白的年迈四品官员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他便赶紧快走了两步,进前后才拱手作礼:“新任杭州推官陆缜拜见府台大人!”
  “陆推官不必多礼,老夫正是杭州知府华千峰。”老者见他如此多礼,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口中却谦虚了一句。而后,又上前一步,把面前之人给扶了起来,并仔细打量起来:“之前就听说这回吏部委任的推官人选乃是年少有为之人,但今日却还是叫老夫吃了一惊。想不到陆推官你居然如此年轻,当真是后生可畏哪!”说着连连赞叹,似乎是在感叹自己已逝去的年华和青春……
  
第218章
为官易不易(上)
  正当陆缜和知府华千峰说着寒暄的话时,又一名四十多岁的官员走了过来,这是个模样俊秀,举止儒雅之人,来到门前就已拱手:“华大人,听说新任的推官已经来了?”
  “哦……老夫来为你们介绍一下,这位便是新来的推官陆缜陆大人了,而这一位,则是本府衙的同知宣秉承,宣大人还请进来说话。”华千峰忙笑着为二人介绍道。
  陆缜忙也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冲进来的儒雅官员见礼:“原来是宣同知,今后在衙门里可要请你多多帮衬了。”
  “好说好说,你我既为同僚,理当互相帮助。”宣秉承呵呵笑道:“说起来,整个杭州府衙,就我最是迫切希望陆大人你能快些来了。”
  见陆缜有些疑惑看向自己,宣秉承又笑道:“你是有所不知,上一任的魏通判突然因病离职,知府大人又忙于其他公务,所以便将通判的职权先交给了我来处置。这么一来,可把我忙得不轻哪。幸好,现在陆通判你到了,那我也可以松口气了。”
  “如此,下官真要多谢宣同知你出手相助了。”陆缜笑着拱了拱手,但心下却是一动。他看得出来,对方在说这话时眼睛深处是带了些不舍的,显然有些言不由衷了。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在一个知府衙门里,除了知府大人外,就数通判的权力最大了。同为知府的佐贰官,通判不但有专属自己的公厅,而且还掌管了一府之地的刑狱诉讼、粮食运输以及江海防务等职权,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权利啊。至于同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只是知府大人的助手,权力比之通判可就要小上许多了。
  之前宣秉承代领通判事,权力一定不小,现在陆缜到了,他有所失落也是人之常情。对此,陆缜也没有深究,只是笑着谢过,而后又和这两人说了些京城的掌故闲话,三人倒也和乐融融。
  一番交谈下来,华千峰的脸上渐渐就有了些倦怠之意,看出这一点的宣秉承便笑着道:“既然陆大人你来了,公事就得全交还给你,还请你待会儿就去通判厅交接一下。”
  “这是自然,有劳宣大人了。”陆缜说着又看了华千峰一眼。这位知府大人打叠了一下精神,这才道:“说的是,陆通判你身上责任不轻,确实该把公事尽快接过去,现在去厅里转转也是好的。本官另有事情需要处理,就不耽误你们交接了。”说着冲宣秉承点了点头。
  宣秉承会意,起身就跟陆缜做了个请的手势。于是,陆缜二人便一前一后离开了知府大人的公房,转出小院后,又来到了由一堵花墙隔开的另一处通判厅所在的跨院之中。
  此时,院内已经有不少文吏和差役、杂役等候在那儿了。一见二人进来,就纷纷弯腰施礼,拜见自己的新上司。陆缜见了,也只是笑着让他们起身:“各位不必多礼,本官也是新来,今后的一切还要多多仰仗各位呢。”
  “陆大人放心,这些人都是府衙里用熟的老人,个个都踏实肯干,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宣秉承夸了他们一句,随后又点了两个书吏跟着进屋,让其他人各自忙自己的事去了。
  这公厅也和旁边的知府大人的公廨一样,有数个房间组成。其中正面那间最大的,便是通判日常处理事务的所在,而两边则还有四间签押房,那是下面这些人办事的地方了。此时,陆缜就由宣秉承引进了那间大屋,一进屋,就让他眼前一亮。
  只见这里面的一切都井井有条,两面墙上摆放着各中书籍和卷宗,案头文房四宝和烛台等物一应俱全。另外,还有棋桌、茶桌,案后墙上还挂了一副“淡泊以明志”的书法。在日头斜斜照进来的一处角落里,更摆了一张焦尾琴……整座公房给陆缜的第一感觉就不像是官员日常处理事务的所在,倒更像是某个文人雅客家中的书房了。
  见陆缜明显愣了一下,宣秉承便解释道:“这是本官之前在此处理政务时随手布置的。若是陆大人觉着有何不妥,叫人换了就是了。”
  “不必,这样挺好。”陆缜忙摇头道。哪怕他不满意,这时候也不会当了对方的面否认。何况,这里的环境确实不错,身处其中办公应该不赖。但随即他又有些担忧地道:“只是这么一来,宣大人你那边可就要短缺东西了,我可不敢夺人所爱哪。”
  “这个陆大人不必担心,我那边还有一套呢。若不嫌弃东西老旧,陆大人尽可用着。”说着,宣秉承给跟进来的两名书吏也打了个眼色,命他二人上前:“这两人,苏文乾和谢遥,都是在衙门里当了多年差事之人,对通判厅的大小事务都极熟悉,之前本官也是得他们之助才没把差事办砸,若是陆大人你不嫌弃,也可让他们先留在身边帮手。”
  “这么说二位也是宣同知你身边的人了?”陆缜闻弦歌而知雅意地问了一句。
  宣秉承却很坦然地一点头:“不错,他们已追随我五年了,不知……”
  “如此便多谢宣同知出手相助了,本官初来乍到的,对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确实需要有人在旁提醒帮衬一把。”陆缜笑着应承了下来。
  见他答应,在场的其他三人也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只是那谢遥的笑容里,却带了些更深层次的意味,但也只是一闪即逝。
  把人交代之后,宣秉承又指了指左手边的一排文书:“那些就是今年以来通判厅里的各项差事细目了,陆大人这几日大可先看看熟悉其中的门道,若有不明的,让他二人来找我便是。只要能帮上手的,本官一定不会拒绝。”
  “如此,多谢宣大人了。”陆缜再次拱手作谢。在对方走后,他才又看向了面前两名留下来的文书,这两人都三十来岁年纪,身上的书卷气似乎已被衙门里的差事磨得不见,倒是显得干练了许多。
  见他打量自己,苏文乾低了下头,算是行礼,而谢遥则回望了过来,脸上依然挂着笑容:“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你们可是杭州本地人?”陆缜转身就坐到了那张宽大的椅子之上,随手拿过案头的一份公文打开却不看,问了他们一句。
  “回大人,我们确是杭州本地人氏,因科举不成,这才在衙门里谋了条生路。”谢遥立刻回答道。
  “那就好,今后很多事情可能真要麻烦到二位了。现在还请你们把最近这两个月来经手的文书都罗列出来,本官也好先熟悉一下。”陆缜笑了一下吩咐道。
  “是。”苏文乾话不多,动作却是不慢,立刻走到一旁的书架前,目光一扫,就那厚厚的一沓文书给抽了出来,双手捧着放到陆缜面前:“这些就是了。”
  陆缜不由点了点头。他本以为对方会在这种交接事情上和自己玩拖延呢,现在看来,却是自己有些多虑了。把这些公文展开了随便一扫,就见上面多是一些由通判厅接手的大小案子,以及河务巡防之类的记录,至少表面看着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大人要是没其他吩咐,我们两个就先下去了。”谢遥见陆缜看起文书来,便想告退。
  陆缜点头答应后才想起事来:“对了,你们离开时让人将等在外面的四人叫来这儿,他们是本官的亲随,今后就要在衙门里谋个差事了。”
  这种事情在如今的地方衙门那是相当普遍的事情,哪个官员就任不带几个亲信呢?不然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府县为官,恐怕得被地方势力给彻底架空了。
  两人对此也没有任何的意外,点头答应,便要离开。可这时,陆缜又想起了一件关键的事情来:“对了,这府衙后头可有为咱们准备住处么?”
  照着以往的规矩,府衙县衙都是会给几名主要官员配备后院的,这也算是大明官员的其中一项福利。但是,之前的广灵和大兴两县却只有他一个县令住在后衙,所以来了杭州他就有些不确定了。要是这里不提供住宿,自己可还得想法租房了。
  两个文书明显愣了下,谢遥才道:“这府衙后面早充作了库房、马厩等用处,再加上几处公厅都拓宽过,所以……就是知府大人也是在外面找宅子自住的。”
  这下轮到陆缜发愣了。这杭州城里的官员还真是敢想敢做哪,居然连知府大人都不在衙门里坐镇,而是跑去外边租房,这可大大违背了朝廷的规定。不过这事显然在此早成了规矩,他也没有针对的意思,便一笑道:“好吧,那不知附近可有适合的宅子,本官今日才入杭州,可还没找到落脚的地方呢。”
  现在看来,这杭州推官确实不易当,居然还得自己想法儿找宅子入住,而以此地的繁华来看,这屋子的租金应该不会太便宜吧。
  
第219章
为官易不易(中)
  因为初来乍到,对通判这一官职到底要做哪些事情也不是太过了解,再加上旅途劳顿,陆缜之后也没有多插手衙门里的公务,只是随便翻看了一下那些文书,便又引了进来的林烈他们四人去和知府大人打了招呼。
  对此,华千峰也没有为难的意思,随口就把四人划拨到了通判厅下当差,至于以后能不能混出头来,就看他们的能力了。
  而后,陆缜便找了一名衙门里的文书,让他带了自己去附近的牙行,看能不能租下一处合心意的宅子作为落脚的地方。
  大明朝官府向有明令规定,想要买卖或租赁屋宅是都要通过牙行或是官府的,一般就是官府中人也乐于找当地牙行来帮着寻找合适的住宅,因为这些牙行里的人都是当地的地头蛇,所掌握的资源要远比地方官更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牙行就相当于后世的中介公司,而且还带了些半官方的色彩。
  不过,你也不能因为它有半官方色彩就觉着他好打交道,事实上牙行里的水可深得很,最是喜欢哄骗那些外地来的生人,往往能把人哄得付出几倍,甚至十倍的价钱拿下自己看中的宅子,而多出来的钱则落入了他们的腰包。对此,虽然有人不满,却也无可奈何,谁让他们还和当地官府有所勾结呢?
  所以民间才有那么一句话流传下来,叫作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说的就是这五个行当里的人是多么的遭寻常百姓之恨,做下了多少害人的事情。
  当然,这样的哄骗是不可能发生在陆缜身上的。他是新任的府衙推官,又有衙门里的人领了过去说话,牙行相关人等自然是用最耐心周到的态度来服务于他,给他介绍了几处还算不错的宅子,更是把价格压得很低,几乎都不敢从中抽佣。
  虽然他们做事还算麻利,但陆缜还法在今天搬入宅子,因为天色已晚,他们是肯定来不及去几处宅子里看看情况再作定夺。于是便和他们约定次日再一同往几处宅子,看得满意,就把屋子给租下来。
  至于这一天,身为朝廷官员的陆缜也不用掏钱去住客栈,而是直接被那文书送去了西湖边的馆驿之中歇息。
  等到次日,陆缜去府衙转了一圈,又跟华知府告了假后,便再次找了牙人去看那几处宅子。这一忙,便是一整天,总算是定下了一处位置离着衙门较近,地方也够宽敞,足有前后三进,七八间屋子的院落来——林烈他们四人随自己南下杭州,至少短时间里还是得住在一块儿的。
  这宅子不但地方不错,里面的家具也是一应俱全,乃是一个曾经来杭州的商人所置办下的外宅。之后因为老家妻子过世,他便把这外宅夫人迎进了门做了续弦,这处宅子也就空置了下来,此时便拿来出租。
  但是这么一来,屋宅的租金也是不菲,在牙行没有抽多少佣的情况下,居然半年也要三十两银子,这要放到北边,都够买下这么一处不错的宅子了。
  而陆缜更清楚的是,自己这个推官一年的俸禄都不过五十两出头。换句话说,自己若是本分地靠俸禄过活,都不够租房钱的,在杭州为官之不易,只从这一点上就可见一斑了。
  要知道,当官的可不光只是吃穿住行这点开销,下面许多人还得指望着他的赏钱过活,还有与同僚上司等的往来应酬,若是再想升官什么的需要打点,这钱花的就更多了。由此可见,在大明如今的微薄薪俸制度下,想当个清官是有多难,想当个有作为的清官就更难了。
  好在,陆缜现在还算有些身家,之前获得的灰色收入,再加上南京时魏国公府给的那些金子,合一起也有一千四五百两,倒是够在杭州这儿撑上一段日子了。
  不过有一点,却让陆缜犯起了嘀咕,现在府衙不给所有人提供住处,那这几百口子人都是怎么解决的住宿问题?难道都是杭州本地人?差役也就算了,衙门里的低级官员是不可能都在本地选拔哪,他们可没有自己这样丰厚的身家。
  还有,华知府,能在府衙里搞出这么多花样,又是翻修又是扩大公厅的,这些钱又是从哪儿来的?总不能是从公帑里出吧,要真这么做了,恐怕他就早被言官给弹劾得丢了官,甚至可能就此被发配边远都说不定。
  这么想来,答案就只剩下一个——府衙上下人等一定收受了大量的好处,而这背后又藏着哪些猫腻呢?
  关于这一问题,并没有让陆缜困扰太久,因为就在他搬入新租下的宅子后的第三天,华千峰就差人给他传话,说是要为他接风洗尘,将在西湖边的望湖楼上摆下酒宴,到时府衙官员和地方名流都将到场庆贺。
  对此邀约,陆缜自然不会推辞,满口答应了下来。
  此时节,后世天下闻名的杭州第一的酒楼楼外楼尚未出现,但作为早已闻名遐迩,被无数文人骚客用诗词所歌颂的西湖却还是被诸多有眼光的商人盯上,在其周围也有不少的酒庄楼阁,这其中,望湖楼便是如今名气最大的那一座。
  此楼有五层,在杭州这等江南城市里,已算得上是鹤立鸡群,也就远处的六和塔,或是前方灵隐寺里的某些佛塔能与之一较高低了。
  另外,酒楼里的酒菜,尤其所烹制的杭帮菜也是城中一绝。有此两点,城中但有身份之人,只要想到了宴请,就一定会把地点设在这望湖楼中。
  黄昏时分,陆缜便带了林烈出现在了望湖楼前,此时楼外宽阔的庭院里已停满了各种车轿,他一个步行来此的客人倒显得有些特别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5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