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精校)第14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0/2908

  能做到这个的,就算是在移动有通天的关系了,至于能精确定位到街区的——那是胡说八道,除了国安出手,也只有张沛林有这能力了。
  所以最近,刘望男受到的骚扰,多是电话骚扰,但是也有例外,像昨天,一个记者居然通过她身份证上的信息,找到了她的姐姐刘盼男和姐夫曹小宝。
  按说,曹小宝已经是通玉县交通局局长了,对这样的记者,理不理都无所谓的,然而这个记者不一样,人家来头很大的。
  这报纸名叫《新华北报》,听起来倒不是很响亮,但是人家这是有根底的,属于一个非常大的媒体集团,旗下一共二十一家报纸和杂志,还可以影响两家上星的卫视频道。
  这记者的电话,直接就打到了曹小宝的手机上,她表示说,自己对抢注域名这个新闻很感兴趣,想要获得一些独家的稿件。
  又不是我抢注域名,你跟我说个毛啊,曹局长肯定对这电话不感兴趣,你说的这个人,都不是我的直系亲属,打错电话了你!
  我们的根子在北京!这位一句话,直抵得上千言万语,你那亲戚要是能给我一点独家稿件的话,二十一家纸媒里,保证最少也是十家联发——要不我凭什么惦记独家呢?
  根子在北京!听到这话,曹小宝就有点晕了,他知道自己的便宜连襟陈太忠那是大能,搁在以往,他尿这记者的功夫都没有。
  但是曹局长最近不是做了局长吗?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长进了,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不靠陈太忠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光给陈太忠找事,那岂不是显得自己无能?
  所以,他表示愿意帮该记者转达一下,说你有哪方面的要求,我能帮你记录一下,但是那位是怎么个想法,我不敢保证。
  “不就是炒作吗?我们见得多了,”这边就冷笑了,大媒体毕竟是大媒体,见多识广,“她肯出十万,我最少保证十家联发,三十万的话,想让我怎么写就怎么写。”
  “什么?”曹小宝听得就咋舌,记者有润笔费和车马费,他是知道的,但是在素波的行情,也不过就是一两百块,五百就是大红包了。
  说句不客气的,哪怕发生了灾难,捂盖子的费用也不会超过每人一万,再多的话,你敢给别人都不敢拿——当然,这里指的是有证的记者,于是他也不等请示刘望男了,“有偿报道我听说过,不过……你们报纸穷疯了吗?”
  “你做不了主,就请转告正主儿,跟你这小地方的人,我就没话,”这边也不含糊,说话一点都不客气,“一个小小的科长,知道眼球经济是什么吗?你不懂,就转告吧。”
  曹小宝被这话气到了,他现在是县里少有的强势局长,交通局本来就是一等一的大行局,他又是跟着徐自强走的,徐书记现在是跟着臧华的。
  就算县里的常委或者副县长之类的,见了曹局长也是客客气气——能搭上臧华就是了不得的主儿了,更别说曹局长身后还有一个陈太忠,陈主任在通玉折腾的时候,那可是连臧市长都要视而不见的。
  财政局长,这很牛逼了吧?政府第一部门啊,曹小宝找上门要钱,那边照样得笑嘻嘻、恭恭敬敬地接待——或者有人会暗自鄙夷此人是司机出身,但是大家更懂得识大体顾大局!
  “你稍等啊,”曹局长生气了,拉开了抽屉,他记得前一阵有人送他一杆录音笔的,不过他的抽屉有点乱,翻腾了半天也没找见,于是只得悻悻地作罢,“我跟你确认一下,十万的话,十家联发,三十万的话,我们定稿……数目没有错吧?”
  “曹局长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新华北报》的这位还真的是见多识广,也猜到了这阵儿耽搁不是什么好事儿,于是就将这确认视为了陷阱,她冷哼一声,“我就等您的消息了,反正报社里对这件事情的评价,是走了两个极端的。”
  你还知道忌惮啊,曹小宝挂电话的时候,心里有点小爽,不过对方最后的话,威胁之意也很浓,说不得打个电话,向自己的夫人汇报一声,告诉她有这么个鸟人,琢磨着望男呢。
  刘望男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真的不是很爽,于是就打个电话给张馨,要她帮着了解一下,这新华北报是什么来头——陈太忠的女友里,在北京吃得开的,除了荆紫菱就是张馨了。
  张经理随便了解一下就知道了,这新华北报果然背景惊人,就连马小雅这混媒体的,都不是特别明白他们的出处。
第2398章
牛气媒体(下)
  这个报系,据说是某个大报离职的领导搞的,系统内是一路绿灯,其间又有某实力派家族的支持,还有个把封疆大吏的力推,更有海外华人的背景……这些都不要紧,最要命的是,里面似乎还有情治机关的影子。
  简而言之,这家媒体的能量,远远地超出一般人从表面上能看到的,当然,背景这么乱七八糟的报纸,也只可能是民办报纸。
  由于是民办报纸,所以对方才会在意曹小宝可能拿出的录音设备,但是同时,他们做事,也不用遵循太多的规矩——民办的嘛。
  “小雅说了,这家报纸的宗旨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刘望男遇到这种事儿,也真的挺郁闷,“以前还说点真话,现在跟经济挂钩了,眼里就只认利益了。”
  “切,都由了他们,这舆论宣传阵地不就从党的手里丢失了吗?”陈太忠不屑地哼一声,“我不知道这家报纸怎么回事,不过我很确定一点,他们能生存下去,是因为他们有生存的价值……国家要是控制不住舆论,那就离亡国不远了。”
  “你的意思,是说我不用去理它?”刘望男有点不确定他的意思,而且这件事里,她真的很憋屈——六百万,毛的六百万,说好只是炒作的。
  “嗯,不用理,”陈太忠点点头,“咱这是真的新闻,又不是广告,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雷蕾你说是不是?”
  “嗯,”雷蕾正一心二用着,听到他的话,哼了一声,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不过,《新华北报》的势力也挺大的,那是体现言论自由的窗口。”
  “看看,连蕾姐都这么说,”刘望男悻悻地哼一声,才待继续说什么,却听得张馨在一楼尖叫一声,“啊……太忠!”
  “啊?”陈太忠听她的叫声凄惨,刷地翻过栏杆,从二楼跳到一楼,身子狂风一般刮了过去,他冲进卫生间,才待发问,下一刻却是明白了。
  一条蛇正盘在卫生间的角落里,接近两尺长的模样,身上是黄绿相间的花纹,正咝咝地吐着舌头,张馨却是吓得站在那里发抖,动都不敢动一下。
  “菜花蛇,没毒的,”陈太忠笑一下,放出神识压制住那蛇,大喇喇地走上去,探手卡着七寸将蛇捉了起来,“奇怪,怎么会有蛇?”
  张馨却是吓得身子都软了,慢慢地蹲到了地上,“这这这……我想洗几件衣服,它,它怎么进来的啊?”
  这时候,田甜、丁小宁等人也跑了下来,看到一条蛇在陈太忠的手臂上扭动着,个个是花容失色,连丁小宁都不例外,倒是刘望男不愧是当过兵的,在这方面要强一点,她壮着胆子上下看两眼,“哦,是菜花蛇啊。”
  “嗯,应该是从运河公园里跑出来的,”田甜站得远远的说话了,她很小的时候就来了素波,对这里的环境还是比较熟悉的,“谁让咱们是湖滨小区呢?”
  “这还真够生态的,”陈太忠哭笑不得地叹口气,“可怜,也是条生灵呢,你们等着,我出去把它放了。”
  “别,”几个女人同时齐齐一声尖叫,这次连刘望男都不例外,“见蛇不打三分罪,弄死它啊,太忠。”
  这时候,张馨的惊吓劲儿过去了,蹲在地上轻声地啜泣,丁小宁也说话了,“太忠哥,听说这玩意儿记仇,弄死它……做蛇羹吧?”
  “嘿,”陈太忠笑得直打跌,心说这小宁确实狠啊,刚才还吓得要命,现在居然惦记着吃了,“这么大一点的蛇,做出来蛇羹,还不够一人一勺子呢,哦,合着市区也能有蛇啊……”
  别说,这《新华北报》还真不是吹牛,第二天报纸上就刊登出了文章——《符合规则,但是符合道德吗?》
  一看这标题,这内容也就不用细说了,文章主要就是感叹,世风不古每况愈下,抢注域名保护商标和知识产权,这是不错的,但是抢注他人的域名,并借此牟得巨额利益,是不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
  文中还说,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正在积极地走向世界,如果放任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必然会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形象,从而对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不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
  这篇报道是刘晓莉最先发现的,于是她就给刘望男打电话,不成想刘大堂的手机关机,她又将电话打到雷蕾的手机上,才将消息通知到。
  雷蕾得了消息,将电话打到别墅里,才联系上刘望男,刘大堂正生闷气呢,“报纸我没看,不过那家伙又跟我姐夫说了,说是今天只有这一篇,出十万消除影响,三十万才会再考虑正面报道,否则还会有负面报道……你说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嘛。”
  “媒体这东西,你不要太当回事,”雷记者柔声劝她,作为一个媒体从业人员,她太清楚这些,不过因为自己也是记者,她不好说太难听的话,“能花钱买到的新闻,值得追究吗?反正大家的目的是炒作。”
  我想炒作的,可不是坏名声,挂了电话之后,刘望男心里还是有点不小爽,而张馨在开会关了手机,她就将电话打到了马小雅那里诉苦。
  马小雅才刚刚睡醒,打着哈欠听完之后,不屑地哼一声,“《新华北报》就是个婊子,给钱你就能上,不用为这种事儿上火,得罪就得罪了……就算下次需要用他们,再花钱就行了,我跟你说一下他们的立场吧……”
  马主播对《新华北报》的龌龊,还是很清楚的,她就讲起前一阵儿,那报纸上发表时评,说这个“见义勇为”不该鼓励。
  这个报纸认为,见义勇为是粗鲁野蛮的表现,是不讲法制的表现——本来不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事儿,你贸然插手,这不但是多管闲事,还将自身置于了危险处境,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
  文中拿美国人做例子,如果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别人的车抛锚,在疾驰而过之后,其中素质高一点的美国人会打电话报警。
  而国人居然强调见义勇为,这是可笑的法盲,是对法律的践踏——说穿了,还是自身素质不够高,法律意识不够强啊。
  单论这篇报道,其实没什么,只是一个立场问题,可笑的是,过了没两天,这报纸又报道了《小偷公车行窃,女售票员被打——叹国人的冷漠》。
  这也是一篇从标题就能猜到内容的文章,文中大幅描写了女售票员的嫉恶如仇,并且浓墨重彩地指出,这是她第二次因为提醒乘客被小偷打了,跟上次一样,满车的乘客避免了损失,却是对小偷打人视而不见。
  那女售票员对着采访的记者,很诚恳地说,“如果有下一次,我还是会选择提醒大家……”
  女售票员真的不错,像她这么好心的人真的太少见了,文章也不错,国人在很多方面,确实是冷漠得太多了。
  两篇文章都是很煽情的,看起来也都发自肺腑,但是对比着一看,就看出问题了,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两篇文章——我说你这媒体,到底鼓励大家增强法律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呢,还是鼓励大家见义勇为?
  “说穿了,你既然是中国人,那就是生而不幸,不管你怎么做,永远都是愚昧的、可叹的、可悲的,人家永远是清醒的,”马小雅做过主播,倒也是口齿便给,牙尖嘴利,“当然,你要愿意出钱,那就是另一说了。”
  “原来还可以这么无耻啊,”刘望男不是搞媒体的,不会像她这么总结,但是经她一说,就反应过来了,情绪也就好了不少,“那就不管他们了。”
  “他们也就是叫一叫,咬不掉你半块儿肉,”马小雅笑一笑,“我说望男,太忠啥时候再来北京?你们夜夜笙歌,小雅我可是干挺着,缺少滋润啊……”
  “他最近的事儿,比较多,”刘望男笑着回答,“一时半会儿怕脱不了身,你要是熬不住,就飞过来看他嘛。”
  陈太忠的事儿,确实比较多,他现在正在单位,看彭苗苗拉的单子,这次,那承诺捐款的七八十家的实到款项,就落实得差不多了。
  “但是民政厅那边,还是不肯配合,”彭处长对着陈主任叹气,“没有他们的授意,咱们想插手,也是师出无名啊。”
  “嗯,那我去会一会这个民政厅的凌洛,”陈太忠哼一声,嘴角抽动一下,“我倒要看一看,他怎么敷衍我。”
  “可是……”彭苗苗欲言又止,沉吟一下方始鼓起勇气发话,“可是就算咱们把这个钱追回来,也是去了民政厅,到不了咱文明办手里啊。”
  这也是她跟陈主任处得越来越熟了,才这么说的,陈太忠听得先是一愣,接着笑着点点头,“这话倒是没错……”
  “不过,咱抓的是精神文明建设,对这种不文明现象,不能不闻不问,”他正色回答,接着又叹口气,“唉,精神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可是咱总是要一步一步地去做的……”
第2399章
人为因素(上)
  “这个进度不行,还要加快,”天南省民政厅的厅长凌洛,正在民政厅新办公大楼的工地上巡视着,太阳太毒,所以他没有戴安全帽,一边有人帮他撑着阳伞。
  目前在建的新民政大厦已经封顶了,正在进行管线预埋和内外装修,差不多再有六七个月,就能竣工了,但是凌厅长性子比较急。
  凌洛长得高大魁梧,也挺着一个大肚子,不过由于他的身高超过了一米八,所以这个肚子不算太明显,他今年五十五岁,还能再干一任厅长。
  民政厅的旧楼早就落伍了,前两任厅长都琢磨过盖楼,但是都活动不下资金,就蹉跎到现在,凌厅长有魄力也有能力,找来了资金盖楼,新的大楼建成,能改善大家的办公环境,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资金有点跟不上,”旁边有人跟着解释,“拖欠施工队的钱现在接近四百万了,大家正在竭力给他们做工作。”
  这栋楼,是凌洛一手张罗起来的,所以这施工队的选择,都是过了他的眼的,正是因为这个,这些施工队相对也都比较老实——跟凌老大说得上话,还怕要不到钱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0/2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