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道武者路(校对)第5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6/657

  但再看另外一份,内容却是一份通缉令,说的是故土凶徒王宗超与叛逆姜紫媛勾结,施奸计夺取“日月星辰神禁罗网”,又悍然毁去“万兽社稷图”、“虚空升龙道”若干军国重器,杀伤青龙军精锐将士千余,致使仙秦千年归化大计中道夭折,其罪滔天,其恶不赦,又特别言明王宗超深谙炼窍之道,与人仙炼窍之法大相径庭,却又别具厉害之处,是为仙秦心腹之患,号召军民共诛之。
  两份内容自相矛盾的文书,都印有青龙府将印,以人仙血气,汇无上军煞,具镇鬼慑神,号令万众之威,却是无论如何都作不得伪。
  “两份文书,皆需于九日之内发布,只要一份曾有过三人以上观摩,另一份自行销毁。”蒙恬目视郑吒说道,他虽言语温煦,但一眼之下,自有一种不容回避的无形压力油然而生,“该怎么做,你想来已心知肚明,切勿让本将失望!”
  有道是: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王宗超与青龙军一战,既充分显示出其危险性,也充分展示了他个人乃至他所拥有功法的价值,这让蒙恬下定决心,要么着力招纳劝降,化解前怨,要么就要不惜代价抹杀这位仙秦的危险对手。
  “只要我还会与他见面,定会如将军所愿!”郑吒拱手称诺,他这倒不是敷衍,如今蒙恬也算是显示了足够诚意,只要盖有将军府印的招贤榜公诸于众,也就基本没有设计诱来王宗超再翻脸不认账的可能性,毕竟这对于他乃至整个青龙军的威信将会是巨大的打击。而王宗超如果能以一种合适的地位回归仙秦体制之内,无疑比一直与仙秦为敌更好。郑吒估计,王宗超若是仍没法随意进入,并保持较长时间的升维状态,依旧做不到单凭一人抗衡青龙军的全盛阵容,更别提整个仙秦了。
  蒙恬点点头,又道:“眼下‘千秋竞擂’在即,四方军团、各部公侯、院府皆着力招纳豪杰强者出战,力争桂冠,此事你可知晓?”
  仙秦推崇武勇之风,自洪荒界奠定根基以来,便设有每十二年一次的“天干竞擂”,每六十年一次的“甲子竞擂”,以及每千年一次的“千秋竞擂”,每一次竞擂都是不论出身,不择手段,但凭个人本事一决胜负,最终夺冠者,堪称风光无二,一步登天,哪怕仅仅表现出色者也能得享许多好处。除此之外,每一次竞擂也是仙秦各大官方、民间势力昭显自身实力、打击对手的最好舞台。所以虽然每一次竞擂都多有死伤,但热衷参与者仍然络绎不绝,规模一次比一次浩大。上一次“甲子竞擂”,直接参战的选手就已超过百万,而如今却是“千秋竞擂”,气象会恢弘壮观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哪怕是瞎子聋子,到了仙秦之后都能深切感受到“千秋竞擂”将至的狂热氛围,郑吒自然早已知晓,当即点头。
  蒙恬随即说道:“这次本将主导的‘回归大计’中道夭折,又折损几件重宝。朝中已有不少官员弹劾本将,说本将不仅仅作战不利,还空耗许多资财从故土招来一批不中用的废物,甚至提议将全部归化之民都贬为流民。眼下‘千秋竞擂’,却是你等证明自己,也是本将摆脱那群鼠目寸光的庸官诘难的最好机会,故绝不容有失!”
  仙秦共有十天域,其中以甲木、丙火、戊土、庚金、壬水先天五行命名者为内五行天,也称五行仙天,这也是仙秦治下最为繁华美好部分,俨然人间仙境,不过却要身具爵位者才能常住久居。此外以乙木、丁火、己土、辛金、癸水后天五行命名者为外五行天,各由五方军团驻守,负责拱卫五行先天,并不断对外扩张征战,除了军人之外,身无爵位的平民多定居于此。外五行天虽然远不如五行仙天繁华富裕,但多数区域仍可保安居乐业。而平民之下,还有地位更低的流民、罪民。其中流民多为归附仙秦的洪荒土著,或者仙秦子民与土著的后代,身具无法掩饰的妖兽体征,血统不纯者。而罪民则是触犯秦律遭流放,或者还未缉拿归案者。这两类人不仅仅不允许进入五行仙天,而且还没有在外五行天郡县长久定居的权利,往往只能在各地不断漂泊或在边陲艰苦之地谋生。蒙恬之前向归化者承诺的待遇,是基于他们能获得平民身份,一旦做不到的话,处境无疑会艰难许多。
  只要不是天性薄良,对故国乡亲还存在一丝感情者,便不能对此熟视无睹,何况这也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郑吒虽然对鬼神世界民众其实并无多少感情,却也当即站得笔直,铿锵回应:“将军委以重托,属下自当决死夺冠!”
  蒙恬却摇了摇头,语气中没有一丝嘲讽,只是平静地述说着某个事实:“你却须知任何一人,同级的竞擂都只能参与一次,如今这场‘千秋竞擂’,除了我等这些老古董之外,几乎所有人都能参与,真正意义的强者如云。你虽有些本事,要妄谈夺冠,却还相差颇远,除非你真能成功说动那王宗超也一并参与。”
  “将军若是信不过属下能耐,尽可给予考核!”
  郑吒忽然抬起头来,直视蒙恬双眼,当仁不让地说了一句。双方目光交汇之处,仿佛有无形的淬厉火花在迸射。
  “喔……汝颇有勇。”蒙恬上下打量郑吒一番,不气不恼,缓缓说道:“我看故土史书中论及天下勇士,说世间勇武之人可分四等,前三者是:血勇,气勇,骨勇。血勇之人怒而面赤,气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却不知,汝之勇又在哪一层?”
  蒙恬虽然语气平缓,双手背在身后,但每说一个勇字,身上一股霸道苍劲的气息都随之数以倍增,如苍松屹地,如烽火冲霄,上连天,下接地,煊赫张扬,仰之弥高,却又有无穷无尽的潜能后劲蓄而不发,如有旌旗如林,连绵不绝,相随其后,只待一声令下就会遮天掩地浩浩荡荡冲杀而出!
  虚无的气势化为真实具体的力量,携山跨海天崩地陷般扑面而来,让郑吒在一瞬间生出一种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每一粒原子都要在这股压力下分崩离析的恐怖之感,但是转眼间,一种发自他生命与灵魂深处,结合得密不可分无懈可击的一股力量便随之而生,在不动声色间将这股压力排斥于外!
  以绝对之意志,构造绝对之领域,外来诸般皆不能侵,此名为“心之壁”!
  “果然面不改色,真神勇之士也!却不知是否也有与之相配的勇力?”蒙恬面容似有所动,但又似没有任何变化,只将一手缓缓伸出,动作随意自然,仿若轻拨飞叶,但看在郑吒眼中,对方却仿佛一位巨人向自己伸出遮天蔽日的巨掌,要像捏一只虫子般将自己攫于股掌之上。
  “请将军赐教!”
  郑吒以掌代刀,正面相迎,这一瞬间,他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有正反两股原力在碰撞、湮灭,又以堪比微型核爆的威力爆发,然而这亿万股暴烈无匹的毁灭力量却又以一种原子钟一般精确入微尽数融会贯通,拧成完美的一股,又在“心之壁”的约束下毫无点滴浪费地作用于对手身上。
  看似简单平淡的一下搭手,但眼前的大殿乃至整个天地却双方彼此触碰的一瞬间剧烈颤抖一下,一抹介于白茫与灰蒙之间的异色在两人双臂间的方寸之地飘动流转,虽无声无息,连一片尘土都没惊起,但相比之下,万事万物都仿佛画在脆弱泡沫上的浮墨一般,而这抹异色则是洗涤液,要将一切彻底抹灭痕迹。
  ……
  “这艘船看来不简单,不会是什么民用船只!”
  看到前所未有的仙秦巨舰,王宗超并未第一时间潜入船内,而依旧身在十几万米高的云层之上,遥遥感应观察。
  但是舰体长度足有三千丈,就已经是不可思议的一个数字,哪怕是二十一世纪都造不出能够在这种长度下不轻易折断的龙骨,即使造得出,长到这种程度的巨舰如何改变航向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不过在王宗超的感应中,这首巨舰水下的龙骨部分不仅仅线条流畅而且有许多浑然天成的,类似脊椎结构的凹凸,又随着巨舰前进自然而然地随波澜出现微小的弧曲摇摆,仿佛龙鱼畅游,看来竟然是以真正的巨龙或者类似的海兽脊椎制成,至于舰体虽然看似金属质地,但其实也是极富柔韧弹性,呈现出生物皮肤的纹理以及毛孔,竟然也是某种巨型生物皮膜鞣制而成。整首巨舰虽然看似一体,但其实可以如有生命的龙蛇般随意曲折拐弯。
  而舰首嵌着一根足有三丈之长的巨型犀角,所指之处,前方三十丈内的海水都自动从中分开。整艘舰体都荡漾着某种奇特力量,将四周海水排开一尺,不受任何海水风浪的阻力、压力。看来也只有仙秦凭着洪荒界丰富到不可思议的各种异兽资源,才能制造出这种玄奇壮观的产物。
  不仅如此,这种辟水结界同时具备隔绝外来神念探测的功能,即使以王宗超的能耐,也只能感到舰内有十余人仙气血透出,不过却不代表舰内仅有十余人仙,事实上人仙堪称“不漏之体”,若他们不激发气血,便不会有任何气息外泄。有所感应的十余人仙,只说明他们恰好在练武或者动手而已。
  “这般看来,船上估计有过百人仙,对比青龙军的阵容,也该是一股了不得的势力,要混入五行仙天,或可从此下手……”
  正想施展手段潜入舰内,王宗超忽然多留了一个心眼,顺着巨舰前进的方向,感应远方的海域。
  由于初来异界,王宗超的天人感应并未在第一时间达到最佳状态,而是随着对环境的适应渐渐恢复,如今只能感应方圆万里之内,虽然这已经是足以覆盖整个行星,左右一个星球元气运转的庞大天人相应,不过放在大到不可思议的洪荒界,依然有所不足。
  此时他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方向,顿时感应到两万里之外的具体情形。
  “船正朝着一个规模极大的涡旋核心而去,越接近涡旋核心,温度越是森寒冷彻,除了海水之外,连热能也被吸引着往深海下的无底深渊泄去……而在漩涡核心处,居然有都天神煞的残余气息!”
  在有所发现的情况下,王宗超当即转变主意,舍了巨舰,直朝涡旋核心所在而去。
  巨舰航速极快,加上顺流而行,比任何现代鱼雷快艇还要快上近五倍,真正意义的日行万里,不过与王宗超的速度相比仍然不值一提,很快的,王宗超已将这艘巨舰远远抛在后方,来到涡旋核心区域。
  越接近涡旋核心,海面越呈现浓厚的深蓝色,到核心方圆百里内已是一派深不可测的漆黑,一种深邃幽远、冰冷死寂的气息弥漫而出。然而与这种冷寂气息成巨大反差的是,这里的海水流动已经湍急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地步,浊浪翻涌声震四方,仿若猛虎怒啸恶龙长吟。
  围绕着海涡核心,俨然有着九个规模从方圆数里到里许的海岛,孑然独立于浑天怒海之间,岛上寸草不生,穷山恶岭,赤峰峭崖,怪石嶙峋,别具一种峥嵘狂放的暴戾气势!四周又无数星罗棋布的明暗海礁,四周惊涛骇浪一刻不休地翻涌沸腾,隆隆拍击到岛礁之上,大量的水沫飞溅化雾,让天空更显阴霾。
  天空一派阴蒙浑噩,却并非阴云雾气遮天,而是一种混沌不明,躁动不安的弥天气机,时而还有悠远宏大而又浑浊不清的闷雷炸响,犹如太古神魔跨越亘古传来的咆哮呐喊,并无雷电相随,却叫人听了心中异常烦闷,仿佛血肉骨骸都要被雷声彻底震碎,再绞成淤泥般不可分割的一团。就连王宗超在听到一声闷雷时也感到整个天地有一瞬间的模糊失真,天人感应受到不小的妨碍。
  “果然又是都天神煞,而且规模比青龙军所用的还要大上许多!单凭这样的一声雷响,四次雷劫以下的鬼仙如果贸然神念出窍,只怕就要重创当场!人仙虽然好上不少,但也难免被震得气血浮动,不过如果适当控制,借以锤炼气血倒是不错。”
  王宗超心中估计:如果青龙军所用的“小都天神煞”只算是战术核武器的话,那么眼前俨然是曾经爆了一枚“大伊万”的遗址。当然这也是因为地处洪荒界,这种模拟洪荒界十二先天魔神相互斗争碰撞的开辟破灭之力还要更强大数倍,甚至上升到长久影响一个区域的法则的地步。
  真正让王宗超感到震撼的却不是“大都天神煞”的残余威力,也不是海岛上活跃的一股股或强横或奇诡的气息,而是怒海、凶岛之下隐藏的事物!
  转眼间,王宗超已从高空降落海中,又直向深海潜去,虽然这一片岛上海中高手凶兽无数,但他的行动却依旧不为任何存在觉察。
  一落入海中,顿时感受到堪称恐怖的巨大涡旋之力,地球上再凶猛的漩涡激流,与这个规模比整个太平洋还要巨大的漩涡相比都成了池塘里的小玩意。
  而越是下潜,四周水压以及激流向下的旋绞之力更是巨大,哪怕是一片轻如鸿毛的浮木在这片海域中都没有任何浮出海面的可能,而哪怕是一块钢铁在数千米的水下都会被转眼间绞成粉碎。不过王宗超却依旧来去自如,所到之处,四周涡旋激流既不会因为他的存在而出现丝毫变向,也无法将半点力道施加到他身上,仿佛他只是一个不存在于物质世界的幻影一般,四周各种奇形怪状的深海鱼兽也都对他视而不见。
  身入深海,观望四周,王宗超越来越是流露出叹为观止的震撼之意。
  只见海面上规模并不如何可观的九座孤岛,在海下却俨然是九座高不可量的万仞峻峰。其质虽似土石,但其坚却更胜精钢,不仅能够抵御住激流冲击,而且还仿佛有生命般时刻在缓慢生长,估计也是渗入了息壤之类神物。
  如此一直向下,足足下潜了数千里的深度,连水的密度与性质都因为巨大压强而出现微妙变化时,王宗超终于亲眼目睹那个给他以无比震撼感的存在。
  那是一条巨大得无与伦比的九头蛇,每一个分支蛇头都蜿蜒近百里,而蛇身更是一直蔓延到向一个深不可测的漆黑涡旋,每一刻,都饱受向深海倾泻的亿万吨的汹涌海水冲刷,显然大海深处无止境吞噬海水的某个神秘无底洞已死死吸住了它的躯体。而它的每一个蛇头,又遭九座万仞巨峰稳稳镇住,不得翻身。
  被无底洞吸住,被九峰镇住的九头蛇躯体上下上布满密密麻麻的鳞片,每一片鳞片上都有奇异的纹理游走,散发着浩瀚神秘的气息。这些鳞片多有残缺,伤痕累累,许多地方已经露出白骨,伤口大都残留着强烈的都天神煞毁灭气息,依稀可以感受到其经历了何等残酷的大战。
  然而王宗超却能够感到它还远远谈不上死去,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上,它根本不存在着死亡的概念!
  没有诞生,也就没有死亡。这头九头怪物并非这片天地孕育诞生的生灵,而是在这片天地诞生之前就已存在的先天异兽,就算这片天地毁灭,它也未必会死,顶多也只会暂时改变生命形态而已!
  “莫非它就是洪荒传说中的九头相柳?风云世界的四大瑞兽与它相比简直成了人畜无害小白兔,暗黑世界完全体的七首恶龙——塔萨梅特只怕也有所不及,居然连这种规格外的先天凶兽都能够重创、镇压,仙秦的实力当真难以想象!”
  王宗超虽然曾在不久前重挫、逼退了青龙军,但却深知这关键是依仗了暂时的升维状态以及“日月星辰神禁罗网”之力,若是在洪荒界,自己得不到星辰加持之力,而青龙军源自洪荒界的“小都天神煞”之类杀器的威力却反有提升,即使还是相同的阵容,自己仍胜算渺茫,哪怕与紫媛联手都难言必胜。而如今见识的这一切,更让他深刻认识到仙秦的恐怖实力与底蕴。
  在观察九头巨蛇的同时,王宗超又将目光投向将将后半条蛇身吸住是无底洞,无穷无量的海水正一去不复返地向其中奔流泄去,形成一个完全无法看透的,深邃而漆黑的涡旋,幽深死寂,不可揣测,仿佛是天地间一切“流动”事物的最终归宿——不仅仅是流水,还有气流、热量乃至于……时光。
  这里的彻骨奇寒早已远远低于冰点,但由于恐怖的水压与湍急激流,水却没有任何结冰迹象。由于每一股水流都在以数倍音速的恐怖速度冲刷切割,哪怕是一枚钻石落入这里,都会在瞬间如放入大功率洗衣机的松脆饼干般彻底化为浆泥,而且每向下一丈,这股吸扯力量都会数以倍增!
  就连王宗超夜开始要用上锁定虚空的规则力量才能稳住身形,避免自己被吸入这个涡旋深处,但仍能感受到自己体内的血液乃至元气流动都不由自主地遭漆黑漩涡吸引,需要转化无始无终的混沌状态才能不受妨碍。他有一种直觉,哪怕是自己,被吸入其中也难保会一去不复返。
  “看来,这也就是所谓的‘归墟’了,简直就是另类的黑洞!……洪荒界果然是许多传说的源头,精彩万分,惊喜不绝!”
  谨慎地与“归墟”保持一定的距离,王宗超绕一道道蜿蜒蛇身而走,忽然有所发现。
  身形一动,王宗超已来到巨蛇的九条分颈中,其中蜿蜒盘绕的一条内侧,紧接着浑圆力场外放,将四周的海水激流尽数排开,来到一名披甲武士之后。
  只见这名武士全身都被一副古铜色盔甲严密包裹,盔甲厚重而粗朴,看上去甚至不如青龙军普通将士身上的盔甲来得造型精巧别致,连表面也因饱受激流冲刷而面目全非,但却别有一种荒蛮古朴的力量感。这位武士手中紧紧握住一柄漆黑大剑剑柄,而剑体则早已深深刺入蛇躯,以刺入点为核心百丈之内蛇鳞尽粉,向内凹进去一个谷地,连带着武士整个人都深深陷入蛇躯,充分显示出这一刺的巨大威力。
  王宗超能够看得出:原本相柳要将这名武士绞杀,却在此之前遭他反戈一击重创。而在拼死一击之后,油枯灯尽的武士也被相柳一起带入深海,又随着相柳被镇压而从此不见天日。不仅如此,相柳的庞大身躯也在相当程度上成了他的防护屏障,使得他不至于被吸入归墟,也不必承受太过强烈的激流冲刷,这才能存在至今,连他的战友在战胜相柳之后也没能注意到这一点。
  而王宗超能够轻易发现他也并非纯属侥幸,毕竟哪怕是蒙恬等级的拳意实质人仙,在没能锁定虚空,以及天人合一融于自然的情况下,来到这处临近归墟的深海也会相当吃力,而且人仙并不以对四周环境的广域感知见长。至于鬼仙虽然神念搜索能力强大,但在这处上有都天神煞,下有归墟的绝地,也要避之则吉。
  “能够在与相柳一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战士,无论是本人还是所用武器都非同小可……”
  王宗超心中寻思,一边伸手在对方背后拍了一拍,潜劲透甲而入,借以感知其内部状况。
  但这一举动,却仿佛忽然点燃启动了一架沉默了千百年的战争机器。原本彻底没入蛇躯的漆黑奇形大剑迅若雷霆地从相柳体内抽离,又在披甲武士的挥斩之下以挟泰山超北海之势轰然直斩到王宗超面前!
  黑芒席卷,极光电闪,神魔咆啸,吞天噬地!
  莫非许多岁月过去,这位困于不见天日的深海之下的武士还没有死去,而且还保持着惊人的战斗力?
第六百四十四章
妖兽血脉
  王宗超双手一动,以一个看来平淡无奇的空手入白刃架势,将披甲武士斩出的一剑平平纳入双掌之间,一切重新恢复了平静,之前这把漆黑凶剑散发的无匹凶煞声势仿佛只是一瞬间的幻觉。
  被合在王宗超双掌之间的大剑以一种黯淡无光的奇特墨色金属铸造,看起来残破不堪,足足十二道崩缺布满剑刃,蔓延的裂痕几乎让剑体断成十三截。之所以还能保持完整,关键是九道蛇纹游走剑体,在留下深刻的蚀痕的同时也仿佛筋络一般将大剑串联起来。
  看似轻松接下这一剑,但王宗超脸上却没有半点轻松之意,而是眉宇一皱,面色微凝。只见他接触大剑的双掌掌背上的皮肤骤然暴起无数可怖的青筋,青筋不住蔓延,直有遍布全身之势,但随即又平复下来。
  而他双掌间的巨剑则仿佛被束缚的巨蟒般不断扭曲震晃企图挣脱钳制,一股股苍莽而凶煞的气息从大剑之上向四周扩散,或奔涌、或吹拂、或暴烈、或浑厚、或躁动、或死寂……又在反复碰撞交汇之下,爆发出万千低沉混闷的连绵殉爆,虽然响动依然不大,但却蕴含这一种仿佛可以颠覆乾坤、重演洪荒的宏大生灭意境。
  “又是一名如青龙军副将裴越一般的死士?这种杀敌之法,委实堪称勇猛惨烈!”
  凝视着披甲武士以及他手中的这把大剑,王宗超忽然有些明白相柳当年为什么会栽了。原来这幅盔甲最大的功效并非为了防御,而是如引雷针般最大程度汇聚都天神煞之威,再全数集中于剑上,刺入相柳体内再作爆发。由于威力过大,哪怕是这柄质地不亚于A级神兵的大剑也难免在一击之下残缺崩裂。至于中转、驾驭这股力量的人……
  王宗超忽然运劲于掌,一股潜劲透剑而震,轰然一声,已将眼前密不透风的盔甲彻底解体,散成头盔、肩铠、胸甲、臂铠、裙甲、战靴等部位,然而在盔甲之下,露出的却不是活人,甚至不是尸骸,而是一团人形的浑噩气旋,其中似有十二尊威势不凡的存在幻生流转,或是操龙踏蛇,或是身绕水火,或者压根就是一道无穷华光和一团漆黑玄暗,这些搅动法则,主宰生死的存在又与一只汇聚了九种凶戾猛毒的九头蛇虚影纠缠成不可分割的一团……更确切说,这些都不是可以肉眼稍为解读出的东西,只是一种纯粹的意境感应。
  而在这莫可名状的一团之中,又有六七百个光点在明灭闪烁,跳跃震荡。虽然每一个光点都是瞬息百变,不可捉摸其具体位置,但存在感却是无比强烈,每一下震荡,都带动整团气旋剧烈翻滚凝结,仿佛要以此为核心重组成有血有肉的人形。不过仅仅一瞬之后,这些光点又迅速黯淡湮灭,连带着整团浑噩气旋也彻底失去人形轮廓而迅速散开。
  王宗超将手一招,这团气流便迅速塌缩凝实,化为一块拳头大的人形浑浊晶体,落入他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6/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