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巫(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129

  这答案,可不怎么讨喜。那男子冷哼一声:“小子狂妄,就算有战,定要用你吗?”
  这不善语气,却没有激起田恒分毫怒意,他盯着眼前木质地板,一字一顿道:“此战怕是难胜,只看父亲想保住多少家兵。”
  他的语气总能轻易惹出怒火,然而座上人深吸了一口气,却未发作,只道:“那你肯听吾这个家主之命了?”
  田恒按在地上的手,迸出了青筋,又缓缓放松下来,并未作答,他只是一寸一寸俯首,再次行了稽首大礼。
第90章
  田湣看着那终于肯向自己低头的长子,心中也说不出是何滋味。当年这小子抛下一切,负剑而去,自己究竟是怒气多些,还是松快多些,连他都难以辨明。
  眼看此子越是出众,他心头不适就越多几分,然而田氏立足齐国,区区“工正”之位,又如何安家立业?想要攀上高位,只有选贤任能,如今嫡子年幼,田氏确实需要助力。
  若此子非那燕奴所出,便好了……
  想到这里,田湣的面色突然又沉了下来:“听闻你带了个巫者回来,怎能安置在自己院中?速让她搬出来,迁往内院。”
  听到这话,一直谦恭俯首的田恒却突然抬起了头:“小子不吉,有个巫者在身边,总稳妥些。父亲何必麻烦?”
  那双眼中,似有冰寒,入骨入髓,田湣只觉胸中火气又窜了上来,然而“不吉”二字,又让他爆发不得。
  沉默良久,田湣冷哼一声:“明日开始,先去坊中历练,何时熟悉了,再操练车阵吧。”
  田恒这次没有反驳,再次行了个礼,退了出去。看着那干净利落,挑不出任何毛病的礼仪身姿,田湣又觉胸中一阵发闷,深深吸了两口气,他才勉强缓了过来。无妨,自家嫡子也是个聪慧的,总有一日能继承家业,使得田氏发展壮大。届时给这孽子一块封田,打发出去即可。
  只是他言此战难胜,究竟是真是假呢?
  一家之主陷入了沉思,然而此刻,后宅却已乱成一片,就见个美妇人急慌慌冲入了家祠边的小院,一进屋就呜呜哭了起来:“阿姊!那贱婢的儿子竟然又回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对面青袍女子柳眉倒竖:“慌什么!出游四年,临淄还有几人能记得他?”
  “可是万一夫君爱其才华,予以重任呢?须无年方十二,还要几年才能任事,这,这……”那妇人声音哽咽,六神无主,显然乱了分寸。
  听她这番抱怨,那女子早就不耐,冷哼一声:“不过是燕奴之后,吾自有办法!”
  又训斥了几句,她挥袖把人赶了出去。一旁侍婢轻声道:“据说君子带回了大巫……”
  那女子面色更寒:“巫会与他同住?定是托词。况且,家祠还掌在吾手中!”
  身为家主长姐,田府巫儿,这位主子的地位,可是比主母还要高上几分。那侍婢立刻躬身,以示尊崇。
  孟妫并没看身边人,蔻丹早就悄无声息陷入掌中。没料到,那小子竟然真的归来了。四年音讯全无,她还以为人早就死在了外面,竟选了这关键时候回来搅局!当初母亲让侄女仲嬴嫁入田家,正是为了稳固阿弟身份,保住家业,谁料竟被那个燕奴趁虚而入,还生出了庶长。
  田氏入齐之后,连续两代都是庶长承嗣,她怎能容这贱奴的儿子,坏了田氏大计?!
  胸中恶念翻腾,孟妫深深吸了口气,吩咐道:“去探探,家主如何安置那小子。”
  侍婢应声而去,只过了片刻,就回转房中,低声道:“家主命他协理坊事。”
  孟妫顿时松了口气,看来阿弟并未忘了自己当日之言。只要暂时不领家兵,总有转圜的机会。
  然而她的心还未放下,那侍婢又补了一句:“家主想让那巫者搬出,君子不肯,说身边有个巫者总是好的……”
  “贱奴!”孟妫恨声骂道。原来他打的是这主意,难怪敢带个巫女回家!看来须得使些手段了……
  田恒大步出了主院,胸中郁愤,仍旧不散。父亲让他协理坊事,用意不言自明,不过是折辱敲打,让他俯首帖耳罢了。当年自己射御闻名国中,岂能甘心打理这些琐事?可惜,父亲料错了一点,不论是掌兵还是管事,只要在这家中,都一般无二,让他厌烦。
  真正惹怒他的,反倒是后面那番对话。他没能守住母亲,这次轮到子苓,定要好好看顾。除了自己身边,哪儿都不会让她去的!
  一腔郁结,让他脚下飞快,须臾就回到了小院。当踏入院门时,一道倩影出现在面前。那女子似听到了足音,抬头望来,头顶华盖苍翠,眸中忧色暗隐,唇边却带着安抚似的笑容。这一瞥,令人心惊的熟悉,田恒不由自主停下了脚步,往事如潮,忆上心头。
  “无咎……”楚子苓见到田恒停在了院门口,有些疑惑的上前两步,想要问问情况。却见那人笑了出来。
  “父亲命我打理坊事,明日就要出门。”田恒唇边带笑,轻松答道。他知道,只要自己表现的安然无事,子苓就不会察觉,她又不知这些杂务重要与否。
  楚子苓眨了眨眼,有些说不准这笑容是真是假。但是比起方才出门时的冷脸,的确好上了太多。就算跟父亲不合,回到家中能有个差遣,总是好事。
  略略放下心来,楚子苓道:“那我在家等你……”
  话音未落,田恒突然问道:“你想随我去工坊看看吗?”
  楚子苓讶然睁大了眼睛:“我也能去?”
  “自然。”田恒答的干脆,“最初几日只是了解事务,无甚大事,正好带你在临淄逛逛。”
  这可大大出乎了楚子苓的预料,让她的眸光都明亮起来。田恒见状,笑着补充一句:“不过你这身打扮,怕是要换上一换……”
  第二日,换了辆马车,田恒也没带仆役,亲自驾车,载楚子苓一同前往工坊。坐在田恒身侧,楚子苓难得有些兴奋,紧紧抓着车前横木。是了,这次她坐的不是安车也不是辎车,根本没有车厢,乘客的座位就在御者身旁。这可不是一般女子能坐的位置,而她,穿的也不是女装。
  一身青衣,头戴小冠,把眉稍微画粗了些,胸也用布裹住,楚子苓换上了男装打扮,竟然有些像个少年郎。回到古代,不来个古装剧里的固有套路女扮男装,岂不可惜?当然,她是没想过自己这副模样就能瞒过旁人,但是田恒带她出来,应当是没这方面的顾虑。如今虽然没有男女大防,但这副打扮,总是比女装爽利太多。
  田恒慢悠悠驱着车,朝前方成片的工坊扬了扬下巴:“那边就是坊区,有大坊三座,凡举冶、织、陶、车、皮、玉等官工,皆在此处,共三十余类,数千工匠。”
  看着前方因冶炼金属腾起的黑烟,楚子苓不由咋舌:“这些都是令尊掌管?”
  “然也。自曾祖起,田氏便任工正一职,掌国中百工。”田恒应道。
  这规模,可跟自己想得不太一样,难道工正跟后世的工部尚书差不多?忍不住,她问道:“兵器、铸币也是在此吗?”
  没想到楚子苓还知道百工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田恒笑道:“都在坊中,不过这些有专人执掌,多是父亲心腹,我是无权过问的。”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敏感,楚子苓赶忙换了个话题:“那你担任的是什么职务?”
  “负责打理诸务,监看各坊。”田恒答的极简单。
  什么都管?这听起来,怎么有点像总经理秘书。楚子苓被自己的想法逗乐了:“那岂不是食少事烦?”
  田恒挑了挑眉:“也未必。工坊牵扯不小,事事都有成例,田氏根基可都在这三坊,又岂是我能插手的。”
  他说的如此直白,楚子苓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恐怕田氏一族,在工坊上赚了不少油水吧?兴许田齐的第一桶金,就是从此捞来的。
  只是身为庶长子,竟然连这些机密都无法参与,听来已经不是不受重视能形容的了。楚子苓高昂的情绪立刻沉了下来,迟疑道:“那你将来……”
  她话说的犹豫,田恒却哂笑一声:“不过是个工正,连正卿都不是,又有什么好争的?莫想太多。”
  楚子苓看着那张并不在意的侧脸,有些无措起来,她一直知道田恒不在乎这些,只是回到家族里,仍旧如此,总归让人不喜。以他的才能,当个大国正卿怕也是举手之劳,然而这个家,能给他吗?
  心底有些憋的难受,楚子苓转过了视线,看向前方。就见波光粼粼的河道,隔开了坊市,让那连绵屋舍看起来更为拥挤,就如狭窄蜂巢。把一只鹏鸟塞进蜂巢,何其不智!不过田恒这副模样,看起来似有旁的打算,也许等到晋国和齐国开战后,局面就会不同了吧?
  脑中胡思乱想,车子倒是很快就来到了地方。因穿着男装,也不好让人搀扶,楚子苓自己下了车,就见几个管事快步迎了上来。田恒看了她一眼,并不多话,大步在前。今日他也换了一身装束,深衣纹绣,素带辟垂,冠高的简直有些惊人,显得身形愈发挺拔,英武的让人不可逼视。
  心脏不受控制的蹦跶了几下,楚子苓定了定神,跟在他身后走进了工坊。
第91章
  刚入坊门,一股刺鼻气味就传了出来。众人皆是举袖掩鼻,田恒却不动声色,迈入院门。只见里面一片喧闹,灶台罗列,坑洞遍布,各色浆水翻腾不休,有人担着桶,飞快运送草浆石料,亦有人拿着长杆,搅拌池中绢布生丝。一旁竖起的高高架子上,彩锦招展。齐国冠带衣履天下,少不了此处功劳。
  这便是染坊了。就算秋日,里面工匠大多也只着犊鼻裩,上身精赤,浑身油汗,各色斑痕遍体都是,也不知是从哪个染池里沾上的。
  见此情景,田恒微微蹙眉,不动声色的看向身后。却见楚子苓不以为怪,大大方方看着这群衣衫不整的汉子,眼中不失好奇。
  田恒不由失笑,也是,当初他躺在车上动弹不得时,这女人也神色自若的帮他擦身,一群黑瘦匠人,又岂会被她放在心上?
  知晓工正之子前来,染坊诸工之长都颤巍巍候在一旁。此坊工有五种,钟氏染羽、荒氏湅丝,还有画人、绩人、筐人各司其职,少不得要到田恒面前汇报坊中事务。几人似是口拙,絮絮叨叨讲的极为烦琐,根本听不清楚其中关窍,一旁官吏也频频打岔,更是让坊中事务云山雾绕。
  这是匠坊素来规矩,还是给自己的下马威?田恒摆出副不耐神情,只听了片刻就挥袖而去。
  出了染坊,就是木坊,随后又依次看了陶坊、皮坊、冶坊。每到一处,都有人挤挤挨挨,一股脑把各类事务禀上。坊中杂事何其多,如此走马观花,一趟下来,怕是什么也记不住。
  饶是如此,三个大坊走遍,也足足耗去了一个多时辰。当逛完最后一处,一直陪在田恒身边的吏人道:“坊中事务大致如此,工正忧心各坊损耗过大,难出良品,还要君子操心整治。”
  要怎么整治?鞭笞工匠,惩罚吏人?这种匠坊,往往一族世代为奴,旁人挤都挤不进去,就算来了官吏,也能以各种借口搪塞。如若重罚,定会人心向背,闹出大乱。这扔给自己的“杂务”,可真是卡在关紧处,难办的很。
  田恒并未答应什么,只微微颔首。见他这副倨傲模样,那吏人藏下冷笑,彬彬有礼的送人出门。等到工坊各种难闻的气味远去,田恒才对身边人道:“这里如何?”
  楚子苓今天可是大开眼界。难得穿了男装,旁人不管看出没看出,都只当她是个小厮,没怎么搭理,于是她也能大大方方把所有匠坊看了个遍。背有纹饰的铜镜光可鉴人,灿灿水晶串成绮丽佩饰,还有细沙布匹,以茜草、朱砂、石绿等草木、矿物为颜色剂,制成华美彩锦。虽然所有工艺都是最原始的状态,但是规模化的制造,还有成品的精巧度,仍就撼动人心。毕竟这可是两千多年前的手工业啊!
  “以此为基,难怪齐国商贸如此发达。”楚子苓感叹一声,又问道,“只是器物产出,没人查验吗?”
  这也是她在工坊中发现的,所有人都跟工蜂一样忙碌劳作,但是货品出来,往往只是堆在一处,根本没人验收的样子。就算秦国的流水线工艺和标准化程式还没出来,也应当有制作规范吧?要不出了问题,找谁问责?
  田恒解释道:“各坊有良匠为长,他们熟知工事,监看诸务,待到入库时,不合规制的自会筛除。”
  “那损耗如何控制?”楚子苓有些讶然,“不能制定规范,让匠人照做吗?”
  田恒持着缰绳的手,骤然一顿:“制定规范?”
  匠人并不通文字,技艺向来口耳相传,聪明的学得多,笨的学的少,谈何规范?真正能定这些,唯有士人。可是哪个士人,能把坊中杂务打探清楚,制定成规呢?
  见田恒面有讶色,楚子苓觉得自己可能说了傻话,尴尬补救道:“也不用事事都管,只要最后成品有个规范不就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1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