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道武者路(校对)第4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657

  顿了顿,王宗超又道:“即使不算魔化血吸虫,此地血吸虫也是危害甚烈,受害者何止百万,而我只能在此地逗留数天,治不了几个人。我走之后,还望张仙姑能够在有暇时稍为施以援手,代为救治这些病患。”
  “我?”张静姝一怔,一时未能反应过来。
  “正是。以剑气替人清除体内虫患,不过需掌握一些微末技巧罢了,且初时需小心谨慎,先替身体健壮者医治。张仙姑精于剑道,若有心习练,两三年内,必能做到娴熟自如,更胜于我。”王宗超淡然一笑,“若张仙姑肯答应,必然是千家福祉,万民之幸,我先替此地百姓谢过张仙姑了。”
  “你……肯教我?”
  听在耳中,张静姝一时实有百味俱陈,茫然无措之感。她心知王宗超所说的“微末技巧”绝非他所说的那么简单,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精微剑气操纵,即使放龙虎山也属于不能传外姓的核心典籍之一。而且这种技巧还胜在能够救人,可以在救人中修习而非在杀戮中磨炼,足以让因修剑而杀性过重的她得到有效中和,令心境趋于圆满,而且顺便还能起到万家生佛,壮大天师教在民间威望的奇效。
  这种好事,张静姝怎么都想不到王宗超会随随便便就抛给她。本来即便如此,但为天师教威严以及自己的自尊心考虑,她也不会接受。但偏偏王宗超明显不是在向她市恩,而是以一种为民众请命的姿态向她提出请求,让她无从拒绝。
  结合这两天与艾丽丝相处的情况看,张静姝也能觉察对方虽然一身凶诡煞气,但却明显是古道热肠之人,绝非凶邪之辈,所以沉默片刻之后,她才叹息一声说道:“王先生行事可谓身正不怕影邪,不过有些小人难免从中挑拨陷害,你与夫人可要小心了。”
  虽然张静姝心知王宗超与阿卡朵多半不会是这等丧心病狂,随便跑到别人山门附近杀人屠村,一次性将龙虎山茅山派都得罪干净的疯子。但她也清楚南方政府以及一贯道中有不少人巴不得马上将这些事坐实在王宗超身上,正在不惜一切代价推波助澜,就算不能将他永远留在龙虎山上,也要大大败坏他与北方政府的名声。
  王宗超闻言只平淡回应:“事情既然不是我等做的,自然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但如今流言蜚语已在修道者间广为流传,对王先生不利,故我天师教为此发帖,邀王先生与夫人于两天后前来龙虎山一聚,在诸多修道门派面前一证黑白,纵然不能就此查明真凶,也能还王先生与夫人一个清白,顺便也可将贵公子接走。”张静姝说完之后,郑重递上一张做工考究,透发着独有的符箓气息,绘有龙虎之图的邀请贴,又特别强调道,“无论有多少人从中推波助澜,混淆视听,我都担保天师教定会以事实为凭,若无确切凭证,绝不会妄下定论,冤枉好人。”
  “我会与我妻子依约前往。”王宗超不动声色将邀请贴接过,又问了一句,“我儿子现在过得还好吧?”
  张静姝点头道:“自然完好无损,贵公子天赋绝佳,又对道术颇感兴趣,这些天来,已经学会了几手小道术。”
  “我儿子顽皮好动,这就麻烦诸位了。”王宗超说完这句话后就没有下文,但救治病人的速度却明显慢了许多,剑气也由隐蔽内敛转为明显,将如何将剑气化为锋芒不露而又无孔不入的柔丝、如何循经脉游走而不损经脉、如何探知血吸虫所在、如何化柔为刚绞杀血吸虫的关键都显示出来,不时还以传音入密的形式,向张静姝点明其中诀窍。
  张静姝在旁足足观摩了大半个时辰,直到眼前一批病人全部治好后,才以一种满怀敬意的姿态向王宗超郑重行礼告退。
  “呵呵,看来你气场真的挺强。才教会她一点东西,这原本傲气十足的女道姑就对你变得前倨后恭起来。”此时艾丽丝也已恢复了大半状态,睁开双眼,银灰色的美眸透着一股和煦笑意。她对于华夏门派中“秘笈”、“秘法”的概念还没有多少清楚认识,自然不明白王宗超所教的东西究竟意味着什么。
  王宗超也笑了一笑:“这是一种绞杀血吸虫的有效方法,不过目前在整个华夏,也只有拥有深厚剑修底蕴的天师教有可能掌握,教给他们方法,自诩名门正派的他们就非要在日后代劳不可,何乐而不为?”
  这句话是一句实在话,王宗超教会张静姝的意图,还真是仅仅为了以后有个免费的义务劳力代劳而已。至于此举是否会被看成是在讨好天师教,或者张静姝会不会用他所教的东西反过来对付他,根本就没被他放在考虑范围内。
  此时病人都已离去,医疗人员也各种去用餐,艾丽丝压低了声音,有些担忧地问道:“两天后上龙虎山,没有问题吧?还有,她到哪去了?”她是清楚阿卡朵血族身份的,对于目前形势不无担忧。
  “没问题,这栽赃还没那么容易栽到我头上。不过为确保万无一失,她还是需要在上山之前做些准备的。”王宗超始终表现得气定神闲,看不出半点忧虑或者急躁,又对艾丽丝说道:“你状态还没有完全恢复,就在这里再安心休息一阵子吧,我现在出去走走,很快就回来。”
  出了临时借用的简陋民房,王宗超收敛气机,以一种毫无存在感的状态慢慢走过半个小镇,来到一间同样并不起眼的破旧民房之前。
  房内有着一个满脸老人斑的枯槁老头,披着一条因沾满油腻而看不出原本颜色的破毛毯,正一边发出微微咳嗽,一边在煎药。看到王宗超走来,老头先是一呆,随后又咧开干瘪的嘴,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神医您怎么来了,是要给我治病吗?”
  这老头也是找王宗超看病的病人之一,不过他是肺有毛病而常年咳嗽,却不是得了血吸虫病,所以王宗超只是以针灸稍为减轻他的症状而已。
  然而面对他的问题,王宗超却冷冷回道:“我时间有限,给我开门见山说!”
  “不愧是武中神圣,华夏第一高手。”老头闻言止住咳声,感叹道,“小老头就唯有这手乔装改容上得了台面,瞒过天师教那婆娘,却仍然被尊驾轻易看破。”
  说完这句话后,老头背也不驼了,眼神也不再浑浊,整个人突然换上了另一种不同凡俗的气质,嘿然笑道:“只是没想到天师教已势大如斯,就连武中神圣,也非要设法讨好,虚与委蛇不可。”
  老头明显在嘲讽王宗超之前将剑气救人的要诀授予张静姝,但王宗超是什么人,又岂会吃他这套激战法,只是平静回道:“若再不切入正题,你以后就没什么机会说了。”
  纵然老头城府深,定力高,此时也不由为之一窒,只得干笑道:“老朽原本是个戏子,后来因机缘凑巧而得以修道,混出个名号,唤做‘百变邪君’,诚如此名,老朽对于天师教而言,自然算是邪道中人,如今也正是代表多年来被天师教赶尽杀绝的所谓邪魔之辈,来与武中神圣见过一面。”
  王宗超对此早有所料,完全没有丝毫意外,只默然等对方继续说完。
  这老头先前表现出来的气息以及体内生机活力,当真完完全全与真正垂垂老矣的病人别无两样,所以就连金丹级的修士也难以觉察不对。就连王宗超也只有在他进屋之后,从他动作的细微方面才觉察出他的筋骨非同常人,又在对他施以针灸之后,才明白他的这种假象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原来此人体内多处部位都寄居有某种可以吞噬人体元气的蛊类或者邪物,将其体内元气都尽数吞噬,同时如同病灶一般散发病气,制造出足可乱真的久病沉疴假象,再配合一些精神上的自我催眠、掩饰,足以稳稳瞒过金丹级修士,让元婴级修士在没有警觉的情况下也被瞒过,不过明显却是邪修之法。
  虽说是邪修,他身上却完全没有什么普通邪修带有的煞气、邪气,这也是他能够在张静姝眼皮滴下瞒过她的关键所在。
  而他既然上门让王宗超施以针灸,就明显是不打算对王宗超隐瞒,否则即使再自大,也不敢这么拿自己生命开玩笑。而他的意图也是很明显的——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潜在的盟友,在天师教与王宗超可能有矛盾产生的情况下,自然要试探他的意思,看看能否将他争取过来。
  毕竟无论王宗超的名声、行事如何,但单就他本身而言,就已是让任何势力都绝对无法无视的,可以改变任何局势平衡的力量。在他回归后几天之内,华夏修道界南强北弱的形势就已有逆转过来的趋势,所以邪修中有人希望拉拢王宗超,借此打击天师教,自然也是理所当然。
  “……天师教行事霸道专横,只凭一己之私强分正邪,由来已久,华夏许多修士都是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如今他们玩弄手段,囚禁尊驾幼子要挟尊驾,更是令人不齿之极。如今我等所谓邪修之辈已暗中结盟,要与天师教一决雌雄,尊驾若是……”
  王宗超突然打断他的话,“我对你们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但既然自认邪修,想来行事也有些有违世俗常理吧?”
  老头尴尬一笑:“公平来讲,我们这些人中不乏有人做过某些伤天害理之事。但更多的人只是师祖一辈与天师教祖上有宿怨,或者所修之法为天师教所不容,就被打成邪修,永世不得翻身。许多人还被天师教强行囚禁于龙虎山上,终年不见天日,断绝道途,着实有些冤枉。不过天师教毕竟势力日大,又居正统,而如今华夏大地之上的孤魂怨鬼已几于断绝,许多借此修行的同道都难有进境,故我等也知无从逆转乾坤,如今只求能将被囚禁的同道救出,此后即会远走海外,前往东南亚或者欧美等地立足生根。尊驾若想营救儿子,可与我等商议行事。”
  王宗超冷淡回绝:“不必了,此事我自有把握,不必费心。倒是我有兴趣知道一点,对于这次有人栽赃陷害于我,你们是否知道些内情?”
  他虽然不会像天师教一样抱有成见,一遇上邪修就喊打喊杀,但邪修中也的确鱼龙混杂,干伤天害理勾当的不少。而且如今的吸血事件还难保是否有邪修介入,如果冒然与他们联手,说不定正中圈套,成为他已沦为邪道的确凿证据,与华夏正道修士彻底对立起来。
  老头闻言叹息摇头道:“那也罢了,至于你所说的,或许有些同道知晓内幕,然而老朽我不过是一名信使,完全不知内情。即使你马上将我严刑拷问或者搜魂刮脑,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我们所谓邪修大都清楚天地为炉,万物为铜,强存弱亡的道理。最是敬重强者,尊驾身为武中神圣,即使不屑与我等为伍,也有资格受我们这一群不受人待见,苟且求存的修士的巴结,算是结个善缘。”
  说完之后,老头从身上取出一本薄薄经书,双手奉上。
  王宗超正要拒绝,却听老头说了一句:“这本经书名为《未来星宿劫大乘法无我义经》,乃是佛门大德为度化邪道魔徒创出的外道问圣之法,修习此经,可以炼出一道‘外道显化大自在佛光’,具有除邪清祟,化为诡厉为祥和之效,练到极处,还能演化二十四诸天护法鬼神护身,威力无穷,甚至还可以被当作替身,免去死劫二十四次。不过这本经书只是残卷,诸天护法鬼神估计很难练成,但对于前一层功效,还是可以达到的。”
  “喔?”王宗超闻言怔了怔,拒绝的话一时说不出来,对方拿出的这本经书,明显是针对艾丽丝现在的状况准备的。
  沉默片刻,王宗超才问道,“看来你们对于我以及我身边的人,做过一番仔细的调查功夫。”
  “强者有资格广受关注与重视,这只是结个善缘罢了,希望尊驾日后遇见我们这群邪道中人,不至于不分青红皂白就喊打喊杀即可。”老头有些寥寂地将经书交予王宗超,又道,“那便就此别过,我们中有人已前往东南亚立足生根,与南洋几位大降师结为同盟,若是尊驾日后有暇前往,或可稍为接风洗尘。”
  说完,老头恢复为之前老朽痴呆模样,伛偻着身子,带着真正轻咳蹒跚步入夜色深处,消失不见了。
  王宗超翻看经书,只觉经义一时难明,也不好确定有没有陷阱,为稳妥起见,还是要等茅山山门开启后,交给齐藤一鉴定后再说。不过以如今华夏邪修倍受打压的处境,再多得罪王宗超一个煞星太岁,想来不会有什么好处。
  ……
  两日后,时近正午,龙虎山。
  “龙虎山两千年传承,底蕴果然非同小可。”
  沿着古老而平整的石阶举步上山,王宗超已开始有一种四周的元气受到镇压、禁锢,不能自然流转的感觉,越接近龙虎山山门,感觉越来越明显。
  虽然龙虎山并未封山,但是护山阵法仍在无时无刻发挥着作用。这一片山域,不知被暗中埋下了多少镇山法器,又有多少道家宗师用上“潜渊缩地,鞭山移石”之类法术改变地形风水。单是摆在明面上的,如今长长的山间石阶两侧所放置的一尊尊诸如卧狮、潜龙、灵龟、仙鹤等等道家石雕就都有隐晦的法力波动透出,与四周地气相连。这些石雕每十步就有一对,排到山顶,正合“一路一千八灵”。
  抬头看,山巅楼阁高耸,气势滂沱,华夏古典建筑的“重檐脊”、“翠瓦丹墙”赫然入目,虽然都是古色古香,但建筑风格多有微小差异,正是历朝历代慢慢扩建,积累而成道宫、道观,正殿、偏殿、楼台、亭榭。不过与一贯道这等新近暴发户不同的是,这里无论石雕还是楼阁都显得古朴陈旧,青苔遍墙、绿藤爬瓦,看上去与四周山势风景相溶相恰,不至于不起眼,也不会显得过分张扬,在表现出名宗气派的同时,也尽显道家清净。
  由于元气受到镇压束缚,虽然王宗超仍然能够从天地元气中获得补充,但如果要发动“天惊地动”一类天灾式武学,就已经在所难为。这也难怪即使强如玄魁冥雪,当年也仅能做到在龙虎山山门之外袭扰。而稍一动手,玄魁的黑煞佛分身就遭“五雷天心正法”轰个七零八落,冥雪也仅能凭着穹冥帝君传下的幽冥鬼灯展开幽冥狱界游斗,谈不上危及天师教立教道庭。而当时的护山阵法还不过由金丹级修士主导发动,如今有元婴级修士主导,又该是一番不同的气象。
  不过即使如此,王宗超仍然气定神闲,不急不躁,就连跟随着他的阿卡朵也是很轻松地在一路欣赏难得的异国宗教建筑,随意点评,看不出半点紧张。
第五百零七章
严峻考验
  王宗超与阿卡朵刚刚踏上山路,便有两名身穿青色道袍正刺五彩八卦背绣黑白阴阳的道士,手持银尾金杆的拂尘上来迎接带路,礼数周到,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龙虎山历朝历代接受朝廷的封赏,如今更是被南方政府依为梁柱,有的是钱,虽然不如一贯道财源广开,但衣着依然比较讲究,相比茅山派要光鲜不少。
  正统的道士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判断一个道士是什么地位,最简单的方法是看他佩戴的什么道冠,天师教的道士所佩戴的道冠等级最高为莲花冠,其次为芙蓉冠,皆非成就金丹大道的大德真修不可戴,再次为五岳冠,修道有大成者方可佩戴。最常见的就是黄冠,受戒门人皆可佩戴。来迎接的两名道士虽然年纪不大,但佩戴着五岳冠,不问可知全是术有所成的高手。王宗超随意一看,也能看出两人已是后天顶峰,距离成就先天不算遥远。
  龙虎山,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王国。然而其中绝大多数道观都只是供游人善信进香拜祭的去所,真正的修真山门之外都布有迷阵,将那些寻仙访道的凡人拒之门外。至于真正的客人,自然都由这些有真道行的门人负责接待引导。
  进了全由天然奇石形成,尽显古朴雄奇的山门,猛然就见前方一片大得离谱的广场,差不多得有将近一平方公里,全以方石铺面,打磨得平整之极,宽敞,大气!广场四角,依四方各镇一尊足有近十米高的巨大石像,正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各作飞腾潜伏之姿,形态栩栩如生,矫健威猛,气势惊人,仿佛可以随时活转过来扑噬妖魔,令人一见难忘。
  至于广场后面巍峨殿堂的磅礴规模,自不必多说,就连自小住贯了巍峨的哥特城堡,又见惯世面的阿卡朵也不由有些动容。
  “张元旭竟然已经功成出关了!”
  踏入广场,王宗超目光首先投向正中搭起的一个三层法坛,底层一百零八面法旗齐备,暗合天罡地煞,中层二十八位青衣道士持剑而立,对应二十八法幡星宿,最上层只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幡,各有一名守幡童子,中间供以道家三清以及张道陵之神位。白发银须的张元旭张天师立于正中,正一丝不苟行拜祭之礼。虽说眼下天路已彻底断绝,然而礼不可废,该进行的仪式仍然要不折不扣进行。
  法台之下传来阵阵诵唱,伴随鸣丝吹竹,击金鼓镗之声,宛若仙国云端有天籁之音渺渺飘来。
  佛门有诵经梵音,道家也有道乐,除了做斋醮、庆典之类的法事之用外,也是龙虎山道士每日借诵颂经文真诰以修持自身道性的日常功课。听在道门之外的人耳中,虽不能虔诚其心,却亦有陶淑性情之妙,渐觉一应尘世忧躁渐渐消淡,心平气和,心灵渐趋空明。
  这样看来,龙虎山正在举行一个开宗祭祖法会,而原因不外就是为庆贺张元旭功成出关。至少在表面上看,这才是今日龙虎山的正题,而处理王宗超与阿卡朵相关的吸血事件却反而变成顺带的旁枝。这一点倒也无可厚非,毕竟像张元旭这个等级的修士突破晋级,即使放古代也是值得开坛祭祖,禀告历代祖师,邀请各门派观礼的大事。也正好借此淡化王宗超的影响,免得变成张元旭是在王宗超压力下不得不提前出关。说起来也不外是一些表面功夫、面子工程!
  法台之上,二十八位背负长剑的道士年纪有长有幼,白发银须者有之,年青有为者有之,个个身上气息缭身,都有不低的境界,其中有五人修为几乎不显于外,气息浑然圆润,返璞归真,竟然已到了凝结虚丹境界,距离成就金丹仅有半步之差。除此之外,在广场之后的连绵道观之中,也有不少潜而不发的气息值得重视,只是又被某些法阵遮掩,若渺若虚,如雾中观山,让人难辨虚实。其中某些微妙隐晦的气机,甚至让王宗超怀疑龙虎山除了明面上的张静姝等人之外,说不定还有其他避世隐修的金丹级修士。
  不需作任何咄咄逼人的姿态恫吓,但龙虎山已将两千年积累下来的深厚底蕴平静地展示于每一位来访者面前,足以让任何心怀不轨之人内心惴惴。等闲邪修上了龙虎山,感受估计与血族去了梵蒂冈也是差不多。
  除了身穿统一制式的龙虎山道士之外,场中还有几十人早已在法台之侧落座坐好,这些人道家俗家皆有,修为功法皆不统一,各有深浅与风格,显然是一批充当“见证者”的受邀而至的各派代表。王宗超注意到其中颇有几人还是当年也曾参与东陵一战的熟面孔,且其中不少人身上还有信仰神力凝聚的迹象,却是修炼“请神大法”的迹象,显然是一贯道的人。其中一位穿儒裳之人一身神力已凝练成实,想来也就是已经练成“中品请神”,又与艾丽丝有过冲突的褚敬福了。除此之外,其中还有五人目光如电,浑身透发着一股雷电淬炼过的精悍气息,明显是石坚的门人,看来石坚虽然没有亲至,但却也派了代表过来。
  见王宗超与一位娇美绝艳的西洋少女步上广场,这一群人不由皱眉轻噫讶叹一片,不少人流露出蕴含着敌意、狐疑、惋惜、审视,甚至于玩味轻蔑的意味。这些负面观感,除了因为两人与近期被人在修道界上传得沸沸扬扬吸血屠村事件有牵连之外,也是因为王宗超如今与整个南方修道界存在着一定程度对立趋势有关。除此之外,大概还有一些对西洋女子的偏见以及对华夏正统血脉的执着因素暗含在内。
  颇有意思的是,这些人的眼神中几乎不存什么畏惧戒备之意,大概是他们认为既然王宗超到了龙虎山上,那么以天师教之能,无论如何都能够将他压制得住。
  而王宗超又岂会在意这群“临时观众”对他抱着什么态度,就连阿卡朵见状也只是嘴角微微上扬,显露出一丝高傲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
  见王宗超两人到达广场,张元放亲自微笑迎上前来:“王先生贤伉俪请了!今日恰逢我兄长功成出关,开坛祭祖,也算是知会各位朋友观礼庆贺。”
  “那便恭喜张真人了。”王宗超淡然回应,丝毫不因得知张元旭出关的信息而有所触动。而阿卡朵更是丝毫不理会这些,直接冷哼一声开口问道:“我儿子呢?”
  张元放有些尴尬回道:“贵公子正在后殿玩耍,我这便派人将他带来。”
  原本王宗超与阿卡朵既然应邀前来,那么立即将弥斯力亚送回,或者至少让彼此见面也是理所当然之事。不过褚敬福以及张衍修却都主张在事情未到水落石出之前,还是小心为上。加上他对于王宗超的手段也着实有不少忌惮,担心在护山大阵未曾彻底封山之前,王宗超有可能带着儿子一走了之,或者在没有顾虑的情况下大打出手徒增伤亡。即使他如今已自信占据绝大优势,但自家弟子以及宾客伤亡,毕竟还是能免则免为好。
  所以弥斯力亚如今仍在镇魔殿内,张元放只是稍为拖延时间,等事情有个了结之后,再作定论。
  很快的,就在张元旭行过祭祖之礼,又向场中各派来宾讲过几句致谢之辞后,又将话锋一转,引入正题:“贫道之所以在今日出关,除了修为已有小成之外,也是因为近日,江淮一带有邪道中人屡屡以邪法吸血夺命,残害无数无辜平民,五天前更有魔徒乘茅山派一眉真人渡劫之时,聚血成潮,冲击北茅山,实是视我等如无物,嚣张跋扈之极!贫道随修为有限,德望更浅,但如今也非竭尽所能,与之周旋到底不可!”
  当即下面就有人拍手叫好:“沧海横流,方见中流砥柱,张天师如此担当,足见天师教真不愧为华夏道门之翘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