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侠客行(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313

  这位爷,比起那位一石毖辽主,名震天下的神雕大侠杨过,约略晚了半辈,至于名气,却是丝毫不逊的,要说其出身,那真是没什么挑剔的好出身。
  其父姓李名灼,出自江南书香门第,江南多才子,这位也不例外,在理宗瑞平三年,以十八之龄,夺了当年大比探花,一时间风光无两。
  这位的前半生,那真的是春风得意,大登科后小登科,娶妻名雨华,同是名声远播的才女,而且,这两位青梅竹马,是打小的情投意合,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才子佳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在当时真是一段佳话。
  大小登科完,这李灼的运气似乎也没花完,其后官场上一路顺风,五年六迁,当主角将生时,已经官至两浙路走马承受,是朝里数得着的年轻干吏了。
  不过他的命运,似乎也就从此发生了转折,因为主角降下了。
  主角是在一个雷雨天生出来的,将近隆冬之际,不雪反雨,虽然是在两浙,似乎也昭示着某种不同凡常。
  生下他不到半个时辰,他前半生可能是最爱他的母亲,便血崩而去了。
  接下来,又有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算命先生,哭着喊着跑到李府大门前,说此子是个妖孽,命格唤做天煞孤星,凶之又凶,不用其长大,就能害死周围所有的人,一定要在其未成气候的时候,先下手为强。
  子不语怪力乱神,挚妻身亡却是不争的事实,李灼虽未纳那算命先生之言,对这刚刚生出的孩子,却生出几分怨怼,否则,不会给他起一个“夭”字作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夭,这真是个奇怪的字眼,即能形容草木茂盛美丽的样子,又代表着未成年人的死去。
  还是,因为美丽的东西总会过早的凋谢,才有这样的字生出来呢?
  总之,我们的主角李夭,就在父亲冷淡,众人恐惧的目光中逐渐成长起来。
  除了一个对李家忠心耿耿的老管家,几乎没有人教他,但是小李灼,很快就显露出他的不平凡,一岁能说话走路,两岁可识数背诗,到三岁,已经识字逾千,这份聪颖明悟,简直已不是天才能够形容,说起来,恐怕只有算命先生那两字谶语能够形容——妖孽!
  三岁识字逾千?独孤鸿低头掐指算了算,唔,跟自己倒是差不多……
第一百四十四章
禁武诏驳议
  小李夭悄悄长大的同时,南宋边事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元1244年,南宋理宗淳佑四年,蒙辽大战,鄂州兵马指挥使高达,湖安抚置使吕文德,汇合由辛弃疾之孙辛复北、江湖豪侠郭靖率领的江北义军,克复辽地,连战皆胜,将那宋辽交兵之处,由秦淮两岸一直推到了河南,一时间,朝廷声威大震。
  若非先有西夏趁机偷袭,复又蒙辽和议,辽军可以全心向南,两方重又开始对峙,说不定,天下五国就此成四了。
  这一年,李夭刚刚3岁。
  故土得复,理宗赵昀龙心大悦,一纸诏书下,江北义军更名破虏,义军首领皆有封赏,不仅仅是金银钱帛,还有官禄爵位,一些原本待罪的江湖游侠,只要过错不大,也被尽数赦免。
  然而,就有那有心之人,嫉妒这赫赫战功,以太祖杯酒释兵权事,奏言武人不可轻信,又言那义军统领皆江湖豪侠出身,史书也言,侠以武犯禁,虽然朝纲大震,不能奖励太过,否则全天下人争相效仿,岂不大乱,莫若下诏禁武,禁止天下人习武,以彰文治,正习气云云……
  皇帝犹豫不决,此时已身居要职的李灼,于是上书《禁武诏驳议》,一言辽西夏皆是虎狼之辈,民风彪悍,诏令若下,短时间内或许不见弊端,若长此以往,必令民风柔弱,誓难再挥师北顾,克复失地,重现大宋天威。
  二言,不可效岳武穆事。
  真实的历史上,理宗不是昏君,继位之初,便以程朱理学,大幅巩固了皇朝集权,要知道,在那之前,程朱之学还是禁书的。
  到公元1234年,又联蒙灭金,比起他的前几任,可是决断多了。
  只可惜,杀狼引虎,金是灭了,蒙古又来了,这位皇帝自此也就再无作为,郁郁终老。
  李灼的上书,理宗是心有戚戚的,可是,他还不能准,因为相比天高皇帝远的辛复北之流,这位官做的一帆风顺的李灼,恐怕威胁还要更大一些。
  有宋一代,抑武扬文,但凡文官知武事者,都是隐忧,何况,全天下练武的人是那么的多,武者战力又远超普通人,这封上书若是准了,全天下武人都得承李灼的情,这位文采即好,人也干练,又会当官的瑞平年探花,还不得反了天了?
  准也不是,不准也不是,拿着上书左右为难的理宗,却忽然发现一件事,当即眉开眼笑,一切事情迎刃而解。
  原来,那《禁武诏驳议》里,有数处用到昀字的地方,竟然是完整整的原字,理宗全名赵昀,李灼身为探花,不可能连讳笔都不晓得。
  而且很明显可以看出来,那笔原本是讳着的,只是后来被人强行补足了,而且补的甚是拙劣,一眼可见。
  这么明显的疑点,理宗只作不见,当即大笔一挥,准了李灼折子,赏了些金银,却又将其以大不敬治罪,贬回原籍,永世不得录用。
  这讳笔究竟是何人所填,李灼百思不得其解,一心冤枉的回了家,结果就见3岁的儿子李夭正站在他书房桌上,拿了一只蘸了墨的笔,去补全书里所谓的“错”字……
  此子命犯太岁,天煞孤星,先害其亲,再害其友,命里注定一生孤苦……算命先生的话涌上李灼心头。
  一时间,挚妻亡故,惨遭贬黜的怨恨涌上心头,小李夭那无辜的眼神,更增添了他的暴虐,这一顿狠揍,若非府上老管家于心不忍,最后关头以身相待,小李夭几乎要被生生打死了。
  从这以后,小李夭不再说话,也不再好奇的问这问那,似乎顷刻之间就长大了,明白了很多事。
  罢黜出临安,那是圣旨,不能违背,几日之后,李灼一家,带着家中仆从,近年为官所得,还有伤痕累累的小李夭,就踏上了回乡的路。
  可惜,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回乡路上,一行人竟又被一伙强人缀上了。
  李灼一个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下人也都是老实本分的,哪里能有什么反抗之力,当即老老实实做了人家肥羊。
  李灼家世不错,当官收入也不错,可惜没有女人管钱,一向大手大脚惯了,光鲜其外而已,虽然不至于窘迫,强人想要的金银珠宝,却是没有的。
  索要财物无果,强人恶从胆边生,连杀了几个下人立威,可是,没有就是没有,也变不出来,更让强人震惊的是,他们知道了,这一位,竟然就是那因为《禁武诏驳议》被贬黜回乡,正被天下武人感念的李灼李侍郎。
  可是,事到如今,道也劫了,人也杀了,已经根本没有转寰余地了,这位李侍郎可是宁折不弯的读书人,两袖清风的李青天,刚才不都见识过了吗。
  这件事,无人知道则罢,若有人知道了,他们,能抵得上天下武人一人一口吐沫吗?何况那些人一向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比自己这些占山为王的草寇,还不知道要凶恶多少倍……
  强人们越想越怕,越怕越想,到最后,凶自胸中起,恶从胆边生,干脆把李灼一家尽数灭了口,怕最后有人反水,那李灼,竟是被这群人一人一刀,生生剐死的。
  到最后,李夭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不仅仅因为他一身伤痕,不哭不叫,如同痴呆,还因为,被生生剐死的时间,李灼始终对他破口大骂,如同疯虎,简直恨不能噬其肉啃其骨。
  就因为这个原因,强人最终没对李夭下手。
  虽然只有3岁,其实李夭已经明白了很多事,眼看着父亲被剐死,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不会哭……
  而且,虽然天纵奇材,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终其一生,一个问题他却始终没有弄明白,临死之前,他那父亲对他的仇怨,究竟是真的呢?还是为了保全他呢?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卖身慕容
  强人们走了,小李夭活下来了,可是,从此变成了孤儿。
  不得不小小年纪流落街头,以乞讨度日为生。
  可李夭这小乞丐做的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一身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遇到那心软的善人,也从来不开口祈求,只需用那可怜兮兮的眼神,乖巧的笑容,渴望的神情,就能让人不知不觉掏钱出来,让他饱餐一顿。
  他长的实在太可爱了,白白嫩嫩,唇红齿白,祭出此招,无往而不利。
  到四岁时,他身边竟已然聚起了几个孩子,几个人同舟共济,就以他马首是瞻,倒也其乐融融。
  其时宋朝新胜,国运昌盛,百姓富足,连带这乞丐,也能过的有滋有味,生活下去似乎毫无问题。
  可那算命瞎子,说的兴许就是对的,就是因为跟了李夭,这么一帮子小孩,竟然也被人惦念上了,过了没有多久,这些个比起同龄,额外乖巧伶俐懂事的多的孩子们,被人贩子团伙抢的抢,卖的卖,从此天涯一方,命运殊途。
  面对这种情况,李夭无能为力,这时他毕竟才刚五岁,自身都难以保全,因为连他自己也被卖了。
  虽然年纪小小,天生妖孽,加之历事又多,大人也很难骗得到他,可他毕竟是个孩子,人家根本不必用骗的,缀到他们聚集的破庙,大大方方直接打包扛人了,李夭又能有什么办法。
  因为长的最是出色,人贩子跟买家交易完,那一张脸,乐的跟朵花儿似的。
  小孩子其实不值什么钱,除了机缘天意,没人会跟人贩子买孩子收做螟蛉义子来继承家业传接香火,这些孩子买来,要么是当仆役出苦力的,要么就是觉得有前途,打小培养,也好在数年之后,能在青楼顶一个清倌人的名头,好赚来大把大把银子的。
  怀着这样目的的买孩子,当然不可能出太高价钱,只有一种小孩,是最值钱的……
  买李夭的地方,是个大户人家,复姓慕容。
  这慕容氏在江湖上曾经大大有名,想当年姑苏慕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享誉天下,现今虽然没落了,家传毕竟还在,而且自百年前举家投奔辽主,任供驱策之后,倒也混到了千家户百里候的程度。
  只是,比起当初那位一度疯魔,险令慕容家香火断绝的家主慕容复,现今这位慕容山庄的掌门人慕容千斤,就更加疯狂变态的多。
  慕容千斤,人如其名,千斤可能未毕,八百斤倒是有余,一身上下完全是肥肉堆出来了,以至江湖人都忘了他本名叫什么。
  此君不仅极嗜口舌之欲,还有一桩全天下人都晓得的爱好——龙阳之癖,断袖分桃。
  这小孩子,要去当杂役娼妓,价钱自然都不高,唯有这打小就被相中,八、九、十岁就会被收做填房丫头一样的娈童,价格是最高的,尤其李夭这样的极品,也难怪会被那人贩子盯上。
  那慕容山庄后园,完全是一个藏污纳垢乌烟瘴气的变态所在,一群被卖身此间的孩子聚在一起,就被教的不知什么是非对错,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争宠夺位,抬己抑人,只晓得怎样迎合才能得到荣华富贵,从此不用看人脸色行事,这么一个小小的山庄后园,倒搞的跟皇宫大内差相仿佛。
  尚幸如此,明白此处变态之后,比一群孩子早熟不知多少倍的李夭,不动声色使了一招驱狼吞虎,就在府里眼下最得宠的男孩打压隐瞒下,从此从慕容千斤视野里消失。
  加上他从来小心谨慎,又刻意遮掩起自己相貌,终于是逃过了菊花劫。
  然后,凭着自己过目不忘的记心,乖巧伶俐的处事,李夭想方设法让慕容府大总管对自己青睐有加,变成了一个身份特殊的管事。
  到这时,他其实已经有了足够的自由,可以轻松逃脱生天,可是他没有,因为,府里还有两样让他牵挂的东西。
  第一样是受教育的机会。
  慕容家虽然已经没落,毕竟是辽国一候,低下相当豢养了些闲人,其中有给慕容千斤日宣淫开炉炼丹补身子的,有教一群小孩子琴棋书画附庸风雅的,甚至还有专给慕容千斤宣淫做那奇巧淫器的,有专教一群小孩子房中术的……
  这些东西虽然用的不是地方,毕竟都是一技之长,练淫药那是医毒相长,琴棋书画更不用说,至于作那些淫器,也是种技术活儿,总得木匠、机关、珠宝加工有些底子才做的来,可不是普通人能干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