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精校)第28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72/2908

  北崇以前也有商品楼房,但是事实上,那些都是单位集资房,像廖大宝买的房子,就是以区政府的名义搞的集资房,此外区党委、交通局、农业局和信用社等,也有自己的集资楼房。
  除此之外,北崇再没有面向社会销售的楼房,也就是说,以前的楼房哪怕也算商品房,但都是冲着团购才去的,没谁去琢磨挣散户的钱,散户也就没几个钱。
  反正大家基本上都有地,想住房子自己盖就行了。
  楼健勇却是很庆幸自己的选择,因为在他盖楼期间,由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后来是天天有人过来问:你这房子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卖?
  没拿上证呢,他只能苦笑着跟对方解释,随着问的人越来越多,他渐渐地有了自信:这买卖还真的选对了。
  也有人过来问团购,比如说有两个包工头,就表示说要买十来套房子,他说没证,包工头说没事,我们也是干工程的,知道这些。
  陈书记盯我这一块盯得可是很紧,楼健勇苦笑着回答。
  包工头转身就走。
  在拿到销售许可证之后,楼总亲自去区党委,热情邀请陈书记参加观礼。
  陈太忠当然记得这货,不过事情已经揭过了,这货还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做生意,他也不好计较太多,“我就不去了,到时候区党委给你送个花篮……这块地五十万,你买得够便宜。”
  “当时就是这个价钱,”楼健勇一听,赶忙解释,“其实都有点溢价,因为这里有住宅区的概念,到现在一亩也才六十万。”
  “在我眼皮子底下,我也不信你敢搞鬼,”陈太忠摸起一根烟来,又丢给对方一根,这是自信,也是警告。
  待对方给自己点着烟,他才又问一句,“好卖不好卖?”
  “没开始卖呢,”楼健勇先强调一下自己规矩,然后才笑着回答,“应该比较好卖,不过陈书记能介绍几个团购,就更好了。”
  “应该比较好卖?”陈太忠眉毛一扬,下巴一扬,“说说看?”
  “来询问意向的人非常多,”楼健勇笑着回答,“很多是富裕起来的北崇人,靠着区里近,做买卖方便,日常生活也便利,还有就是,外地人来问房子的,也特别多……”
  随着外地人大量涌入北崇,有些人就有了购房需求,或者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但是基数大了,需求就很可观了,现在在北崇讨生活的外地人,已经超过了十万,正在逼近十五万。
  “哦?”陈太忠对这个话题,是相当地感兴趣,因为这涉及到北崇的发展前景。
  就像明孝市党委书记祝涛说的那样,北崇的人口稀少,会是制约北崇发展的一个大的瓶颈——没有人口,谁来创造财富,谁来消费?
  北崇自古以来,就是个人烟稀少的穷山恶水之地,产出的粮食勉勉强强够自己用,人口稍微多一点,就得外出讨生活。
  当然,现在粮食问题不是瓶颈,交通也打通了,北崇就有资格考虑多吸纳人了。
  现在区里的外来人口不少,人流量是不小,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来挣钱的,挣了钱就要走人,能在北崇定居的人太少,陈书记目前正在考虑,如何才能吸引外来人口在北崇扎根。
  人才引进,这个是必须要搞的,等城市改造这个大项目结束,他就要抓这一块了,这一块也很费钱——没钱没待遇,那是引进不了人才的。
  待他听说,居然有不少外地人愿意在北崇买房子,他少不了就要多问一问,然后才得知,外地来买房子的人,主要分两大块。
  一块是阳州市其他县区的人,因为北崇这里日渐繁华,商品极大丰富,商机也多,他们愿意来此定居,这部分人是有意扎根北崇的。
  还有一部分,是常年在北崇做生意的,比如说物流中心的不少小老板,在北崇做得时间不短了,还要继续做下去,那么买一套房子就很有必要了——甚至有人买两套,他们要带着家人和乡亲在北崇打拼。
  这一部分人,就不是很容易扎根北崇的,除非北崇的商机不断,干上一辈子的话,他们有可能在北崇养老。
  眼下北崇的繁荣只是暂时的,不能持久的话,很快就成为过眼烟云。
  不过经济的发展,确确实实地带动了外人扎根本地的热情,陈太忠想到此处,心中禁不住有点得意:哥们儿上任三年多,是实实在在地把人气吸引过来了。
  可是转念一想,他又想到了传说中的“腾笼换鸟”的政策,心说光靠这低级产品,总是不能持久的,最终还是要走高科技的道路。
  那么,引进人才一事,确实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然而再一想,奢侈品市场,终究是大不过必需品市场的,陈书记就有点挠头了,这北崇的发展,应该好好定一定位了,高科技产业,似乎也未必就那么合适北崇。
  还是先狠抓商业吧,利用三省交界的便利条件,做好这个物流中心,至于说以后怎么发展,那是后任操心的事儿了,就算他想规划,人家也未必认这个账。
  不过旅游业,也是可以狠狠抓一抓的……
  他耷拉着眼皮沉思半天,直到烟头烧手,他才猛地反应过来,抬眼看一下端坐不动的楼健勇,他摇摇头,“啧,算了……你帮着多了解一下有意购房置业者的信息,定期报给畅区长。”
  “好的,交给我了,您放心就是了,”楼健勇笑着点点头,犹豫一下又出声发问,“陈书记,那块地我不太够用,还想再买一块。”
  “那你去买嘛,”陈太忠摆一下手,“按规定来,还怕谁难为你?”
  “我想在城里买块地,”楼健勇讪笑着回答,“也不用太大,三千万左右就行。”
  随着北崇城墙开始重建,这“城里”二字,就是真真正正的城里了,不过正是因为如此,面积也就卡死了,现在城区里的地,那真的是有价无市。
  畅玉玲是管城建的,几个平方米弹性的话,她能自主掌握,超过十个平米都要上会,没办法,如果卡得不严,弊端太多。
  至于说三千万的地,城区有空地,按现在的行情,十个三千万也不止,但是能在这种面积上拍板做主的,只有陈太忠。
  “城区的地,回头有一部分要拍卖,你来竞标,”陈太忠才不给他开这个口子。
  待见到楼总站起身,他才又想起一件事来,“对了,你能拿出三千万来……你开发的那个小区,多少钱一平米?”
  “起价两千一百八,砖混的,卖不了太高,”楼健勇赔着笑脸回答。
  “你还真敢卖,”陈太忠苦笑着摆一摆手,示意他离开,心说现在素波郊区的房子,也不过才三千五六,凤凰市湖西区的房子,均价两千八左右。
  就连阳州的房子,邻近闹市的房子,也不过才两千二左右,你在北崇,居然两千一百八一平米地卖?
  感慨过后,他又是一阵惊讶:就这样,房子都不愁卖,北崇真富裕到这个地步了?
  还是先富起来的人太多吧?陈太忠轻喟一声,若是先富不肯帮后富,何解?
  要是我还能在北崇干五年,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再干五年是不可能的,他待北崇上任已经接近四年,这个区委书记干了都差不多两年了,再干五年,怕是太多人不答应,能干满这一任书记就不错了。
  留给他的时间,只有三年了,甚至可能更短。
  或者原地上升也不错,陈太忠开始计算,自己在三年内成为阳州市副市长的概率,三十岁的副市长……似乎也不是很惊人吧?
  若是他能升为副市长,哪怕甩掉北崇所有的职务,也不怕区里有任何人敢不听话,只要陈某人在阳州,北崇就翻不了天。
  事实上,陈太忠心里很清楚,身为交流干部,他能在到任两年的时间,就从区长升为区委书记,已经是异数了,一任书记期满,再升副市长,基本上是绝无可能——实职副厅这道坎,那不是随便能迈得过去的。
  杜毅支持的话,那估计问题不大,但是杜毅可能支持吗?
  岳黄河也未必顶用,岳部长再有两年,一任组织部长就期满了,比哥们儿走得还早,这十有八九是指望不上了……
  陈太忠沉吟一下,拿起了电话,下一刻,他又有一丝的停顿……这个电话一打,小萱萱和紫菱,没准又要苦等下去了。
  沉吟一下,他还是拨通了号码,“罗区长在忙什么?”
  “刚去实地查看了炕烟,浑身是汗,正要冲凉,”罗雅平的声音,听得出来是很苦逼的那种,“老大有什么指示?”
  “前几天你跟我说,吕姗有意把北崇升为县级市?”陈太忠缓缓发问,脑子里却是禁不住瞬移一下,冲凉……还是褐色的内裤吗?
第4532章
人心动
  罗雅平哪里想得到,陈老大正在猜自己内裤的颜色?一听是这个话题,她就禁不住苦笑一声,“老大,这事儿太复杂,我先冲凉了啊,黏得受不了。”
  陈太忠搁了电话,在本子上登记一下,就将此事抛在了脑后。
  不多时,到了晚餐时间,陈书记回到自家的小院,十分钟后,罗雅平也匆匆赶来。
  冲凉过后的罗区长,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她坐到陈书记旁边的藤椅上,兴致盎然地发问,“老大你打算活动升这个县级市?”
  北崇这几年GDP的提高,真的是狂飙突进,每年的增速都在百分之一百五以上,现在已经把花城远远地甩到了后面,对不了解的人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想像的。
  但是对于北崇人,他们更愿意自豪地用“北崇奇迹”四个字,来形容这种现象。
  基于这种现实,北崇就有冲击县级市的呼声,花城还不如北崇,也都是县级市了,北崇为啥不能争取呢?
  事实上,区里所有的干部,都希望北崇能冲击县级市,大家的行情也就都能水涨船高,不过县改市一般是要省里下文,由地方上去争取,而不是地方上主动去提。
  盲目争取提高编制,这叫以下犯上。
  而且陈书记一直也没露这个口风,北崇的天下,就是陈书记一个人的,他不发话,别人谁敢乱嚼舌头?
  吕姗来北崇上任,并没有带来任何项目,事实上,按常理说,她原本就是阳州的干部,下县区无须太在意这个,而且她还是财政口上的,是财政局长都不想招惹的存在,有她来北崇,区里的钱都好要了一些,这是她的优势。
  但是这个优势,不适用于北崇,在弓南华眼里,陈太忠比吕姗可怕多了。
  自打北崇群众围堵弓局长家,并且局长大人还花了一千多请大家吃早饭之后,财政局再没有刁难过北崇,该给的钱只会提前到账,绝对不会拖后,哪怕财政局没钱,先挪用别家的钱,也要先给了北崇。
  弓南华这么做,也不怕陈正奎找自己的麻烦——我倒是帮你为难北崇了,老百姓围攻我家的时候,你在哪里?
  话扯远了,吕姗下来没带项目,前一阵林桓陪着她四处走的时候,就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吕区长,您下来的时候没带项目,这工作展开,就有点慢。
  这话不是老不修杜撰的,葛宝玲就在人前人后嘀咕,说吕区长这不是小看咱北崇吗?
  事实上,葛区长没能坐上区长的位子,心里肯定是不平衡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72/2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