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247

  此刻距离入夜还有段时间,能趁着再赶回儿路。觉得自己在船上歇过来了,那老汉对少年道:“小兄弟,前面驿站还有五里路,若是去庐陵,可得赶紧了。”
  谁料那少年却摇了摇头:“家叔不在庐陵城住,小子恐怕不能跟老丈同行了。”
  听到这话,老汉多少是有些失望的,但是能在城外住的,想必也是有身家的,哪是他能多嘴的。于是他也只能强笑着道:“能回家就好啊,下次可别自己走这么远的道了。”
  这老汉装作没发现那群家丁的身份,少年自然也不会戳破,只是点头应是。两队人马渐渐分开,直到再也看不清楚那群人的背影后,少年身后跟着的家丁才道:“少东家,刚才河上是咱们的船。”
  听到这话,那少年笑了笑:“不错,让他们留意着点,若是瞧见贼人用兵,尽快来报。”
  其实何止是河上这两三条装作渔家的船呢?两月之间,伏波已经派了数支哨探,在庐陵周边好好踩过点了,也是到了将要大战的时刻,她才动身前来。之后的两千精锐也会伪作流民,分批聚拢,到时候才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潜伏在了敌军腹地。
  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再多的交谈,一群人飞快前行,不多时就隐没在了小路尽头。
第三百四十一章
  “这群贼子果真趁着秋收发兵了,哈哈,多亏宁军师,我才能提前联络信王的人马,这下看那潘老儿还有什么手段!”庐陵府的国公府中,鸠占鹊巢的叛军首领王横江哈哈大笑,言语间满是志得意满。
  也不怪他如此,要知道宁负此人风评可不怎么样,也是他力排众议,硬是给了个军师的头衔,结果不但帮自己清理了不听话的部下,还早早猜到了潘安仁那老儿打算勾结天定军。要是没有防备,被打个措手不及,他的地盘可要不保了,现在援军已经在路上,他还怕个鸟!
  一想到这里,王横江更是兴奋,又急急道:“宁军师,你说咱们设的埋伏能管用吗?要是拦不住敌军,怕不是得丢掉几城啊。”
  依旧是一身白衣,手持折扇,宁负那带着疤痕的嘴角扯出抹笑:“大帅只管放心,天定军的舟师不会卖死力的,也就是来牵制咱们的船队。只要以大船对峙,对方就会收敛,到时候小船轻车,定能拦住潘氏的大军。”
  这也就是鬼书生才能想出这样的鬼点子,大船上减人,小船上增兵,再用信王的人马牵制敌军主力,如此一来,他们就能以河为兵道,打的敌人措手不及了。
  一想到里面的弯弯绕绕,王横江就爽的直拍大腿:“好毒计!哈哈,若是潘老儿真上当了,怕不是能吃掉他的心腹精锐!”
  有叫错的名字,却没有叫错的外号,这鬼书生当真是不负盛名啊。
  然而看到这匪首如此得意,宁负却用折扇敲了敲桌面,提醒道:“大帅,还得防备赤旗帮突然发兵,若是敌人不止两方,咱们可还要继续筹谋。”
  这话却让王横江拉成了脸,哼了一声:“宁军师,不是我说的,赤旗帮那娘们就算想来,也得有船能飘过来啊。咱们也不是没派过人探查,人家水军都没动弹,何必总是惦记?”
  这鬼书生整日穿个吊孝的白衫,还破了相,笑起来颇为慎人,帮中不知多少人瞧不惯呢。他好心收留,也不在乎这些大大小小的毛病,却极看不惯这人对赤旗帮的执念。
  之前说是要趁着发水驱逐流民往粤州去,结果花了不少力气,却没甚收效,人家赤旗帮轻轻松松就吃下了流民,还扩张了地盘,倒是让自家这边不少人听了煽动,往出跑了。虽说今年年景不好,少点流民也不错,但是长此以往可不是事啊。
  现在要打仗了,又说得提防赤旗帮,王大帅就搞不明白了,他们的船难不成还能顺着粤水逆流而上?没了船,那就是蛟龙困泥潭,翻不起风浪,他王某人也不是吃素的,还能怕一个娘们?
  一想到这里,王横江看宁负的眼神都有点不对了。这人号称不愿跟着长鲸帮招降,这才弃了原主而走,但也有人说,他是打不过赤旗帮,临阵扔下原主逃了的。王横江虽然不太信,但是一听他提起赤旗帮,心里就有点犯嘀咕。若是因为这点恩怨坏了他的大事,可就有些麻烦了。
  想到这里,王横江轻咳一声:“都要打仗了,也不知信王那边人马安排的如何了,要不宁军师替我走一趟,也好督战?”
  看着那张不善掩饰的脸,宁负笑着颔首:“自当为大帅效命。”
  他不信他,哪怕摆出礼贤下士的架势,也是摆着架子,带着防备。这种人只会信自己的乡党亲朋,若论气度,更是拍马都赶不上许黑。也罢,反正他来这儿只是下一步闲旗,只要能把几方势力拖下水,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这边以为尽在掌握,另一边也已经蓄势待发。
  蓑衣帮的大军,浩浩荡荡离开了老营,如同一股青绿的潮水,向着敌军所在漫卷而来。这里面有忠心耿耿的部众,有一路打出来的精兵,然而都比不过那如同蝗虫一般的流民。没有太多秩序,也不是那么听号令,这群人似乎只是想啃光面前每一寸的田亩,把那些尚未收割,或者已经入仓的谷粮吃进肚里。
  这样的大军,谁能不怕?不论是朝廷的,还是叛军的,各个城池都陷入了惊惶,甚至有些在紧闭城门的同时,直接给他们粮草,口头称降。管它是真是假,只要能熬过这一遭就行。
  可是大军并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因为天定军的舟师也出动了,他们还要合兵一处,应对强敌呢。
  不少人因为战事的顺利喜气洋洋,在军帐中,孙元让的面色却不怎么好看:“他们果真是找来了援手,若是天定军也被困在水上,咱们可有些麻烦了。”
  这不是流民数量多寡的问题,若是想叛军也能弄来一样多的流民,可现在对方竟然收了手,说没有算计,他可不信。而且探子已经来报,信王那边私有兵马出动,若是真调来了援兵,他们这种孤军深入,反倒会有些麻烦,毕竟流民是没有任性的,一旦战时拖长,就容易出现溃败,粮草也会不济。
  方天喜却是一副老神在在:“老夫早就说了,姓宁的可不是善茬,若是连这点计较都猜不到,那才奇了怪了。我看江上舟船对峙是假,叛军还想来出其不意,分兵偷袭。”
  既然水上是假打,那真大肯定是在岸上。拥有舟船,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更快的移动兵力,他们又不可能真绕河而走,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中了埋伏。
  “如此一来,咱们可就要面临一场恶战了。”孙元让叹了一声,还是侥幸不得啊。这次以流民为前驱,是潘大帅的意思,也有一举吞下这块地盘的打算。只是对于他这个领兵的,难度可是增加了不少,而且天定军那边能出多少力还是难料,袁天定这人骁勇是不加,但是也有盐枭的狡诈。若是一个不好,自家中军崩了,那才是万事皆休。
  “打仗哪有容易的。”方天喜嗤了一声,“既然都是靠伏兵,那怎么看也是咱们占优啊。”
  这话说得孙元让不由一笑,可不是嘛,他们这边的后手是赤旗帮,还由伏帮主亲领,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然而这一笑,却让方天喜白了他一眼:“你去乐仁转那么一圈,也不多待几天,光说军务有个屁用!”
  这一句,让他的笑容瞬间变作了苦笑,无奈道:“军师,我这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哪有工夫儿女情长?”
  这话让方天喜更不悦了:“谁让你儿女情长了?婚姻是两家之好,若是你俩联手,数年平定天下也不是不可能啊。这话你得说给她听,她可不是寻常女子,哪用这么麻烦?”
  孙元让更无奈了:“那也不能在大战之前提啊,这不是添乱吗?若是人家不答应,连出兵都不肯了呢?”
  这话才勉强让方天喜改了口:“也罢,等打完这一仗,该说还是要说的。你不都见识过赤旗帮的内政了吗?那可是个军政民政一把抓的好手,若是个男子,都没你什么事了。”
  这话说的不客气,但也说中了孙元让的心事,迟疑片刻,他才道:“她是不是真有逐鹿天下的打算?毕竟邱大将军冤死,这仇还是要报的。”
  他也是忍了许久了,现在只有方军师在身边,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毕竟他在乐仁城见到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攻城略地,而是重新让一座失了控的城池恢复秩序。治天下可比打天下要难多了,万一她也有心逐鹿,哪还会跟自己一条心吗?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降伏的女子啊,不说别的,万一真成了亲,谁能保证她肯放权呢?要是不放权,哪天死在床上都是可能啊。也正因此,孙元让才不愿简简单单的“求婚”,唯有两情相悦,才是万全之法。
  至少孙元让觉得自己是对她有些倾心的,毕竟是那般出色的女子,很难不动心。
  方天喜闻言却叹了一声:“她怕是没这心思,到今天连反旗都不举,估计还是想要偏安一隅的。”
  这也是最让方天喜在意的事情,她太沉得下心了,根本不像是打天下的模样,哪有在乱世中先搞商贸,兴教化的道理?这可不是古时数国纷争的时局了,一旦有人成了大势,就必然会想方设法一统天下,她窝在南海,就算把粤州经营出花来,又有什么用处呢?
  也正因此,哪怕十分心动,哪怕有邱晟这个恩主的情谊,他都没选择留在赤旗帮。作为一个纵横家,他会选择的,唯有能一统天下的雄主。
  想到这里,方天喜不由又深深看了孙元让一眼:“既然你觉得她是个可以定天下的女子,就该更上点心,娶妻娶贤,方才是成事之道。”
  这道理孙元让可太懂了,也是为了这事,他到现在都没定下婚事,连潘大帅的侄女都没开口应允。可是时不待我啊,若是一直举棋不定,说不定到时候两边都要坏事,还得早做打算才行。
  摇了摇头,把这些乱七八糟抛之脑后,孙元让正色道:“军师,还是先看看地图,找出对方的伏兵所在吧。”
  目前还是大胜这一仗更重要,其他都可以稍后再谈的。
第三百四十二章
  当天晚些时候,蓑衣帮的大军就碰上了敌军的前锋。同样是流民为主,也同样人数众多,两边压根没犹豫,立刻展开了战斗。
  这可是一场大混战,流民们会听号令的就不多,别说甲胄了,甚至连武器配备的都不全,然而一天下来却打了个旗鼓相当。可以想见,两边都没有真正发动精锐,只是在彼此试探,甚至都死不了几个人。
  不过这依旧是对士气的极大损耗,要知道流民军是没有韧性可言的,打打顺风仗也就罢了,遇上强敌怕是会立刻溃散。而那伙叛军,就是打得这样的主意。
  坏消息则一个接一个,天定军果真跟叛军的舟师对峙了起来,竟然一时没法赶来合兵,随后有两个降伏的城池又公然反叛,似乎要断了粮草,切断他们的后路。一旦这些消息传开,士气也就别想要了。
  然而孙元让没有掉以轻心,不论是他还是方天喜,都知道敌人还没使出杀手锏。
  果不其然,第二天,就有人趁夜急报,说是上百条小船顺河直下,绕道了大军后方。孙元让闻言立刻道:“田明春,你带人去拦住那伙敌兵,务必要在下船整军前打乱他们的阵脚!”
  这次他们选定的战场距离河道极为遥远,一方面是防备敌军偷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们以为自家麻痹大意。毕竟距离河道越远,就越不会关注河上动向,自然也能趁夜运兵,来个出其不意。
  而他等的就是这机会,想要从船上下来,也是需要时间的,列阵成军更不用提。而船在河上是藏不住的,只要能提前发现,就能分兵埋伏。
  田明春可是他的乡党,也是他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这一场仗是胜是负,只看能不能半渡而击了!
  也亏得方天喜早早提点,说是吃鱼能防夜盲,他才能训练出了这么一支精锐。看着并没有被夜色吓到,领命出击的人马,孙元让长长舒了口气:“只看之后两日了。”
  敌人都派了奇兵,这就是决战的信号,今后两天战事必然激烈。能不能拦下伏击,能不能保住粮道,能不能正面挡住叛军和信王的人马,这都是他要面对的。当然,传讯的信使已经出发,真正决定这一场仗的,还在后方。
  只盼她能早点收到消息吧。
  然而孙元让没有料到的是,此刻赤旗军已经得到了消息。
  “有百十艘小船沿河西去了?”听到这消息,伏波笑了,“看来是准备设伏了。”
  他们可是在河上安排了不少眼线,更有人装成流民混入了城中,讯息自然比身处前线的孙元让还要迅捷一些。
  “那要立刻动手吗?用不用再等等孙将军的消息?”林良田立刻低声问道。
  这是她练出来的林氏精锐,也是之前乐仁城一战的指挥。只是这次要夺的城池,可比乐仁城大多了。
  目光在众人面上扫过,没有一人紧张焦虑,那一双双眼中闪烁的都是渴战之心。他们早早就做好了准备,就像一把磨到雪亮的利刃,只待挥手一劈。
  “今夜动手,攻下庐陵城。”没有犹豫,伏波下达了指令。
  ※
  “伏兵尽出,这次一定能打的那群狗贼大败而归。”根本就坐不住,王横江在屋里转来转去,兴奋的直搓手。
  这次他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不但跟几家城主商定妥当,还用了奇兵。光是小船载过去的,就有足足三千精锐,这可是他的家底了,只要能在敌军背后捅上一刀,定然能让他们来个透心凉。
  都是蓑衣帮出来的,王横江可是太了解之前这群人打仗的毛病了,一拥而上,若是能压倒敌人,就是大胜。若是一个不慎,流民转眼就能溃逃个干净,到时候就算带再多的精锐,也不能挽救局势了,还不是任人宰割?
  他当年就看潘老儿不顺眼了,就会任用亲信,还排挤他们这些水军。当初阎将军身死,恐怕也跟潘老儿有关,否则怎么光救出了姓常的,倒是阎将军麾下死的死伤的伤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2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