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之眼(校对)第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6

  沈默眺望着大海。
  “人心就像一潭水,只有静下来,智慧的月光才能形成完整的倒影。”夏青教授的教诲言犹在耳。
  沈默眺望着大海,一条新修的公路在海边蜿蜒如蛇。“静下来,静下来……”沈默在心里提醒自己。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沈默的沉思。
  “沈默哥哥!快开门。”
  “晓薇?!等会儿……”沈默慌忙穿衣服,跑去开门。
  夏晓薇站在门外,拎着几个方便袋:“快点让开,勒得我手疼。”
  沈默闪身,夏晓薇进屋。
  “这是你爱吃的米粉!”夏晓薇举起左手里的袋子,“我还买了两袋豆浆,原味的。甜的不敢买,怕是放的糖精。一个煎饼果子是我自己的。”
  沈默盯着夏晓薇的眼睛:“昨晚哭了一夜?看你眼睛红的!”
  “快点吧!我饿坏了。”
  沈默接过夏晓薇手里的袋子,忙着去找碗筷。
  夏晓薇迫不及待地拿着煎饼果子吃起来,昨天和姐姐哭作一团,早就忘记了还有晚餐这回事,此刻肚子饿得紧,也就顾不得淑女形象了。
  沈默慢条斯理地把米粉倒进碗里,又按照自己的口味加了一些辣椒。
  “真搞不懂你们这些南方人,米粉有什么好吃?”
  “真搞不懂你们这些北方人,煎饼果子有什么好吃?”
  “沈默哥哥,你上一辈子是不是一只澳大利亚考拉?”
  “什么意思?”
  “考拉终生只吃一种食物—桉树的叶子。”
  沈默瞪眼。
  “你对爱情也像对食物这样执着吗?”夏晓薇故意地迎着沈默的目光。
  爱情?沈默黯然。自己有过爱情吗?四年的暗恋只不过是一个人的游戏。
  “其实,你应该试着接受煎饼果子,习惯之后也许觉得它并不比米粉口味差。拒绝,其实仅仅是因为习惯而已。爱情,也不过如此。”夏晓薇的目光变得复杂,且有几分迷离。
  “是……习惯。既然已经习惯了,又何必要刻意地改变?”沈默的米粉已经调好,碗里浮着一层红油,吃一口,满嘴香辣。
  “固执。”夏晓薇随口说道。
  “是偏执。”沈默又挑起一筷子米粉,“虞江的米粉再怎么弄也调不出贵阳的味道。”
  “贵阳的月亮也比虞江的圆?”夏晓薇反唇相讥。
  沈默轻轻一笑,调侃道:“没错。月是故乡明—杜甫说的。”
  夏晓薇语结。
  “晓薇,你读过《吉檀迦利》吗?”沈默问。
  “读过啊,不单是《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情人的礼物》……还有《孟加拉掠影》。我喜欢泰戈尔。那老头儿很有风度,一脸大胡子,是个老帅哥。”
  “《吉檀迦利》有多少秘密?第五个秘密是什么?”沈默不动声色地问道。
  “问我?我一大早赶过来可是要听你的答案的。”
  “想得我脑瓜仁儿疼。你是学文学的,对《吉檀迦利》的了解应该比我更多一些。”
  “文史不分家,我知道的你也一定知道。而你知道的,我却不一定知道。要不,爸爸怎么会把消息留给你,而不是我。”
  “文史不分家?怎么你也说这外行话?文学和史学,就好像两个驭手分别驾驭的两辆马车,他们有时相遇,有时同行,但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却迥然不同。比如泰戈尔,在你的眼里他是诗人、文学家。而在我的眼里,他是个历史人物,是个宗教学者,是个预言家……”
  “爸爸会给他的史学家学生留一个文学命题?这不可能。”
  “这正是让我头疼的地方。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命题?为什么是我?”
  “教授总是有道理的—这是沈默说的。”夏晓薇抓住机会回敬沈默。
  碗空了,沈默吃光了米粉。
  “《吉檀迦利》是一部宗教色彩很浓的作品,里面的诗歌就像是打哑谜似的,人们只是迷恋那些华美的辞藻和动人的韵律。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其实谁都猜不透。如果说迷,可能会有很多。”夏晓薇吃完了最后一口煎饼果子,喝起豆浆。
  “有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人士对《吉檀迦利》的秘密做出过论述?一本书或者一篇论文都行,只要有这方面的资料。”
  这时,夏晓薇已经完全明白了沈默的思路。他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吉檀迦利》的第五个秘密,然后再破解爸爸的神秘遗言。“我读过很多关于泰戈尔的评论,但是,从来没听说过有类似的东西。”
  “教授留下了一个难题。”沈默说道,“我是黔驴技穷了!”
  夏晓薇忍俊不禁,“扑哧”一下竟然笑出声来:“你虽然生在黔地,却不是驴子,顶多是一只考拉,一只生错了地方的考拉。”
  沈默不语。
  “要不……我们去网上查一下吧,说不定会有所收获。”夏晓薇提议。
  “也好,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再说。”沈默起身带夏晓薇走进自己的书房。
  沈默的书房很简单,一桌一椅,一台笔记本电脑。说是书房,其实并没有多少书,只有几本必备的工具书放在案头。
  夏晓薇坐在电脑前。Google页面。先后输入“泰戈尔”“吉檀迦利”“吉檀迦利的秘密”等等。信息多如牛毛,杂乱无章且毫无用处。
  “《吉檀迦利》共收录一百零三首诗歌,每一首都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而泰戈尔的宗教思想十分复杂,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锡克教,甚至于西方的基督教的思想,都被这位大师兼收并蓄。要理清这个问题,无异于理清一团乱麻。我觉得,我们现在就像是两只无头的苍蝇—乱撞。”
  “既然是无头的苍蝇,除了乱撞还能有什么办法?你累了可以先去休息,让我一个人撞一会儿。或者,你从史学者的角度讲讲你眼里的泰戈尔。”
  “在印度,泰戈尔是个非常神秘的人物,他的家族和印度的宗教有着很深的渊源。泰戈尔还是一个预言家。相当多的人认为,他以《毁灭者》和《号角》【注:《毁灭者》和《号角》均为泰戈尔诗作。《毁灭者》收录于《歧路》,为第22首。《号角》收录于《采果集》,为第35首。】两首诗歌成功预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塞拉杰沃大屠杀。【注:塞拉杰沃大屠杀,资料出自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泰戈尔评传》(S.C.圣笈多著,董红钧译),书中没有详细交代这次大屠杀的情况。】——这些,有用吗?”
  “我怎么把它给忘了?”夏晓薇熟练地输入一个网址,“这个网站的站长是泰戈尔的忠实fans,里面聚集了一大群泰戈尔的拥趸,其中不乏高手。我去发个英雄帖,说不定有人会告诉我们。”
  论坛打开。
  沈默看到论坛里所有的帖子都是有关泰戈尔作品和泰戈尔本人的。
  夏晓薇注册了一个ID,发了一个求助贴,题目为:“哪位大虾知道《吉檀迦利》有几个秘密?”内容非常简约:“如题。有人与小妹打赌,出此怪题。闻论坛高手如云,本人慕名而来。望各路大虾出手相助,小妹在线等候,不胜感激。”
  “这样能行?”沈默疑惑地问。
  “看来你平时很少泡论坛吧?别看这个帖子简单,可是暗含好几条泡论坛的必杀绝技,绝对没问题。只要有人知道答案,很快就会有回帖的。也许还有好多不知道答案的人会马上用功去查找资料呢!人多力量大,总比我们两个毫无头绪地坐着干等好些,至少从现在起,我们可以希望。”夏晓薇仰头看着沈默,“你去给我倒杯水吧,有点口渴。”
  沈默出去,又进来,手里端着一杯水。
  “有人回帖了!”夏晓薇点击鼠标,页面打开。
  “妹妹,你是准备考博士后吗?”
  “你那朋友真变态,欠扁!”
  “靠,这得让泰戈尔从坟墓里爬出来回答。”
  “妹妹你等会儿,我看到泰戈尔那老头儿在我家隔壁打麻将呢,我去替他一会儿,让他来告诉你吧!别着急哦……”
  “楼上的,别去了,我刚从你家隔壁过来。泰戈尔刚才吃饼干噎着了,送医院了,来不了啦!”
  几个水帖。
  “怎么全是捣乱的?这样怎么能得到有用的东西?”沈默将水杯放在电脑桌的一边,看着那堆乱七八糟的回贴。
  “别着急,这只是一群小喽罗,真正的高手还没有现身。”夏晓薇说。
  “那我们就等一会儿再看,先到客厅坐一会儿吧。”
  两人同到客厅喝茶聊天,时不时到电脑旁边看一看。
  希望、等待、失望,再希望、再等待、再失望……一次又一次,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等待,对任何人而言都是耐心与毅力的考验。时间一点点流失,这一个上午对沈默和夏晓薇来说仿佛是一个世纪那样漫长。
  中午,二人简单地泡了两包方便面充饥。然后,再次回到电脑前守候。
  “我看这样很玄,别再抱什么希望了!还得我们自己想办法。”沈默说。
  “我再等待红狐现身,如果红狐也回答不了我就死心了。”夏晓薇说。
  “红狐是谁?”沈默问道。
  “红狐是这个论坛里的顶尖高手,我怀疑此人是研究泰戈尔的专业人士。我在这个论坛潜水两年多了,见识过红狐的风采。”夏晓薇说。
  “你确信他能解决问题?”沈默问。
  “这很难说,不过,如果连红狐都不知道,至少在这个论坛里就不会有人知道了。死马当做活马医吧!权且试一试。”夏晓薇心里也是忐忑不安。
  “红狐什么时候能上线呢?”沈默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