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者游戏(校对)第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858

  事实上他们来这儿也就点个卯,哦,点卯点卯,掌故也就是从这儿来的。
  因为谁都知道,皇帝新得了美人儿,而且是那般的绝代佳人,还不止一个,几天之内,不,说不定月余之内,都是不会上朝的。
  当然了,也正是知道这点,所以昨晚散席之后,他们上蹿下跳各种忙活,就为了能在新的格局落定之前,从中找到发达的机会。
  但是情况出乎他们预料……很快的右监门卫将军,也就是宫中目前最得皇帝信任的大太监便出了午门,示意大家准备上朝。
  顿时哀声一片,就仿佛是明明说好了要开卷考,最后变成了闭卷;明明说好了只是约炮的,结果被拉着要去扯证……朝廷百官不信不想不愿,却又无法违抗。
  当即整理衣衫,梳笼思绪,头脑沉沉的随着太监与侍卫上殿。
  穿过太极门,又走过两仪门,终于来到了两仪殿。出乎所有人预料,皇帝陛下竟然精神奕奕的坐在皇位上,只是边上多了三个凤座,昨夜艳惊全场的三个女人分别坐在上面。
  这绝对是不合常规的,不合礼法的,但是……这事儿大家也实在见惯不惯了,因为第一个让皇帝这样做的人是璃贵妃,而当时的劝阻者,都付出了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惨重的代价。
  有了那回的教训,谁还敢在这时候触皇帝的霉头?这也算是,璃贵妃栽树,肖凌和小伙伴们乘凉吧?
第469章
肖太师,彭太保
  所有人都无比纳闷,新收了美人,皇帝不是应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吗?怎么竟然起的这么早?还那么精神奕奕的?如此想着,好多人忍不住又哈欠连连,眼泪都流下来了。
  对此皇帝的解释是:“三位爱妃不愧是修道之士,朕与你等XXOO,竟然是通体舒泰,血脉畅快,仿佛一夜之间年轻了许多。”
  其实他不过是美美的深深的睡了一觉罢了,就算真的那啥了,也是春梦做的,能不精神好吗?
  当下早朝就开始了。
  朝臣们木木愣愣,没有人想到今天会开朝,再加上昨晚忙了一宿到现在都没怎么睡,思绪混乱,一时间竟然完全想不到话题……
  他们想不到话题,皇帝倒是有不少话题。他们不说,皇帝便开说了。
  首先,昨晚封皇后以及淑妃德妃的步骤虽然仓促了些,什么纳彩、大征、册立、奉迎、合卺、祭神的步骤都省去了,但是皇帝是承认的,一切都是合法的。重要的事情需要多说几遍,所以在这儿他重复一遍确认了。
  除此外,册封皇后婚成礼后,按规矩还应该有庙见、朝见、庆贺、颁诏、筵宴等一系列的步骤,前面的省了,后面的可不能省,着礼部立刻研究一下,风光大办起来。
  礼部老尚书颤巍巍出列,领命。
  皇帝贸然册封贵人,他是反对的,甚至是以死反对,但是……他之所以能够活过昨夜,甚至今天还能来上朝,完全是因为新皇后与两位贵人横空出世,拉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以至于皇帝把他当个屁给放了,昨晚的事儿压根忘了。
  就冲着这,虽然一遍一遍的嘀咕女色误国,他却既没有勇气也没有脸面,反对这件事。恭恭敬敬的答应了。
  不过立刻提出了疑问:册立皇后按说是要荫及先祖的,而且是祖宗七代,仅比皇帝少两代,也就是说皇后的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都要一起祭告,请皇后列个名单出来。
  对此朴柔是有准备的,当下一挥手,“哀……”刚吐出一个字,蓦然觉得不对,慌忙改口,“本宫……”
  她差点说哀家,那是死了老公的皇后皇太后才能用的称呼。只是这场合太帅了太像了,搞的她差点没忍住。
  “本宫出身山野,自小父母……那个与父母失散,入道门清修,故而不记得列祖列宗,只记得前世今生,师兄师父师祖……若须祭拜,填我师门长辈的名字则可;若要荫泽,及我的师兄弟姐妹便是。”
  礼部尚书还要有疑义,皇帝一挥手:“就这么定了!”
  说完他被朴柔提醒了:“朕这才省起,昨晚九龙宴,那位肖仙长道法精深,技艺不凡,而且还先后救了朕两次,朕都还没有奖赏呢。他是皇后的……”
  “师兄。同时也算……德妃的直系兄长。”
  “另外还有个胖子?”
  “他是本宫的师弟,也算……淑妃的直系兄长。”
  “还有一男一女?”
  “那都是本宫的师弟师妹。”
  乍一眼看上去,好像皇帝还把肖凌的小伙伴们记的很清楚的样子,理所当然都是朴柔或者明示或者暗示的,让他早早准备好的台词。
  一切都问明白了,皇帝断然挥手:“很好,来人,拟旨!朕记得国师之位已虚悬很久,昨日万仙降临天京,夜聚登仙台,朕与诸君一起看了,都是道行高深,法力精湛的仙长,非是骗徒之辈。封,皇后之师弟师妹……”顿了一顿,得了朴柔的小声台词提醒,“林秋然仙长,卫菲菲仙姑为男女国师,分掌天下僧道尼姑道姑。”
  “陛下……”
  “封皇后之师弟,淑妃的兄长彭国舅为太保。”
  “陛下……”
  “封皇后之师兄,德妃的兄长肖国舅为太师,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立刻通传上殿,加官受禄!”
  “陛下!”前两次的抗议还只是星星点点,象征性的,到了最后这句,朝臣们算是彻底急眼了。
  朝臣们不能不急,不能不抗议啊。
  前面封国师,管理的只是天下僧道,而且这帮人本身已经带了好几千修仙者一起,个个身怀道法,实力已然不俗,管了也就管了吧。
  接下来加封太保,就有些破格了。
  朝廷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太师算是文武兼修的,太傅主文,太保主武,那可都是妥妥的一品大员啊,而且是正一品!
  三公之下是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岳武穆、于谦也就做到少保。才从一品。
  至于东宫三师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和三少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那就整整差了一格了。
  哦,基本已经处于军队最高序列,至少相当于大军区司令的郭邕郭太尉,也不过是个太子太保罢了,也正因了这个名头,他才可以跟太子李陌走的比较近而没人说闲话。
  结果这里直接就封太保了?虽说这种从商周流传下来的官职,已经变成了一种虚衔,就好像正国级、副国级,只代表你的等级,不代表你的权力,但是终究……过分了啊!
  不过考虑到人家的国舅身份,捏捏鼻子,也能认了。
  最关键是那最后的,太师,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太师也就罢了,和太保一样的,强点有限,但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枢密院是朝廷管理军队的最高机构,差不多也就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地位,大BOSS是枢密使,二把手枢密副使,或者也叫同知枢密院事。
  至于参知政事……乃是政事堂里的官,处理朝政的最高机构,大BOSS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二把手就是参知政事……乃是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当过的官儿。
  这二者与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共同构成了朝廷军政双方的管理。
  也就是说,皇帝心血来潮给肖凌封的官,相当于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国务院副总理!
  这样的位子这样的权限,别说这只是皇后的师兄了,就算是皇后的父亲,不,就算是皇后本人,又岂是能轻授的?
  朝臣们当即炸锅,齐齐磕头叩拜望皇帝收回成命。
  可李明王的性格就是执拗,他想办的事儿,谁劝都没有用。你们磕头,就磕着呗,想跪,就跪着呗,本皇又不会少上一根毫毛。
  众臣也知道这样是没用的,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宰相曾希同,希望他能说几句话。
  曾希同沉吟了片刻,出列询问:“陛下,若以肖国舅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那现任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要如何?”
  皇帝大手一挥:“兼着。”
  百官:“……”
  曾希同:“那老臣明白了,老臣遵旨!”
  百官:“……”
  心中都道:早知道你这家伙靠不住,堂堂一个宰相,就晓得歌功颂德拍马屁!
  又将目光投向了太子李陌,假如朝廷上下,还有谁能让皇帝改变主意的话,一定是太子了。
  然而……太子一动不动,任凭朝臣明示暗示,恍若木雕。
  朝臣们并不知道,他正回想着早起收到的一封飞箭传书呢:“昨夜的刺客,究竟是贫道安排的,还是太子安排的,贫道知道,太子也知道。太子以为拿死士混充我辈,就能瞒天过海无人察觉了吗?”
  太子还是年轻,而王畅也太小看肖凌了,以为他一个修真者肚子里根本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谁想到将成箩筐的证据送到了肖凌手里。
  首先尸体就全在呢,虽然死了,对普通人来说,死了就解脱了,于修真者而言,哪怕把死士的魂魄从地狱里拘出来,也一定能问到真相;当然了,肖凌其实是做不到的,但敌人相信他能做得到就可以了。
  此外,昨天下午王畅去找他,央他一起铲除妖妃的录像还保留着呢,虽说当时口口声声说的都是铲除妖妃,只要能证明死士是他派的,当时他蒙蔽太子,先斩后奏想要刺杀皇帝的事,还瞒得住吗?
  所以,太子根本不敢动,低着头垂着眼,眼观鼻鼻观心,直把王畅骂了个狗血淋头……还王妇呢,王八羔子!
  然后众人又转向了吏部天官。
  吏部天官同样装聋作哑,一声不吭。
  朝廷里面有限的几个山头都没动静了,剩下了只是一帮散兵游勇,又能干的成什么事?
  当即肖凌一行就被宣上殿受封。
  这边传了旨,按说,会有管事太监找传奉官来,将朝廷的旨意带出皇宫,按照肖凌现在登记的地址,找到四方馆去,然后肖凌叩拜接旨,随着传旨的官一起入宫觐见。
  一来一去的,个把时辰总是要花的。
  但是……这边的旨意刚刚才传达下来,几秒钟后,肖凌和小伙伴们便出现在了大殿门口,步履上殿受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8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