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精校)第2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0/2908

  “那就受之有愧了,”王总笑着点点头,“敬德的土特产不错,滋味很不错。”
  “云中没有我们这么地道的土特产,”连晓笑着接话,“他们较为繁华,我们比较原生态一点……希望胡老能多多考虑一下敬德,我们很希望摆脱落后的面貌。”
  胡老笑一笑不接话,倒是王总微微摇头,“繁华也有繁华的好处,各有所长。”
  连晓和奚玉交换个眼神,心说这些人做事真是滴水不漏,根本看不出来人家想表达什么,眼下两人是得了提示,自是能听出这言语的高明之处。
  若是没有中午陈太忠的电话,听到王总的话,两人的第一感觉,绝对会是敬德不够富裕,而云中繁华,本县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土特产——你们就没钱嘛。
  我索贿的水平,也没你这么高啊,奚玉听得心里暗暗咬牙,越发地怀疑对方是骗子。
  然而下一刻,门外又驶来一辆桑塔纳车,看牌照是云中区政府序列的,远远地停下,车上下来两男一女,也不过来,就站在那里看。
  站在不远处的,是敬德宾馆的张总,一见来人,就阴阳怪气地发话了,“这不是云中赵老板吗,怎么有空过来啊?”
  “老张,咱们都是伺候领导的,”一个中年男人点起一根烟,大着嗓门回答,“领导说了,要招呼好老首长,那我就得做好跟踪服务嘛。”
  “云中宾馆的经理,”敬德县委办主任认出了来人,“这个?”
  “让他到院子外面等着,”奚书记恶狠狠地发话,“给脸不要的话,就上手!”
  阳州的县区里,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两家在争同一拨贵客,对方要是踏入自己的地盘,这是上门欺负人,着了急就动手了,没什么道理可讲。
  云中来人接到警告,倒也干脆得很,直接把车开出院门,停在门口不远处,虽是表示出了退让,但“誓不罢休”的意图也很明显。
  想到陈太忠中午的电话,奚玉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该哭好,还是该笑好——此刻他终于明白了陈太忠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北崇还是太穷了。
  岂止是北崇,整个阳州,都太穷了啊。
  将车队送到县界,奚书记没着急回返,“你们先回吧,我去市里还有点事。”
  连晓听他这么说,走过来低声抱怨一句,“要去也是先去北崇,有比这更急的事吗?”
  “人多眼杂,我只能说去市里,”奚玉嘴巴微动,不引人注目地回答——陈太忠能知道那个原本叫刘丽的李艳红,今天穿了什么衣服,他自然要提高警惕。
  奚书记来到北崇也才四点出头,陈区长不在办公室,据办公室小廖介绍,领导下去视察泥鳅的养殖了。
  “泥鳅这个东西好养,”奚玉一听就来了兴致,北崇这边真是时刻推陈出新,两天没怎么关注,居然又有了新花样,“好卖钱吗?”
  廖大宝知道敬德是友好县区,自然也不介意说一下,奚书记一听说这东西可以做娃娃鱼的饵料,眼睛登时就是一亮,“有这好东西,也不知道跟我们敬德介绍一下。”
  “敬德不是在搞油页岩吗?”廖主任笑着答一句。
  他并不知道上午的事情,只是随口说一句,还带点试探的意思,奚玉只道他有意讽刺,笑一笑也不回答,心里却是暗暗地记下了这笔账:好小子,你且狂着。
第3935章
地气难接
  奚玉直等到接近六点,也不见陈太忠回转,陈区长桌上的报纸被他翻了个遍,打电话吧,陈太忠的手机不在服务区。
  他心里正烦躁着呢,门一响,进来一位女士,肤色微黑,但样貌和气质都不错,他看一看对方,沉吟一下发话,“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嗯,”来的女士点点头,看起来没兴趣说话,挺冷傲的样子。
  约莫四五分钟之后,门一开,又进来一位女士,相貌也非常出众,气质不错,给人一种知性美的感觉,奚书记觉得这位也挺面熟,但是已经碰了一个钉子,他就不想再说话了,要不然被前面那位女士认为他是色中恶魔,就有点冤枉了。
  跟陈太忠有交情的女人,尽量还是少招惹,他打定了主意,不过同时,他也有点微微的感慨:跟陈太忠来往的女人,似乎就没几个难看的。
  有意思的是,这俩女人还相互认识,后面来的先打招呼了,“施总今天有空?”
  那唤作施总的女人淡淡地点头,“你能联系上他不?这家伙的手机,不在服务区。”
  “那我就不知道了,我是找他催债的,”后来的女人笑着回答,“油页岩的稿子,我写了那么多……他晚点回来也好,正好蹭饭。”
  “油页岩?”奚书记听得眉头一皱,脑子里一个依稀的印象,顿时鲜活了起来,“你是《导报》的那个洋博士?”
  “不是洋博士,只是MPPM,”牛晓睿微笑着回答,“请问你是?”
  “我敬德的,”奚书记没有直接报自己的名字,“我们那儿也有油页岩……”
  正说着话,陈太忠走了进来,见到在座的几位,很随意地点点头,“不好意思啊,回来晚了,让你们久等了。”
  “太忠,这个泥鳅养殖……能不能在敬德推广?”奚玉当着这么多人,不好直接问油页岩,“你养娃娃鱼,我养泥鳅,这不也是产业链吗?”
  “哎呀,别提了,今天让人围攻了,”陈太忠苦笑一声,“要不这会儿才回来。”
  “北崇也会有人围攻你?”牛晓睿眨巴一下大眼睛,语气中满是不可思议。
  “这没什么,他们怀疑泥鳅养殖的前景和科学性,”陈太忠叹一口气,今天的遭遇告诉他,基层的事情,真的是千头万绪,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现在正是泥鳅出苗的时候,这个东西也确实不难养,简单地培训一下之后,就是找鱼苗了,阳州等地不太好找到大量鱼苗,但是大城市并不缺——有人专门卖泥鳅鱼苗,用来喂养肉食性的观赏鱼。
  徐瑞麟派人去通达、绕云和朝田的鱼市上走一遭,扫回来几十万尾鱼苗,搞得那些城市的鱼苗,批发价从三分一条涨到一毛多了。
  鱼苗到了自然要发放,陈太忠今天就是去几户人家,了解一下鱼苗发放和养殖情况。
  前两户人家倒还好,第三户花了一千块,买了两万尾鱼苗,却是养在一个五米见方的池子里,陈区长一见就有点奇怪,“哪有这样养的,你家不是有娃娃鱼池子吗?”
  “我也不想这么养啊,正要找区里了解情况呢,”养殖户叹口气,“买回鱼苗来才知道,这有个免疫力的问题,不敢往池子里放啊……”
  这户人家姓刘,也挺悲催的,要说他家的家境,在北崇也算富户了,据说家里趁个十来万,2002年趁个十来万,相当了不得了,搁在朝田都算小康。
  刘家学习娃娃鱼养殖挺用心,家里也花了六万多,在自家后山上,搞了个五分多地的娃娃鱼养殖池子,而且是严格按照要求建设的,设备设施绝对没有问题,养三十条娃娃鱼不在话下,他家保守了一下,先申请养十五条。
  可是偏偏地,区里有传言说,娃娃鱼不好养,他家稍微犹豫一下,结果就错过了突来的截止日期,一时间后悔得想撞墙——就算一千一条,咱买回来十五条,可不也才一万五?
  由此可见,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想搞垄断,对广大群众有心无心的伤害,其实太大了——很多伤害,都不可能计入统计范围内。
  刘家还算好的,没有用贷款,用的是自家的自有资金,否则损失会更大。
  这次区里组织养殖泥鳅,他家一听,说这次不能再错过了,不但详细地听了讲课,还果断地登记了两万尾鱼苗——他家的鱼池子一百八十多平米,设施齐全,理论上能登记三万来尾,但是两万是上限,这个没有办法。
  学也学好了,鱼苗也买回来了,池子也泡好了,正说要投放,刘家一个堂叔回来探亲,听说之后,坚决制止了他们的行为,“明年你们养不养娃娃鱼了?”
  “今年到明年,能养两茬儿泥鳅,再养娃娃鱼,这个不冲突吧?”陈太忠当时就听得很纳闷,然后他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舍不得塘泥,是吧?可以肥田的嘛。”
  养泥鳅和养娃娃鱼不一样,娃娃鱼讲究个水质清冽,但是泥鳅跟其他鱼一样,要求水肥泥肥,所以养了泥鳅之后,塘泥要处理干净。
  “塘泥无所谓啦,我们庄户人家,比陈区长你更会用,”刘家也是典型的北崇人,直来直去的,“关键是有个病菌残留的问题……”
  养泥鳅的水很肥,那么里面就不可能不长其他东西,寄生虫之类的是小意思,关键是可能有一些病菌滋生,将来洗池子洗不干净,就可能影响到娃娃鱼的养殖。
  这也太杞人忧天了吧?陈区长觉得他们这个顾忌有点蛋疼,可是又不好说什么,“冲洗得干净一点,还能有病菌吗?”
  “真的有,”刘家人很明确地表示,“我堂叔是在朝田养鸡的,上万只地养,养了七八年,按他的话说,最多过四五年就要换鸡舍,要不光是给鸡喂药,就不知道要喂多少。”
  这也是经验之谈,刘家堂叔搞的是大规模养鸡,这种养殖模式不同于散养,是以量取胜,对于鸡的疾病控制得非常严格,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上万只鸡里,有几只鸡有这样那样的状况,那必然要全部喂药,而这么大的鸡场,时不时地出现点状况,也是正常。
  但是细菌也有耐药性和变异的,时间一长,鸡场就要整天地喂药,喂各种的药,可养的鸡还是会不停地死亡。
  当喂药的成本和鸡死亡的概率到达一个值的时候,这个鸡舍经营下去就没意思了,再彻底的消毒和杀菌,也不能改变成本的上升。
  那么经营者就要换个场所经营,然后就一切从头来过,对于这种现象,养鸡的人称之为“倒笼气”,就是说这个笼子的鸡,把属于鸡的气运用完了,不能再养鸡了,可以养猪养羊养牛。
  比较科学的解释,那就是针对于鸡的各种病菌太多,其中还有不少变异的,杀也杀不死,换个场地就好了,而这个场地,再养其他动物没有问题。
  “这个说法,倒是不无道理,”陈太忠其实不太清楚这个,但是从直观上来说,他认为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不过……你堂叔说了,养了鸡的地方,养其他动物没问题。”
  养了泥鳅的地方,养娃娃鱼,想必也不是大问题吧?
  “养了鸡的地方,不能养鸭子,”刘家人很无奈地回答。
  “我操,”陈太忠登时就无言以对了,他理论上的东西掌握得不少,也有基层的工作经验,自认是很接地气了,但是对这种比较奇葩的言论,他真的无言以对。
  关键是,人家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说,地气这东西,真的是接不完的——你觉得自己很亲民了,人家随便抛出点东西来,你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是一窍不通。
  他俩对话的时候,旁边也有人在听,而且有这样困惑的,并不止一家两家,他们知道陈区长亲民,就围住区长,不让他走,一定要他说个明白。
  陈太忠左解释右解释,解释到最后,见大家一定要自己保证,养泥鳅的池子,换来养娃娃鱼一点问题都没有,他终于火了。
  “我只是个区长,不是专家,这些问题我根本就没接触过,我就算现在给你们承诺,那也是胡说八道,是不负责任的,我不懂……我不怕丢人,明白地告诉你们,我真的不懂,”他大声地嚷嚷着,“区里要你们建池子,本来就是让你们养娃娃鱼的。”
  他直承不懂,大家反倒是镇静了,谁能懂了所有的东西?区长这个态度很诚恳。
  “你们娃娃鱼的池子空着,我也替你们心疼,所以帮你们联系养泥鳅,”陈太忠却是越说越火大,“我尽了一个区长的引导责任,你们愿意不愿意听,我不能强迫……但是你们不能说,我没有尽力帮助你们。”
  “那你放几条娃娃鱼出来,不就行了?”有人在人群里起哄,“区里才放出千把条娃娃鱼,养殖中心很多的。”
  “我放出娃娃鱼来,也轮不到你们要,”陈太忠冷哼一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要不讲规矩的话,有的是人不讲规矩……最后得实惠的,不会是你们普通老百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0/2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