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道武者路(校对)第5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5/657

  “你会做到的!只要时机成熟!”王宗超语气无比肯定,他对郑吒足够了解,也有这个信心。
  齐藤一却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看来我的心思终究不够纯粹,没能做到直指本源,在世界之石中见识那创世一瞬。”
  “老齐你也就不要藏着掖着了。”王宗超忽然意味深长一笑:“郑吒一时无法演示他的收获,你可不一样,还不赶快让我们开开眼界!”
  “呵呵,也没这么夸张,不过也是颇有所得,在此献丑了!”
  齐藤一说完之后,只将脑后六道轮盘升起,只见六色轮盘正中,豁然已多出了一块由千万细小晶面与色彩组成的晶体,每一块晶面上,都若有若无地映出了大千世界各种场景与气象,让人感觉自己所见、所知、所想、所悟的一切现象与原理都能够从中找到,无比熟悉亲切,但又无论如何都看不究竟。苍茫、神秘、玄奥、莫可名状、演化无穷……仿佛一枚高高在上,主宰六道苍生的大道之眼,一切大道奥秘都能够从中找到,教人身心俱迷,无可自拔。
  这枚晶体,齐藤一并没有让所有人都看到,而是作了一些掩饰,精神境界越低的人越是看不分明,黄飘远等几名新人甚至对此一无所见,而其他人中,除了郑吒早已见过原版而不为所动之外,几乎都表现出明显的震撼与沉迷。
  区别只是各自失神时间的不同,王宗超几乎只在短短瞬间就回过神来,随即笑道:“这就是你对世界之石复制与理解,同时也是镇压六道的‘阵眼’了?不错,不错!恭喜老齐你确立证道之基,有望在穹冥帝君传承之上另辟新气象!”
  “虽然的确很像,但我仍然感觉有些不对的地方……”郑吒却看着齐藤一显化的世界之石若有所思。
  “只是囫囵吞枣,牵强附会,能够记下的不过三成,其中能够有所领悟的也不过两三成,疏漏在所难免……”齐藤一摇了摇头,与三名不朽之王一战中,他足有近万神念破碎,虽然及时服用补充法力与精神力的药剂,一时也难以尽数恢复,随后又几乎动用全部神念用于强记、复制、观想世界之石,眼下战力已几乎十不存一。不过六道轮回自有法度,又以这枚观想的世界之石为阵眼演化出新形态,倒也运转无碍,不至于让六道洞天内的事物失控反噬。
  “三成够了,反正老齐你就算自演一界,也不会照着暗黑世界的模板来。知道得太多,说不定反而让自己的路子走偏。”王宗超见齐藤一虽然自谦依旧,却无任何懊恼不满之意,也知他自有见地,随即又问道,“以你目前积累,不知能渡过几重雷劫?”
  “六重已是绰绰有余,不过七重仍旧差了许多。事实上,我估计法则天雷的威力大概也就是接近七重雷劫的程度。”齐藤一给出一个答案,“大道无形,真正演化完全的世界,并不需要具体的世界之石。正如真正高明的阵法也不会有具体的阵眼。只有当我将这枚世界之石彻底化作无形,才算是真正消化了这次收获,有望冲击七重雷劫。”
  六重雷劫的鬼仙,神魂撕裂虚空,游走大千,境界已经足以看齐化神初期,单论神念强度,甚至堪比化神中期。如果考虑到齐藤一刚刚渡过四、五重雷劫不久,这般进境,绝对称得上突飞猛进!
  说话间,齐藤一也将显化的世界之石连同六道轮盘一并收起,而直到此时,其他人才从世界之石的苍茫玄奥气息中回过神来。
  “好厉害……这种手段,如果用来对敌的话……”观摩神念显化的世界之石,效果固然远不及观摩原版,但也能有两三成功效,秦缀玉在隐约感到颇有所获的同时,也对自家的不觉失神沉迷暗感心惊,心知世界之石对走天人交感路线的人们震慑与诱惑之大,如果齐藤一存心借此误导惑敌,后果可想而知……
  秦缀玉这一趟回归暗黑虽然进步不小,但距离成功撼动“不可磨损”规则总有一线之差,某种程度讲,这已经不是单纯提升力量所能克服,而是更趋于缥缈难测的顿悟与觉醒,所以不得不再次望而兴叹。此时的她心中下定决心,最迟在下一场任务之后,定要挑战不朽之王一次。
  却听齐藤一忽然补充了一句:“我在解析复制世界之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世界之石在解析复制我,在世界之石中,我能清楚看到六道轮回运转的痕迹,甚至还有郑吒的刀招以及鳌拜的燃烧尸火。在我们回归主神空间之前,世界之石相比最初已经变得缩小且虚无化了不少,这明显也是受了我的理念影响。或许,这才是‘阿努之眼’的真正本质,作为天道枢纽、造化具现,它不仅仅可以如强大辐射源般向外辐射规则,还可以将外来的规则映入、复制以完善进化自身。我们的这一次进入,除了使得轮回规则正式得到庇护所世界的认可之外,还很有可能使得不朽之王更加强大,下一次,说不定他们会用上郑吒与我的能力来对付挑战者。当然,也有可能是渐渐隐去形迹,让我们不得其门而入。”
  “也就是神物自晦吗?如果这一关从此不复存在,倒也有些可惜……”王宗超只是淡然一笑,事实上他对于再次挑战不朽之王也并无太大兴趣,能够直接观摩世界之石一次固然不错,但没有也谈不上痛惋。身为轮回者,他所向往的永远是全新的、未知的挑战。
  “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剩余的奖励点也不够兑换多少时间,该是抓紧准备下一场任务的时候了!”在将目光也一并投向主神光球的同时,郑吒忽然意识到,在他们回归暗黑世界期间,主神的新任务提示已经发布了。
  “下一场任务是——《失落的仙秦》……说起来,这个任务似乎没有什么对应的书刊、影视作品。不仅仅是团战,而且是一场六队大混战,参战各队将不会有新人加入。参战的轮回小队除了我们之外,还有东海队、西海队、东美洲队、西美洲队以及……天神队!进入剧情世界的次序是:东海队、西海队、中洲队,奇怪了,没有另外三队的进入次序……”
第六百三十三章
变天之际
  “天变在即,孰吉孰凶?”
  “只怕凶多吉少,却也有逢凶化吉之机!”
  龙虎山巅,张元旭、张元放两兄弟背负三五雌雄斩邪剑,仰望西方天际。在他们的感应中,一道宏伟的气机自骊山所在位置升起,贯穿天地,化作万千星辰的浩渺光芒,沿着夜幕朗月,投射下来。一时夜空亮如白昼,每一颗星辰都在明灭闪烁,星斗移位,星空抖动欲坠,天地元气动荡不休……龙虎山屹立千年的护山大阵霍然颤抖,仿佛天崩在即。
  “改天换日,斗转星移……如斯气象,莫非是秦陵之内的《周天日月星辰图》之威?”
  传说中秦陵地宫之内,除了百万兵马俑、尽集六国兵戈所铸的十二金人,以及大量水银聚成的江河湖海之外,穹顶还有汇聚天下宝珠奇珍所成的周天日月星辰图。这几大布置,每一件都是堪称旷古绝今,拥有改朝换代,颠覆乾坤之能的大手笔。然而更可怕的是,它们还未必就是秦陵的最强依仗,只不过是知名些罢了。
  时至今日,衰弱到极点的九州结界威力已是百不存一,被结界封锁的秦陵自然开启,而首先引起的变化竟是如此惊人,连星空也被全面扭曲篡改!张氏兄弟在心中惴惴之余,也不禁感慨当年祖龙的气魄之大,先秦修士高人的神通之广!
  毕竟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圣贤辈出,甚至连三清道祖也降下化身,那是一个修真、求道者梦寐以求的真正黄金时代。其恢弘高妙之处,又岂是如今已衰退到极点的修道界所能想象,哪怕这十几年间因天路短暂重开而回光返照,也是远远不能企及!
  即使天师教保存了许多不为凡俗所知的当年秘辛,却也对当年先秦的修道界知之不详。如今张氏兄弟也仅仅知道先秦时期的修行路线以“神、人、鬼”三仙为主,此外还有诸子杂家许多旁门修法,只是基本都断了传承。至于“天、地”两仙的修者,在先秦时只不过是方士的一个旁支——炼气士。与一般炼丹方士不同的是,他们一般出身贫寒又不得权贵资助,没能购买得起昂贵炼丹药材,故选择以自身为偃月之炉,采日魂月魄天地灵气入药,加上自身精气神三昧纯阳为火,意图以此炼就避死延生的仙药。归根到底,这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几乎没有什么得证长生的希望,且也难以修成什么了不得的神通武技。
  直到炼气士尹喜受惠于老子所传道统,以自身为炉鼎炼气成丹,这才开创了直指天、地两仙的“金丹大道”。而后原本修炼人、鬼二仙的张道陵得道祖亲传法箓,清修千日,降伏百万鬼众归于阴曹酆都,内外功德圆满,成就史上第一位天仙,才令“天、地”两仙修法在之后的两千年间渐成正宗主流。
  连张氏兄弟都只是略知大概,至于民间史学家,更是对这些先秦秘辛一无所知,哪怕当年其实仙凡不分,仙家频繁入世干预军政民心。毕竟真正的仙家大能连大范围记忆篡改都能够做到,正如当年穹冥帝君在带走华夏群鬼之时,也带走了华夏民众曾经与鬼类真实接触的记忆。那一夜过后,对于所有普通人来说,曾经鬼魅横行的过去都仿佛都仅仅存在于幻想或者传说之中。类似的事情若是多来那么几次,真相玄机也就只能永远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怪了,秦陵一启,不仅不见死煞之气,天地之间乙木生气反而大盛,又是何故?”
  再过片刻,静观其变的张氏兄弟忽然发现异处——只见四下山林的一草一木忽然显得格外青翠葱郁,生机洋溢,某些已经枯死几十年的木墩竟然一下萌发新芽,以近乎肉眼能见的速度迅速生长起来。原本无色的天地灵气几乎泛起青色,充满了浓郁的草木清新气味,让人一闻口舌生津,自生清爽之感。
  张氏兄弟面面相觑,茫然不知其中有何玄机。
  蓦地,一道冷冽清澈的光华自天外而来,只是一个闪烁,便如梦似幻般穿过龙虎山护山大阵,落到张氏兄弟两人面前,却是一口白玉冰晶雕就的长剑。紧接着层叠剑气仿佛一朵清新剔透又锋锐森寒的青莲随剑绽放,又从莲中幻化出一位道姑形象。
  “是师妹?”
  张氏兄弟见状喜出望外,眼前的道姑俨然正是小师妹张静姝。
  昔日镇魔井破封,井内邪修纷纷闯关,张静姝为求剑戮群邪,不惜让肉身化为金铁玉雕。而后张元放带上张静姝远赴昆仑,请求紫媛仙子运用仙法将她金石化的躯体炼成灵剑,其魂魄也转化为剑灵。此法虽非起死回生,但对于张静姝这等以剑为证道之器的纯粹剑修来说,追求的就是气为剑气,骨为剑骨,意为剑意,魂为剑魂,即使修炼到丹破成婴,元婴也并非人形而是剑形,待到修成本命仙剑,也就位列仙班。所以化身剑灵,对于张静姝反而是一种机遇,不仅少了肉身累赘,而且从此彻底斩灭了源于肉眼凡胎的诸多杂念知障,剑气更精,剑意愈纯,能够一瞬千里出入无间,一斩之下,连元婴后期修士都要小心抵御,不过弱点是没了肉身,力量储备不足,也难以源源不断引聚天地元气,若无人御剑借力,发出数斩之威后便会后继乏力。
  “两位师兄,还请准备两日后开启镇魔井!”与两名师兄见礼之后,张静姝肃然相告。
  张元旭面色微变:“这是紫媛仙子之意?”
  张静姝点头:“届时紫媛仙子必将亲自,镇服一众邪修!”
  镇魔井下,依然还镇压着诸多元婴甚至化神等级邪修,以如今的天师教实力已绝无正面对抗余地,只能依赖先祖的遗泽继续维持封印。不过若是紫媛仙子前来,以她二劫地仙之威,镇服一群实力与境界都大不如她,且因长久囚禁而虚弱的邪修自不在话下。
  张元放不由感叹:“看起来,正一祖师设下镇魔井,其用意正在于此!”
  ……
  一处山野乡村,一名骨瘦如柴的老人躺在一副临时拼凑的简陋担架上,奄奄一息,面色发青。而出奇的是,那并不是普通面无血色的发青,而是一种真正的草木青绿色,血管尤其青到发紫,仿佛身体中正缓缓生长着叶脉。发绿的头发、胡须、睫毛、汗毛,看上去近乎细细的草绒。僵硬的四肢,甚至呈现出近乎木质的纹理与质感。
  老人的子女哭泣着,四周的乡亲或者惶然无措,或者议论纷纷,由于近期草木离奇疯长,下山就医的道路已被灌木杂草覆盖,短时间内无疑没有开辟新路的可能了。
  就在此时,一位穿着一身白色衣裙白袍的女子信步走来,雪白的脚掌走在乡间泥地上,却又不染半点污垢,包括她全身上下,都洁净圣洁得仿佛谪仙临凡,又随时可能乘风飘去。
  无人能知这位女子是从何而来,但一种不容亵渎的庄严之感却让他们纷纷屏住呼吸,眼睁睁看着她走到已经陷入昏迷的老人面前。
  找不到半点瑕疵的白净素手只是虚按在老人额上,老人便自然而然的张开嘴来,吞下了女子手中的一枚小小丹丸。
  说是丹丸,其实更像一枚小小的血红果实,只是果实表皮呈现出一种沉甸甸的金属质感,散发某种古怪的铜铁腥气。
  只是两三个呼吸间,老人身上诡异的青绿色便已迅速褪去,恢复成健康红润的血肉光泽,双眼睁开,双目炯然有神,干净利落地一翻而起,举动间虎虎生风,不仅沉疴尽去,看上去还仿佛年轻了几十岁一般。
  “多谢仙人救命之恩!多谢仙人救命之恩!!”
  明白了事情经过,老人当即向女子下跪,拼命磕头。四周村民也是咚咚咚跪倒一地,既是因为亲眼见证奇迹,也是因为女子谪仙圣女般的圣洁气息。
  又有人一下跪地扑倒,苦苦哀求:“我家也有病人,还望仙子救命!仙子救命!”
  女子微微颔首,素手一翻,手上便多了三枚沉甸甸的血红果实。一群村民都用虔诚而炽热的眼神死死盯着,仿佛见了传说中让人长生不死的蟠桃。
  “此为赤汞果凡有血脉泛绿纹者,只需服下此果,即刻痊愈,兼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若无症状者,却不可贪服,否则反中铅汞之毒!若将此果种下,日日浇灌鸡犬之血,外加元水、朱砂诸物,旬余即有所获。切记,此物秉性为金,以金克木,所种之处,方圆一丈内,寸草不生!”
  元水即是水银,朱砂则是硫化汞,女子寥寥数语间,已通过神念将一切种果诀窍直接印入每一名村民的脑中。
  村民感激复惶恐,最终推选出一名公认德高望重的村老,双膝跪地,双手高举过顶接过“小民斗胆,敢问上仙尊讳,我等必将家家立神牌,时时供奉,不敢有忘仙恩!”
  女子漠然冷淡,不带丝毫烟火气地回道:“吾乃仙秦帝国乙木天青龙将府总管。始皇圣帝念汝等为仙秦弃民后裔,世代沉沦于王道化外不毛之故土,身躯孱弱复又心智愚昧,故大开方便之门。归化仙秦者,皆能得易筋伐髓之药,享三甲子之寿,兼得仙家修法,若能勤勉修行,顿悟大道,或者屡立功勋,得赐仙药,或可寿延千年,甚至长生不死,位列仙班!若欲归化,只需尽心尽意栽培赤汞果树三月,再以火焚其枝干,自可获神将接引!”
  说完,女子也不管一群跪倒在村民如何癫狂热切,对有机会成为仙界子民,甚至修成仙人万端痴迷,径自飘然离去。
  就在,忽然只听一个苍老声音传来:“道友且慢!”
  “喔?”女子缓缓回头,看向场中忽然多出来的一名身穿飞布道袍,看上去颇为平凡土气的老道士。
  “故土仙道早已衰落多时,还能修出阴神,又渡过数重雷劫的大修,屈指可数,想必先生乃是当世修家魁首了,倒也省了我上门拜访的功夫!”女子微微颔首,心知自己与对方之所以都是神出鬼没,来去无踪,原因就在于彼此都非实体,而是神魂出游显化。
  ……
  骊山,为渭河流域秦岭支脉,海拔1302米。传说上古之时,女娲就是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秦始皇则将他的宏伟陵寝建在骊山之内,只是至今无人能得其门而入。周、秦、汉、唐以来,骊山一直作为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亦有许多仙家传奇,最知名者莫过于骊山老母。
  然而早在二十多天前,这座承载了无数古迹与传奇的千古名山已然面目全非!
  先是骊山地震,山川移位,渭河改道,灾情波及方圆百里。最中央的骊山尤其凄惨,一时间,山峰崩溃,地泉涌出,一道道青气白光冲上云霄,天空群星变换,也不知有何玄机。等一切平息下来,骊山之巅已彻底坍陷陷落,原址出现了一方数亩大小,黑漆漆深不可测,不知到底通向何方的巨大地洞。
  还未等政府派出救援队与考察队,地洞四周一切草木已莫名疯长,不过数日间,足有数百米高的擎天巨木便用枝干绿叶将地洞附近的天空完全遮盖,丝毫阳光也不泄露。须知世界上最高的巨杉也不过一百五十米,然而骊山周边的树木竟不乏在十天内长到超过三百米高的,让骊山看上去大大拔高了一大截,当真离奇之极。
  即使派出侦测飞机,也再难透过遮天蔽日的绿叶一睹洞中究竟。地洞附近的地面则全被直径数米粗的树根与藤蔓纠缠蜿蜒,连一点点泥土都看不到,远远望去,都是一片犹如山脉一般的壮阔的苍茫深青浓绿,根本就不容人畜通行。而且那些巨木的树皮坚韧致密到堪比防弹衣,连火烧都只能烧焦一层表皮,哪怕动用炸药开路都会更快重新生长填补上,摆明的让世俗军队彻底无从下手。
  由于早在此之间已经获得一系列异象警告,当地政府也已事先尽可能疏散周边群众,一切变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还不算太过惨烈。不过随后以骊山为核心迅速大范围扩散的植物异常繁茂疯长的现象却让无数人为之措手不及,焦头烂额……
  清晨,雾起,因浓密绿荫包裹而显得臃肿许多的骊山笼罩在云雾之中,轮廓看上去一片模糊。
  意寄云雾,轻于烟尘,漠漠然寓于太虚,淡淡然飘于苍穹。高翔自身仿佛已彻底解体化虚,化身渺无边际的云海,无处不在。
  这种最为深入的天人合一状态,高翔已经保持了七天时间,如今他的刀气,早已寄托云雾雨露,渗透到方圆数十里内的一草一木之内,只要一举引发,就能如庖丁解牛般将眼前这一片比任何原始森林还要更加繁茂稠密的浓绿天地彻底粉碎瓦解!
  他的刀气也随着化散、化雾,寄托心念,向被草木封锁的地洞深处渗透。
  随着越来越深入的感应,他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地洞之中,并非一个阴森地窟那么简单,而是很可能通向另一个广阔无边的世界,一个充斥着精纯而浓厚的乙木灵气的世界。只因那一个世界独有的天地元气源源不断涌入这一片天地,这才使得众多植物疯长异化。
  虽然从目前看,这是一场灾难,一场植物大肆压缩人类生存空间的灾难,而且不乏其他附带影响。最起码高翔就感到这些时日来天地间火性元气日益活化,或许正是基于木能生火的五行之理。
  不过要是全然有害无益,却也未必,最起码对于高翔来说不是。他能够明显感受到随着草木繁荣,空气也变得清新洁净了许多,因人类社会日益工业化而导致的大气污染在短短时日内就几乎被悉数净化。自己这些天来吞吐吸纳精纯乙木灵气,吐废纳新,体质已有了不少改善,即使战力提升不明显,但寿命至少可以平添近十年。而且这些满浸大量乙木灵气的植物完全可能在短时间内催生出大量近似百年人参、千年何首乌一类天才地宝,对于武者来说,或许反而成了天赐的福音。
  然而这种很可能涉及沟通两个世界的天大手笔,高翔可不敢相信对方没有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后继手段,若是善意还罢了,若是恶意……故高翔此行务必尽快弄清秦陵中的虚实。
  而他也并非莽撞之人,既然秦陵中俨然涉及了另一个异世界,冒然进入,天人合一境界很可能会大打折扣,故选此两界交汇之处,先行适应、试探,再图深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5/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