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精校)第1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6/2908

  张麟的老妈真的有点恼火了,说我要是把你跟你妹妹区别对待了,你不管我那可以,但是一直以来,我少给过你钱还是少关心过你?
  这种事儿法院不管,也只能反应到各个协调机构了,可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儿,谁还能把这个事情拍了板不成?
  文明办也接到了老太太的投诉,大家一样的无奈,不过令人崩溃的是,老太太每周都要给宣教部写信和打电话,要曝光儿子的不孝——部里指示文明办帮忙调解。
  不过这个问题,对陈太忠来说,不难解决,他打个电话给雷蕾,确定了张麟的不孝,在省经贸委都有点名气了,只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大家也不好多说什么。
  于是他又打个电话给董瑜亮,“老董,认识张麟吧?你跟他说一声,把他妈接回去,闲得没事,净给我的文明办找事儿干。”
  “哎呀,我跟他很熟呢,”董瑜亮在那边就笑,“不过我听他说过……他妈年轻的时候,作风不是很好,所以才离的婚,他那人啊,要面子。”
  “要面子……不管自己的妹妹,不接回自己的老妈?”陈太忠冷笑一声,“我不管那么多,没有他妈能有他吗?你跟他说一声,再安置不好自己的老妈,别怪我把他一撸到底啊。”
  陈某人想撸人下去,真的有太多的手段了,所以这话说得就理直气壮,可是董处长在那边一听,就有点为难,“太忠你也真是吃多了撑的,人家的家务事儿,这东西吃力不讨好的。”
  “精神文明……我这儿是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陈太忠郁闷地拍一下桌子,又叹口气,“他要不是干部,我也不管,干部都不孝顺了,广大人民群众有样学样,能行吗?”
  “那我帮你传个话,”董瑜亮也是有点无奈,陈太忠你说你去哪个部门不好,到文明办挂职?你那是省级的机关,不是居委会啊,“他会是什么反应,我就不敢保证了……你不会真的想撸下去他吧?”
  “算了,我自己说吧,你把张麟的电话给我,”陈太忠哼一声,他感觉出董处长的无奈了,“反正谁让我不舒服了,大家就都不要舒服。”
  “得,还是我自己跟他说吧,”董瑜亮一听这口气,吓了一大跳,挂了电话之后,都禁不住摇头苦笑,心说这老张还真是摊上麻烦事儿了——撇开关于陈某人的传言不提,只说副班长在青干班的表现,他就能确定,张麟根本吃不住人家叫真。
  这种小问题,陈太忠一个电话过去就够了,但是有些大问题,也禁不住让他瞠目结舌,素波有群众反应,一九九四年就被拆迁了房子,时至今日,回迁遥遥无期。
  这是归信访口管的吧?陈主任拿着文件看了半天,一个电话将协调处的高涛叫了过来,“回迁这种事儿,怎么也到了咱们文明办?”
  “这还是扯得上关系的,”高处长听到这个问题,也是苦笑一声,“群众投诉开发商不诚信经营,勉强跟咱也挂得上边儿,当然,事情最关键的是……他们没别的招儿了,能管事的地方,都被他们骚扰了……”
  合着这也是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地方就在现在的西城区,九四年的时候,人民群众还相对单纯一点,钉子户不是没有,但是真的不多——拆迁的标准就在西城区政府里贴着呢,你不服气?没用,大家都是一样的。
  至于在后来动迁中,甲乙双方甚至第三、第四方的矛盾为何愈演愈烈,暂时不去探讨这个问题,但是只从西城这个项目里,也能看到一些眉目。
  回迁楼盖了没有?盖了,但是两百三十户居民,只盖了两栋七层的回迁楼,一栋楼五个单元每单元每层三户,一共一百零五户,两栋是两百一十户,当然,既然是回迁楼,就算是七层,也不要指望电梯什么的。
  按说,这就只有二十多户迁不回去的,而房地产公司有书面证明显示,二百三十余户居民里,有将近三十户是收了现金补偿,不要房子的——在九四年的时候,这种选择很正常。
  照这么解释,就应该没有回不去的居民了,可是事实上,还有六十多户居民死活是回不去,没办法,房子都满了!
  于是这些没分上房子的主儿,就要上访告状了,最狠的都跑到北京去了,然后又被天南人接回来,现在就是在省里乱打官司瞎告状。
第2325章
开始上手(下)
  “怎么把这东西也拿过来了?”高涛叹一口气,看起来很有点不满,“这个彭苗苗也真是的,咱是宣传口的,就做不了这个主,这种事……谁敢让咱们宣传?潘老板要骂娘的。”
  陈太忠初开始以为,这没准是姓高的在挖坑诱自己往里跳,但是听他抱怨说潘剑屏都要骂娘,就知道这是自己多心了——没办法,人在官场,不谨慎不行。
  既然不是别人挖坑,他倒是有兴趣了解一下情况了,“老高,按你的说法,都是照着制度执行的,为什么还会多出这么多没回迁的呢?”
  “有的人家兄弟姐妹多,要求多一点吧,”高涛苦笑一声,“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这一面之词……我也就是这么一说,反正咱管不了,我就没怎么操心过。”
  “可是这个拆迁,目前是个大问题啊,”陈太忠看着他,缓缓地发话,“物质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精神文明的支持,两条腿走路……才会更稳当吧?”
  “那您的意思是?”高处长心惊胆战之下,也叫出了“您”,没办法,他真的不知道这个年轻的副主任,到底想要干什么。
  “我随便问一问,”陈太忠叹口气,将手里的资料随手一丢,若有所思地轻声嘀咕一句,“看来……还是需要一个好的切入点啊……”
  看了一天的资料之后,陈太忠这心里实在高兴不起来,以前他从未接触过类似的工作,只是坐在机关里,对可能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准备和规划,见招拆招罢了,就算有些工作是主动发动,可也是有目的性地攻城略地。
  他发誓自己从未见过这么多的闹心事儿,能被捅到省文明办的事情,一般都小不了——起码当事人不会认为小了,倒不愧是人间百态。
  当天晚上,他将赵明博喊了出来,又叫上雷蕾和张馨,四个人坐在一起喝酒吃饭,对自己今天手里见到的资料做一个甄选,看看其中有什么可以拿出来操作的。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这个回迁的问题,赵所长一听说是西廓村的回迁,不屑地笑一声,“政府公示是政府公示,坏就坏在,那两栋楼盖得不错,地方也好。”
  一般而言,相对出售的商品房,回迁楼的质量不是很高,那两栋楼虽然是七层,一开始也是真材实料地盖着,跟其他商品房一样的待遇。
  于是,这房子就俏手了,高涛说的有些户里的兄弟姐妹多,确实也是这么回事,那么,有办法的就跟房地产公司多要房子呗。
  除开那些钉子户关系户不提,有人将文章做到了提现的那些户主身上,这楼房开发都有个周期的,而且房地产商为了回笼资金,要盖肯定是先盖商品房——没谁傻到先盖回迁楼的。
  随着楼房一栋一栋地起来,房价就慢慢地涨上来了,那些提现的户主想后悔也晚了——当然,不后悔的主儿也不少,拿了现金可以做生意。
  赵明博偏偏就知道一些这里的猫腻,照他说,那些提现的户主得到的现金,不是出自于房地产公司,而是一些“有办法的人”委托房地产公司出面,代买这回迁证儿的。
  其实谁也不傻,到底是不是代买,全是开发公司上嘴皮碰下嘴皮的事儿,可以肯定的是,那片儿的房价没涨的话,估计这些代买的人就不会露面。
  这就是一下多了三十户出来,而且这些人里也有多占的,那么,有五十来户没地儿可去,那就很正常了。
  赵所长并不知道详细的数据,但是他知道这种手段,官商勾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那些有办法的人里,就有不少是跟政府里什么人挂钩的,甚至还有政府人员。
  “这个豪斯房地产,手段可不怎么光明,”陈太忠听得皱一皱眉头,越发觉得此事难办了,这种内幕交易,想弄明白里面的根由,必须得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配合。
  可这个难度就太高了,先不说人家愿意不愿意,哪怕就是他身怀仙术,能悄然潜入那公司去,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谁还能保留这些东西?
  “这个倒未必是他们愿意的,”雷蕾柔声发话,作为一个记者,她知道得也不少,虽然对基层生活的了解,肯定赶不上赵所长,但是上面的一些东西,她还比较清楚的。
  豪斯房地产也未必愿意这么搞,毕竟是他们要把事情坐实的话,房子就要卖给这些有办法的人,回迁户并不是都能准准地一户换一户,要比照面积,执行多退少补的政策。
  大多时候,人们都愿意选择“少补”,随便再补一点,就能换到大一点的房子,而这个“少补”的价格,还是按当年的价格来的,不能随市场价走。
  这么一来,豪斯公司真的是枉做小人了,他们一点利益都没得到,还得面对无房的五十来户人家的纠缠——换给谁不头疼?
  然而,头疼也得做,有办法的人就是有办法,照雷蕾的说法就是,“别看他们是房地产公司,出来个区建委的股长,他们也不能直接驳了面子,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这个倒是,豪斯现在也认这回迁户,”陈太忠恍然大悟地点点头,“但是现在房子又是一个价了,一里一外损失不小……怪不得他们一直拖呢,心里不平衡啊。”
  “这豪斯是谁撑腰的?”张馨现在正在努力地学习官场知识,居然问出了这样的问题,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
  雷蕾和赵明博交换个眼神,雷记者摇摇头,赵所长犹豫一下,方始发话,“豪斯一度是天南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现在不行了……据说是邝天林一手扶持起来的。”
  邝天林是原省人大的主任,前红山区委书记邝舒城的老爹,现在的人大主任是杜书记兼了,邝书记是陈太忠步入官场之后,第一个扳倒的主儿。
  “豪斯确实是不行了,”雷蕾点头,“几年前发展得特快,跟银行的关系也慢慢地交好了,现在人走茶凉了,不过生存还是没问题的,只是不像以前扩张得那么厉害了。”
  “省人大主任啊,”陈太忠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长出一口气,“真的幽默……这样的也是人民代表,呵呵。”
  赵明博听得眨巴眨巴眼睛,他实在不知道陈主任今天是怎么了,居然看三国流眼泪为古人担忧,雷蕾也不知道陈某人是今天看了一天资料,心里腻歪得不行,不过她倒是会劝解人,“道德缺失嘛,大家都麻木了,太忠倒是还保留了点血气。”
  “我的正义感,也剩的不多了,”张馨闻言,也是深有感触地叹口气,“今天听永泰分公司的人说,永泰那里有黑煤窑和黑砖窑,心里居然没什么反应。”
  “嗯……什么,永泰?”陈太忠心不在焉地点点头之后,猛地眼睛一亮,“说说看,这个黑煤窑和黑砖窑,都是怎么回事?”
  “这个东西,还是我来说吧,她知道得不如我多,”赵明博笑着接话了。
  黑煤窑和黑砖窑,大家都知道了,笔者就不灌水充字数了,但是必须声明的一点,这个现象不仅发生在山西,也不是两千年之后才出现的。
  在九十年代初,全国不少省市,就都有这种现象,山西的黑砖窑大名鼎鼎,不过是被捅出来了,而且不怕说一句,这个现象捅出来得太晚了,晚了有十多年。
  书归正传,待赵明博说完此事之后,陈太忠怪怪地看了他半天,方始苦笑一声,“那么多失踪人口,非法羁押……老赵,你可还是警察呢。”
  “我还是党报记者呢,”雷蕾听得叹一口气,得,合着她也知道永泰那边的事情,“以前这种现象,多出现在上谷市,后来上谷市发展比较快,就慢慢地转移到永泰那边了……太忠,这稿子就算我敢写,你觉得胡主任会怎么评价我?”
  “大家都麻木到冷血了,”陈太忠听得冷笑,他今天是彻底地被腻歪到了,一时间就正义感爆发了,“好了老赵,给你交待个活儿,最迟明天上午,我要永泰所有的黑砖窑和黑煤窑的明确地点。”
  “嗯?”赵明博疑惑地看着他,呆了足足有一分钟,才苦笑一声摇摇头,“问题是,这也不归你们文明办管吧……好好,我干我干,不过,我哪里可能知道所有的明细?”
  “找几个典型也行,”陈太忠点点头,确实,永泰那边山不少,地形也复杂,找出全部,只不过是他的一时冲动罢了,“这件事我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就要处理。”
  “但是,这确实不归你们文明办管,”雷蕾再次强调一下,提醒他不要冲动。
  “放心,我有道理的,”陈太忠笑着点点头,心里暗自得意:几个月前,我可是跟蒋世方当面抱怨过,说永泰的精神文明建设不够,这真是老天送来的突破口……
第2326章
初次检查(上)
  “陈太忠要去检查精神文明建设?”马勉看着自己面前的华安,沉吟了一阵方始发话,“他有没有说要安排多少人去?”
  “没说,不过他说想带几个媒体记者,”华安也有点挠头,心说陈主任初来乍到下基层,这是能理解的,算沉得下心搞工作,但是还想着宣传,那就有点不合适了——作为一个新人,你得先把尾巴夹起来不是?
  “他不让你提前联系永泰,还要带记者,”马主任又沉吟一下,果断地做出了决定,“你让调研处的宋颖跟着去,派一辆中巴……反正小陈自己有车。”
  宋颖是调研处的副处长,四十岁出头,黑瘦矮小眼睛却很大,她比较恋家,虽然在调研处上班,但是素波之外的地方很少去——她对大家的解释是:我晕车晕得很厉害。
  不过,她的公公有点影响力,大家不太好叫真,尤其是调研处还有一个副处长柳青云,就喜欢四处乱跑,素波附近玩遍了,就全省跑全国跑,离家越远越好。
  这俩副处长,倒也是绝配了,相互取长补短,所以,像去永泰这样的地方,安排宋颖是正合适,反正检查一个县城的精神文明建设,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那记者……我安排《天南青年报》?”华主任谨慎地请示领导,《天南青年报》是团省委牵头办的,影响力有一点,却主要是在体制内,很好控制,真的是进可攻退可守——而且,青年嘛,更该多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很符合主旋律。
  “嗯,”马勉点点头,接着似乎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抬头,笑着发话,“你跟小陈说,他也可以自己邀请熟悉的记者,这家伙在媒体里也有点关系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6/29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