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军阀(校对)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532

  宿务圣彼得堡是西班牙驻菲律宾首任总督东土兴建,后屡次维缮扩建,是宿务港最醒目最宏伟的标志。
  只是圣彼得堡现今早已被中国人接收,西班牙人撤出了在吕宋的军事力量,但按照协议,在吕宋行商的西班牙人获得华商同等地位同等权益,包括税务豁免、刑事总督裁判等等特权,而且按照协议,西班牙商人得到中国军队保护,比之往日更为安全。
  但美国人就没有这等运气了,“史蒂芬森”号自旧金山而来,此时的美国,正在经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去年美国钢铁生产下降了1/4,石油产量减少了1/4,造船量消减了2/3。整个工业的股票价格下跌了40%,其中铁路股票的价格下跌了60%。企业破产达四万余家,负债总额为12亿美元,而且这场经济危机正在向欧洲蔓延,这也是第一次由美国而起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这场经济危机,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幻灭,垄断资本主义的开始,通常意义上的大资本家族,都由此次危机开始崭露头角。
  胜和行在美国,已经开始了以超低价收购钢铁企业和铁路企业股票的征途。
  而对于这场世界性经济恐慌,中国超然物外,庞大的人口、疆域和资源造就的内部市场供求使得中国一直可以独立于欧洲经济贸易体系之外,相对于西方世界的经济恐慌,中国反而正处于稳步上升期。
  不过这类国家大事荣禄显然并不清楚。
  荣禄是满洲正白旗人,善于钻营,可惜时运不济,到前朝覆灭时他不过是个小小的员外郎,随后他极快的投入了新朝的怀抱,皇室发出的每一个声音他都认真聆听,新朝法律法规,他更是字斟字酌,还报了京城大学的一个法务培训班。
  而这些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在去年间,裁撤南洋总督,他被任命为吕宋总督参赞,听闻他书写的对于南洋贸易的见解还得到了大皇帝的好评。
  而此时的他,正匆匆进了圣彼得堡的铁门,绿荫般的厚厚草坪、南洋特有的热带树木勾勒的风景他全然无视,脸上一片阴森。
  台阶上,匆匆跑下来迎接的是帝国驻宿务通商代表沈桂清,三十多岁,眼神阴骘,是荣禄的亲信。
  宿务通商处实则就是本地军政管理机构,宿务诸岛未开化的土著酋长需要来纳贡,受过教育的吕宋人就更需要正常纳税。
  在宿务,驻扎有一支五百人的朝鲜步兵联队,由沈桂清统领,军纪并不甚好,比起马尼拉的中国驻军不可同日而语,吕宋本地人背后骂他们为“高丽棒子”。
  见到沈桂清,荣禄就阴着脸问:“人在这里?”
  见荣禄脸色不善,沈桂清脑子后就冒凉风,他可是知道这位参赞大人的手段,小心翼翼道:“是,共有四个人被囚禁于此,船主、船长,还有一位美国女医生和她的佣人。”
  荣禄突然停下了脚步,阴森森看着沈桂清,一字字问道:“你可曾对女大夫无礼?”最坏的结果,那天可就塌了,这位女医生荣禄不知道是什么人,但听闻是宗人府来的电文,出一丝纰漏,只怕够他掉十回脑袋了。
  沈桂清急急的道:“大人明鉴,小的可没动过她半根手指头,小人拿项上人头担保。”
  荣禄冷笑道:“你的脑袋?”
  沈桂清忙道:“大人,要说这小洋马真够味儿……”见荣禄阴森森的目光,吓得后半句忙缩了回去,“可,可她侍女了不起啊,拿出的腰牌是大内侍卫,虽然多半是唬人,但小的也不敢造次啊,这不正琢磨查清她来历嘛……”
  荣禄盯了他半晌,直盯得沈桂清心里发毛,荣禄这才颔首,快步进了城堡。
  沈桂清心里七上八下,头前引路,来到二层软禁那位西洋尤物和侍女的房间外,轻轻敲门,因为不敲门他可是挨过那侍女劈头盖脸的臭骂,现今早学精了,更莫说眼见荣禄神情,就知道这女医生果然来头不小。
  看到沈桂清小心翼翼的动作,荣禄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没失礼就好。
  “进来吧。”清脆的声音。
  沈桂清忙推开门,作出了请的手势,而房内清脆声音还在说呢:“我们只是搭船的乘客,并无非法贸易,你们查清楚没有,再关下去我可怕你们有麻烦呢。”
  荣禄进屋,看得清楚,说话的是站在窗户前绿缎子衣裤侍女打扮的清秀女孩。
  西洋沙发上,正翻看报纸的则是一位性感靓丽的金发美女,深邃蓝眸有着诱人的魔力,雪白衬衣露出迷人脖颈和银色项链,蓝色牛仔裤紧裹修长美腿,黑色短跟皮靴显得爽利无比,穿着打扮可谓极为简单,却更是散发着难言的魅力。
  荣禄快走几步,脸上露出笑容,恭谨的问道:“请问是来自纽约圣约翰医院的克里斯蒂娜博士么?”
  金发美女起身,问道:“是文先生让您来接我的?”中文极为流利,正是克里斯蒂娜,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拒绝了医院的挽留,来中国寻她的情人。
  荣禄不知道谁是文先生,赔笑道:“我是吕宋总督府参赞荣禄,总之,我为这场误会向您致以最真诚的歉意,明天我会亲自护送您回北京。”
  克里斯蒂娜哦了一声。
  女卫小桃却是问道:“那米歇尔先生呢?”米歇尔便是斯蒂芬森号的船主,美国商人,在纽约和克里斯蒂娜结识,算是克里斯蒂娜的朋友。
  克里斯蒂娜虽然关心朋友的安危,但刚刚来中国,她不想给叶昭添麻烦,更不会和这些官员们提什么要求,等到了京城见到叶昭再说。
  熟悉她秉性的小桃自要仗义执言,她可是知道海外这些官员的作派,海外比之国内监督力度羸弱,碰上那些不是东西的官员,几天时间,米歇尔可不知道要吃什么苦头。
  荣禄略有些为难的道:“史蒂芬森号上装载有鸦片,宿务也并不允许美国商人行商……”
  小桃伶牙俐齿,道:“那些鸦片是船长私自裹夹的好不好?船主要走私烟土的话,也不会就那么点吧?还不够塞牙缝的。”
  其实见到查抄出来的烟土数量荣禄就知道这并不是一艘鸦片船,现今鸦片船越来越少,帝国正策划与英国人谈判,在全球禁绝鸦片交易,正经商人,谁会在这个风口浪尖大摇大摆走私烟土。
  荣禄正想说话,克里斯蒂娜已经略有些拘束的打断了小桃的机关枪似问话,对荣禄道:“参赞先生,我们会遵守贵国的法律,只是请参赞先生一定要查清这件事。”
  小桃无奈的闭了嘴,虽然小姐是大皇帝的情人,但实则骨子里还是平民思想,可不似自己,不大把地方官员放在眼里。
  荣禄松了口气,忙道:“一定一定。”宗人府的信笺好似只提到了克里斯蒂娜小姐,旁人的话,就这般轻松放人,荣禄可不大敢,海外虽然监督不严,但不按程序走,事情还是会很麻烦的。
  荣禄这时笑着又对克里斯蒂娜道:“您如果想见米歇尔先生,我倒可以马上安排。”
  克里斯蒂娜感激的道:“谢谢参赞大人。”
  被这西洋尤物深邃蓝眸感激的瞟了眼,荣禄不禁骨头一轻,随即不敢乱想,忙头前引路,说:“您这边请。”
  走过荣禄身边的时候小桃道:“对了,我家小姐的皮箱在混乱中被吕宋人抢走,不知道参赞大人能不能帮着寻回来,旁的倒没什么,可里面有一张照片,我家主子的照片……”
  荣禄一直赔着笑,突然,想起了沈桂清说过的话,这小丫头片子,拿出的可是大内侍卫的腰牌。
  那她的主子?荣禄心里猛的一颤,呆了半晌,急步追了上去。
  克里斯蒂娜和小桃进了软禁米歇尔的房间,房门外,荣禄踱着步,沉吟着。
  沈桂清站在一旁,偷偷打量荣禄面色,不敢吱声。
  “这帮猴子!去,查查这事。”荣禄恨得咬牙切齿的。
  沈桂清快步而去。
  仅仅一个时辰的模样,还在克里斯蒂娜安慰米歇尔之时,荣禄就敲门,赔着笑将箱子送了进来,只是里面东西已经全然不见,毕竟已经数天前的事了。克里斯蒂娜自不知道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小小的宿务城已经鸡飞狗跳,不知道多少人下了大牢。
  小桃心说东西没了,要这空箱子何用?
  克里斯蒂娜却很是感激这位热心的官员,虽然克里斯蒂娜心里也清楚的很,这般热心,只是因为自己那个大靠山情人罢了,想起叶昭,她心里就热乎乎的,恨不得现在就能见到他。
  米歇尔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富足商人,妻子病逝,又无子女,是真正的单身贵族,还曾经热烈追求过克里斯蒂娜,但随着他的钢铁厂股票直线下跌,银行也开始逼他还债,他的企业处于破产的边缘,不得已与西班牙人合作,遂以合伙西班牙商人的名义来吕宋收购香料和土产,谁知道和吕宋人发生冲突,不但商船被扣,只怕还会被以走私鸦片罪判刑。
  此时萎顿在沙发里,米歇尔万念俱灰,甚至克里斯蒂娜的安慰都当作了耳旁风,再突然见到中国官员对克里斯蒂娜如此客气,米歇尔心里叹口气,心说女人,女人。自以为克里斯蒂娜靠美色迷得中国官员神魂颠倒。
  克里斯蒂娜见他心不在焉,又劝说了几句,只好告辞。
第一百零三章
逃亡
  文华殿,叶昭品着咖啡,默默听着邹凯之梳理与英国人交涉阿拉斯加一事。
  邹凯之老了,这令叶昭莫名有些感慨。
  起兵二十年了,起兵之初便跟在身边的文臣武将多已成为国之扛鼎,如李小村、马大勇等已然离世,正是白驹过隙,岁月如梭。
  “英国人的意思,加拿大自治领愿意出五百万英镑赎买阿拉斯加。”邹凯之眼里闪过一丝犹豫,道:“圣上,臣以为此事可谈。”
  叶昭微微颔首,说:“先谈着吧。”不管怎样,刚刚中俄一战获得了极大利益的帝国,不能马上跟英国交恶,这块地怎么处理也好,不能令加拿大人为了对抗中国人的威胁同他的南方邻国变成盟友。
  其实叶昭的话换成“先拖着吧”,才更符合他的本意。
  因为中国人口的众多,而且开始推动在西伯利亚占领区的移民,在欧洲,一种类似于“黄祸论”的观点开始得到一些政治家的认同,有人认为中国是来自东方的巨大危险,在西方报纸一篇文章上说:“估计中国有四亿人口,也可能有六亿,他们十分拥挤地居住在帝国境内,于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以不可阻挡之势大批向外移民。”
  同样,帝国境内重工业城市喷着黑烟的密密麻麻工厂甚至超越了人口扩张土地带给一些欧洲人的恐慌,取之不竭的人力资源、奴隶般服从的工人,造就出令人恐怖的中国商品海洋,而科技的发达和冷冰冰集权下带来的高效,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帝国正在形成。
  各种新思想和完全可以同欧洲各擅胜场的人文法治精神又令欧洲人心中有种难言的失落,几乎是弹指间,这个古老的国家突然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活力,甚至令一些欧洲人开始怀疑“欧洲中心论”这一原本他们认为颠簸不破的真理。
  邹凯之翻了翻手头的文函,又道:“还有阿富汗,英国人在印度开始集结雇佣军,很可能会在近日发起对阿富汗的战争。”
  阿富汗,曾经是欧洲、中东对印度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心,南来北往的客商在喀布尔繁华的大街上热闹的交易,学贯东西的学者在这里意气风华的长叹,但当欧洲航海家发现了欧洲到印度的海上航线后,阿富汗的光彩渐渐暗淡,变得越来越闭塞。现今中国人打通的新丝绸之路,一条通往波斯、奥斯曼土耳其的陆上贸易商路,同样远离阿富汗。
  邹凯之继续道:“臣以为,还是要同英国人谈谈,阿富汗是我国的邻国,维系邻国政局稳定是帝国的责任。”
  叶昭微微颔首,中俄之战后,好像需要同英国人打交道的纠纷越来越多,这不是什么好现象。
  端起茶杯品了口,叶昭道:“你下去吧。”
  邹凯之犹豫了下,还是起身告退,明日是他接受议政院质询的时间,现今的他远不似表面看起来这般平静。
  叶昭拿起御桌奏折翻看,远远的大殿门旁桌案上,电话突然响了起来,秘书官接了电话,走上几步奏道:“圣上,婕妃娘娘好像遇到点小麻烦。”婕妃娘娘便是花姬,现今花姬、莎娃、苇月伊织早已晋为妃。
  叶昭就笑:“什么麻烦?”随即摆摆手,“好了,去排车,正想与她一起用午膳为她庆祝呢。”今天是花姬第一次正式授课的日子,晚上克里斯蒂娜可能会到天津,都是令叶昭心情舒畅的事,以前,最担心的就是花姬,难道就这么怯怯小兔子般过一辈子吗?虽说子非鱼不知鱼之乐,可心里总是心疼她,好不容易出去工作了,叶昭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
  崇文女子学校环境清幽,是京城有名的贵族女子学院,分八个年级,启蒙教育初级班一直到中等教育高级班,共有学生二百余人,花姬教授启蒙教育中级班的音乐课。
  叶昭的黑色轿车按照规矩泊在校园外,叶昭匆匆领着两名侍卫进了学校,对着正门是花坛和雅致的影壁,影壁上题字据说是皇后娘娘亲书:“贤良淑德
自强自立”。
  左侧一排画梁雕柱的平房是教师办公室,现今可热闹的紧,门前还有几名穿着黑制服的警察。
  叶昭见了微微蹙眉,便停下了脚步,郑阿巧快步跑了过去,与守在门外的几名警察说了几句话,随后进了办公室,从玻璃窗,可以看到办公室中人影绰绰,还有吵闹的声音。
  不一会儿,花姬在郑阿巧陪同下走出,后面的小丫头,一身侍女打扮,实则是花姬身边侍卫,叶昭记得好像叫韩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5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