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精校)第28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9/2908


第4527章
电视剧
  苎麻收购,畅玉玲就插不上嘴了,这是计委负责的环节,不过王媛媛表示说,咱只是保证收北崇、敬德、五山、北郭、云中和慈清六个县区的苎麻。
  这是保护价,保护麻农的合理利润,其他地方的收购价,要看市场行情。
  反正这吕姗虽然竭力在听取意见,但是她的建议也是层出不穷。
  陈太忠听说了,不过也不是很以为然,他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吕区长的建议,其实都是在为区里省钱,或者是让区里多赚一点。
  这个心态,其实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糟糕的是,吕区长在大部分时候,想的还是区政府的利益,不是特别关心老百姓,总之,就是一个屁股坐到哪里的问题。
  算了,先由着她折腾吧,陈太忠懒得理会这种小事,在吕区长看起来是很重要,或者阳州大多数县区看起来都相当重要的事情,对北崇来说,是可有可无不值得计较的。
  位置不同,眼界就不同,陈书记现在惦记的,除了油页岩和城区改造,还在搞三省交界的物流合作,以及油页岩电厂的二期工程论证——这些事情,让吕姗过问,她都不敢张嘴。
  更还有,北崇在申报建设机场,虽然黄汉祥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北崇的发展是如此地强劲,甚至超出了陈太忠的想像,还真有惦记这个的资格了。
  当然,有资格未必代表能成事,陈书记申报这个,也没有必得之心,只不过北崇已经发出了声音,就算他争取不到,下一任争取,也就比较容易了。
  八月底的时候,又有人来谈城市形象设计问题,来的不是别人,是叶晓慧。
  小叶子毕业之后,在北崇待了不多久,就回了朝田,然后又去了京城,对她这种致力于演艺界的女孩儿来说,北崇的天空实在太小了一点,朝田的也不大。
  陈太忠对她出去发展,也是持鼓励态度,北崇想走出去,那不是凭他一己之力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很多人的努力。
  所以叶晓慧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得到了陈书记不少的支持,因为在八一礼堂的演出,以及后面的北崇苎麻文化节,导致她在学校的行情极好,现在虽然已经毕业了,却也成为了艺术系师妹师弟们口中的传奇人物。
  她的传奇还在于,不少演艺界的大腕,她都认识,比如说安德福,又比如说阿妮塔——这都是陈书记顺口介绍的:小叶我北崇的,方便的时候关照一下。
  而叶晓慧本人又不缺钱,她老爹就挺有钱,她搞的那个逆变器,也是赚了不少钱,现在北崇的电力能保证了,发电机和逆变器就都不怎么好卖了,不过在北崇之外,还是能赚点钱。
  尤其是那个逆变器,几易其样,到现在有经济型的,也有标准型的,虽然卖得不多利润也不大,但是销售已经冲出恒北了。
  有这些收入打底,叶晓慧在京城生活得也很滋润,到现在毕业一年,在京城已经买了房子和车,并且注册了一个小公司。
  这期间,她其实是想找马小雅帮忙的,马总却是不愿意多事,只是简单地指点了她一些,然后说我现在基本上也淡出这个圈子了。
  叶晓慧这次回来,就是要跟陈书记谈一谈,她打算以北崇为背景,拍一部电视连续剧,不过这需要北崇的赞助。
  陈太忠正好在跟陈文选聊天,听她说完之后,就笑了起来,“我说小叶子,自从咱俩第一次见面,你就忽悠我拍电视……怎么好几年过去了,就没点长进?”
  “那时候的我,跟现在肯定不一样,”叶晓慧笑着回答,半年多不见,她又成熟了些许,身上是正式的套装,头发也在脑后高高盘起,显出几分干练。
  她信心满满地回答,“以前我对这个行业并不熟悉,经过一年多摸索,认识了不少人,懂了不少事,现在拍片子,肯定没有问题。”
  “我看你现在也够呛,”陈太忠笑眯眯地回答,小叶子身上的青涩少了一些,但是那份成熟,也是衣服和发型衬托出来的,变得不多,说完他又看一眼身边的陈部长,“文选部长也在,你说一说你的优势,我们听一听。”
  若是想拍电视剧,陈书记肯定比叶晓慧更会操作,他手里握着大把的资源,马小雅、于总、苏文馨、徐卫东啥的,多少都跟这个圈子有关,而何宗良更是新闻出版署的副署长。
  不过他手头事情实在太多,根本忙不过来,做这种活儿,基本上是要大包出去,小叶子虽然青涩了点,但是真有几分水平的话,他也不吝于支持——这是北崇的人才。
  别说,叶晓慧还真能说出点门道来,她把拍电视剧的几个重要环节一摆,还说自己认识什么样的人,不过有些人她说得细一点,有些环节她就是春秋笔法,一句话带过,也不知道是不便说,还是打肿脸充胖子,没能力细说。
  陈太忠听一听,感觉她说的还像那么回事,他往日里没专门关注过这一块,但是他接触的那么多搞文化的人里,时不时就要带两句出来,久而久之,他对这块并不陌生。
  听完之后,他指出一点,“发行,说发行渠道……你拍出来片子,总要卖钱吧?不挣钱,你拍什么的片子?”
  渠道这一块,叶晓慧是指望陈书记想办法的,她卖片子的能力还真是要差一点,不过她不能明说,就笑着回答,“这是咱们北崇的宣传片,赚钱多少倒是在其次,我也是想为家乡做贡献。”
  “我就知道你是惦记着要钱来的,”陈太忠哼一声,觉得小叶子还是年轻了点,办事不太让人放心。
  “我也自筹了两千万的资金,”叶晓慧不服气地回答。
  “两千万?你别跟我说这个,”陈太忠哈地一声笑了起来,“你说实话吧,有没有五百万?”
  “五百万……那差不多,”叶晓慧的脸有点红了。
  事实上,夸大其词一向是文化产业圈的习惯,只要有通过审核的剧本,再加一点前期投资,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当然,若是能签两个大牌明星,效果就更好了。
  文化圈的那点事儿,细说也没意思,叶晓慧真有五百万的话,拉到两千万的投资,并不是特别难,几年之后,这种手段就彻底烂了大街。
  “还是要抓北崇的冤大头嘛,”陈太忠叹口气,“小叶,脚踏实地做点事吧,你那个逆变器搞得就不错,再弄个类似的产品,最多两年,我保证你进正式编制。”
  叶晓慧的逆变器,也是上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大名单,不但产品有销路,还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现在北崇会绕线圈的人,大部分都是她的产品培养出来的。
  可是叶晓慧见识过京城的繁华之后,哪里会稀罕北崇的一个正式编制?她正是年轻貌美,有闯劲有野心,眼光也极高,于是她反问,“陈书记去过路山没有?”
  “你说,”陈太忠点点头,他没去过路山,但是蒙晓艳去过,也跟他说起过。
  “路山那里的露天电影,整天循环播放的就是《路山恋》,”叶晓慧也没去过路山,但是她记得老师对这个片子的评价,“一部《路山恋》,让全中国的人知道了路山,这个广告效果,真的太强大了。”
  “《武蒙山剿匪记》的广告效果,那就差一点,”陈文选笑眯眯地接一句话,“看来还是爱情片影响更大啊。”
  “路山恋?”陈太忠沉吟起来,他从蒙晓艳那里听说过这个典故,想一想北崇搞一部自己的宣传片,其实也是不错的,对即将成型的武水风景区,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那你先搞剧本吧,”他终于做出了决定,“青春张扬一点,要夹杂上对爱情、人性、生死的思索,背叛就不要了,可以拍得凄婉,但一定要唯美……嗯,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北崇的历史和时代风貌,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他是做惯了报告的主儿,随便就把要点指了出来。
  叶晓慧听得登时傻眼,好半天才从手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和一支笔,“您说什么……再说一遍行吗?”
  记完要点之后,她还是傻眼,“一个剧本,体现这么多东西?我得请陈风笑来写吧?”
  “只要剧本合适,区里可以考虑投资,”陈太忠不理会她的牢骚,扭头看向陈文选,“文选,这个事情交给你了。”
  “好的,”陈部长笑眯眯地点头,心里也是微微一动,他手里也有笔杆子,而且他也认识漂亮女孩儿,能推荐个角色的话,这不是挺……那啥?
  接着他就请示一句,“咱区里能赞助多少?”
  “是投资,不是赞助,”陈太忠纠正他的说法,想一想又看向叶晓慧,“先拿剧本出来吧,只要剧本够好,投资、明星、著名导演,这都不是事儿。”
  顿了一顿,他才又发话,“不要找陈风笑,虽然便宜,但是那货……太不合时宜,不够主旋律。”
第4528章
逐渐适应
  陈太忠答应出钱,叶晓慧却是有点不满足,一定要问区里能投资多少。
  陈书记不理她,说你没学会走就想跑?先把剧本搞出来再说。
  倒是陈文选对叶晓慧手里那五百万比较好奇,就问她你这个钱,是从哪儿来的?
  老叶这两年卖发电机赚了点钱,不过也就是两三百万的模样,小叶子自己搞的逆变器,赚的钱也不到百万。
  现在听说叶晓慧居然能找到五百万来拍片子,陈部长当然要好奇,他并不觊觎她手里那点钱,关键是他就负责宣传口,小叶子这小女娃娃能挣到钱,宣教部没准能适当地借鉴一下。
  我自己挣了点,又找人赞助了点,叶晓慧傲然地回答,不过细节她却没说。
  一天后,陈太忠才知道,小叶是钓上金龟婿了,有个老板迷上了她,一定跟她好。
  可现在的小叶子,眼光不是一般的高,她年轻貌美不说,在京城打拼,经济上也没压力——那个小小的逆变器,是她父亲帮忙打理的,每年能给她带去三十万以上的利润。
  这点钱,在京城不能说非常宽裕,但保证日常生活和一般的应酬,是绰绰有余。
  然而,人就是这么贱,她越是自立,越容易勾起男人的欲望,征服那些只有脸蛋的北漂,花钱就行了,征服这种不怎么差钱的傲气美女,才更有成就感。
  事实上,这个男人都跟着来北崇了,三十来岁,据说相貌不难看,不过有过短暂婚史。
  叶晓慧将此人吃得死死的,来区委谈事,都根本不带他,男人也不能说什么。
  小家伙终于是成熟了点啊,陈太忠听说之后,微微地感慨一下,至于说叶晓慧曾经可能成为他的女人,现在却转投别人的怀抱,他也没什么遗憾——兔子不吃窝边草,必须的。
  时间进入八月,今年的夏天,是格外地炎热,整个阳州市拉闸限电的现象屡屡出现。
  北崇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过电业局的行为,也激怒了相当一部分人,阳州市多家工厂、企业和宾馆纷纷换装地电的电网。
  电业局自然要着急,他们甚至向上面临时申请,要求增加阳州的计划用电,不过上面毫不含糊地拒绝了,阳州缺电?到处都缺电。
  一些用户换了电网,那还是你们工作没有做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吧,要跟用户多沟通,充分地展现咱们的诚意——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电业局的反应,暂且不去管,北崇的电厂,八月份的发电量因此大增,峰值曾经达到了六万千瓦时,这就是说,今年才开始运行的二号机,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了。
  而且从清阳河水库到北崇发电厂的线路,也在架设中,陈太忠对于把电卖给海角,实在没有兴趣,不过康晓安却果断拍板,卖,为啥不卖?
  所以这件事,是地电跟明孝谈的,陈书记只是嫌操作此事是非多,康总愿意接手,他也无所谓,反正北崇下两台机组,已经开始动工了。
  康晓安的逻辑是,缺电这一现象,今年估计是最严重的一年,明后两年就会稍微缓解一些,用电量是持续增加的,但是各地纷纷上马的电厂,也到了投产期。
  等到大后年,海洲电厂都会投产了,所以今年有多少余电,先往外卖,别担心明年供不上自家用的电,人家海角也在建电厂,而且明年这个时候,清阳河的水电机组就全部安装完成了,有便宜的水电,人家肯不肯继续买北崇的电,还是两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9/2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