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道武者路(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657

  虽然相比自己的“御宏观微之剑”,这一式利用植物生气,感悟草木滋生、繁荣意境的剑招威力算不了什么。但发招者毕竟浸淫此道多年,其细微机巧,衍化变通,也有许多王宗超没能想到的可取之处。对比“御宏观微之剑”主要感悟自T病毒传染扩散的无匹霸道,这一招从某种程度讲还能更合乎自然,不偏不损,发招者欠缺的只是力量,但假以时日,也未必不能晋升到与“御宏观微之剑”同级的境界。
  “怎会是你?”
  身材枯瘦,留着两撇八字胡,外貌有几分滑稽诙谐之感的老者持着一柄三尺竹剑,从一处树头一跃而下,正是在围攻赵缀空一战中不幸牺牲,后来又被中洲武神转化为武界英灵的剑宗长老——剑皇。他的一切气息都与草木完美相溶一体,若不动作,几乎没有人能够感应到他的存在。当然,不包括王宗超这位在神域中等同于全知的神主。
  “怎么你看来竟是真正的血肉之躯?你多年来都未曾现身,我还道你早已超脱凡躯,登仙成神了。”
  剑皇一落地就连连嚷道,他的剑道原本自从《万剑归宗》中感悟出一式不留余地的自爆式“万剑归元”后,也就已差不多走向绝路了。但在被中洲武神重塑身躯时,他却从中参悟出“血苍穹”的一丝真谛,由绝返生,感悟生灵剑意,从此走上了一条不亚于“天剑”的崭新剑道。
  也正因为他对生命本质拥有独到的感悟,所以一剑之后,才能洞察王宗超的确是血肉真身到来,一时技痒难耐,虽然明知不敌,仍迫不及待地开口邀战,“既然来了,说不得也要好好比试一番。”
  两人之前的些许比试,已吸引了附近其他人的注意。蓦地强光突绽,仿佛晴天霹雳,咋明又暗。若是眼力稍差的武者,最多只会感觉眼前仿佛有一道电龙蜿蜒横空,一闪即逝,却在自己视网膜上留下一道一时难以泯灭的痕迹。
  下一刻,王宗超面前已凭空出现了一名广额深目,面蓄长须的中年人,身后黑缎嵌金披风猎猎飘扬,像是威震一方的大豪,说不出的威风凛凛。却见他稍一现身,便对王宗超附身下拜:“独孤鸣见过王老师,当年授艺之恩,某莫不敢忘!”
  此人却是当今无双城城主独孤鸣,王宗超当年曾经传授他“雷霆诀”,也算是半个师父。当年恶魔队肆虐之时,他还未成先天,与断浪一般没有对战恶魔队的资格,反倒保住性命,如今已成赫赫有名的一方武林大豪,功力之深,已渐臻天人之限,也有资格在武界长留,甚至深入武界中心。
  虽然中洲武神不受拜祭,不过独孤鸣如今却是以对待师长辈行礼,却也无可厚非。
  王宗超见状点头赞许,“没想到只是一套‘雷霆诀’,你便能与‘降龙神腿’融汇变通,自创‘光电腿绝’,将一个‘快’字发挥到淋漓尽致,如今整个武林,速度当以你居冠。”
  独孤鸣闻言大喜,连忙起身谦逊不已。
  忽然四周变得明亮起来,但却并不是阳光变强或者忽然多了某个光源,而是无论一花一草,老树磐石、小桥流水还是每一个人,一切事物都同等地变得明亮、透彻了一分,这是一种发自事物本身的明亮与纯净。
  随着这种明净透彻,一名肥大僧人举步而来,向王宗超合十行礼,却也是一名熟人,无双城前护法——释武尊!
  “明心见性,一切平等?看来这十余年来,大师在佛法武道两途皆是精进!”
  只是一眼,王宗超就足以看出这大和尚至少已悟通了记录在武界的“佛光初现”与“金顶佛灯”两式正宗如来神掌的四成真意,再加上曾得自己传授“旭日诀”,故才有“所到之处,众生平等,一切皆明,自见本性”的一份佛家大德气场。而且他本来就是佛门中人,不同于秦缀玉练神掌时只参悟招意却不修佛法,而是真正借习神掌而修佛法,确确实实的符合神掌宗旨,若能悟通六七成真意,成就天人,也是自然而然。
  紧接着便是一名身穿泛黄道袍,披散头发,掌中握着一个酒壶,且歌且饮,看起来既豪迈又狂放的邋遢道人;以及一位天青色道袍一尘不染,银发挽成道髻,鹤发童颜,整个人显得出尘飘逸的老道先后闻讯而来与武神见面。虽然两人气质迥异,气息功法明显也并不相同,但王宗超却能感受到他们一身玄门道气极醇且厚,早已凝结虚丹,随时有成就金丹之望。
  若放在风云原剧情,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叫人记得住的知名人物。毕竟相比佛门,风云世界的道家原本就存在感极低。然而架不住九空武界已联系上鬼神世界,再加上天子系的河图、洛书系,高深道家功法真意已在武界大有呈现,借武修道,道门大兴,已再非无望。
  转眼间,汇聚于武界中心的强大武者陆续出现,除了英灵之外,几乎全是开始涉足天人之限的半步天人。要不是中洲武神一般不公开具体的天人功法口诀,只是在武界中随机展现相对模糊的武道真意以待有缘者,只怕早已有不止一人成功突破。
  中洲武神虽不受拜祭,但既见武神,少不了就有人寻求指点,甚至有人大胆邀战。
  “武道之本,终究还是手上见真章,非在口舌。”这次回归风云,王宗超并没有再开坛讲武的意思,而是当即宣告:“从现在开始,一个时辰之内,九空武界出入不禁。一个时辰后,我会和所有在武界的每一个人都对拼一招,但也只局限于一招。一招之间,生死无论,祸福自取,若不愿参与者,还请自出武界!”
  王宗超一言出口,遂已传遍武界,传入每一个身在武界的武者耳中,身在并非身在武界,却与武界有着精神联系的武者,也能清晰入耳。
  自中洲武神成就真神起,十五年间,又何曾有一日广向天下宣示神级?一时武林震惊,天下轰动。大量寻求千载难逢突破契机的武者纷纷进入武界,但也有不少心中胆怯,不敢直面武神的武者悄然退出。
  勇气不足者畏缩趋避,心意不纯者疑神疑鬼,意志不坚者患得患失,然而真正意志坚定、心意纯粹的武者,却已利用一个时辰的时间,全神贯注地调匀气息,消除杂念,将身心调整到一个最巅峰的状态,务求在即将到来的一招之间将自己毕生武学精粹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某些碰巧有伤在身的武者,甚至不惜强行镇压伤势,抱伤而来,完全置自身生死于不顾。
  转眼间,一个时辰已至,在每一个还身处武界的武者、英灵面前,都各自出现了一个王宗超。
  气机相接,在每一个武者眼中,眼前的王宗超的气质又在骤然间为之一变,变得与对应的武者一般无二,仿佛另一个自己,力量相当,拳意相当,武技相当,但大同之中又有小异,甚至呈现迥然相悖的无数种衍变可能,携无穷武道真意,毫不留情地猛然轰击过来。
  一时天崩地震,武界轰震,无数事物都出现了碎裂崩坏的趋势。单是毫无花巧地承受成千上万武者各展巅峰武意与平生绝学的一下冲击,便已足以令弱小神祇的神域彻底毁灭。即使九空武界,也会因此承受不小的损害。不仅如此,几位刚刚取得突破,真正晋级天人的武者引发的元气潮汐与震荡,也成了另一种混乱之源。
  对于其他武者来说,虽然只是一招对拼,但一招之惊心动魄,之刹那灿烂,之无穷玄奥,却已是无法以任何言语形容的震骇奇景!一招之后,无数武者获得梦寐以求的突破,从此晋升另一番武道新天地。
  但也有许多武者在毫无保留的一拼中武心重挫,留下不小的心灵破绽,不知要过多久才能弥补回来,甚至也有人从此心灰意冷放弃武道。至于在一招中心神失控崩溃,气息走岔,走火入魔而身亡者,也都不乏其人。
  此役,后来被众多武者称为“九空武劫”,也在多年后成为进入武界的每一名武者可以选择的一种极限挑战模式与突破契机,正如修道者的天劫,这是专属于武者的“武劫”。
  在武界动荡不稳的同时,王宗超已身处于一处奇妙的虚空,地上没有山岳草木,天上也没有日月星辰,只有一片片光暗交错的气流不停的流动鼓荡着,伴随着许许多多莫名的强烈意志,滚来荡去,不断冲击爆炸,发出连绵的苍凉刀剑峥鸣以及深远的雷鸣呼啸之音。
  这才是武界的真正核心本质,脱离了一切具体的皮相,纯粹的武道意志与高度浓缩的天地精气汇聚之处。
  此次回归风云,王宗超不仅要借中洲武神突破自身,同时还要结合自己在暗黑世界的所得所悟,破而后立,重整九空武界。两相并进,互惠互利。
第五百八十二章
穿越的价值
  除去小半在“九空武劫”中失败的不幸者,大多数武者都从中获益匪浅,某些一举突破原有桎梏的武者甚至远胜十数年的苦修。毕竟,“九空武劫”在精神、武意方面的考验更甚于实质。有胆量主动参与的武者,除去少部分冒失蛮撞的二愣子之外,都是心志勇毅之辈,大半通过考验,也不算意外。
  如果是网游,这相当于一次惠及大多数玩家的免费豪华升级大礼包,值得绝大多数人点赞。当武界重新稳定下来,许多比起以往大有提升的武者信心十足重回武界,准备深入自己以往未敢深入的地点时,面对的却是当头一棒!
  武界的部分武俑、动物身上都莫名地出现了某种形态各异,或清或朦,或几不可视的光晕。在光晕范围内,或者对手力量、速度、防御各方面莫名大增,或者自己的对应方面莫名下降,或者击中对方后古怪地共振互伤,或者诡异地出现阴盛阳衰、阳盛阴衰、五行失调现象进而让人真气失常失控,或者让人没来由地感到心浮气躁、意气消沉,或者凭空出现护体真气都防不胜防的冰、火、雷电伤人的现象。
  更别提武界还新出现了一批从来未有的,非人非兽的异怪,个顶个的能力奇诡,或能瞬移、或能自爆、或能喷火吐冰、或能制造幻觉、或能吸收消耗他人内力……直整得无数武者头大如斗、苦不堪言。
  不过新的收获也是有的,那些拥有诡异光晕的武俑,被击杀后往往都有一片图谱以及口诀留下,阐述了某种有别于真气,被称为“灵气”的修炼方式,修炼到灵气成丝,勾勒虚空,自构灵气空间,便能拥有这种名为“灵气光环”的能力。不过要将部分真气转化灵气,需要有一系列繁琐的转化过程,到头来会耽误许多内功修炼功夫,在运用“灵气光环”时对于自身真气运行也有不小的影响,算是有得有失。
  此外,在九空武劫之后,武界各处还陆续出现了“灵能冥想”、“念气”、“斗气”、“原力”、“练肉,练筋,练皮膜,练骨,练脏,练髓”之法。虽然这类功法都有些残缺难明,相比修炼真气也有许多缺陷,但据说总能修炼出一些真气难以赋予的奇诡特长,吸引了某些个性、体质独特,好走偏门人士的注意……
  在一片虚空之中,王宗超盘坐于一片天地精气之海中,身上窍穴依照《人仙练窍法》中《一千二百九十六主窍凝练法》的法门次第感应、激发、凝练,每一个启发的窍穴,都像开启了一扇通往异空间的大门,将四周浓郁的天地精气源源不断地鲸吞纳入。
  依照《黄帝内经》,人体的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上共有三百六十一处穴位,其中一百零八有损即残的要穴,三十六有损即死的死穴,这些经脉穴位,构成了练气系的根本基础,各种练气功法、要诀无论如何千奇百怪,都离不开在这些经脉穴位之上挪腾搬转。
  除此之外,还有经外奇穴,主流所知的经外奇穴共有四十八个,合共四百零九个穴位,但事实上远远不止。许多底蕴深厚的武林门派或者中医世家在练气、比武、行医的过程中,都往往有所发现,却大都秘而不宣,不载入典籍。比如少林达摩院秘密记载的人身穴位就高达四百三十五处,每发现一个经外奇穴,都背后都是无数武者智慧与实践的结晶。而每一个穴位都与某种人体潜能、机理、要害相关,无论用于自身修炼,还是用于攻击、医疗他人,都有着不小的价值。许多神功绝学为什么能出类拔萃,拥有普通武学不具备的独特长处,往往就是因为涉足了某些秘传奇穴。
  王宗超成就武神后,遍观风云世界过去,汇总风云历史上各门各派所有发现的穴位,外加整合其他世界的武道资源,已共有六百八十三个之多,加上自身后来又在修炼、推演过程中发现了百余个,如今合共洞悉八百四十九个穴位,足足达到《人仙练窍法》中记载的一千二百九十六窍穴的三分之二,无形中省去了感应、寻觅窍穴的大半功夫。对《人仙练窍法》中阐明的对应窍穴的功能特性,也大都能心领神会,一点即通,绝非一无所知。
  感应到对应的窍穴,只是第一步,之后每一个窍穴还需要汇聚大量真元精气,耗费许多心力去冲击、贯通、开启、凝练。不过在自身元气方面,在初入天人时王宗超本身生命元气就已远非普通初级人仙所能相提并论。在暗黑世界,在凭着混沌原力融汇成千上万魔怪的生命源能之后,更是超乎想象。况且,他还有九空武界这个极大的助力。
  凭着神域版的“血苍穹”,中洲武神在十五年间汇聚积累了无穷量天地元气,并将之转化为拥有生命精元特征的天地精气,构成了维持武界生态系统的庞大精纯能源。这种精纯的能源,基本能够为天人直接取用,毫无障碍地转化自身生命元气。有此源源不绝的备用能源,更是没有不敷取用之危。
  不仅如此,以中洲武神如今的神力,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延缓或者加快武界核心的时间流逝。如今王宗超修炼六天,只相当于风云世界正常时间的不到一天,无形中可以把兑换回归风云世界的两个月时间延长到一年以上!
  不过能够把时间延长到这种程度的区域,仅仅局限于这片游离于色空之间,除王宗超外并无具体实物的元气之海,而能够在这片元气之海长久生存的,中洲队目前也就唯有王宗超一人而已。毕竟元气庞大浓郁到一定程度,反而会造成危害。正如水分对生长在沙漠的仙人掌来说是珍贵的,但若将整个仙人掌浸入湖海中,也必定活不成。普通的天人长久浸淫于这片元气之海中,也是有害无益。
  当然对于人仙练窍来说,仅仅元气充足,肯投入时间去修炼还远远不够,此外还需要元气足够凝练精纯,心意足够坚定纯粹,控制足够入细入微,方能以一种更甚于在一枚枣核里雕出万里长城的十倍、百倍的难度,在某一个窍穴中凝练出对应的身神。
  要说元气凝练精纯,王宗超的混沌原力,既可以转化任何一种属性,又包容一切,原本就是近乎宇宙诞生之初的,返本归元的一种极致纯粹。要说心意,他又何尝不是千锤百炼,尤其历尽神劫而又不成神,汇聚龙凤多种强大的外来细胞意识而又最终一举澄清抛弃,这两重历练都不是普通人仙所能比拟。至于控制力方面,几乎能以元气构造模拟世界的他,又岂是弱项?
  最大的难题,仅仅是将人仙版本的“练窍法”,更改为天人版本的“练窍法”。此时在中洲武神的神级推演能力支持下,王宗超步步为营,边试边练,边练边改,仔细揣摩修缮,逐步调整优化,显得游刃有余。
  “整个大千世界的修炼体系中,只怕没有一种能像人仙练窍法一样将人体诸般秘藏开发凝练到极致的。仅以保持人身为前提的修炼肉身功法而论,当以此法为冠!”
  越是参透练窍法,王宗超越是佩服,相比之下,练气系的各种锻体功法,着实显得极为粗糙简陋,纯属业余,远远不能相提并论。
  越到后头,人仙练窍法涉及的窍穴越是极尽隐秘玄奇,有些根本就是介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哪怕用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各种高科技手段都休想辨认出丝毫异常,但偏偏就是至关重要的元气转承枢纽,或者灵魂与肉身联系的关键节点,以及人体与宏观宇宙、微观世界甚至高维时空共鸣的玄妙关窍。若是不兑换对应秘籍,仅仅依靠王宗超或者中洲武神自己推演,外加风云世界中武人的发现,耗上一千年时间,都还不知道能否把所有窍穴都彻底掌握。
  就在王宗超参悟修炼的同时,身侧的虚空中,有三面仿佛不朽丰碑,又仿佛武学圣殿巨门般的版面若隐若现,各自呈现“锻体”、“练气”、“修神”对应铭文,其中无数功法诀窍,正在迅速变动、衍化、重组。
  这却是整个九空武界至关重要的三大武道支柱,“锻体”、“练气”、“修神”,分别代表了物质层面、能量层面、精神层面三大修炼根基,也可视为主要针对“生命能”、“自然能”与“意念能”的三种修炼方式。但由于风云世界本身的武道特点、格局所限,真正称得上博大精深的唯有“练气”篇,至于“锻体”、“修神”无论再怎么抬举,其实都是“练气”的辅助或者衍生功能,根本没能独立出去。其中“修神”篇还好些,毕竟风云系武学也极为着重精神,诸如“剑廿三”、“苍龙帝剑”、“殛神劫”都可以归于精神领域,只是基本都属于不世高手的专利。至于“锻体”篇就更是寥寥,诸如“金钟罩”一类功法只能说是护体真气强,却不能等价于真正的躯体强度与肉身能力。而依赖四大瑞兽真元的,更谈不上修炼体系。故要说鼎足为三,实在勉强得很。
  如今随着《人仙练窍法》的加入,最弱的“锻体”篇顿时迅猛发展,几乎有反客为主之势。不过由于三者紧密相连,在“锻体”篇出现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其他两部分也随着演变提升,水涨船高。
  随着全新功能窍穴的陆续纳入练气体系,原本的练气功法进一步衍变完善,单是在延长练气者寿命上,便已能做到让后天武者寿长超过两百年,先天武者更是起码有三百年以上寿命。而由于与发挥精神潜能相关的窍穴被一一揭示,“修神”一篇,也是大有所获。
  而推动三大武界修炼支柱的一系列深远变化的,还远远不止于此。
  自上次离开风云世界之后,王宗超在生化世界见识、体验了“念气”、“原力”两大修炼体系;在鬼神世界,又斩获了石坚独创的“种符”法,以及天师教部分雷法诀窍及凝练五行身神法门,又深刻体验了星奕士的“星辰剑阵”一番;在暗黑世界,更是有着符文规则之力、原初混沌、高维能力以及汲取零点真空能的诸多收获,外加对暗黑各大职业的修炼方式与技能都有一定的体验与参详,尤其在圣骑士的灵气光环体系上获益甚多。这一切的一切,都有待于整理消化、纳入武界原有的武学体系中,推动一场天翻地覆的武学大变革。
  一旦完成,“锻体”、“练气”、“修神”三系将会是真正意义上的鼎足而三,任何一项都可以单练或者作为主修,而且修炼下去,全都有着远大的前途,由此衍生出的功法与技能将丰富繁多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不过真要完成这项大变革,仅仅依靠王宗超与中洲武神是不够的,还需要整个风云世界无数武者的参与,耗上几代人的时间,或可有成。
  王宗超当然等不了那么久,事实上他这次来只不过为这项大变革初步奠基而已,最主要的,还是在自己的修炼上。
  此时随着被开启、凝练的窍穴越来越多,王宗超身上一道道异色光辉亮起,仿佛千盏明月,万轮艳阳,不停的闪烁旋转,发出煌煌精芒,一股股实质金银液体似的光炁带着一层一层细微而又持续轻颤的波纹在虚空中不断扩散。
  与此同时,王宗超的肉身却显得越来越透明,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澄清剔透,无色无垢,而且还是物质上的虚化,无论是皮肉、筋络、内脏、骨骼,其存在感都越来越淡薄。但一个个窍穴却像宇宙中的恒星般次第亮起,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凝实,存在感越来越强烈。充斥诸般窍穴之间的,唯有一片若有若无,非光非暗,似动还静,无以言喻的混沌云气。在对应五脏部位,又有五团呈现五色的五行元气在循环运转,隐隐凝聚成五尊似神似魔,似人似兽的形体,仿佛于无尽混沌中诞生的元气之神。
  蓦地,王宗超位于右肩的一个窍穴激烈跳动一下,紧接着猛地炸开一股仿佛超新星爆发的耀眼强光,四周磅礴元气汹涌滚荡、暴走如沸,连带着让王宗超身体百窍齐鸣,震荡不休,足足过了半刻钟才重新恢复了平静。
  这却是王宗超一个窍穴凝练失误,窍穴破裂,元气暴走。虽然只是一个不算重要的经外奇穴,但这一下自爆,威力也绝不亚于一枚数千吨TNT级别的微型核弹在体内炸开。
  不过整个过程中王宗超一直保持不动声色,似是对此早有所料。大量混沌原力早已提前在这枚窍穴四周汇聚,将爆炸的威力消弭了九成以上。虽然窍穴破损,还能修复,但如果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修复所需的元气也是极为可观。
  “索性都要失控,这已经是损失最小的一种情况了……”
  王宗超自言自语,在他的眼前,在本该一无所有的虚空中,竟然呈现出几十个半透明的虚影,全部都是他自己正在修炼中的形象。
  这些正在修炼中的身影中,许多都出现窍穴破损元气暴走的情况,有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窍穴自爆,甚至连锁殉爆,相比之下,他的这种损失,的确已经是最为轻微的了,再耗费一些功夫完全可以修复调整回来。
  在他眼前呈现出的一系列修炼情形,从某种程度讲,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模拟。而是凭着中洲武神神力,直接窥见的未来!
  九空武界,本来就有超乎时空的属性,能够重现过去,回溯以往发生过的一切信息,反之自然也能窥见未来。
  不过窥见未来,远比回顾过去难度更大。要知道过去唯一,而未来无穷。未来的发展,总会随着各种随机概率因素而在任何一个时间段中衍生出无数种可能性,即便是以中洲武神如今的神力,也仅能辨清几十种的未来发展方向,而且最长的预知时限基本不超过三分钟!只因越是遥远的未来,衍生的可能分支更是繁复错杂到不可估量的地步,而且其中某些衍化出去的分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莫名的殊途同归,分分合合,极难把握住规律。
  不过这对于王宗超来说,已经足够将修炼过程中出现各种意外损失的概率降低到几十分之一,从几十种未来中选择最好的一种方向修炼下去。其助益之大可想而知。
  “随着时间推移,那些曾经出现的另一种可能的未来就消失了……”看着当自己选择的某个“未来”实现之后,其他未曾选择的“未来”消失泯灭,而眼前又继续衍生出新的“未来”,王宗超静静的感悟、思索,“不过它们并不是真正消失,只是从我所在的时空节点看不见罢了。正如眼前有往左往右两条路,我选择走上向左的路后就看不到向右的路,但实际上向右的路仍然存在。如果我能逆行回去重新走过,或者直接穿越两条路间的路障,仍然可以踏上向右的路。这样看来,许多有着同样语言、文化、类似历史、人物的平行世界,或许上溯到某个时间节点后,都能重归为一,正如一株不断分化出新枝节的树,归根到底都是来自同一根树干。而邻近的枝节,也相对易于感应互动,不过限于中洲武神的神职,只能通过相似的武道意念来相互感应。中洲武神毕竟还不够强大,否则风云世界各个衍生出来平行世界,一切发展出来的武道意念,都该尽入掌控。不过,他也正在稳步朝这个方向稳步发展中。”
  王宗超很清楚中洲武神以及九空武界的发展方向,第一步将会把在中洲武神成神的那一刻开始,衍生出去的所有平行世界的武道都置入统一的掌控中。做到这一步后,不同平行世界的风云武者,也就有可能在同一个九空武界中会面,甚至与另一个时空的自己交流切磋,不过限于时空规则,仍没那么容易做到实体穿越到其他平行时空去。
  而再进一步,便是将远在成神之前,甚至几千几万年前就分裂出去的平行世界的武道也逐步纳入影响范围内。最终一步,便是统一掌控大千世界,无穷时空的所有武道,诸界共神,晋升大罗。真正到了这一地步,中洲武神将真正成为大千世界的武道化身,神力必将达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地步,真正足以用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来形容,这也是一种有别于成就真实世界的神道极致,而且两者并非不可共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