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精校)第28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4/2908

  但是有了陈太忠的指示,疗养院这个门,是出了名的难进,砸钱都不好用——你再有钱,比得上阿联酋的王子有钱?
  尤其糟糕的是,很多人都知道,疗养院里有空房间,但是死活进不去,那就由不得人使尽浑身解数,找门路进疗养院。
  甚至有人找到了陈太忠的老爹,才搞到了一套房子,不过老陈也被儿子一通埋怨,第二个人找过来的时候,他是说成啥都不管了。
  元月初的北崇,除了娃娃鱼的销售指标,最抢手的就是疗养院入住名额。
  不过由于直到现在,这里也没有打出包治癌症的招牌,所以打招呼的人,没有级别太高的,李强算是相对知道多一点的,可他看的是赵老的疗养效果不错,至于什么防癌之类的,听一听就好,没必要当真。
  而且他早早地就以市委的名义,在疗养院订了一套别墅和两套客房,用来招呼可能的客人,所以现在有人找他打招呼,关系近的他直接安排房间,关系远的,他就不予理睬,所以他是一个招呼都没打过。
  事实上,这三套房间,也是疗养院唯一不能自主安排的房间,这也是市委预定得早,又是北崇的主管,到后来别人还想搞长包房,疗养院直接就拒绝了。
  事实证明,这么做是非常有必要的,元月六日,北崇又来了一批外国人,有阿拉伯人,但更多的是操着流利美式英语的美国人。
  这帮人来到疗养院,就要入住开登定下的别墅,保安马上就拦住了,说你们不能入住。
  在别墅留守的两个阿联酋人赶紧出来,说这是我们王子的朋友,王子说了,让他们住。
  开登同学也是真的土豪,回国之后,他夫人的病情彻底稳定了,医生诊断说,基本上没有复发的可能,他就吩咐手下一句——你们就在中国呆着吧,帮我看好那个院子,娜拉还要接着生孩子的,医生说了,再生一个,没准会复发。
  这俩手下就相当于直接被扔在这里了,还要支付高额的住宿费,而娜拉生产下一个孩子,真不知道是牛年马月的事,不过土豪嘛,不差钱。
  前几天,开登参加一个聚会,说起夫人的病情,他说夫人大好了,还把北崇狠狠地赞扬了一番,将这里的景色,描述得如诗如画——事实上,他不太适应中式的园林风貌,但是他不能否认,这里的空气清新,景致自然,布局也别具一格。
  好死不死的是,与会的人里,也有亲属患有抑郁症,开登知道那人有些影响力,就很痛快地说,那你叫你的侄儿去玩,他可以使用我的房间。
  王子阁下很大方,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他没有向北崇方面了解一下,这么做合适不合适——我租住的房间,房租什么的也给够了,约几个朋友来玩,不是正常的吗?
  然而北崇的保安告诉他们,不行!
  做为疗养院的房客,你可以邀朋友来玩,过夜不行——更别说你做主人的还不在了。
  这一行人就觉得很没有道理,说开登阁下交足了房钱,至于谁在里面住,这很重要吗?
  他没有权力把我们的房间,授权给别人住,疗养院的人冷冷地表示,很多人还在排队预约,你们这么做,对其他人不公平。
  那这样,他退房,我租房可以吧?来人也挺不含糊的——土豪的朋友,就算不是土豪,也不会差钱。
  他要退房,这房间我们就有别的安排,疗养院就是这么油盐不进,他们表示:你们想住可以,申请预约然后排队。
  这帮外国人就不干了,说你们这个制度,太不人性化了。
  这时候,旁边走过来一个老人,很不屑地哼一声,说疗养院的资源本来就抢手,你们使用歪门邪道,想排在别人前面,不害臊吗?
  我们怎么歪门邪道了?这帮人登时就被说晕了,好半天,才有人反应过来:你是说,我们可能跟开登先生达成了某种条件?
  这有什么奇怪的吗?老者继续冷哼。
  有没有搞错?翻译把这话一翻,登时就有四五个人嚷嚷了起来,开登……想收买开登,你知道那有多不现实吗?
  我只是说有这种可能,老人一转身,慢慢悠悠地走了。
  这老头没有太大来头,他是跟着荆以远来的,以前素波皮革厂的一个科长而已,画得一手好竹子。
  不过他这番话,却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正义感爆棚,因为他闲得没事的时候,喜欢找人聊天,就听说了疗养院关于这方面的说法。
  北崇区曾经明确指示疗养院:因为房间供不应求,要严厉打击转租房间的行为——这个规则,疗养院的管理细节里就有,现在是再次强调。
  不强调的话,就可能有人长期租了房间,租住给外人,陈书记其实并不排斥北崇人倚仗身份的优势,上下其手赚点小钱,但是这次的资源太稀缺了,必须严加管理。
  而且这种公然倒卖稀缺资源的行为,对那些排队预约的人来说,也有点不公平。
  这帮人听了这话,也是觉得很没有意思,但是专程来这么一趟,就这么离开,又有些不甘心。
  于是大家在预约了房间之后,折回北崇,开始四处打听,怎么才能更快地住进那个疗养院——不少人就是这样,随随便便住的地方,他不稀罕,看到疗养院严管指标,一副炙手可热的样子,就觉得这是好东西,一定要住进去。
  电话打到王子那里,开登同学也很郁闷,“他们既然这样说,那就没有办法了,这个地方是很讲秩序的,要不去法国的比利牛斯好了,那里也是不错的地方。”
  不行,来的这帮人郁闷了,我们就是想在这里住一段时间,结果他们被告知——那你们联系肯尼迪小姐好了,她跟那个地方的统治者,关系要更好一点。
  于是没过多久,凯瑟琳接到了电话,打电话的人,是曼雷集团的一个股东,而此人恰恰是抑郁症患者的母亲。
  想她在京城举办晚会的时候,曼雷公司的独立董事,是能让黄汉祥都敬而远之的——不是惹不起,而是曼雷跟别的阵营交好,算黄家的对头。
  不过对肯尼迪小姐来说,曼雷公司又是不好怠慢的,所以她打个电话,问一下陈太忠的意思。
  “排队预约就行了,又不是你的事,打什么电话?”陈太忠漫不经心地回答,最近他接到类似的电话很多,证明饥渴营销很成功。
  “那可怜孩子的母亲,是曼雷公司股东之一,”凯瑟琳很认真地告诉他,“曼雷公司,对我很来说重要。”
  “我一点都不想跟曼雷公司的人打交道,”陈太忠的记性好得很,记得黄汉祥曾经说过,不要跟这个公司的人多接触。
  “好吧,马上要春节了,这是一个不错的理由,对吧?”凯瑟琳也不能强求他,不过她在中国待了这么久,深切地体会到,春节对中国人的重要性,而且她强调一句,“我知道,其实你现在就有空房间。”
  “你还是太想当然了,我电厂二号机快要吹管了,”陈太忠笑着回答,“今年北崇的春节,忙碌的人会有很多。”
第4456章
不消停
  北崇电厂的二号机,原本说是要十二月投产的,距离一号机发电,就是九个月的时间——事实上,有一号机的经验,时间还可以再提前一点。
  但是很悲催的是,二号机的建设,遭遇了强大的阻力,就是传说中的改图纸。
  确切来说,是改参数,一号机的运行过程中,体现出了不少问题,二号机要加以改良,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号机在运行中,出现了重大技术缺陷。
  其实这个缺陷,与其归咎于技术,不如归咎于现实,一号机面临的问题,是在负荷大起大落的时候,不能有效地迅速升降负荷。
  事实上,这个现象是很正常的,一个五万千瓦的机组,你不可能指望它在十分钟内,就从两万千瓦提升到三万千瓦,降负荷速度就更慢了——有加快的手段,但是成本太高。
  而更加悲催的是,北崇是单机单网,一台发电机,供应固定的电网,这固然节省了电网之间调度的麻烦,但是对发电机升降负荷的时效要求就大了。
  使用的老百姓可不管你这些,天黑了就要开灯,想看电视就要看电视,感觉天热了,开了空调就要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夏天,天气挺热,大家都要开空调,然后一团乌云过来,喀喇喇几个雷炸下来,阴云密布,马上要下雨了。
  下雨了,就要凉爽了,而且雷雨天开空调,容易被劈坏,然后大家纷纷关空调。
  搞电网的,能估算到高峰和低谷,但是估算不到意外因素,这个时候,他们通知电厂,而电厂就要临时手忙脚乱地降负荷了,要不然送到用户家的电,就不是二百二十伏,可能会达到二百四十伏——烧坏了电器算谁的?
  单机,网小,就太容易受到电力潮流的冲击了。
  就像若干年以后说的超高压输配电,这是好事,但是这个超高压一旦意外中断,引起的电力潮流,瘫痪一个大区的大部分电网,绝对不成问题。
  而想要这个大区的电网不瘫痪,那就要增加太多保护措施,然后就要……花不少小钱钱。
  这些就扯得远了,北崇二号机要改动的,就是迅速升降负荷的能力,这个改动也不算难,但是如何能在尽量加快升降负荷的同时,花更少的钱做到,这就比较考验人。
  尤其是北郭目前,也在考虑上油页岩电厂,巨中华跟康晓安谈得很不错,赵根正也表示要大力支持,北郭一旦发电,不但能北崇并网,电力还能输送往临近的地市。
  这也是跟风,不过陈太忠不在乎——我搞得了苎麻交易中心,就搞得了小电厂发电中心,到时候五个县区绑在一起,直接高压线送电到朝田了,只要地电吃得下,我就敢发电。
  北郭的起点比较高,开始就是要搞十万千瓦的机组,而北崇的二期,也要搞十万千瓦的机组,但是话说回来,就算两家并网,地电的电网依旧弱小得可怜,既然网小,发电机组升降负荷的速度,是影响电网稳定性的决定因素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北崇二号机的指标,是相当苛刻的,那么晚一点也在情理之中,现在的“吹管”程序,就是高炉送风管道的压力吹风。
  而到了这一步,距离二十四小时和七十二小时的试车实验,也就不远了,这样算下来,二号机的投产,还真的可能是在春节前后。
  而电厂发电,早一天就多出多少钱,按一度电赚五分钱算,五万千瓦的机组,一小时赚两千五,一天就能赚六万块。
  所以北崇的春节,注定是忙碌的,陈太忠这话是一点都没错。
  “给我个面子,”凯瑟琳在中国呆得久了,也有“面子”这种概念了。
  “春节后再说吧,”陈太忠知道不是她的事儿,就懒得破例打招呼,“曼雷公司的……这算给你面子了,要不然他得排到清明以后了。”
  “什么时候再来北京?”凯瑟琳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这种小事,她得到答案即可,没必要强求结果——这于她的身份不符。
  “年前总要走一趟的,”陈太忠深吸一口气,淡淡地回答,油页岩的项目,已经到了关键时候,他必须要走一遭了,而且林业局那里,去年没有意思,今年的退耕还林款又快下来了,他也要过去活动一下。
  当然,去林业局的活动,就包括了娃娃鱼项目,其他家的娃娃鱼项目,如果能晚批一年,北崇就此立于不败之地了——不是开玩笑,北崇领先三年,就算陈太忠不在北崇了,别人十年能追回来也可以偷笑了。
  还有就是科技部,要说一说这个油页岩的高科技,而司法部也要走一走,谈一谈法制教育工作先进县区——这种好事,总是不嫌多的。
  曼雷兄弟公司的一帮人求助凯瑟琳不得,又找了几个其他人,不过结果是可以预料的,陈太忠不答应,谁又能给他们开绿灯?
  想到春节时日尚早,这些人就离开了这里,全国各地游玩去了。
  随着年关的逼近,陈太忠的事情也少了不少,主要就是抓一抓安全、消防啥的,年底是要钱的时候,但是北崇从来不欠别人钱,别人也不敢欠北崇钱——市财政局都不敢短了一分钱。
  然后就是今年的年终奖发放了,陈太忠足足发了半个月,有“见义勇为十佳奖”,有“娃娃鱼养殖能手奖”,有“烟草状元奖”,还有“苎麻种植革新奖”。
  这样林林总总的奖项,足有一百多个,像什么“迈开脚步,动手动脑”的技术大赛奖,都不算什么,连严酉生,都获得了“大学生返乡创业,最佳帮扶奖”。
  稳重点的,也有“十佳教师奖”和“安全施工奖”可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4/2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