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生[重生](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145


坐着陈远鸣的大切诺基,两人往飞燕总部所在的工业园去驶去。从机场到工业园,总共也不过半小时车程,去年市政府还花大力气修了修路,建成一条目前国家最高标准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为飞燕铺平了运输干线。这不,眼看都快到年关了,路上来往的轿车依旧传流不息,这还是机场、国道方向,据说往火车站去的线路更加繁忙,来往都是载重卡车,光是过路费就已经让市里小赚了一笔。
看到陈远鸣望向窗外的目光,孟力生笑了笑,“这条路是去年年底才通车的,你还没见过吧?这届政府班子的配合度很高啊,给我们省了大事。”
陈远鸣收回了目光,“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厂子,现在全国又有几家?也该让他们好好配合一下。”
孟力生顿时乐了,“你这口气也越来越大了,不过这话我爱听!”
当年在研究所里上班时,孟力生真是没少被那群官僚折腾,如今终于混出了头,怎能不好好扬眉吐气一番。是啊,现在“黑猫白猫”理论早就全国流行,飞燕这种纳税大户根本就是市政府的手中宝,别说每年巨额的税款,光是他们对于地方经济的影响就让人不能轻忽。现在甚至都不像半年那样需要照顾配合政府态度了,而是要政府全力配合他们运作。
看着窗外景致,孟力生不由也有些悠然神往,喃喃自语道,“也不知这次上市后,飞燕还会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俞永安的小子貌似今年两会就要进市政协了呢……”
“当然会更好的。”陈远鸣哂然一笑,给出了笃定的答案。
来到会议室时,圆桌前已经坐的满满当当,基本都是熟到不能再熟的面孔,跟大家点头致意后,陈远鸣稳稳在主位落座,身旁的李芳箐恭敬的递过一份资料,又悄无声息的退到了他身后。
一目十行的看过文件,陈远鸣唇角浮上笑意,“看来大家对于A、B股的想法没什么异议啊。”
“只是持有5年不得买卖而已,我觉得自己好歹还能再干20年呢。”孟力生倒是答得最爽快。
陈远鸣笑道,“持有时间还是其次,最重要的一点是A、B股之间的转换,原始股,也就是A股只能转换为B股才能上市交易,而上市流通的B股永远也无法变作A股,这才是两套股票系统的核心所在。我希望你们手中的每一份股票都能起到更大的作用,而非把它们换成眼前的利益。”
陈远鸣目光所及之处,没有任何人提出反驳或者质疑。就算股票对于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而言还是个陌生事物,但是这些人中龙凤也清楚飞燕的发展潜力,也许用不了十年时间,这家公司就会一飞冲天,成为索尼、飞利浦那种跨国巨头,他们有幸站在了这个位置,又怎么可能为了点蝇头小利就放弃千载难寻的机遇。
燕乔森接上了话头,“除了分股外,这次的融资额度也是我们讨论的关键。目前高盛给出的评估是市值15亿美元,融资3亿上下。”
“我们自己的评值如何呢?”陈远鸣反问道。
“比这只高不低。”燕乔森露出骄傲的笑容。“目前飞燕共有3个分厂,15条生产线,配套子公司7家,还有两个研发部门和一所技校。去年净利润为3.4亿美元,主要是DVD市场还未彻底打开,研发费用尚未收回,预期扩大生产规模后利润还会大幅增长。”
虽然这个数据在座诸位大多人都心知肚明,但是依旧有不少人挺直了腰板,双目闪现出兴奋的神采。
俞永安还笑着补充了一句,“目前我们的DVD机芯也开始有国外买家了,现在还只是澳洲一些小制造厂,将来可能普及到更多地方,毕竟我们才是专利权所有者,他们支付专利费还不如直接购买我们的机芯。至于VCD机芯,虽然飞燕整机撤出了东南亚市场,但是机芯的销售量比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79%,完全弥补了东南亚市场的空缺。现在索尼都被挤得站不住脚了,如无意外,今年的销量只会再创新高。也许不久的将来,机芯市场会比整机市场更有潜力。”
这就是真正的核心模式了,陈远鸣了然的点点头,“不错的成绩。那么即便不计算飞燕持有的零时和鹰巢股份,我们的市值也不止是15亿美元了?”
“没错。”燕乔森答的干脆,“如果晚一年上市,保守估计也要有25亿,现在则在18-20亿之间。”
“既然我们有这个底气,就继续跟高盛谈谈吧,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心态也很迫切,甚至是把我们当做千金马骨来操作,不要因为他的强势就一味退让。”
沉思了片刻,陈远鸣继续说道,“这次我们融资至少要达到3亿美元,如今硅谷正在一个浪潮上行的关键时刻,有了现金流才能更快吞并那些我们需要的公司和技术,这是个为期3-5年的战略计划。到2000年时,我希望飞燕至少能拥有3种以上支柱产品,VCD和DVD则要进一步收缩战线,未来的芯片产业才是关键所在。”
目光环视在座众人,陈远鸣的语气显得格外认真,“在商业市场上,没有永恒的涨势,我们虽然赶上了这一波上升行情,但是居安思危的心永远不能懈怠。只有加强研发、锐意进取,才能在浪潮之巅获得更大的利益。我们的研发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别掉队。强敌环伺,可不是停下来喘气的时候。”
燕乔森想了想,转而问起了另一个话题,“那么技术壁垒呢?我们建立零时就是为了撬开枷锁,现在飞燕准备上市,又计划大规模收购美国企业,会不会触动一些人的神经?还有现在的台海局势影响又要怎么看待呢……”
闻言,陈远鸣转头向孟力生询问道,“孟董,最近有上层向你询问技术方面的问题吗?”
孟力生摇了摇头,“电子产业,而且还不是最高端的,目前国家还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那燕教授,美国方面有动静了吗?”
“也还没有。”燕乔森如实答道,“我们涉及的只是娱乐设备,跟军国利器还没什么关系。”
“那就说明我们的路还没走错。”陈远鸣给出了结论,“台海方面的政治因素也不用太担心,两国应该都不会放任这种局势僵持下去的,就华尔街对于白宫的影响,他们才舍不得放弃中国这块肥肉呢。就像这次上市,拓展我们跟华尔街之间的联系也是重要目的之一,有了这层保护伞,在几年内我们的发展都会是安全的。至于今后嘛……”
陈远鸣笑了。
“从股市得来的巨利总有一天会下降、会蒸发,但是只要企业能够壮大,我们就有翻盘的机会。现在不过是用时间换金钱,而到那一天,就该用金钱换取更多的控制权了。只有这样,当我们真正触碰到两国都敏感的环节时,才有坐地起价的资本。”
除了陈远鸣的声音,屋里异常安静,只有笔尖摩擦着纸张的沙沙声。议题还在继续,俞永安却低下了头,有些出神的看着自己面前的记事本。作为这屋里最理解股票市场的人之一,他刚刚听到的可不只是字面上的意思。用金钱换控制权吗?按照这样的思路,也许大涨不是关键,而当盘面开始大跌时,才是飞燕开始脱出二流境地,奔向一流的起始?
现金流还是重中之重啊……心底默默有了成算,俞永安在本子上标注了一笔,准备回头再跟陈远鸣详谈。抛开这些跑了题的思绪,他抬起头,继续聚精会神的聆听着发言。日光灯不知在何时亮起,但是没人有提前离场的意思,反而越来越多人加入了发言和讨论,为了即将到来的改革做出最周密的准备。
第177章
植根
就算有了章
程,上市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事情,且不说如今台海危机的烟云还未散去,就是跟高盛的唇枪舌战估计也还要花去不少时间。因此第二天陈远鸣也没窝在办公室里继续劳神这摊事务,而是跟孟力生一起参观了飞燕的计算机学院。
如今已经是一月初了,各大院校都到了寒假前的期末冲刺季,飞燕职校自然也不例外。和家乡的联重技校不同,飞燕职校从一开始走的就是职业中专路线,招收的都是应届毕业生,同时还有一些面向社会的短期班。由于学校刚刚开办,生源并不多,但是整个校园洋溢着一股勃勃生气,电脑对于现今的孩子而言还是一件太过新鲜的玩具,就连编程之类的教学都多出了几分趣味。同时也因为学校管理非常严格,经过大半个学期的磨练重塑,才把这些人拘的有了点型。
在机房、教室和考场外都转了一圈,陈远鸣饶有兴趣的问道,“这届学生招了多少人?”
站在一旁的校长蔡嘉勋飞快答道,“全日制学生98人,一年制短期招了3个班,职业培训257人。”
“哦?还不错嘛。”陈远鸣也有些吃惊,对于飞燕这种新学校而言,这样的入学率已经很可观了。
“还是咱们公司的名气太大。”蔡嘉勋笑着解释道,“飞燕如今在省里已经很有地位了,厂里工人工资高、待遇稳定,技术人员还有额外照顾,外省先不说,本省人还是很清楚的,本市就更别说了。这次招生不少都是合肥各县区的应届生,冲着分配来的更多。”
没错,飞燕职专跟现今大多职业中专一样,也是包分配的。但是跟其他职专不同的是,飞燕包的可是电脑相关的行业,光是薪酬上就有很大优势。一年制班则是针对高中以上学历的培训班,而且两者都打通了再深造的途径,只要成绩够优秀,专升本进入关系大学都不是问题。仅这一点而言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只是这样的职业教育,怕是拼不过真正的大学。”看着校园里的繁忙景象,孟力生不禁也有些感慨,“这两年各大院校都开设计算机系了,估计几年后就会成为就业热门,到时候我们的学生能不能拼过这些大学人才还是两说啊。”
“所以前两批学员的质量才殊为关键。”陈远鸣笑了笑,扭头看向蔡嘉勋,“蔡校长,你的意思呢?”
蔡嘉勋点了点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学校想要打出自己的名号,需要的又何止是几年时间。老实说,如今飞燕职校的办学理念都不是单纯的盈利了,而是为自己埋下薪火种子,计算机又跟传统行业不同,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考不上大学的,却未必缺乏天赋,只是咱们国家的独木桥过于艰险了。将来我们恐怕还要提高招生和毕业标准,让自身的先天优势和目标趋向更为突出,才更有竞争力。”
陈远鸣看起来很满意这个答案,孟力生也笑道,“不管怎么说,现在学校给飞燕供血是足够了,经过培训的生产工人更能适应我们的需求。而且技校还准备开办夜校,为那些表现优秀的一线工人提供再教育渠道,这世上聪明人不少,却不是每一个都有好机遇的。”
这个奖励制度也是飞燕的最新举措,鼓励员工对工艺和生产技术提出改良建议,被采纳的除了额外津贴外,还有免费再教育机会。同样那些尽职尽责,表现优良的老员工也能享受到减免学费的待遇,虽然这些大多是一线工人,但是他们能发挥出来的创造力也不容小觑。
“这举措也可以往上延伸到你的科研部门,研究生、博士生、出国留学都可以安排一些名额,只要不影响研发就行。”陈远鸣斟字酌句的说道,“我们要打造的是一支最强大的团队,因而这个团队绝不能一成不变,每一个有用之才都该有更多机会。去零时那边交流,进入硅谷实习,更多层次的接触国外丰沃的土壤,这样持之以恒,总能结出更好的果实。”
孟力生轻轻唔了一声,“但是这样也许会造成人才外流……”
陈远鸣笑了,“不是这个道理。会外流该看的是我们的管理制度还有什么漏洞,为什么无法留住那些更好的人才。在硅谷,这样的人才流动频繁到让人瞠目的程度,为什么那些大公司不怕?因为他们自信能提供更好的工作机遇,能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正是这种自信,才让他们的企业越做越大,成为世界一流的公司。当一个公司超过500人时,就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了,而当一个公司成为了世界500强,那么它的企业文化就值得全世界去学习模仿。飞燕如今也要着重考虑一下这方面的问题了。”
听到这话,孟力生心底不由泛出一阵激动,他不是专业的管理人才,但是却并非一窍不通。开始接触这种形而上的东西,也是飞燕迈出的步伐越来越大的明证,只有扎稳了架子,才不至于在狂奔中跌断了腿。
叹了口气,他笑着摇了摇头,“总是缺人啊,每次跟你聊过之后就觉得更缺人了……”
“那就继续淘金吧,人才总是有的。”陈远鸣哂然一笑,“对了,蔡院长,关于动画、游戏分部的企划,你怎么看?”
在旁边听了半天的蔡嘉勋反应也不慢,“我看是个好方向。如果说计算机还是朝阳产业,那么动漫游戏在国内就是一片空白,只要我们的办学扎实,实力雄厚,很容易就能成为现今国内最具专业性的院校。只是师资力量上……”
“哦,这个不用担心。”陈远鸣笑了笑,“这两个学科的起点要高,目前只招收高中以上学历吧,教师可以配备一些日本、美国的专业人士,国内可以邀请老一代动画导演客座,7、80年代国内还是出过不少优秀动画的,像《天书奇谭》、《黑猫警长》、《邋遢大王》之类的片子,就连我都有些印象呢,只是商业化程度还不够,只要能把产业链搭起来,就是一个不亚于计算机的朝阳产业。”
这话听得蔡嘉勋都有些咋舌,光这个师资成本,一流院校都未必能赶得上了,犹豫了一下,他问出了关键问题,“那学费的标准怕是不能低吧?”
“是不低。”陈远鸣答得干脆,“但是可以采用奖学金,业余打工的模式来冲抵。反正鹰巢联盟的外包基地也准备在国内落户了,人手不够尽可以来这边抓嘛。把学习和生产联系起来,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未来的就业前景光明,我看喜欢这个又有天赋的人不会是少数。”
这话就连蔡嘉勋都不得不承认,这两年动漫产业太火了,特别是来自日本的漫画和动画,肥了无数书商和盗版商的口袋。因为盗版问题太严重,中央还下发了禁令,严厉打击盗版漫画、减少电视台播放日本动画的数量,创办5155工程,就这样还堵不住日本货的横行,可见这玩意对于青少年的诱惑力有多大。既然堵不住,不如开个渠道疏通吧,说不好真是条金光闪闪的财路。
孟力生则有些好奇的问道,“鹰巢真的要在国内落户了?”
陈远鸣一笑,“不只是鹰巢,还有暴雪,都要来中国打先头战了。咱们目前的主机研制进度如何了?”
孟力生笑着说道,“估计就是今年了吧,储存卡真是个好东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读碟速度的问题,只要稳定了产品质量,在性能方面不会输给索尼和任天堂。”
“那就好。你们跟鹰巢也要进一步协作,把移植问题做好,目前鹰巢手下的电脑游戏还是更多一些,但是很多移植主机也不成问题。届时这个就是我们敲开欧美市场的另一块砖了。至于国内市场嘛……”
陈远鸣无奈的摇了摇头,“对于学习第一的中国而言,游戏主机短时间内还无法铺的太开,但是能读VCD碟怎么都是个优势,回头也让俞总多操些心,提点意见,这方面他更有发言权。”
孟力生听到这话就笑了起来,可不是嘛,营造了学习机奇迹的俞永安,在这方面的功力真是不容小觑。
一上午边看边谈,倒是把学校转了个遍。下午陈远鸣则在俞永安的陪同下参观了飞燕总厂。如今飞燕厂区的面积已经扩大了数倍,隐隐有霸占大半个工业园区的趋势,明亮洁净的车间里,流水线沙沙的声音似乎永不停息,各种运载车辆在厂区内穿梭,把半成品运进,再把成品装车运出,就像一群不知疲倦为何物的工蜂。
“今年过年也不准备停产了吗?”看到这种景象,陈远鸣心中也有些感慨。
“怕是不能停了。”俞永安笑道,“不过好多人抢着要上假期的班呢,几倍工资可是很诱人的动力。”
陈远鸣也笑了,他也是打过工的人,当然知道这种高薪的诱惑。“有动力就好,等到两三年后,这里恐怕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吧?”
那是自然,俞永安点了点头,跟自家老板一起看向庞大的厂区,能够参与这种企业的成长,对于任何企业家而言都是一种莫大的诱惑。他跟对了人,一个比自己意料中还要正确的选择。
“对了。”陈远鸣突然开口,“俞总你要进入政协了?”
俞永安一愣,点了点头,“是省里的意思,飞燕的发展毕竟太快了,总是要挑人进去转转的。”
陈远鸣不置可否,只是淡淡一笑,“进政协是好事,但是商人并不该过多的参与政治,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些资本,不用再跟普通企业家一样行事了。”
话并不重,甚至有些轻描淡写,但是俞永安还是听出了对方的言下之意,认真的点了点头,他圆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我也更希望做个成功的商人,而非其他。”
一问一答,尽在不言中。陈远鸣笑了笑,迈开脚步,向着他们的大厦走去。
第178章
战略战术
既然轮到了年末高层齐聚一堂的时节,重大事项讨论自然就要多少有多少,陈远鸣面对的也成了车轮战一样的会议安排,也亏得飞燕大将都能独当一面,又有李芳箐这个能干的助理居中协调,才没把事情都挤在一处。
但是两天后,几位核心高管还是成了陈远鸣的座上宾,讨论的自然也是飞燕游戏主机的细节问题。
“怎么在国内卖游戏主机?”面对三位大佬的垂询,俞永安眨了眨眼,突然咧嘴一笑,“当然是加个键盘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1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