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96

  寄生虫是最容易传染恶性疾病的东西,梁峰可没兴趣让这些在外面摸爬滚打了不知多久的家伙,成为疫病的感染源。先搞好卫生,消毒除虫,其他都可以往后放放。
  这对于下人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了。难道是嫌弃这群羯人太过肮脏?阿良愣了一下,立刻躬身道:“我这就带他们下去。”
  弈延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命令,原本闪亮的灰蓝眸子立刻暗淡了下来。难道“贴身护卫”只是玩笑,却被他当真了?也是,一位亭侯,又怎么会在乎他这个羯胡。
  难堪的咬紧了牙关,他不再多话,扭头跟着阿良向外走去。
  一群羯奴,当然没资格用热水沐浴。阿良把几人带到了河边,命令他们脱光衣服跳进去,洗去身上污垢。三月天,乍暖还寒,夜间的河水冻的人牙关咯咯,浑身颤抖。然而家主有命,几个羯人又哪敢反驳,一个个脱下衣衫,跳进了河水里。
  用力搓洗过一遍,上岸之后,阿良又让他们解开头发,用梳篦好好清理头上的虱子。平头百姓哪有这么讲究的,几个羯人战战兢兢梳起了头发,不一会儿,地上就落了一层虱子。阿良厌恶的瞥了这群肮脏的胡人,哼了一声:“等会梳洗完了,再下水好好冲一下。这可是郎主的命令,如果谁打理的不干净,就别想待在梁府了。”
  弈延没有听阿良的絮叨,一声不吭的清理完了头发,又把耳边的发辫编了回去。这东西叫“发绺”,乃是羯人信奉的祆教传统,就算迁来中原数代,也未曾更改。做完这一切,他走到岸边,捡起了新衣,正准备穿上。一样东西从衣间滚落,“当啷”一声落在地上。那是柄匕首,之前梁峰赐予他的防身武器。
  看着那柄华美的匕首,弈延深深吸了口气,捡起匕首,仔细的收进了怀里。不管明天那人会做什么安排,他都不会离开梁府。他已经认过了“主公”,绝不会这么轻易放弃!
第12章
问疾
  一天车马劳顿,精神本就疲乏,加之烧还没退干净。梁峰把梁荣哄去睡觉后,也早早洗漱,上床睡觉去了。可能是回到家后情绪有些放松,这一觉睡得天昏地暗,被绿竹叫醒时,日头已经偏西。小丫鬟面上带着点喜意,凑到榻边秉道:“郎君,太医到了!”
  愣了一会儿,梁峰才反应过来,应该是王汶请的医生到了。这速度可够快的,居然他前脚刚刚回府,对方后脚就到了。可见晋阳王氏的名头,值得大多数人认真对待。
  想了想,梁峰并没有起身,披上衣服斜倚在床头,吩咐道:“请他进来吧。”
  绿竹的动作很快,不一会儿,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跟在她身后走了进来。看到来人,梁峰做出挣扎起身迎接的样子,姜太医倒是非常配合,上前一步劝道:“梁郎君不必起身,车马劳顿,还许静养。”
  虽然头发都白了,但是这位姜太医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根本看不出赶过路的样子,比他这个病秧子可健康多了。梁峰歉意的笑了笑,倚在了身侧的凭几上:“我这一路上几次发热,实在体虚乏力,还请姜太医见谅。”
  自己是称病回来的,在王中正请来的医生面前,当然不可能表现出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越是让王汶觉得自己命不久矣,就越是能博得对方的垂青。这点,梁峰心知肚明。
  这个时代,发热向来是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听到这话,姜太医不敢怠慢,连忙走上前去,在床榻边坐定,三只手指搭在了梁峰细瘦的腕子上。这把年龄,又是少府出身的正经御医,姜太医摸脉的本事自不用提。然而一搭脉搏,他的眉峰就皱了起来,不由抬头仔细看了看梁峰的印堂,紧接着又换了只手继续切脉。
  这表现,可跟之前的孙医工截然不同。绿竹的脸色都有些发白了,紧张无比的看着这位老神医,生怕他给出个噩耗。
  过的片刻,姜太医终于松开了梁峰的腕子,沉吟道:“听王中正说,梁郎君因服散不当突然发病。不知所服的寒食散是哪家配的方子?多长时间服用一剂呢?”
  一旁的绿竹赶忙答道:“是金玉堂的散剂。郎君从不滥用,十日才用一次。实在是最近常有人感上伤寒,郎君担心,才多用了一剂……”
  夏天向来是伤寒高发期。现在已经入春,为了防止染病,服些寒食散也是应有之义。金玉堂是并州小有名气的药店,贩售的寒食散更是备受士族子弟喜爱,配伍得体,药性温和,如果只是十天服用一次,确实不会出现大碍。
  然而听到这答案,姜太医的表情却更凝重了些,似乎有些犹豫不决,要怎么把话说出口。见状,梁峰扭头吩咐道:“绿竹,取份寒食散来,请姜太医验看。”
  打发了小丫鬟,梁峰才冲面前捻须皱眉的老者淡淡一笑:“姜太医,我这病盘亘了数日,一直不见好转。之前也有医工诊治过,但是并不得法。我觉得,可以按照误食砒霜之症,试上一试。”
  姜太医捻须的动作猛然一滞,差点揪掉了几根长须。少府是专为宫廷诊病的官署,为了防止有人谋害天家,少府的医官们对于各种毒物的研究要远胜于世人。已他的阅历,怎么可能看不出这乃是中毒引发的急症。只是事关阴私,冒然说出来,恐怕会引起对方猜疑。如今梁峰自己说了出来,他锁紧的眉峰立刻松开来,不由又看了眼面前的青年。
  他已年逾古稀,又出身少府,见过不知多少达官贵人。任凭容色如何出众,身份如何高贵,当病入膏肓,命在旦夕时,那些风流气度就会消散颓败,使人变得面目狰狞,可憎可恶。然而面前这位梁郎君不同,明知自己身中剧毒,也未曾影响他的从容姿态,支开了丫鬟才说明此事,更是沉稳镇定。
  有这样的容貌心性,这样的风姿雅度,难怪王中正会亲自下帖,请他登门诊治。面上不由浮出了些笑容,姜太医再次用手按了按梁峰的脏腑,又号了片刻脉,才走到了一旁的书案前,拿起纸笔刷刷写了起来。不一会儿,药方一挥而就。
  这时绿竹才从外间走回来,发现姜太医已经开始写药方了,连忙把手里拿着的药包递了过去:“姜太医,这是郎君服用的散剂。”
  姜太医并未看那散剂,微微颔首,把书案上的药方递了过去:“照这方子煎药,每日早晚两次,先喝上十日。”
  没想到只是离开一会儿,就已诊完了病,绿竹有些怔忪,呆呆的接过了药方。姜太医没有理会这小丫鬟,正色对梁峰说道:“丹毒已深入肺腑,想彻底治好,尚需几年功夫慢慢调养。汤药、针灸、乃至药浴怕都要一一尝试,梁郎君心里当早作准备。”
  重金属中毒的后遗症,梁峰心底自然也清楚明白,他点了点头:“有劳姜太医了。”
  看着梁峰从容神色,姜太医再次心中暗叹,想了想又提笔写了一个方子:“之后一段时日,你身上的会有些皮肤溃烂,这里有个养肤的方子,可以配些擦拭,能减轻痛楚。至于针灸,老夫年迈,手有些不稳,过几日等你服完汤药,我再唤家中小辈为你施针。”
  连皮肤溃烂这样的并发症都一一关照,还承诺有人来复诊,这位姜太医可算无微不至了。梁峰笑笑:“有劳姜太医了。我之前允诺,要寄信给王中正,不知能否烦劳姜太医代为转送。”
  这也是投桃报李。姜太医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能被王汶一个口信请来出诊,身家必然平平。把抄写好的经文交给他转送,自然也是给姜家一个在王汶面前露脸的机会。这可比任何谢礼都来的珍贵。姜太医人老成精,哪能不懂其中道理,含笑应诺:“自当效劳。不过梁郎君此刻身体不适,不宜太过劳累。”
  “无妨。绿竹,先带姜太医下去休息吧。”
  如此推让了几句,梁峰就吩咐人带姜太医下去休息。书写《金刚经》是需要时间的,还要努力回忆原文,怕是要费些功夫。不过这些都有大用,轻忽不得。
  正想着,门外突然有人通禀:“郎主,田宾客求见。”
  田宾客是谁?梁峰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但是这种时候,还是不要露怯的好。重新躺回了床上,他微微颔首道:“请他进来。”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细葛单襦,头戴纶巾的老者走了进来,似模似样的冲梁峰鞠了个躬:“听闻郎主染病,可还安好?唉,都是老朽不察,险些让那刁奴燕生钻了空子……”
  看到对方一脸故作愧疚的模样,梁峰这才想了起来。这家伙名叫田裳,是梁府的客卿。亭侯是有资格招募属臣的,可惜梁府地处偏远,两任家主又无任官,以前的客卿就走的走散的散,所以剩下这么一位宾客,已经在府上待了十几年,管理各种杂务,跟后世的管家大同小异。当初原主梁丰对这个“元老”可是相当不喜的,后来重用燕生,才逐渐把他边缘化。
  现在燕生死了,这位田宾客就这么大模大样窜出来,安得也未必是好心。
  梁峰面上未露端倪,轻叹一声:“也是我轻信了歹人。田宾客,如今府上情况如何?”
  田裳立刻挺起了腰板:“郎主唤我公垂即可,何必见外?之前被那贱奴掌管内务,各坊匠户都深受其害,田里产出已经少了大半,加之这两年旱灾严重,又有兵匪之祸,若不好好整治,怕是来年府上就要青黄不接了。”
  堂堂列侯,邑百户的实封,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听起来简直就是个笑话。梁峰不清楚这里面有多大水分,但是原主出门只带了两万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跟随多年的心腹也投靠了李朗,更是证明梁府根子上出了问题。
  任何衰败,都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外面还有个“好姑母”惦记着祖产,估计梁家也不是真要到了山穷水尽。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经营不善”四字。如果家主不管不问,只知道花钱,又有刁奴恶客在旁搅风搅水,越过越惨想来也理所应当。
  压下心中冷笑,梁峰缓缓点头:“没想到府上已经落魄到了如此地步,是该好好整治一下。劳烦公垂把账薄、名册拿来,我先看看,再决定要如何处置吧。”
  听到要交账薄,田裳立刻变了脸色:“郎主重病未愈,这些俗务,又何必亲力亲为?”
  傻子才肯交账呢!田裳压根没想到梁峰会这么说,这小子不是不问世事的败家子吗?最喜欢什么清幽、无为,才让燕生那个奸猾的小子钻了空挡。怎么大病一场后,突然对这些俗事上心了?
  梁峰没有接这个话头,反而道:“对了,前日我在外遇险,曾允诺给那些杀匪之人免去田赋。绿竹,去把阿良叫来。还有那些羯人,让他们一并过来。”
  梁峰回府才一宿,田裳虽然隐约打听到他们路上遇险的事情,但是具体详情还不清楚。突然听到这话,不由一愣。免去田赋?这是想干吗?正犹疑不定之时,绿竹已经走出门去,吩咐下人。
  梁峰冲他微微一笑:“公垂,反正左右等着无事,不妨去堂下坐坐,用些茶饭。正好也与我说说,府里有多少田产、匠户。”
  他的话里带着点不容拒绝的味道,田裳看着那张苍白俊美的面孔,突然觉得自己今天来的太冒失了些。
  作者有话要说:  西汉太常及少府之下均设有太医令、太医丞。属太常者,为百官治病;属少府者,为宫廷治病。
第13章
恩威
  在靠近田庄的低矮房舍里,羯人们正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喝着碗里的热粥。这可是他们很久没吃上的热饭了。换了新衣,还在头上有顶的屋子里安稳的睡到了天明,对于逃荒许久的羯人而言,绝对是难得的好日子。更别提,还有“部曲”这个念想挂在前头。
  仔细喝干净了碗里的粥水,一个羯人汉子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唇,干咳了一声,冲身边正在慢慢喝粥的青年问道:“弈延,你说那贵人真的会收我们做部曲吗?”
  这话立刻引来了不少好奇的目光,这也是屋里大多数人心里最挂念的事情。如果是种田,给谁家干不都是一样,混口饭吃而已。但是当部曲?这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事情。羯人的地位低下,原本是匈奴的仆从,后来内迁到并州,依然如旧。就算贵人们想要选取部曲,往往也是挑选那些匈奴人、鲜卑人,很少打羯人和羌人的主意。
  之前那个病怏怏的家主说的话,能当真吗?
  弈延不紧不慢的喝着碗里的稀粥,反问道:“你想做部曲吗?”
  这话,让那汉子愣了一下。和其他羯人一样,他最擅长的就是种地。内迁之后,羯人多大以农耕为生,除此之外,无非也就是行商、养马、雕佛像。行军打仗,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愿意放下锄头,去当一个持槍跨刀的私兵吗?
  然而只是迟疑的片刻,他突然咬了咬牙,大声道:“部曲也没啥!之前打那些山匪,不也挺简单的。只要听从家主的指挥,总能活下命来!”
  这也是之前那场遭遇战留下的印象。面对一大群凶神恶煞的强盗,那个看似娇弱的家主非但没有扔下他们落荒而逃,反而干脆利落的指挥他们,战胜了山匪。如果那位贵人都不怕山匪,他们还怕什么呢?
  弈延点了点头:“没错,做人家的私兵部曲,最重要的,就是家主的好坏。碰上个懦弱怕事的,估计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不过主公不是这样的人,他还从官兵手里救下了我们,仅凭这个,就应该跟在他身边。”
  他的话铿锵有力,听众们也不住点头。都是背井离乡,在外讨口饭吃,其实只要能活命,哪还顾得了这么多?而且大多数人都知道弈延很受家主青睐,还赐了短刀。之前那场搏杀,他勇武的姿态也深深刻进了众人心中。这世道,敢于出头的人并不多,天生会打仗的就更少。能在那种场合里脱颖而出的,往往会成为领头人。弈延年龄虽小,但是有勇力又有主意,既然他都说好了,看来这部曲也不是不能当。
  有了主心骨,众人一直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下了。另一个羯人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有些焦虑的说道:“家主不是说今天见我们的吗?难道忘记了?”
  日头已经有些偏西了,怎么还不来叫他们呢?如果家主忘了他们,或是部曲那些事只是说说而已,又如何是好呢?刚刚下定决心,又变得患得患失起来,滋味可不好受。这次,弈延也不吭气了,闷头喝着碗里的粥水。
  能不能成为部曲,弈延并不担心。他能看得出来,那人是真心想要一支能够保护自己的私兵。但是能不能成为“贴身护卫”,他就没什么把握了。只希望刚刚认来的主公,没有忘记他这个家臣。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茅屋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阿良快步走了进来:“郎主唤你们,跟上!”
  听到这话,众人赶忙站了起来,跟在阿良身后向主宅走去。昨晚回来时已经入夜,根本没来得及打量梁府的庄园,现在他们才发现,这个庄子比想象中的还要大。光是从下人居住的简陋房舍到主宅门口,就花费了足足半刻钟。进了院子,又是数不清的回廊,屋檐高挑,楼阁深深,精心修剪的草木掩映其间,更衬得庭院典雅雍容。
  这么一路走下来,羯人们渐渐收敛起了动作,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他们是经常给人做佃农种地,但是聘他们的都是些小门小户,就算有豪门,也不会让这些泥腿子来到主人居住的院落,何曾见过这样规模的建筑。
  沿着静悄悄的回廊走了许久,一个宽敞庭院出现在面前。阿良步伐一缓,低声说道:“这可是正堂,留意言行,莫要冒犯到郎主。”
  就算不刻意说这句,如今羯人们也不敢随意说话了啊。一个个紧闭嘴巴,生怕发出点动静,惹人厌弃。弈延走在队列前方,紧紧跟在阿良身后,面色不变,拳头却已悄悄握紧,瞪大眼睛打量着面前的一切。
  绕过短短的影壁,正前方是一座宽敞厅堂,应该是迎接客人用的。此刻摆了两张坐席,一副矮几。只见面容苍白,身形纤长的梁家家主斜倚在矮几旁,身着素淡长衫,头裹织锦轻帻,一副闲居模样。在他下手位,另一个老者正襟危坐,额上稍稍有汗,紧张的在说些什么。
  看到阿良带人来了,梁峰抬起头,微微一笑:“阿良,正巧田宾客今日过来,之前杀敌的赏赐,可以兑现了。”
  阿良面上略带兴奋,上前一步道:“回禀郎主,仆役中一共有三人斩杀山匪,还有六人协力有功,是都免去田赋吗?”
  不论是邑户还是佃农,都要给主家缴纳田赋。一般而言,士族收取的赋税要比朝廷略低一些,还能免除徭役,因此才会有流民和平头百姓投靠士族,寻求保护。梁家也算是中等士族,祖上本来就有食邑,可惜两代未曾有人任官,投献来的百姓就少之又少,加之不善经营,想要靠那些邑户维持家主的奢靡生活,绝对不易。因此梁家的田赋并不算低,能够免除哪怕一年赋税,都能让人过上一段好日子。
  田裳一听竟然有近十人都要免赋,不由面色大变道:“郎主,使不得!”
  “如何使不得?”梁峰微微坐直了身体,“若是没有这些人奋勇杀敌,我早就死在荒野之中了。当然要赏!记下所有人的姓名,协力者,免去一年田赋;杀敌者,全家三年免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