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296

第169章
  日头刚刚升起,
太守府外便传来了人声。有人乘车,
有人驰马,
亦有人徒步而行,渐渐在府邸之外围聚了起来。不过他们环绕的并不是太守府的正门,而是位于太守府西临的一座崭新建筑。
  自去岁庠序重开之后,
前来上党进学的学子就多了起来。原本太守府后院那点地方,也越来越不敷用。最后梁峰决定重新修建一座郡学,供学子们就读。对于财政和人力都十分紧张的上党而言,建校也不是那么轻松的,花了一冬时间,
这座毗邻太守府的学馆才算落成。
  如今开馆,
自然引得无数人前来拜礼。这可是郡内的文教盛事,
梁峰怎会怠慢?
  并未摆出太守派头,梁峰如同其他谦恭学子一般,
早早就来到了郡学门前。当看到那个耄耋老者缓缓步下了牛车,
他快步上前,
亲手扶住了对方:“崔公当心足下。有崔公亲临,
今日开馆方称得上圆满。”
  来者,正是崔游。似乎因出行耗尽了气力,老者淡淡道:“府君过谦,上党兴学,才是老朽所愿。”
  因为有姜达的贴心照顾,崔游之前的病症也渐渐好转。虽然九十高龄,但是神思依旧清明,梁峰也时不时前往崔府,听一听老人的教诲。如今郡学落成,自然要请出这位大儒,来为学馆坐镇。
  对于这个请求,崔游并未推拒。于是在坚辞了刘渊给出的三公之位后,这位老人成为了上党的新任郡学博士。两个身份天差地别,甚至还不如早年晋武帝的征辟,然而他毕竟是应下了。只是这一条,就为郡学增添了无数荣光。
  被梁峰小心搀扶着,崔游颤颤巍巍走到了郡学大门前,几位学院讲师也齐齐迎了出来。为首一个面容清瞿,风姿卓然的中年人,正是文学祭酒范隆。他俯身一揖:“见过梁太守。崔博士,还请里面上座。”
  身为并州雁门人,范隆自幼好学修谨,博通经籍,无所不览,更有《春秋三传》,《三礼吉凶宗纪》等著作。不过天下乱了十数年,他一直隐居在乡中,昼耕夜读,并不出仕应征。也是听说了上党这个新建的藏书馆,才游历至此。一个爱书好学之人,到了这样的地方,哪还能控制得住?最终还是被梁峰委任,成了上党学官。
  当然,这也不无崔游出任博士,带来的影响。数十年大儒的名声,就是比其他东西好使。
  在他身边,还有其他几位新任学官。并州已经十数年未曾有州郡学院,更勿论在这个匈奴作乱的危机时刻。突然崛起的上党庠序,和它的藏书馆一样,让不少士人看到了希望。文教复兴乃是一地兴旺的基础,而在中正官都已逃离的情况下,通过郡学出仕,也是一个让人无法放弃的诱惑。重重叠加,方才就有了今日局面。
  互相见礼之后,郡学正门终于敞开。五十几名学子随着师长的脚步,恭恭敬敬踏入了这栋新学馆,在祭酒的带领下进行入学仪式。
  此时进学,并没有祭拜孔圣的仪式。曹魏尊法家,重刑名,本就压迫儒家的地位。到了晋朝,又是个兴玄谈,崇老庄的时代,儒学更是进一步萎缩。这时代孔子地位还未曾神话,孔家二十二代孙被朝廷封为奉圣亭候,别提后世的衍圣公,甚至都不如汉代的褒成侯来的尊崇。
  因此这些学子们,也只是规规矩矩在范祭酒的引导下正衣冠,献束脩,拜师成礼。
  和其他郡学不同,上党庠序分出的科目更多。非但有传统的五经,还有玄学、算学、医学和乐学,同时还教授学子们骑射六艺。麻雀虽小,却颇有五脏俱全的意思。看着廊下恭敬行礼的五十几名学子,梁峰只觉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在这时候建立郡学,除了招揽人才之外,也未尝没有安定人心的意思。日食带来的负面影响,颇让上党诸方士族不安。一个贤明的府君自然不差,但是一个能够屡屡引动天地异变的佛子?有些人心底出现些想法,也不足为奇。
  但是郡学的开张,冲淡了这种不安。世家不愁教育,但是对于更多小士族和庶族而言,这才是他们能够晋升的唯一通道。教育兴盛,就是社会发展的最大依仗。因此当那个不出世的崔老先生接任郡学博士,当这个新建立的学府开张挂牌,浮于表面的骚动,立刻缓和了下来。
  梁峰有时候不禁想,崔大儒是否也清楚这一点,才会屈尊任了这个博士?不过能够得到郡学上下的支持,还是让他心头大定。就算司马氏有所猜忌,短时间内也不会影响上党的发展。若是上党自身乱了,才是最要命的事情。
  观礼完毕后,便是会客交际。只说了一会儿话,就有个故人来到了面前。只见薛仁带着一个人,笑着迎了上来:“未曾想如此时节,府君也能大办庠序。这次我来,正是要为府君引荐贤良。”
  作为梁府白瓷的最大经销商,薛仁跟梁峰的关系算得上密切。瞧见他那副模样,再看他身旁昂然而立的俊雅男子,梁峰微微一笑:“梧桐刚起,便落凤凰。也是吾之幸事,不知来着何贤?”
  那人也不客气,拱手道:“在下裴季恒,观《九章》之‘重差’,心有所好,特来拜会刘氏门生。”
  看他那副倨傲模样,再加上薛仁有意无意的谦卑表现,梁峰哪里不知这位裴公子的身份?怕也是河东裴氏的子弟。梁峰一笑,还礼道:“我也曾与裴中散相交,深知裴氏广博。注疏之《九章算术》能得裴郎所喜,实乃我之幸事!刘、李两位助教如今正在郡学之中,自当为裴郎引荐。”
  听到这妥帖无比的答话,裴若那张俊脸上才带出些笑容:“烦劳府君。”
  这就是身份带来的便利了,河东裴氏是不亚于太原王氏的豪门,就算裴若不过白身,面对梁峰这个太守也不会太客套。不过来这么个高逼格的数学爱好者,梁峰倒不以为忤。要知道这时代科学是种贵族娱乐,一个喜爱“重差”的高门子弟,他无论如何也要笑脸相迎的。
  李欣这家伙不靠谱,但是他的师兄刘俭为人处世还是靠得住的。加之在郡学教了这么长时间数算,待人也成熟了许多。只是一见裴若,三人就聊了起来。
  这时薛仁才附耳道:“裴六郎最喜地理。裴公所创‘制图六体’,他尽数学了去。也是看了刊印的《九章算术》,方才想到郡学看看。”
  梁峰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裴公正是指已故的司空裴秀,这位位列三司的能臣,也是一位地理学的大行家,曾绘制了当世最精确的地图《禹贡地域图》。“制图六体”就是指绘制地图的六种原则,包括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除经纬线和地球投影外,现代地图学上应考虑的要素,他几乎全提了出来。这样一个地图学的祖宗,碰上同为地图学祖宗的刘徽和九章重差,简直是要起化学反应的!
  神色不由又舒缓几分,梁峰和颜悦色跟在三人旁,又说了几句。见对方聊得投契,完全忘了自己这个太守,他也不懊恼,笑着告退。光是能让河东裴来到郡学,就是天大的好事了,至于能不能留住人,还要看李欣两人的本事。
  薛仁本质是个商人,何等乖觉,哪能看不出梁峰的心情?出了小院,他才笑道:“府君此次可是收了不少良材,上党怕是要自此兴盛了。”
  郡学还是其次,能一力击退匈奴大军,才是薛仁最在意的事情。如今匈奴位于司州境内的左部和南部出现了一些异动,不知是不是要攻打河东。他的根子可是依附在河东裴氏身上,此时不做文章,更待何时?
  梁峰却不接这话,只是道:“离乱之际,才更重人才。也亏得薛郎引荐,才能引此等逸才来到上党。”
  薛仁还是能看得出,梁峰开心的不是裴氏这个名头,而是实实在在的才能。只不过数算地理都是杂学,不太被人重视,他才好拐裴若来上党。若真是裴氏的嫡脉经学传人,他恐怕见都没资格见呢。
  微微一笑,薛仁道:“府君一心国事,着实让人钦佩。不过家事之上,也当重视才好。我观容小公子年方七岁,就进学崇文馆,辛苦异常。怕是家中无人教导。府君真该寻个新妇,略略分忧了。”
  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是借机来做媒的,而且推销的恐怕不是自家的,就是亲戚家的闺女。这是撞哪门子桃花运了?梁峰眉峰一挑:“薛郎所言甚是,王中正前些日子,也与我谈及此事。”
  薛仁一噎,差点没憋出个好歹。王汶也跟梁峰提过亲事的问题?难不成要嫁女给这位梁府君?!薛仁可是尝过不少嫁女的好处,如今看到这么个新兴的势力,自然不肯放过。这才费尽心思拉来了裴若。谁曾想,太原王氏竟然赶在了前面!这还让人怎么说?难不成指望人家放弃王氏女,娶自家女儿?!
  干笑两声,薛仁只得道:“不愧是王中正。府君有考虑此事,我就放心了。”
  两人心知肚明彼此的想法,却也不说破,哈哈一笑,把这事绕了过去。又闲谈了几句,薛仁便不再纠缠,起身告辞。
  乘了牛车回到家中,还没落座,内间就传来悦耳女声,一个身穿华服的贵妇快步走了出来,开口便问:“夫君,可说动了梁太守?”
  “别提了!”薛仁丧气的挥了挥手,“据说王中正要给府君安排亲事。五娘怕是没有机会了。”
  “太原王氏也要嫁女?!”薛夫人听到这话,不由柳眉倒竖,“这梁子熙,倒也能攀附!不过如此,五娘才更要嫁啊!哪怕是为妾,也值得一试!”
  “哪是这个道理?”薛仁哼了一声,“若是娶了王氏女,但凡善妒一些,五娘就没有好日子过。难不成梁太守会为了五娘,得罪一个王氏贵女?”
  这就是身份上的藩篱。有晋一朝,妒妇极多,正是因为士大夫联姻的多是高门贵女。若是身份相当,还能勉强平衡。碰上妻族强大的,根本没法蓄伎纳妾。梁峰别的不说,容貌如此出众,难道有谁家女郎舍得拱手让出吗?
  “夫君此言差矣。如今梁太守不还没娶吗?使些手段,未必不成。只要进了梁府,难不成还能被王氏女赶出来吗?”
  “嗯?”薛仁没有反应过来,抬头望向自家妻子。
  薛夫人涂着脂膏的红唇微微挑起,伏在了丈夫耳边嘀嘀咕咕说了起来……
第170章
  暮春三月,
又到了草长莺飞,
行乐踏春的时节。与正打的不可开交的长安洛阳一线相比,
上党呈现出一种难得的闲逸姿态,连续几年未曾中断的上巳游宴,也循例召开。
  度过了一个危险无比的冬天,
又因春垦劳作了一月有余,这个上巳对于潞城百姓而言,也显得重要起来。天还未亮,就有大批百姓离开城郭,向着浊漳河畔而行。世家豪族则驱车步障,
在水波荡漾,
绿茵丰茂的岸边圈起营地,
铺上地衣,只待贵人前来祓禊游春。
  此等佳节,
太守府怎会错过?
  依旧选择了风景秀美的上游河段,
太守府的仆从们早早便搭建营帐。今年的游宴,
规模比往日还要大上几倍,
自然要好好安排。
  离开了官道,马车车轮吱吱呀呀碾在黄土之上。河水特有的泥土腥味,混杂着欢声笑语,飘进了车厢。端坐在软榻之上,梁荣用小手按住了膝头,似乎也在按下心头难耐的奇痒,努力摆出一副小大人似的规矩姿态。
  见小家伙的耳朵都快随着外面的声音转动了,梁峰斜倚在隐囊上,笑道:“想看就去看看,难得出来郊游,不必拘束。”
  这话让梁荣心中的纠结愈甚,这还是他第一次参加上巳祓禊的踏春宴席呢,还是跟在父亲身侧。今日太守府大小官员都要参加宴席,更有各家士族和郡学里的学子,实在是个重大的交际场合。若是不小心出了丑,可如何是好?
  像是知道小家伙心底的想法,梁峰一哂,命青梅挑起了车窗的锦帘。本就心痒难耐,梁荣哪还忍得住,膝行两步爬到了窗边,向外看去。这里已经远离人群聚集的河段,但是沿岸还是有不少彩帐车马,还有清脆的笑声随着熏风传来。
  人果真很多!远处的浊漳河更是延绵不绝,像是铺在大地上的光洁华毯。还有不少水鸟,在河中翩跹飞舞,鸣声不断。难得见到如此景象,梁荣正看的兴致勃勃,缓缓而行的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有奴仆高声禀报:“府君,前面有辆牛车坏了。几人拦道求助。”
  梁峰还未开口,围在马车旁的十余骑护卫先动了起来。马匹在车旁结下阵势,还有不少人抽出了腰刀。一个低沉声音在窗边响起:“主公,切勿下车。待属下命人前去看看。”
  就算升任了郡都尉,出行之时,奕延依旧随侍在梁峰身侧,担任亲卫队长,一手负责安全工作。半道上突然碰到这样的状况,他想到的可不是救人,而是会不会出现埋伏。
  梁荣听到这话,小脸都快吓白了,赶紧向父亲这边挪了好几寸,似乎想帮他挡上一挡。梁峰倒是颇有些啼笑皆非。这可不是什么偏僻道路,就算有刺客,也不会笨到在这里设下埋伏。不过奕延都已经下令了,他也不会反对。安抚的摸了摸梁荣的小脑袋,他倚在窗边,向外看去。
  只见前方五百多米的地方,一辆牛车歪歪斜斜拦在路中,可能是轮子出了什么问题,压得拉车的青牛哞哞直叫。车旁,还有几个面色焦急的仆妇,似是被这边的阵仗吓到了,畏畏缩缩向着兵士们说着什么,还时不时向这边看来。
  梁峰出行,自然是乘坐太守车驾,样式上一眼就能瞧出。是巴望着自己去求吗?
  不大会儿功夫,探查的人就回来了。奕延仔细盘问过后,才对梁峰道:“是车轴坏了,一时修不好。车上乃是薛家女眷。”
  薛家跟梁府也有经济往来,又确定没有埋伏,奕延才会放心禀报。
  薛家?梁峰眉峰一挑:“车上是女郎还是妇人?”
  “是女郎。”
  “吩咐下去,挪开道路,派人通知薛府。我们直接过去。”梁峰淡淡吩咐道。
  这正和奕延的心意,没有任何迟疑,他快速吩咐下去。牛车虽重,但是在这些军汉手里根本不算什么。很快道路就被清理了出来,太守府的车队既未停留,也未见礼,就这么大大方方开了过去。
  看着远去的车队,一直守在路边的婢女张了张嘴,垂头丧气的钻入了牛车之中:“女郎,府君走了。”
  车里,一个容貌清秀,梳着时兴撷子髻的女郎气咻咻抓住了手里丝帕:“那还等什么?快快修好车,跟上去!”
  谁能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计划中,她们本该拦住梁太守,让对方带自己前往会场。今日上巳,不知有多少显贵会参加祓禊游宴。带一未出嫁女郎在人前晃上一晃,还怕传不出风声?有了“救美”之情,其他也就好说了。
  但是千算万算,薛五娘未曾料到,那位府君会走得如此干脆!看到道上坏了的牛车,不是前来探询,而是结阵拔刀,让人靠都不敢靠近。得知是她来自薛家,也没有任何伸出援手的意思,反而让人去找她的家人。这哪是相助?分明是避之不及啊!
  可是这样冷淡的举动,放在任何人嘴里,也没法挑出错来。碰上未婚女郎的车驾,避开也是情理之中。谁也不会觉得梁太守太过无情,只会让人觉得他是个守礼之人。好好的计划,根本连施展的余地都没,就被破了个干净!
  这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梁太守本就是这样的君子?!气恼之后,薛五娘也渐渐回过了味儿。是了,人家可是有佛子之称,又罕少传出艳闻。太守府里也没个姬妾,怕是真不擅长与女子接触。这样也好,反正游宴摆在那儿,一时半会也不会结束,总有机会!
  想到这里,薛五娘连忙敛了敛衣袖,道:“算了,别追了。咱们先回营帐,再想法子。”
  顿了一顿,她又压低音量,向自家的贴身婢女问道:“巧倩,你看到府君的容貌了吗?”
  巧倩脸上一红:“车帘没落下,奴隐约瞧见了府君。容貌极盛,不负传闻!”
  听到这话,薛五娘舒了口气:“如此便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2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