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247

  这次攻打江东,是分了兵的,赤旗帮主要负责绞杀天定军,青凤帮则要缠住以世家为首的海上舰船。可惜海上境况复杂,又有世家从中作梗,还引来了官兵,弄得战况焦灼,迟迟分不出胜负。谁料只是半月过去,突然就有了结果。
  冯菁菁只是略一思索,就猜到可能是耽搁了海贸,使得江东世家内部起了分歧。毕竟跟顾氏一样拥有船队的可不太多,而且时间拖得太久,说不定都赶不上前往南洋的时节了,这得损失多大一笔钱?
  不过这些猜测,她都没说出口,只是笑道:“那可太好了,总算能放下心了。”
  石逸飞也长长舒了口气:“占了江东,咱们的财源可就更稳妥了,只是那边还是飞地,恐怕不好治理。”
  说到这里,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犹豫的开口:“帮主似乎有意让我去江东上任,那边毕竟是繁华之地,让旁人过去,怕不是要被世家利诱拿捏。夫人,这事我之前忘了个跟你说起了。”
  冯菁菁心里咯噔一声,张了张口,却一时说不出话来。若是他外任余杭,自己的差事还能保住吗?总不能再在余杭开设瓷窑吧。她辛辛苦苦建起来的瓷窑,难不成就要放手了?
  然而还没等冯菁菁回答,石逸飞已经继续道:“只是余杭刚刚拿下,未必安全,这次我会孤身上任,你和孩子好好留在家中,不必担心。”
  冯菁菁只觉肩头一松,随即又生出了羞惭,低声道:“夫君得帮主重用,我自是心中欢喜,只是万里之遥,还是世家、官宦林立的地方,你得小心些,身边也多跟几个人才好。”
  她是为人妻子的,该先担心夫婿的安危才是,怎么能先想到自己的差事呢?
  这番体贴的话语,让石逸飞唇边不由含笑:“瞧你说得,咱们当年被人阴害,不也熬过来了,现在身处赤旗帮,还怕这些作甚。不说这些了,先用饭吧。”
  这话题转的未免有些仓促,但冯菁菁并无异议,立刻去厨房端出了准备好的饭菜。都是温在灶上的,吃起来倒也爽利。
  这些年可能是在赤旗帮待惯了,石逸飞也没了食不语的毛病,边吃边跟妻子说起衙门里的琐事,左右不过是处置案犯,制定新规,在别处他可找不到人闲谈这些,还是得跟人说说方才畅快。
  冯菁菁体贴的丈夫布菜,时不时也应承两句,像是想到了什么,石逸飞突然道:“对了,你那瓷窑现如今怎样了?”
  冯菁菁手上的筷子顿了顿,笑道:“最近刚烧出一种新瓷,胎面细腻,薄可透光,只是工艺还没定下来,无法量产……”
  她的话还没说完,石逸飞已经摇头:“别光顾着烧瓷,也得注意下面人的动向,前一段水泥窑就出了贪腐的案子,你那边可不能出了差错。”
  冯菁菁面上的笑容稍稍一凝,就颔首道:“我晓得了。”
  石逸飞还不放心,又叮嘱了几句,才转过了这个话题,继续说起了别的。
  一顿放边吃边说,也算飞快,用罢饭,等到冯菁菁收拾完碗筷,就端起茶水赶紧去了书房。果不其然,石逸飞已经坐在了书桌前,批改起了公文。
  他每日都要带些卷宗回家处置,有时还要写折子,会熬到很晚。冯菁菁轻手轻脚挑了挑油灯的灯芯,让房间更亮堂了些,也没有打搅夫婿,站在一旁磨起了墨。
  这些都是她做惯了的,只是今日听到的消息太多,难免有些神思不属。一时想到夫君要去余杭上任,不知能不能照顾好自己,一时又想到余杭归顺,不知这次又有多少商船会南下。等想到窑上的事情,冯菁菁终于还是按耐不住,坐在了一旁的小凳上,抽过一张纸,也写了起来。
  窑厂扩建,要如何招收工人,女工能不能再增加一定的比例?新瓷的工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能否赶在出航前再做出一批?还有江东的瓷器,那里可有天下数的着的民窑,也不知有没有类似的工艺,得好好探查一番,不可做了井底之蛙……
  不知过了多久,石逸飞伸出笔尖想在砚台里沾墨,谁料却沾了个空。抬头一看,发现妻子不知何时坐在了他对面,也在低头写着什么,眉头微皱,神情认真。
  这可是石逸飞极少见到的情景,妻子在他面前总是温婉安静,家中大小事情更是处置妥当,无微不至,哪会连磨墨都忘了。看到那难得的肃然姿态,石逸飞才想起她也是瓷窑的大管事,兴许也要操心不少事情。等自己去了江东,一个妇道人家留在家中,恐怕会更难一些。
  心头莫名升出了怜惜,石逸飞没有叫她,自己挽起了袖子磨好了墨,又倒了杯茶放在了妻子手边,这才又低头写了起来。
  在放下杯盏的那一刻,冯菁菁已经被惊醒,看了看那杯微凉的茶水,又看了看重新垂头写起东西的夫婿,冯菁菁唇边也多出了抹笑意,轻抿了一口,她也低下来头,埋首公务。
  一时间,书房里只剩下了沙沙的写字声。
第356章
乐逍遥
  天还没亮,
乐老道就已经醒了,年纪大了反倒没了贪睡的毛病,他直接起身洗漱一番,
走出了房间。
  “师父早安。”一个穿着道袍的年轻人快步迎了上来,恭敬行礼,
“可要让人备早饭?”
  乐老道摇了摇头:“今儿去食堂吃。”
  他是一观之主,
更是公善教一脉的祖师,
放到小国,都能弄个国师当当了。按理说,
该摆足了排场,
衣食住行都有讲究。可是自从开始传公善教后,
他就会有意无意跟弟子们穿一样的道袍,
吃一样的饭食。
  所谓“公善”,自然要“公”在先,他怎能讲着教义,却摆出一副眼高于顶的架势,先在庙里分出个尊卑?
  那弟子也习惯了师父的随性,
领人就往食堂去了。
  虽然天色尚早,
但庙里人大多都起了床,
毕竟要洒扫,还有早课,
都赶着在食堂吃饭,
好早早去干活。
  见到乐老道进门,立刻哗啦啦一片起身行礼的,叫“师父”的有,
叫“观主”的也不少。乐老道随意摆了摆手,
让众人坐下,
自己则找随意找了张桌子也坐了下来。
  这下跟他同桌的几人都紧张了起来,乐老道笑道:“怕什么,老道我又不是第一天在这边吃饭,放心吃你们的。”
  那几个弟子赶紧点头,吃饭也都文雅了不少。乐老道瞧了瞧他们碗里的吃食,问道:“这月吃了几次鸭蛋?”
  有个胆大的弟子立刻道:“是第三次了,这两日粥里还添了红薯,味道不差。”
  今儿是月中,算起来就是五六天给一次鸭蛋,很不错了。明白厨房没有克扣饭食,乐老道满意的点了点头,忍不住又嘟囔了一句:“红薯老道我可吃不惯,总是胃酸。”
  这下到叫身边的人笑了出来,有个小子道:“这番薯是不太好克化,不过吃了能饱肚子,听说市面上还有极甜的新种卖呢。”
  “番薯还得烤了吃才香,煮了就没滋味了。”
  “还是花生好吃些,可惜还是太贵。”
  “毕竟要榨油嘛。”
  一群半大小子,三言两语就聊上了,也没了之前的拘束。乐老道笑眯眯的听着,他知道的东西可比这群小子多多了,更是尝过帮主赏赐的甜番薯,花生油,清楚这些东西的滋味。
  不过这些口腹之欲,可没有将军庙重要。弟子手脚麻利的送来了托盘,是跟众人一样的早饭,有粥,有咸鸭蛋,分量也是刚好,乐老道便慢条斯理的吃了起来。
  这边吃上了饭,那边就有人坐不住了,似乎鼓了几次勇气,有个干瘦的年轻人开口问道:“观主,听说咱们打下江东了,是不是也要派人去江东开将军庙啊?”
  乐老道慢条斯理的点了点头:“不错,只是不开在余杭。”
  “余杭不是江东治所吗?怎么银行都能开,咱们的将军庙却不能呢?”立刻有人不服了,那可是江东啊,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人丁不知有多少呢,不正是布教的好地方?
  “因为咱们公善教先要救的,始终是跟你们一般的穷苦百姓,余杭那样的大城,私底下传一传也就罢了,不是立庙的地方。”乐老道知道这群小子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思,越是如此,就越不能操切行事。
  这话让众人一阵嗡嗡议论,那干瘦的小子抿紧了唇:“可大城也有穷苦百姓啊,难道咱们就不救了?”
  乐老道撩起眼皮,看了那青年一眼:“你吃过几两银子一盘的菜吗?见识过上百两一件的衣裳吗?”
  那小子一怔,茫然的摇了摇头。他们这一批弟子大多是流民出身,跟赤旗军中出来的还不太一样,能在逃难中活下来就不容易,哪可能见识过什么奢靡景象?
  乐老道嗤笑了一声:“那你要如何守住道心,不被浮华迷花了眼?”
  这似乎是在说他会忘本,会变得跟那些盘剥百姓的恶贼一般,他立刻涨红了脸,强道:“我才不会变节,不会忘了本分……”
  没等他说完,那老道就摆了摆手:“省省吧,若是人家有心,有的是手段可用。你打着赤旗帮的名号,立着将军庙的法统,还不是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那可是世家林立的江东,是天底下最聪明也最狠辣的一群人待的地方,人家浸淫了一辈子的权谋,谁有把握能扛得住侵腐?若是连将军庙的人都被蒙蔽了,还怎么向百姓说什么公平仁善?”
  这一番话,让食堂里的人都没了声响。过了许久,还是那小子先开了口:“那咱们就要一辈子躲着那群世家豪门?若是连直面都无勇气,要如何才能天下大同,万民平等?”
  这才是所有公善教弟子学的东西,才是他们藏在心底的景愿。可是连跟世家碰面都不敢,要如何才能实现这一切?
  “自然不是,就像在番禺,同样是大城,同样豪商遍地,世家林立,可为什么有将军庙?自然是此地全权由赤旗帮掌控,连知府、提督见了帮主都要行礼。炮口所向,自然没人敢行事不轨。”乐老道傲然作答。
  这一番话,听得众人都是热血上涌,如今番禺地界,可不就是他们说了算吗?那句军中常说的话叫什么来着?炮火能覆盖的地方,才能谈公平正义。
  “咱们只是打下了江东,还未拿下江东。”有人已经醒悟了过来,说出了这么句颇有哲理的话。
  乐老道哈哈一笑:“说的不差,至少也得等打通了闽地,拿下了泉州,才好慢慢经营江东。”
  “那等夺了天下,是不是也能让公善教传遍四野,天下太平?”有人已经忍不住神往起来,在这群少年人眼中,赤旗帮才是最强大的,也是最善待百姓的,席卷天下还不是易如反掌?
  乐老道却一下肃然了起来:“你要面对的,可是持续了千百年的伦常,是天下亿万人自小就学到的东西,哪是能轻轻松松就改了的?如今是咱们靠着赤旗帮扩张,而三年五年,十年八年后,说不定就要赤旗帮靠着咱们争天下,争民心了。你学过多少道理,识得多少字,能争的过那些士子吗?”
  对方张了张嘴,一个字也吐不出。他也是到了将军庙,才开始读书的,哪里有自信跟读了一辈子书的士子争辩?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既然是改天下的宏愿,就要有耐心,有勇气一步步做下去。将来你们不但要去传公善教,还要去教那些大字不识的百姓,什么才是世间的真理,这事可急不得。”乐老道话说到这儿,也不再多言了,放下吃干净的碗,站起身来,“今儿有谁要上早课?”
  又是哗啦啦一堆人举起了手。
  乐老道点点头:“那赶紧吃完饭,到后院听课。”
  庙里每天早上都要早课,一般是讲解公善教,识字背经。这群弟子也不是每个都能学到真意的,还要看早课的表现,看个人的悟性和心性,才能挑出传真法的入室弟子。
  不过看着那一排排高举的手,乐老道也不是太担心,这世间还是穷苦人更多,一个专为穷苦人立的教,还怕没人学吗?
  施施然走出了食堂,也不管身后跟着的弟子,乐老道径自到了大殿,先给镇海大将军的神像烧了香,又转身到了后面的偏殿。这里立着不少的排位,更远处还有耸立的石碑。牌位是为那些有功勋的人立的,而碑上,全都是烈士的名字。
  这可是从未有人做过的事情,毕竟所有能跟陪在神佛身边的,都得是有身份有气运的人,就像天子墓前只能陪葬名臣良将,没有不世的功勋,怎么可能有这等语气配享香火呢?
  可是赤旗帮不同,将军庙不同,他们祭拜的从来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死在一场场大战中,奋不顾身的勇士、义士。也是这无数的白骨,铺就了一条不同一往的道路,一条可以救万千生灵,重塑一国气运的通天大道。
  百十年后,若是没能成事,怕是那些衮衮诸公都要拼命剿杀公善教了吧?不过身处此时,身处此地,乐老道却分毫不惧。因为没人能杀光天下所有百姓,只要他们不断的传下星火,总有一天是要熊熊燎原的。
  轻笑了一声,乐老道把那些野望都挥了出去,如同对镇海将军的神像一般,恭恭敬敬的上了香,诵了经。
  颇有韵律的颂唱在大殿中回荡,如那袅袅升起的香火一般的虔诚。
第357章
方天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2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