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精校)第2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5/2908

  “屈刀乡有群众反应,乡里没贴出公示来,”王媛媛缓缓发话,“刚才有乡里群众在区政府公示栏发牢骚,我觉得这个情况有必要重视一下。”
  王主任的工作态度,真的没得说,这个移动大棚的统计和筛选,本来就是交给计委的,但是现在分管副区长兼计委主任病假了,闹得沸沸扬扬的,人心浮动,这个时候,她发现有人发牢骚,还敢接下来,这也真是排除万难一心为公了。
  “在公示栏喊冤,为什么不去信访办?”陈区长的话才问出口,就恨不得给自己一下,这东西凭什么信访?唉,真是跟杜俊才聊天聊糊涂了,“你怎么表示?”
  “我就是表示,计委一定会过问,不让农民的权益受损,”王媛媛微微一笑,“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但是没把他们领进来。”
  你这长相,只要嘴一张,别人巴不得给你留电话号码呢,陈区长看一看她光洁的小臂和修长的双腿,用心克制一下自己的绮念——窝边草,胸也小了一点。
  然后,他反应过来一个问题,“他们留的联系方式是什么?”
  “住址啊,”王媛媛理所当然地回答,“还有村委会的电话。”
  “你打电话,把魏得一给我叫过来,”陈太忠淡淡地吩咐一句,魏得一就是屈刀乡的党委书记,这屈刀乡,在北崇也算偏远乡镇,位于临云乡和小岭乡之间,啥特产也没有,穷得叮当乱响,不过屈刀的烟草在北崇算是不错的。
  “但是他们现在改正,也有点晚了,”王媛媛提醒他,“只剩下三天时间了。”
  “这是咱们自己的问题,没说清楚……屈刀乡顺延两天,”陈区长并不委过于人,事实上他更关心的是,“屈刀乡的人,直接在公示栏喊冤?”
  “这个……确实是这样,”王媛媛犹豫一下,还是实话实说,“头儿,您搞的这个公示栏,不止是公示,它是在政府门口啊,很多人有了冤屈,又不合适上访的,就在这里说一说,希望能得到区领导的重视。”
  “这倒是公示栏的新用法,”陈太忠哭笑不得地摇摇头,心说这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民众们参政议政、反应问题的渠道多了一个,可公示亭旁边,就是区政府的大门啊。
  此刻的魏得一,正在办公室里说大棚的事情,他旁边坐着的,就是东柳沟村的胡村长,斜对面则是乡长郑二勇,郑乡长抱着个大搪瓷缸子,沉着脸轻啜着茶水。
  “东柳沟集中发展大棚产业,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魏书记沉声发话,“五十亩是最少了……到现在为止,咱们乡里还没有个像样的农业基地。”
  你就扯犊子吧,郑二勇心里清楚得很,姓胡的跟魏得一关系好,就想拿走一大块大棚。
  而且这魏书记就喜欢搞面子工程,东柳沟离乡里就是三公里,站在乡政府的小二楼上就看得到,到时候有领导过来视察,一眼看过去,很整齐的几排大棚,那效果当然是不错了。
  但是同时,郑乡长心里还清楚,胡村长的吃相不好看,大棚基地一旦搞定,村民们能得到多少收益,那实在不好说,可以肯定的是村长的腰包会鼓起来。
  胡村长的腰包一旦鼓起来,魏书记的手头就要宽裕一些,起码吃喝之类的有地方了。
  所以郑乡长一直就不表态,今天被书记拉到屋里逼迫,眼下避无所避了,他闷声回答,“那你想搞就搞吧。”
  当然是我想搞就搞了,我特么叫你来,是担心这五十亩过不了区政府!魏书记很清楚,乡里虽然没怎么放消息,但是收集的搞大棚的意向,已经超过百亩了,区里一旦决定砍掉这五十亩,保其他的零散户,那不就白算计了?
  所以他一定要拉上郑二勇,“乡里的发展,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的意思是,咱俩一起找到陈区长,去说这个事儿!”
  我就知道你在这儿等着我呢,郑乡长心里也明白,老魏是在担心什么,他又沉闷一阵,才待理不待理地回答,“我觉得,你跟小胡去找陈区长更合适。”
  我前脚走,你后脚就可能使坏,当我想不到?魏得一知道必须做通这厮的工作,要不然不管是往区里打小报告,还是煽动乡亲,都可能让自己被动。
  说来说去,还是新来的区长太亲民了,连屈刀乡的乡民都知道,遇到不公正待遇,去区里告状,搁在张区长在的时候,哪里有这么多事?
  “你再考虑一下吧,”魏书记看一眼胡村长,尼玛,让你搞定郑二勇,你小子办事还真不让人放心,“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
  就在这时,魏得一的手机响了,他看一眼来电号码,笑眯眯地接起来,“你好,我是魏得一。”
  “魏书记你好,我是计委的王媛媛,”电话那边传来个清脆悦耳的女声。
  “王媛媛……哦,王主任,你好你好,”魏书记的脸,笑成了一朵花,“请问有什么指示?”
  “指示不敢说,陈区长请你马上来区政府一趟,”王主任还是很客气的,但是话里没什么感情,“你现在有空吗?”
  “好的好的,我马上就去,”魏书记笑着回答,“这个……我需要准备一些什么资料吗?”
  “这个你要问陈区长了,再见,”王主任很干脆地挂掉了电话,她曾经在区长身边工作过,当然知道,有些消息不该由她来说。
  “陈区长……让我去一趟,”魏书记挂了电话之后,斜睥郑二勇一眼,轻声嘀咕一句,音量却保证对方能听到。
  “还是先打个电话请示一下吧,”他又自言自语一句,拿起电话开始拨号……
第3727章
欲加之罪(上)
  嗯?陈太忠接到魏得一的电话,心里有点奇怪,我不是让你过来吗?
  这个事情,其实是电话里就能说清楚的,但是他觉得这个屈刀乡对公示的意义,理解得不够深刻,而区政府本身在这件事上,也有一定的疏忽。
  所以他就想跟魏书记好好谈一谈,你要学会把民众放在心上,同时他也想听对方解释一下,没有公示,是否有其他的因素在作怪?
  不过,魏得一打这个电话,理由也很充足,“我是想问一下,需要准备什么资料吗?”
  “也不需要准备什么,”陈区长索性直接发话,“屈刀乡有群众反应,你们乡里征集移动大棚意向的时候,没有做出公示?”
  我操,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魏书记还真没想到,陈区长过问的居然是这件事,做出公示的话,申请的人不是更多了?“这个……区里没要求吧?”
  “我都跑到电视台亲自播报去了,”陈太忠此人一贯如此,别人态度端正,他就愿意体谅,这魏得一居然敢说这是区里的问题,那他则要强调,这不是区里的责任,“区政府也有公示,唯一没有公示的乡镇,就是你们屈刀乡。”
  “那我们马上公示,”魏得一听陈区长的语气不对,就不敢再辩解了,正经他想借这个机会,把在东柳沟发展大棚的想法说一下,“那我现在就过去?”
  你出了公示就完了,还过来干什么?陈太忠先是微微一错愕,然后就想到这个屈刀乡还是有点高高在上,跟群众的沟通不是很够,正好借这个机会说一说他们,“你和那个谁……郑二勇都来吧,记得先贴上公告。”
  “嗯,我马上安排,”魏书记放下电话之后,不无得意地冲郑二勇笑一笑,“老郑,区长说了,要咱俩过去说大棚的事儿。”
  “好像要咱们公示的吧?”郑乡长站起身,“我得看着党政办把东西搞出来,要不这板子,没准要打在我身上。”
  “怎么会呢?肯定算我的嘛,”魏书记干笑一声,他知道老郑还惦记着以往的一些破事儿,于是拍着胸脯保证,“如果有纰漏,你推到我身上。”
  “那就是明天中午之前,公告贴到所有的村委会,”郑二勇看一眼自己的搭档,“时间已经有点晚了,我会向区长说明的。”
  “但是东柳沟的大棚,咱党政班子应该发出一致的声音,”魏得一的脸色阴沉,这个事情,他是一定要敲定的。
  “你是班长,”郑二勇也不多说,就是这四个字,至于这四个字具体的味道是什么,那就难讲了。
  哪怕你讽刺我独断专行,那我也认了,起码你承认我这个班长的权威,魏得一对这个答案还算满意,原本他是不知道以何种方式或理由向区长汇报此事,所以才要拉上郑二勇,表示这是屈刀乡党政班子的一致决定。
  很多时候,下面的干部有种种想法,却是没有向上建言的机会,真要主动找上门汇报,倒也不是一定不行,但领导难免就要琢磨:是什么样的原因和利害,让你有这么大的胆子?
  但现在陈区长要他去区里,这个契机就已经有了,对魏书记来说,郑乡长的支持就变得可有可无了,他只是表示出了必得的姿态,可心里的底线却是——你别捣乱就行。
  两人乘坐一辆面包车,途经小岭来到了区政府,路况不算好,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这个时候就是下午五点半了。
  陈太忠正在办公室跟白凤鸣谈话,两人等了差不多十分钟,白区长出来,微微点一下头就走了,廖主任打个电话请示一下,把他俩领了进去。
  陈区长见他俩进来,手微微地一抬,示意二人坐下,又顿了十来秒钟,这才发话,“你们俩,都没想起来搞公告?”
  “村落比较零散,交通不便,”这个时候,魏得一必须顶上了,他笑着回答,“主要是我们疏忽了,觉得您在北崇台播过了,大家应该都知道……是我们的失职。”
  “你住得再零散,零散过临云乡去?”陈太忠知道,很多乡镇干部说起话来,都是不怎么讲究的,所以他的反驳也很直接,“北崇台……能覆盖整个北崇吗?你们那里起码有六个自然村,是只能用锅看电视的。”
  用锅看电视,那就是说普通天线都没用,看的也只能是卫视。
  “魏书记经您批评,充分认识到错误了,他已经传达下去,明天中午以前,公告要贴到每个村委会,”郑二勇在一边帮腔了,不过这个帮腔,怎么听都是在歪嘴——这错误是老魏犯的,所以他才会现在承诺,真的不关我事。
  说完他又叹口气,“唉,本来乡里公告就行,但是时间已经不多了,魏书记认为,公告必须下到村委会,才是对乡里群众负责。”
  尼玛,我都应承下来了,你不用这么挤兑人吧?魏得一侧头,冷冷地扫了他一眼——这话真的太阴损了,听起来依旧是在帮魏书记说情,实则只是五个字:时间不够了!
  时间确实不够了,一亩大棚才一千块的年租金,北崇区政府真的是想尽办法帮助大家了,欧阳贵这分管副省长,都觉得全省不可能再有第二个这样的县区,但是对北崇老百姓来说,这一笔钱真的不算少,一般人都要仔细分析一下,才会决定是否租这个大棚。
  这一笔钱不少,而北崇人会搞大棚的并不多,大家还要托亲戚找朋友,论证可行性和落实关系,在三天内做出决定,真的不容易——绝大多数的农户家,连电话都没有。
  事实上,区政府要求下面乡镇十天报上来,时间已经是非常紧迫了。
  陈太忠也从这句话里听出了名堂:为什么时间不够了?因为前期某些人耽误了——看来屈刀乡这俩,也是很不对付啊。
  不过这个时候,他无意关心这种细节,只是淡淡地表示,“再给你们顺延两天,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你们已经拖了其他乡镇的后腿。”
  “事实上,我们有一点其他的想法,”魏得一不着痕迹地看一眼郑二勇,然后收回目光,恭恭敬敬地看着面前年轻的区长,“陈区长,您也知道,屈刀乡一直没有拿得手的工业或者农业项目,名气最大的,也不过就是屈刀烟叶。”
  “嗯,”陈太忠不动声色点点头,心说你跟我说这个没用,又不是我造成的,来点干货。
  “所以呢,我们就想借着这个机会,在乡里搞个大棚基地,”魏得一看着区长,小心翼翼地解释,“也不要多,有五十亩就能保证基本需求……有了这个样板,对接下来大棚种植技术的推广,很有利啊。”
  “集约式的管理,只会让管理人员更少,虽然会更专业化,”陈太忠还想再说点什么,然后猛地意识到了一些问题,于是不动声色地发问,“这就是你们不发公告的原因?”
  “但是这个大面积大棚的种植经验,一旦成功了,推广起来社会效益更高,对经济的拉动力也更强,”魏得一辩解了几句,然后才发现,自己这个态度,似乎很成问题,于是只能干笑一声,“这个确实是我们的一些想法,但是……不发公告纯粹是工作失误。”
  他终是不敢承认,这两者有直接的联系。
  “郑乡长,”陈太忠不再理会他,而是将目光转移到了郑二勇身上,面无表情地发问,“你是否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我认为魏书记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多少有些超前了,”郑二勇沉吟一下,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对区长的心思,是深深地揣测过的,此刻就是破釜沉舟之际了。
  当然,措辞还要讲的,他斟酌着发话,“区里搞的这个移动大棚,目的应该是普及大棚种植技术,从这一点上讲,落实到农户头上的大棚,才更符合区里的初衷。”
  “没错,区里就是这个意思,”陈太忠果断地点点头,又看魏书记一眼,笑着发问,“我就奇怪了……区里让农户申报大棚,你给我搞个大棚基地出来?”
  “这是你的脑瓜不够用呢,还是你以为我的脑瓜……没你想像的那么聪明?”陈区长冷冷地发问,他对杜俊才可以循循善诱,但是对体制里这帮人精,没必要那么客气。
  “这不是三轮那边……也是集中种植吗?”魏得一咽一口唾沫,苦笑着回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5/2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