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名门公子(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207

第四百三十九章
惺惺相惜
  或许阮籍此时的容貌还没有达到“瑰杰”的地步,毕竟他的年纪尚幼,那种志气也没达到宏放的程度,但他年纪轻轻,有这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很不错了。
  其实阮籍单论容貌来讲的话,自然比不上荀粲那如同美玉一般的外表,但他整个人看起来很有男子汉的气质,加上身材还算高大,使得他自然有一番吸引人的地方。
  虽然荀粲能感受到这个少年并不是什么普通人,但他却并没有与这少年刻意深交的兴趣,毕竟他现在的身份确实不凡,而荀粲此时心智之坚韧沉稳,也不会像几年前那般,见到什么名人,就会兴起结交之心,归根到底来说,他也应该算是大名人了,足以名垂千古的那种。
  阮籍也曾蔡琰这样女神级别的美女幻想过,如今他也隐隐猜到蔡琰和这个男人的关系,不由心中产生小小的嫉妒之心,而再根据蔡琰的身份,也来猜测这个男人的身份的话,那就只可能是他了……
  无论年龄、容貌、气质都符合传言中的那个人,虽未见其说话,但仅仅看到他倚着柳树那份闲适淡然的姿态,就让阮籍在心中暗赞,不愧是那个天下闻名的存在。
  此时的阮籍,既然已经明白自己见到了那个幼时帮助他的大人物,他也暂时将那种小小的嫉妒之心放下,向荀粲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还准确的道出了荀粲同蔡琰的身份。
  蔡琰用娴静的目光扫了他一眼,以前她似乎也在学院中听说过阮籍的大名,但却不是什么多好的名声,好像是因为胸中颇有才华,态度常常显得狷狂,而为人却不拘小节,随心所欲,让那些喜欢拘泥礼数的学子们不喜,在那些人看来,名士不拘泥礼数叫潇洒随心,而普通人不拘泥礼数的话,那就是大不敬了。
  荀粲听到“阮籍”这个名字,不由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果然,这个少年并不是什么路人甲乙丙丁,而是一个“大人物”,虽然现在并没有什么名气,但在历史上绝对鼎鼎有名,属于竹林七贤中常常和嵇康一起被提起的大名士,以性格狂放不羁而著称,特别嗜好美酒。
  有人说,魏晋时代若是失去了阮籍,整个时代将会黯然失色;有了阮籍,魏晋时代才能让人神思遐往,不停追逐。
  以前的荀粲,就颇为崇拜阮籍、嵇康这样真正具有名士风骨的人物,若说三国后期西晋前期有什么令人期待的东西的话,那只有从这些名士身上的风骨了,这样的风骨一直延续到了东晋。
  当然,这个世界能否有西晋的诞生还未可知,毕竟历史的走向早已改变,而现在的开明统治也与历史上的不同,众所周知,曹魏、司马两个政权推行的都是血腥味十足的极权统治。统治者用强硬的手段御下,制造党锢之祸来对付士人,士人们只好以柔制刚,用喝酒、佯狂等手段与当权者作顽强而坚定的斗争,于是便有了风韵脱俗、才情过人的“竹林七贤”。
  而现在,由于那个变化极大的江南吴国的影响,曹魏的统治趋向开明,曹丕虽然也想加强中央集权,但有世家在钳制他的一举一动,而以前由于荀顗的“谗言”,使得整个社会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而若是控制舆论,一味的高压封锁一切对国家不利的言论的话,那只能让文化与创造力渐渐枯萎。
  不过,荀粲现在颇为疑惑的是,阮籍是如何认出自己的身份的呢,他很自然随意的问道:“你便是阮籍阮嗣宗?好久不见呐,你是如何认出我的呢?”
  阮籍这时听到“好久不见”,不由心中觉得讶然,难道这荀粲荀奉倩的记忆力这么好,连小时候的一面之缘都记得,他若不是因为荀粲对其有恩的话,他或许早就会忘了那幼年时的记忆了。
  这时阮籍听到荀粲的问话,却还是颇有些拘束的如实回答道:“昔日在颍川书院中求学时,曾随诸生与蔡大家学琴,所以还记得蔡大家,而刚刚博士抚琴一曲,其水准之高,让籍深向往之,思考会是哪一位大师,走近一看,竟然发现是个如玉公子,能同蔡大家在一起的,弹出如此美妙琴曲的人,除了荀博士,怕是没有其他人了。”
  蔡琰微微点头,似乎想起了昔日在颍川书院时,有这样一个学子,而阮籍刚刚的一番推理,也显得有理有据,足见他思维敏捷,是个很聪颖的人,而阮籍彬彬有礼的样子,也不似传闻中那般狷狂。
  蔡琰不由向荀粲望去,想看看他听到这话是什么表现,却见荀粲依旧很惬意依靠着柳树,深邃的双眼微微眯起,脸上带着一种难言的得意之色,似乎阮籍说的话,让他非常满意,这倒是让蔡琰产生了好奇,在她看来,这荀粲一直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这阮籍难道说的什么话戳到他的爽点了吗?
  而这时的另一位美少女夏侯徽,在陌生人面前,似乎又彻底化作了冰山少女,不说一句话,只是将目光放在荀粲身上,至于来这里向他们问好的少年,她将其完全当作了空气。
  荀粲确实颇为开心,大概蔡琰永远也不会懂荀粲为什么会这么开心,因为在蔡琰看来,这个少年虽然优秀,但终究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后辈而已,跟荀粲的分量是根本无法想比的,而在荀粲看来,少年那如实说出来的话语,乃是最为高明的马屁,这是谁在拍马屁,是阮籍啊,竹林七贤中最有名的人之一啊!
  当然,马屁什么的,全是荀粲脑补出来的,而阮籍真的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可正因如此,荀粲才听到了这么“真诚”的赞美,尤其是如此分量重的“大名士”的赞美,而向来以狷狂不羁著称的阮籍,在荀粲这位前辈面前,这彬彬有礼的模样,也让荀粲油然产生一种优越感。
  荀粲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他的大名士光环,已经完全可以同后来竹林七贤的可以媲美了,或许等到后来的历史学家研究什么魏晋风骨时,是完全无法饶过他这位绝对的领衔者的。
  阮籍虽然是少年,但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有的,他看到荀粲脸上愉悦的神色,只是觉得不解,难道自己刚刚如实说的那番话,真的那么动听吗?
  不过很快阮籍就不在意这些细节了,荀粲这个样子,反而让他觉得温暖亲切,没有什么架子,他还以为荀粲会装逼说两句,来显示一下自己的前辈身份呢,阮籍没忘了心中憋了多年的感谢话语,马上向荀粲对幼年时的恩情感谢了一番。
  说完这些话,阮籍只觉得压在心口的一块大石都放下,念头极其通达,尤其是看到荀粲十分温和的摆着手说小事一桩时,那副爽朗的样子。
  阮籍心里对自己还有一丝隐隐的惭愧,他原本还以为荀粲是那种才气与脾气都很大的人,毕竟好久之前有关荀粲的传言都不算好,说荀粲狂妄无礼、恃才傲物的家伙大有人在,而那些崇拜的荀粲的脑残粉,又喜欢将荀粲吹上天,让人觉得是什么文曲星下凡似的,不过有的时候脑残粉就等于高级黑,反而会起反效果。
  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阮籍,当然无法分清这荀粲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了,因为爱荀粲的人几乎和恨荀粲的人同样多,他一直觉得,如此年轻就获得这么大声誉的人,必定是傲气无比的,他如果贸然去接触荀粲的话,一定会被对方轻视。而荀粲也算是“粲简贵,不能与常人交接,所交皆一时俊杰”,阮籍自认为自己就属于“常人”,毕竟没什么名气。
  可经过刚刚的一番接触,他才发现,这位荀粲荀奉倩,还真的跟传闻的不一样,非常的平易近人,身上似乎也没什么架子,似乎隐隐还对自己较为尊重,这让内心深处较为自卑的阮籍,一下子就对荀粲产生了好感。
  自卑的人往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承认,荀粲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尊重,也算是刺激到了阮籍的爽点,他这时恨不得坐下来同荀粲好好清谈一番,看看他的才学是否也像古琴的造诣那般深厚。
  两人又随意交谈了几句,用诗词打了一些机锋,心中都隐隐有些佩服,阮籍是觉得这荀粲当真是外表俊美,内里通透的如玉公子,才学、品德、修养无一不是上品,能有如今这样的声誉,实在名副其实,而荀粲则觉得,这个阮籍虽然年纪轻轻,但肚子里的货确实很多,不愧是日后的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的脸上,出现了惺惺相惜的表情,见猎心喜的他,此时恨不得就这样厚着脸皮坐下来,完全无视那两位极品美女,跟荀粲好好坐而论道一番,谈谈人生,谈谈理想,谈谈未来什么的……
  可是,一直沉默的冰山少女,终于忍不住了,她轻轻咳嗽几声,皱了皱好看的眉毛,阮籍定睛一看,顿时心道不妙,看来自己和这位荀奉倩谈得兴起的行为,惹到了这位绝世佳人,而想到荀粲是带着两个大美女出来踏青的,他顿时在心中感慨了一番这家伙确实风流多情。
  阮籍很快就告辞了,想细细交谈的话,现在也不是时候,不要妨碍这位风流多情的荀公子泡妞为好。
  夏侯徽见阮籍如此上道,不由十分认同的点了点头,让一旁的荀粲与蔡琰尽皆莞尔。
  五月时节,洛水之旁,青柳之下,一男两女,气氛融洽,这又是悠闲轻松的一天,照这个势头下去,双飞非常有希望呢……
第四百四十章
妖道荀粲
  荀粲这些日子同蔡琰、夏侯徽两个才女相处的确实十分融洽,或许这与他的人格魅力有关,又或许是蔡琰与夏侯徽两人在暗地里妥协了,像这样的情况,也只能在这样的古代发生,虽然如今女子地位有了提高,但骨子里那种臣服于雄性的特点,却依旧存在。
  虽然并没有推倒二女,但却加深了三人之间的关系,有了这样的铺垫,想必以后的幸福生活也能水到渠成。
  荀粲由于答应了夏侯徽那个什么太学学生会搞的音乐活动,自然不可能毫无准备,事实上,他对那个活动,真的是一点了解都没有,所以他决定抽个时间去找曹璎珞聊一聊,说不定还能碰到那让他着实看不透的女孩曹薇。
  说真的,曹薇在太学中的人缘依旧很差,虽然在荀粲看来,她长得十分明艳可爱,但在更多的人看来,那就是艳俗的模样,而且这女孩实在太过奇怪了一些,总是说一些谁都不理解的话,并时常做出一些极其古怪的举动,大概她最大的两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爱财与贪食,除了曹璎珞以外,没有任何人可以走进曹薇的世界。
  当然,在这之前,他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去皇宫,为曹丕炼丹这样的事情,算是已经是常态了,而教授皇后古琴,也是一件要事。
  荀粲在这之前首先得为自己换上一身道袍,毕竟在这之前,他同蔡琰两女相处时,穿的衣服都是较为素雅儒服,看起来完全就像那风度翩翩的书生,而很明显,像蔡琰、夏侯徽这样的才女兼大世家出身的贵女,都是一定的贫寒书生控,荀粲恰巧算是投其所好而已。
  穿上道袍的荀粲,再拿一根拂尘,可惜自己下颚无须,要不然就更加有那么点仙风道骨的气质了,而作为一个忽悠皇帝的妖道,首先就必须要装得像,若没有点仙风道骨的气质的话,总觉得不配做妖道。
  颇为低调的马车很快就驶到了金墉城,侍卫象征性的拦截了一下,待到光头大汉十二拿出金牌,便又恭敬的放行,望着那驶进城中的马车,两个侍卫见四下无人,忍不住十分猥琐的讨论道:
  “喂,你说这位荀道长已经给陛下戴了几顶绿帽子了?”
  “陛下一共有三个贵人、两个淑媛……十四个嫔妃,常常往这金墉城跑的,就那阴贵人和柴贵人而已,再加上个皇后娘娘,也不过三顶嘛……”
  “哈,荀道长真的连那皇后娘娘也能搞上手吗,那可真是艳福不浅,每次见娘娘的凤辇行过,我可都不敢抬头呢,娘娘的气场太过强大了!”
  “就是就是,非常的威严呢,仿佛是天生的女王,听说她还是从侍妾奋斗到皇后的位子,这实在是太厉害了……”
  “阴贵人、柴贵人就比皇后差远了呢,虽然她们是以前那位已故的汉献帝的女儿,前朝公主。”
  “什么前朝公主啊,我看就是两个骚货,我记得好像哪次就是在这宫门口,她们看到了恰巧去替陛下炼丹的荀道长,然后就移不开眼了,明显就是犯骚了……”
  ……
  两个侍卫的谈话越到后面就越露骨,这也算是他们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了,毕竟谈论皇家的八卦总是一种极好的娱乐方式,而这样的话,也只敢在私下里谈论,毕竟全是些捕风捉影的消息而已,他们对于荀粲这样的大人物,虽然常常觉得嫉妒,但更多的,却是一种深深的向往。
  荀粲当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YY成给皇帝陛下戴绿帽子的妖道了,但他可真的没有这么做,大概是觉得太不保险了,他对于曹丕这样阴险狡诈的帝王,还是十分忌惮的,虽然他现在确实能讨曹丕的欢心。
  况且荀粲身边的美女资源确实丰富,他还没有饥渴到看到女人就上的地步。
  荀粲来到了自己的炼丹室,早就有两位穿着道袍的宫女侍奉在那儿,见到荀粲时,她们都做了一个礼节完美的万福,然后等待荀粲的吩咐。
  其实原本曹丕是想要派遣两个宦官来给荀粲打下手的,但却被荀粲拒绝了,他觉得根本就没有必要,因为他只会制造炸药,根本不会炼什么长生不老丸,而荀粲给曹丕的丹药,是事先早就准备好的药,至于炼丹炉之类的玩意,完全是障眼法而已。
  而曹丕却觉得荀粲是不喜宦官,不过这也是正常,北汉衰败不就是因为十常侍之流乱政嘛,士人对宦官的观感,向来很差,所以曹丕大手一挥,划给荀粲两个姿色上乘的宫女,并一脸大方的告诉荀粲,只要他能炼出好丹,这两个宫女随他处置。
  荀粲无可奈何的接受了,不过他却明确的告诉曹丕,什么长生不老丸之类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如果想要延年益寿的话,倒是可以,然后曹丕便又私下里问荀粲有没有那种能治不能人道的药。
  荀粲这才发现原来曹丕身上居然有这样的病,这或许与他早年纵欲过度有关,这都导致他的皇子常常夭折,也只有曹叡活得最久,不过从历史角度来看,曹叡也没有活得太久,算得上英年早逝。
  曹丕的例子让荀粲暗暗警醒,绝对不能纵欲过度,所以他一直坚持锻炼,同女孩们在一起时,更注重精神上的互相交流,所以说,肉体上的玩赏女人永远是最低级原始的方式,荀粲觉得自己是个文明人。
  而曹丕的这个状况,也让荀粲觉得比较棘手,若是让他拿出点什么壮阳药之类的话,说不定他还有办法,但这种不举的情况,毕竟不是用壮阳药就能治疗的。
  荀粲另辟蹊径,想出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迷幻药,类似鸦片、海洛因之类的毒品,反正按照兄长的要求,慢慢阴死曹丕,符合荀家发展大计,那用这样害处极大的毒品的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曹丕想要治好这不能人道的症状也只是为了享受肉欲而已,但荀粲给他的丹药,却能让他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飘飘欲仙。
  可以说,这样的丹药,比起五石散来说是更进一步的精神致幻品,荀粲其实也服用过五石散,是在拜访何晏的时候,虽然何晏这人确实非常自恋,但在圈子中的名气却极大,敷粉服散的风潮,算是他创造的风尚,被一些名士奉为必备品。
  为了交好何晏,荀粲自然得看在何晏的面子上服散,服散之后全身都会觉得发热,然后穿着宽大的衣衫,踩着木屐大步行走,散热时,便能感受到一种刺激的享受,这大概就是服用五石散的诱人之处了。
  不过荀粲还是较为担心这玩意会不会上瘾,所以他询问了医仙诸葛芸,却发现诸葛芸对这玩意一点都没什么排斥,说什么虽然有副作用,但却不大,只要不频繁服用就行了,这五石散毕竟是一种中药。
  说起来,这五石散就好比前世的大麻,美国的年轻人常常喜欢吸食的东西,比不上真正的毒品,但也稍有危害。
  而荀粲对这五石散的观感也变得中性起来,他原本还以为这玩意跟真正的毒品一样呢,到头来却发现只是些可有可无的零食而已,他觉得服食五石散给他带来的快感,还不如他自己用绕梁弹一曲,沉迷在他的琴音世界中的刺激呢。
  况且荀粲如今也算是真正的修道之人,那三大奇书早就让他的身体进入了一个颇为玄幻的境界,排出些毒素什么的,根本不在话下。
  而荀粲给曹丕的丹药,却绝对比五石散的毒性要严重的多,其中的配方就有罂粟这样的东西,这样的丹药,一旦沾染上的话,就绝对戒不了,除非强制戒毒,但身为皇帝陛下,谁敢去强制他戒毒呢?
  所以说,荀粲绝对就是个妖道,将这样的东西给曹丕的话,几乎就宣布他的死刑,不过在历史上,曹丕也是短命,也不知荀粲这样的做法,会不会让曹丕更加短命。
  在这之前,荀粲曾再三询问过兄长是不是真的要这么做,他将这丹药的致幻上瘾作用副作用之类说得很清楚,看看兄长是不是真的忍心将这药献给曹丕使用,毕竟兄长名义上是曹丕的谋主,而曹丕对待荀家是非常不错的,荀粲在男女之事上或许没什么底线,但在其他事情上,还是稍稍有那么点虚伪的良心。
  可荀顗是什么人,天性薄凉,当年连他的父亲荀彧,都对这个儿子感到震惊的人,他只说了一句,曹丕死的越早越好,但最要注意的是,要死的自然,不能一服药就死,要不然就是大麻烦了。
  这对荀粲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控制用药量就行了,虽然心中对不起曹丕,但在荀粲的心目中,兄长永远是在第一位的,这大概是他在世上唯一认可的亲人了,自从父亲死后。而为了实现荀家的野心,他也会这么做。
  所以荀粲将自己“炼”好的丹药第一次呈现给曹丕时,就注定了曹丕的悲剧。
第四百四十一章
阴贵人
  荀粲呈上去的丹药,若是除去副作用的话,确实能当得仙丹之名,当时曹丕让试药的太监吃下丹药后,那个太监过后描述了这丹药的作用,说吃了这仙丹之后,仿佛任何事情都能心想事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整个身体仿佛飘飘欲仙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2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