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名门公子(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07

第四十八章
吕蒙的兴趣
  陆逊微笑着摇了摇头,否认了吕蒙的话,但对于所谓“竹隐”荀粲的消息,他是绝口不提。
  吕蒙无奈的看着这个比他小五岁的男人,觉得这陆逊什么都好,不管是脾气还是修养,但总爱学谋士那一套,什么东西都藏着掖着,没事再弄个什么锦囊显示一下所谓的“料事如神”……
  周彻此时却来了兴致,不过却依旧用淡淡的语气道:“叔父所说的‘竹隐’,莫不是那隐居在南山竹林中的那一位?”
  陆逊面露诧异之色,疑惑道:“彻儿你是如何知道的?”
  周彻依旧淡淡道:“叔父还是将那幅《月下抚琴图》拿出来给都督看看吧,也让他看看这竹隐是不是真的才华横溢。”
  陆逊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原来是上次在得意向周彻鉴赏那幅画时,一时间说漏了嘴,难怪周彻也知道这竹隐的名头,不过还好她不知道这个人的真正身份。
  吕蒙此时却毫无征兆的咳嗽起来,这咳嗽声是这样的剧烈,从袖中拿出一块上好的丝绸手帕,捂着自己的嘴,陆逊轻柔的为吕蒙拍着背,显然极为关心这个好友。
  终于缓过神来的吕蒙,望了一眼手帕,上面竟然有斑斑血迹,陆逊不由关切道:“子明,你怎么……”
  吕蒙摆了摆手,一点也不在意身上的疾病,只是谈笑自如道:“伯言,既然这周家小辈言你得了一幅好画,那不如拿出来让我这个莽夫开开眼。”
  陆逊心中不由感叹,这吕子明不愧有国士之风,明明已经得了病,却丝毫不在意,反而想利用这生病的消息来算计那骄傲自大的关羽,我看这关羽必败于吕子明之手也。
  陆逊只能故作轻松的说道:“子明你还自称莽夫?自从昔日丞相劝你多读书之后,便埋头苦读,鲁子敬言‘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如今你这书读得怕是比那些大儒还多了……”
  吕蒙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脸上却带着缅怀之色,他倒是还怀念“吴下阿蒙”的那段日子,书读得越多,却发现自己越孤独,无人之时,常常生出一种寂寥之感。
  而后陆逊去自己的书房,将珍藏的那《月下抚琴图》与《陋室铭》拿了出来,一旁的周彻顿时心中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期待感,仿佛只要见到关于他的一切东西时,就会兴趣极大,虽然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个奇男子长得怎么样。
《月下抚琴图》上次她可是看过的,这次再看时,依旧难言心中的惊艳之感,这淡淡的水墨画已经用上了上好的装裱手艺,美的不只是画,而是那种无比静谧幽静的意境,更美的,是那个在那清泉之旁,随意抚琴的潇洒男子,那了了数笔勾勒出的三千青丝,肆意披散在背上,她甚至可以想象的到在那明月下,清风吹拂起男子长发的场景……
  吕蒙眯着眼,抚摸着短须,品鉴着这幅画,只是轻轻吟诵画上的那首诗:“独坐幽篁里,抚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陆逊淡笑着望着吕蒙,只是期待道:“此画如何?”
  吕蒙赞道:“诗画双绝,当仁不让,可值千金。看了这画,我对这‘竹隐’很感兴趣,有如此才华,却隐逸于竹林之中,惜乎?”
  陆逊见吕蒙想尽办法套这竹隐的消息,心中暗笑,他随即拿出《陋室铭》……
  周彻是第一次见到《陋室铭》,同样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新奇的字体,不由屏住了呼吸,仔细观看起来,她没有急着看文,而是仔细品味这写意的字体,那《月下抚琴图》上的蝇头小楷已经让周彻很是羡慕嫉妒恨,毕竟她只是专精于琴道,其余的时间都奉献给策略兵法了,哪还有时间钻研书画,这“竹隐”到底是什么妖孽……
  说起来,这行书字体也就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也早就已经有人开始使用了,但写出来的书法无法令人认同,功力不够,而这《陋室铭》全篇一气呵成,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浓淡相融。令人一见便觉得无比写意潇洒,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从这字体中便可看出此人的风骨。
  吕蒙又忍不住吟了出来,这也算是他读书的习惯了,有人喜爱默读,而吕蒙却偏爱大声朗读,并认为这样对记住书中内容很有帮助,他的声音十分浑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可以赏书画、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无虚名之扰心……何陋之有?”
  诵读完后,吕蒙再也无法掩饰眼中的欣赏之色,他赞叹道:“字妙文更妙,我倒是愈发对这个‘竹隐’先生感兴趣了,奈何此人似乎无出仕的想法,伯言,你可否告诉我此人的年纪,不会是早年因战乱隐居的大儒吧?”
  周彻竖起了耳朵,但脸上依旧表现出淡漠的模样,仿佛对这个“竹隐”没什么兴趣,但心里却扑通扑通的跳,也不知为何,她希望这个男子最好年轻一些……
第四十九章
竹隐之名
  周彻拜读完这篇《陋室铭》之后,心中对这奇男子在诗文上的造诣已经信服无比,但她仍旧觉得自己在谋略兵法上的肯定能胜他一筹。
  陆逊那俊朗的脸上带着轻微的得意之色,那两撇八字胡一翘一翘的,显得很是欢乐,他好整以暇道:“你们绝对猜不到他的年纪。”
  吕蒙抚了抚额,无奈道:“伯言,为何你对这‘竹隐’总是遮遮掩掩,难道怕别人知道了,然后争相请他出山?”
  周彻在这一刻也对陆逊这种藏着掖着的行为感到不满,他就不能干脆些么?
  陆逊但笑不语,只是道:“以后你们就会知道了,不是年纪太大,而是年纪太小,比彻儿还小呢。”
  吕蒙脸上出现了明显的震惊之色,他惊讶道:“什么?这样的年纪在书画上就有如此巨大的成就,伯言你是开玩笑不成?”
  周彻脸上同样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她虽然期待此人的年纪小一些,但是……比她的年纪都小的话,岂不是还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而这样的小屁孩就有如此才华,难不成他睡觉也在学习?
  陆逊似乎很喜欢看到别人震惊的模样,他的脸上浮现出了睿智的微笑,而后又道:“我可不是开玩笑,若一个人真的能潜心苦读五年,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那有这样的成就也不足为奇,可以忍受寂寞的人必定会成大器。”
  吕蒙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此时对这个“竹隐”已经充满了敬佩,却再也不将年龄当回事,古时甘罗还十二岁就事相文信侯吕不韦,每个时代总有那么一些横空出世的天才人物。
  周彻此时对这个人更感兴趣了,原本还有些拘泥于男女性别的她如今却不在意了,年纪比自己还小,那自己还害羞什么呢,不如认真向对方请教琴艺,所谓达者为师嘛。
  ……
  建安二十四年夏五月,魏王引军还长安,主簿杨修以言惑罪遭诛,平原侯植又失臂膀,世子丕之位愈发固也。人言修之死,在于乱言,实则命丧于阴谋尔。
  秋七月,刘备上表汉帝,进位汉中王,遂于沔阳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御王冠于刘备,时汉寿亭侯关羽闻吕蒙病重,欲起兵攻曹仁。
  魏王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
  许都,北汉早朝,傀儡一般的汉帝麻木的坐在帝位之上,而一边的魏王曹操则剑履上殿,脸上的神色比起汉帝来更加威严。
  然而此时的曹操却真的老了,他满头银丝,脸上带着倦容,他睥睨的望着殿下的群臣,手中拿着刘备自表汉中王的奏章,仿佛积蓄了许久的怒气爆发出来:“织席小儿,安敢如此!孤誓灭之!”
  汉帝面露恐惧之色,群臣皆诺诺不言,曹操便欲传令,尽起倾国之兵,赴两川与汉中王决雌雄。
  一人出班谏曰:“大王不可因一时之怒,亲劳车架远征。臣有一计,不须张弓只箭,令刘备在蜀自受其祸。待其兵衰力尽,只须一将往征之,便可成功。”
  群臣看到此人时,不由面露各种各样的神色,曹操见到这个面容俊美,气质卓然的青年时,不由心生好感,只是向左右一位近侍询问道:“此人是谁?”答曰:“荀家六郎,公子榜首,荀令君之子也。”
  操喜,问曰:“有何高见?”
  顗曰:“南楚孙权以妹嫁刘备,而又乘间窃取回去;刘备又占荆州不还,彼此具存切齿之恨。今可差一舌辨之士,往说孙权,使兴兵取荆州,刘备必发两川之兵以救荆州。那时大王兴兵去取汉川,令刘备首尾不能相顾,势必危矣。”
  操大喜,心中暗道不愧为荀彧之子,又问道:“谁可为使?”
  荀顗当仁不让道:“某愿为使,必可说服孙权与刘备反目。”他的脑中闪过弟弟那可爱的模样。
  曹操沉吟片刻,便修书令荀顗、满宠为使,星夜投南楚来见孙权。
  ……
  自从周彻与荀粲以琴神交以后,心中便愈发产生一种知音之感,是以只要她一有时间,必定会去那南山竹林之中与荀粲以琴音交流,在她的心中,早已经没有了硬要见对方一面的执念,只是以琴会友。
  而荀粲也很珍惜这个知音,是以不会吝啬自己在琴道上的见解,全部用琴声表达出来,使得周彻的琴技进步很快,他原本是很想见一见这个知音的,但由于两人第一次的那次幻境之中的吻令荀粲印象太过深刻,他常常在想,若是这位知音是个女子的话……
  而由于周彻在南楚世家子弟的圈子中非常的有名,她的行动很快就传到圈子中,于是有许多爱琴之人也常常来这竹林之外听琴,一来二去,荀粲这“竹隐”的称号竟然渐渐在南楚流传了起来。
  来这竹林之外听琴的世家子弟大多修养很高,自然不会做出闯入竹林这种冒失无礼的举动,周彻也常常宣称,这竹隐先生是她的知音,若是冒犯了竹隐先生,便是等同于冒犯她。
第二卷
荆襄樊之战
第五十章
合纵连横
  就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荀家六郎要来南楚的消息引起南楚年轻世家子弟的沸腾,盖因那一句“公子榜首,荀家六郎”不仅仅在北汉流传甚广,在这南楚同样闻名遐迩。
  阆苑之中,荀粲手中拿着一封家书,这信自然是六哥荀顗写给他的,大体的意思就是,思君久矣,欲见吾弟,以全兄弟之情。
  整封信写得极为诚挚感人,荀粲读完后觉得很温馨,他时常在想,自己真的很幸运,有这样一个真正的兄弟。
  要知道,五年来,荀顗与荀粲的书信可从来没有断过,就算有时候没什么大事时,荀顗也喜欢写信唠叨几句,随着荀顗的渐渐成熟,荀粲发现,自己似乎有些跟不上哥哥那天马行空的鬼谋,原因很简单,荀顗一直处于勾心斗角的环境之中,而荀粲则处于悠闲无争的竹林之中。
  当然,哥哥的成熟令荀粲很高兴,荀家或许会因为哥哥的正确领导而再次繁荣昌盛起来,自己也可以悠闲潇洒的生活下去,游览一下这个不一样的三国的各地风景,与诸多美女来几场风花雪月的故事,与那好道名士清谈几番,多么随意闲适的生活,何必将自己搞得那样累呢?
  自从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南楚丞相孙权想要称王的想法愈发强烈,毕竟天下人常常称“曹操、孙权、刘备为当世人杰”,如今曹操成了北汉的魏王,刘备也在西蜀有了一番基业,成了汉中王,那他孙权也应该成为吴王才对。
  不过,丞相孙权虽然力保南楚江山不失,但在进攻上却没什么建树,孙权觉得自己若是可以为南楚将荆州之地匡复,便有理由称王了。
  南楚丞相府中,孙权也得知了荀顗、满宠即将到达南楚的消息,于是便和众谋士商议。张昭进曰:“北汉与南楚虽为世仇,然魏与吴本无仇,前因听诸葛之说词,致两家连年征战不息,生灵涂炭。今荀景倩、满伯宁来,必有讲和之意,可以礼接之。况且荀景倩乃荀令君之子也,位列曹魏公子榜榜首,若本国才俊可胜其一筹,必壮我声威。”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此人德高望重,长于内政,敢于直谏,但曾在赤壁之战前劝孙权投降曹操,让孙权很失望,不过这次他的进言还是挺有道理的,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如今所谓的北汉与南楚早就成为了一个空壳子,曹魏与孙吴才是真正的核心。
  孙权听从了张昭建议,开始准备接待的礼节。
  ……
  长江之上,荀顗在甲板之上迎风眺望,望着这滚滚流逝的江水,他的心心中有种莫名的期待与惶恐,他期待与弟弟相见,同样惶恐自己与弟弟还能否拥有幼年时的情怀呢,若是自己仅仅拥有的一份兄弟之情都没了,要那无上的权力与蓬勃的野心还有何用?
  “你在想什么呢,荀公子?”一个轻柔温婉的声音从荀顗后方传来。
  荀顗下意识皱了皱眉,他的心中有股难言的厌恶,这个女子给他的感觉实在太假了,对于喜欢伪装自己的女人,他向来是不喜的,而且这个女子很善于保护自己,可谓长袖善舞,在世家子弟的圈子中居然被称为最贤惠的女子、最适合当妻子的女人。
  不过鉴于这个女子的身份,荀顗还是转过身,望着女子清秀的面容,面带微笑着说道:“自然是考虑此次出使南楚如何圆满成功。”
  钟秀看着带着完美微笑的荀顗,不可否认的是,他这阴柔的容貌确实很美丽,比那小贼好看,但这人的气质让人感觉很讨厌,这种阴冷的、深沉的气质与小贼那温和的、纯然的气质截然不同,很显然,还是荀粲更让钟秀觉得舒服、自然。
  荀顗见钟秀肆意望着他的脸,还蹙着眉头的样子,他心中却愈发讨厌,这世上的女子大抵只有花痴与花瓶了,女人呐,真是讨厌的一种生物,不过他依旧面带微笑的反问道:“你又为什么要上这官船呢?总不会是真的去南楚散散心看风景吧?”
  钟秀此时刚刚从世家那森严的规矩的脱离出来,还不用考虑世家间的政治婚姻这样头痛的事情,自然非常轻松的说道:“我当然是想去看那小……呃,粲弟弟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