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道武者路(校对)第2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657

  就在常人连眼也来不及眨上的瞬间,上千计金铁交鸣伴着令人眼花的火星,响成连绵不绝的一片。王宗超只觉得自己像冲入了一片密不透风的荆棘林,又像落入了一条完全由千万剑气组成的激流怒浪中,每斩出一刀都至少会遇到几十道横来斜往的剑气阻拦,衍生的潜劲涡流更是复杂得完全无法估料。虽然刀势未曾崩溃,却也因此走偏了方向,驾驭着刀轮擦着僧人身侧两米外滚了过去。
  而刀轮激起的飓风劲气余波,却被僧人无数护身锐利剑气分割分解,层层化开,由集引散,转强分弱,化解于无形。
  一刀走偏,王宗超迅速落地,站稳身子正要在战。然而对方的剑气却早已如影随行而至,将自己周身全部笼罩住。
  僧人剑法剑势之繁复多变,实在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或者大开大阖,气势雄迈,或者忽来忽去,变化精微,又或拙滞古朴,又或迅疾无伦,时而颇有石破天惊、风雨大至之势;时而又绵绵密密,犹如细雨轻雾。更可怕的这些风格绝然不同的剑法剑势竟是在同一时间全部施展出来,完全融合在一起,极尽变化莫测之能事,甚至可以如虚影般交相重叠,互不影响,却都具备实质的杀伤力!
  “常人心分两用已是难得,这僧人却简直是心分百用,百臂观音手上每一柄剑都可以施展不同的剑法!《请神大法》果然还有许多我料想不到的妙用……”王宗超一开始还将将“万军”神刀挥舞得密不透风护住全身,但依旧遮挡不住复杂到难以想象的剑路剑势,心知自己在招式上已经可以说是输了个一干二净。索性单凭结合了浑厚护体真气的“武神战铠”,护住周身,手上只攻不守,以攻对攻!
  展开身形,王宗超的冲杀奔跑宛如暴风席卷,渐渐化为幻影、幻影、无数幻影。但每一个幻影却都带着流星天降般雷霆万钧的冲势汇同无数刀芒砸向僧人。渐渐的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看清王宗超的身影,所能看到的只是一片又一片的刀芒,一波又一波的气浪,似乎无穷无尽,一道比一道厉烈耀眼,一波比一波猛烈霸道,甚至给人以一种吞噬天地毁灭一切的错觉。
  即使同为先天境界,他的内力修为也实在比僧人浑厚太多了,随着功力不断提升,一成、两成、三成……那僧人虽然剑术玄妙,却也渐渐变成守多攻少之势,同时脚下开始迈步闪避,落脚之处都有金莲相托,卐字生印,令他脚不沾地虚空悬浮而行,看似稳健端庄,其实也是快到极点。
  老道已经与两名童子退到宝塔边,对眼前战况也是惊愕难言,他原本只料想王宗超虽然练成中品请神,但不得真传,变化精微处必然比莲空差上许多,但想不到他的力量却是出乎意料的霸道强横,完全足以以力胜巧,单凭“武神战铠”僧人就已极难攻破。
  此时僧人背后观音像百剑已全部离手,在他周身曲直互引,来回旋绕,流萤般的金链光辉不稍停歇,在虚空中挥舞凝聚不散彷佛成了有形有质之物,一时到处都是金色剑影纵横,密布十丈之内的每一寸空间,进可攻退可守。那些由“请神大法”实化的金剑竟似具有“过痕留影”的特性,剑芒凝聚不散,虚实相生,似幻似真,令人难辨剑锋实体所在,迷惑对手的灵觉判断,也是“请神大法”的独有厉害之处。
  突然在电花火石间,王宗超一连七闪,留下七个残影,人已经出现在距离僧人一丈之内,一拳擂出。
  僧人吃了一惊,身形退闪的同时剑芒复炽,立即将王宗超逼退。但已经觉得对方这一拳似有几十数百种不同性质的真气劲力,从不同的方位向他涌来,这其中有直攻而来的,也有左右夹击,或者拉扯和挤压的劲道,甚至还有从脚底攻来和旋转的力道,就像掉入怒涛汹涌的漩涡中,再难把持自己的方位。
  虽然他的护身剑网重重化解拳力,却依然觉得有漏网拳劲袭上身来,却只感觉被人轻轻推了一下,心知不妙。随即五脏内腑已经生出感应,一时绞痛不堪,气血翻腾。
  就这么一招先机,王宗超已经窥出对方密集剑路的一处破绽,猛然跃起,“万军”神刀挥出两道空前凌厉所向披靡的刀芒,却不是斩向僧人,而是对准剑网的某处斩去。
  “锵”的一声,金铁交鸣之声响彻四野,两片巨大刀芒交汇之处,骤然迸射出一片光华璀璨的铁树银花,隐隐中可以见到两把金剑被这威猛无伦的一击剪成无数碎片,每一块碎片都化为星火热流,往四面八方的虚空散去,化为乌有。
  两刀余劲未息,无远弗至地斩向大地,形成一横一竖两道深深的沟壑,在僧人眼前的大地之上构成了一个大大的十字。
  金剑实体被破,可就不等同于寻常剑气刀芒被击溃,毕竟剑气刀芒只是以真气杀气暂时凝结成,而金剑或者“万军”神刀却都是以意志心力凝结神力形成的意念体,受损也代表主人的精神力受到一定的损害,加上僧人的百剑各有气机相连结成剑阵,少了两把剑后,原本严谨有序暗合玄理的剑势顿时一乱。
  王宗超乘机抢攻,但僧人却应变从容,余下九十八把金剑蓦然回收,在他身侧旋绞成圆,只在眨眼间便在将他全身都笼罩在一团森森发亮的光球,但在王宗超越来越强的攻势冲击下,光球尤且不断扭曲变形,防线转眼间已有摇摇欲溃的迹象。
  紧接着又是轰然一声,剑球崩溃,无数把金剑犹如炸巢的蜂窝一样满空乱飞,但其中却已不见那僧人存在。王宗超见状心中一沉,心知中计。
第三百章
六字大明咒剑
  防线被攻破,原本应包裹于剑球之内的僧人却无影无踪,王宗超心知这又是《请神大法》屏蔽气机,来去神出鬼没之效。不过即使如此,僧人仍然付出代价,在剑球摧破的瞬间,其中受力最大的一把金剑随之崩碎,化为乌有。至此,百剑观音仅剩下九十七把金剑。
  然而高手过招,分秒必争,仅仅利用对手一瞬间的判断失误,身形后撤到剑球后方一丈之外的僧人已经稍为缓过一口气,抢回一瞬转折余地。
  此时僧人背后的百臂观音百臂皆已空手,却或捏手印、或引剑诀。空中看似杂乱无章到处乱飞的金剑在一股无形力量牵引下,立即有六把剑并到一块,形成六瓣莲花状,原本金色剑体为之一变,各分化成白、绿、黄、蓝、红、黑,六色,六把剑刃旋转如盘,望之如同六色莲花,日冕光晕,更如佛顶祥光,飘荡隐现。
  剑轮转动甚急,朝王宗超迎面罩来,却不闻分毫破空之声,更不带任何锋锐剑气杀意,难明虚实。
  王宗超心知自己依旧占着上风,霸道雄猛气势上压过僧人一头,应当借着这股势头乘胜追击,当即挥刀迎上剑轮,刀刃席卷风雷,冰火旋绕,带着吞天噬地的杀气,存心持强硬破,将六把剑彻底绞碎吞噬。
  刀剑互击,却出乎意料地没有爆发铿锵巨响。而是突然发出一声犹如晨钟暮鼓的声响,发人深省,令王宗超战意为之一消。
  一连六下刀剑交锋,每次都发出一声截然不同的音调,竟似“唵嘛呢叭咪吽”六音,每一音节都似乎各有妙用,可令人清心明性,消解一切无妄烦恼,去除业障。六下音节发出后,六把剑也悉数消失不见,但“万军”神刀上的浓郁血色也消减了不少,代表着王宗超的战意已经下落到一个低点,横扫千军、血战沙场的惨烈磅礴气势随之消散,反而呈现出一派佛家胜地的祥和气息。
  王宗超心志坚如磐石,战意只是稍挫,随即复炽,但紧接着,又有六把剑形成剑轮笼罩而来,剑势连绵不绝,不容闪避……
  “喔,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剑,此咒剑一出,已取胜在望矣!”老道在旁观看,不觉捻须微笑。他除了编读道藏外,对佛家、儒家、基督教等各派经典也悉数了然于胸,自然明白六字大明咒是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以对应白、绿、黄、蓝、红、黑六色的六种智慧来对治六道众生不同的烦恼:即傲慢心、嫉妒心、贪欲心、愚痴心、吝啬心、瞋恚心,如同诸佛菩萨亲临灌顶。
  “此子功力绝强,气势更是凌厉磅礴挡者披靡,俨然千古难逢的绝世神将,更在石达开之上,难怪可以无师自通成就中品请神……只是这种练法乃以力强练,全凭个人心性命格,心境必难圆融无瑕,想来抵御不得六字大明咒……”
  老道心中预算战局,但渐渐地又目露惊容,只见王宗超已一连接下十多轮六字大明咒剑,身上的战铠与大刀虽然血色越来越淡,但渐渐的又转化为纯净如镜,透彻如琉璃水晶般的质地,席卷沙场的磅礴惨烈气息虽然消散,但杀气尤在,且变得纯净如水、寒冷如冰。就如宝刀宝剑的不带半点生机的无情杀意一般,依旧可以让人觉察到极度危险,但绝无半点嗜血、癫狂、惨烈之类的附带情绪。
  “啊……杀意气势亦是一冷一热,一敛一放,有明无明,浑然圆润,纵然不是‘请神大法’正宗,也绝不简单!”眼前的战况,让老道不得不再次对王宗超的实力重新估计。
  “此战获益匪浅,足见‘请神大法’有别具一格的纯化七情六欲杂念的手段……”王宗超一连接下十六发六剑一组的六字大明咒剑,到后头每一个音节都只能让他心境微微泛现涟漪,随即平复,影响力越来越弱。每接下一组剑轮后,六把剑都会自动消失,眼前僧人所操纵的剑越来越少。
  “只剩下最后一把剑了,啊……”
  十六组六字大明咒剑发出后,僧人背后的百臂观音面目依旧慈悲,但百手却都已空空如也,但五十对空出来的手却都相对合十,之后百臂观音像虚化淡化,变得飘渺不实。
  空中不知何时已巍然耸立着最后一把剑,却已经巨大到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那剑刃更像壁立千丈的断崖高耸巍峨,横贯天地,威势无双,像在虚空中烙下一道无可逾越的分际线,即使是自然界最为巍峨险峻的山峰也无法与之相比。更可怕的是这把巨剑已然毫无半点慈悲可言,血光升腾,杀气冲天,大有一剑横扫千军,血流千里的凶威煞气。
  王宗超首当其冲,立即生出天地万物全都消失,只剩下他与那把巨剑的错觉,而是他被那无懈可击的剑势所压倒,精神落入下风的证明。而更令他感到震惊的是,这把剑上的杀气威势,不但是僧人之前未曾展现的,而且对他来说竟然极为熟悉。
  也就在此时,僧人突然开口说道:“种业因,得业果。此剑为我所有,也乃施主心中杀业之剑,执念之剑。有道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知施主可肯放下?”
  “厉害!”王宗超由衷感叹,这才知道六字大明咒剑不仅仅是对敌人精神的一种打击遏制,而且更是一种如乾坤大挪移、不死印一般的借力打力,王宗超对敌的杀意气势,已经在一轮硬拼中悉数转嫁到最后的那把剑上,而且经过重重积累,威势已经积累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使王宗超自己全力一击也有所不及。
  由此可以看出“请神大法”的运用奥秘,实在不下于任何高深武学,单是从僧人展现的屏蔽气机、心分百用、借敌之势三项,每一项就都是极为了得的神通,让人叹为观止。
  见王宗超观剑不语,僧人又道:“杀生为护身,斩业非斩人!此剑存于施主心中,伤人伤己,如肯放下,自会烟消云散,照见五蕴皆空,毫无妨碍。”
  说话之时,僧人嘴角有一缕鲜血流出,显然是之前王宗超一拳已伤到他内腑,但言语却依旧清冷,不愠不火。
  “在下领教大师高招!”王宗超只说一句,字字坚定,毫不动摇。同时已将全部精神、真气、力量、灵魂都贯注于手中的‘万军’神刀,刀从意、意从刀,心意交融,长刀如我,一往无回。
  僧人叹息一声,低头念佛。巨剑随即以开天辟地之势下斩,似快似慢,亦前亦后,虚空似乎都被一剑划破,沿着巨剑掠过的轨迹,隐现层层佛境,有空相,无空相,静见性,空见性,以一己之性成就三千世界,剑身上带起的劲道却以一种毁灭一切的杀性向前汹涌下压,霸道无边,似要把王宗超四周的空气给完全挤压粉碎掉,连动作都变得十分困难。一剑之下,天地两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给予王宗超心理身理的双重威胁。
  请神修为,气势比拼上,王宗超此时皆已屈居下风,此时他屹立原地,提聚功力,越摧越强,庞大的真气如海啸滂湃,如飓风烈旋,将四周十丈之内都笼罩进去。地面如同暴风雨中的海面般翻卷,无数碎石缓缓漂浮上空中,又在致密真气层中被挤压绞成碎末。
  他毕竟身为轮回者,拥有这个世界的武者难以想象的积累,无论是练体还是练气,都远远超越了普通先天高手。连具备两种A级力量的郑吒,不用“爆炸”与“毁灭”情况下都与大差距颇大。所以一直以来,他其实只凭三成功力作战,却已足以力压僧人一头,此时请神修为与气势都处于下风,也只能以绝强的力量硬生生扭转局面了。
  王宗超心知肚明,眼前这柄巨剑虽然借了他的杀意气势,却也几乎凝聚了僧人的所有神力气势,可以说倾尽修为,一旦被击碎,后果也绝非之前两三把金剑被毁那么简单,可以说一拼之下,就要分出胜负,甚至分出生死!
  但双方却没得选择,虽然僧人言明可以让王宗超自己弃战,但弃战也就等同于认输,那可与力战而败大有区别。双方气势相斗,认输其实也就等同于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道,非留下心理阴影不可,所以只能奋战到底!
  “两位停手吧!”也就在此时,老道声音随着一股瑞霭云气传来,那股云气正好隔在王宗超与天空中的巨剑之间,其中隐现三十三天胜景,天花、玉女、仙人、神将、金灯、五彩霞光之类,更有仙乐飘扬,渺渺茫茫,似真似幻,瞬息万变,几于不可测度。立即将王宗超与僧人交战气机分隔开来。
  两人也乘机停手,王宗超解除了“武神战器”,僧人也将空中的巨剑收回,重新分解成无数把小剑,回归背后百臂观音手中,只是其中还有三只手空着,正好是被王宗超所毁的三把剑,估计需要相当一段时间静修才能复原了。随后百剑观音也收回他的天灵,不复出现。
  双方停手,老道随即也解除了严严实实的笼罩在山顶四周的云层,天上星月光辉重现,洒在已经满目疮痍的地面上。
  此时老道面色又微微一沉,只因他看清王宗超解除“武神战铠”之后,身上竟毫无伤痕,之前激战时王宗超身上少说中了上百剑,但竟无一剑伤得了他,相比之下,损失三把金剑的莲空已经逊了一筹。
  “大师修为令人叹为观止,令我受益匪浅,之前有一拳侥幸波及了大师,如能依此口诀行功,必不会留下后患……”停手后,王宗超向莲空拱手为礼,同时说了一套运气疗伤的口诀……
  七伤拳拳劲独特,专伤五脏内腑,如果没有发拳者出手救治或者得到独门疗伤口诀,伤势很容易恶化或者延绵不愈,而王宗超坦然告知的正是七伤拳的疗伤口诀。
  口诀独特却并不高深,莲空依言运气,内脏的绞痛顿时大大减缓,当即合十向王宗超致谢。
  见王宗超语气诚恳,不携胜逼人,老道面色也大见缓和,开口问道:“小友请神修为独特高深,武功修为更是高深莫测,究竟是何来历,还望见告。”
  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是深山隐修,今日才艺成出世之类说辞,就不必再说了。我观小友‘请神大法’寄蕴意境,直如铁马金戈,横扫千军,俨然千古难逢绝世武将之战意,更胜多年前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武功虽然可以在深山内练就,但这等请神意境,却非入世历练,为将称雄,成就一番事业不可!如不便见告,便请回吧!”
  老道不愧是‘请神大法’的个中行家,观察得极为敏锐中肯。要知道王宗超在进入轮回空间之前,头衔其实也类似“八十万禁军教头”之类要职,后来又贯通了神枪“孤寂”中绝世勇将杨再兴的千年不灭,至死不屈的无边战意与尚武精神,之后更是身经百战,会过无数强者,这一份气势意境自然绝不可能是一介名不见经传之人所能拥有。
  王宗超实力绝强,老道已经颇有或争取他入教,或结为客卿同盟之意,但如果王宗超依旧不肯坦白来历,无疑居心叵测,无论如何合作不成。但偏偏王宗超的这些过往经历涉及到主神空间与轮回世界,说出来不但要导致扣分,还可能有反作用。
  所以王宗超只能避重就轻,淡然说了一句:“我三十年前曾收了一徒弟,名叫陈囤。”
  “喔,东北王……陈大帅,难怪,难怪!”听了这话,老道目泛精芒,“我早已听闻陈大师府中自设一神庙,其中祭拜之人形似关帝,却又面貌全非,世人引以为怪。如今想来,所祭之人便是阁下了!三十年前,传闻有人练成中品请神,诛杀阁皂宗何师祖,而后却又不知所踪……三十年了,阁下面容丝毫不改,‘请神大法’又不修皮囊,莫非阁下武功修为,已达天人之境?”
  “小友”变成“阁下”,可见王宗超在老道心目中的地位,已因简简单单一句话而直线提升。
第三百零一章
传念
  达到了一定修为境界的修行人,基本上都是阅尽人世,洞察了人情物理之人,所以除去那些走的是极端魔道路线的之外,做事讲求留一线生机,自然与等闲为抢占地盘而好勇斗狠的江湖人不同。
  一开始王宗超占了老道势力下的一处神庙,已是隐带挑衅之举,但老道的应对也不是简单的你杀上门来我就杀回去这种江湖手段,而是先以神通相邀,试探中隐含下马威,确认对方实力意图后再采取应变,不但将王宗超的底细摸透了不少,也给彼此留下进退余地。
  好在王宗超在这个世界上也算略有经营,尤其是当初在陈家村所收的徒弟陈囤,得齐藤一透露历史先机指点,又有高翔这种高手辅助,已经在东北打下了稳固的基本盘。不过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少年如今已是四十多岁之人,比王宗超自己还要老得多,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所以王宗超说出来后也不敢奢望老道立即相信,只是留下了对证的余地。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老道连陈囤家中自设神庙所祭之人形象,以及三十年前有人诛杀何师祖都知道,两边线索完美接上,倒是省去考证的功夫,不过也由此可知老道情报来源之广,要不是这个时代中国照片还没广泛应用于情报,老道几乎可以在第一眼就辨明王宗超的来历。
  此时老道发觉王宗超三十年来形貌几乎没有变化之后,又是大为惊叹,要知道内功修为精湛且精通养身之道的高手,六十几岁而年龄看起来还不到一半并不奇怪,但眉角眼梢包括身上气息却少不了有些许岁月痕迹,即使先天高手也不例外,行家依旧可以依此大致猜测其真实年龄。
  而王宗超出手的内功偏于港漫霸道,养生效果必定相对较差,却依旧可以让三十年的岁月在身上丝毫不留痕迹,那么修为就很可能是超越先天了。
  “我苦修天人之境多年,但终究有一线之差,未能突破。”王宗超也不充这大头,摇头否认。
  “纵然一线之差,也是极为了不起,天人也等同于修行者肉身成人仙,相比之下,‘上品请神’随可成就神仙,但从中品到上品,却难如天堑啊!”老道点头赞叹,又请王宗超与僧人莲空坐下叙话,令两名童子奉茶。
  “上品请神,我略有所悟,关键是在于纯化信仰愿力吗?”王宗超坐下后,看似不经意地问道。他清楚有些秘密,往往是要让对方明白你并非一无所知才好让对方松口,正如当中国没有某些技术时,外国往往会对你严格采取技术禁运,只有当你开始研究出眉目时,才会让外国放宽限制。
  “阁下能有此感悟,足见对‘请神大法’要旨领会极深……”老道点了点头,虽然神色不动,但端茶的手却轻微一颤,足见对于王宗超能领会到这种地步也是有所震动,随即又道:“不过‘纯化’一词还稍有偏颇,其实‘上品请神’要旨在于阴阳两分,正如盘古一斧开辟天地,清归清,浊归浊,天地乾坤由此而生。人心愿力,也分纯阳道心与欲望阴魔,只是红尘迷蒙,混沌为一,就如天地未开,如能分开阴阳,自能执掌一方天地。基督教的圣经之中,天使长路西法背叛成为魔鬼,带领三分之一天使背叛,成为魔君、污鬼、邪灵,后来又衍化出代表人性七宗罪的地狱七君王。但在我看来,也不过是将信仰两分阴阳,阴为地狱,阳为天堂,令信徒愿力信仰各有归宿罢了。然而无论天堂地狱,其实都在耶和华掌控之中。”
  “在下谢过道长指点。”王宗超默然片刻后,起身向老道敬了一礼,虽然老道所说只是大致理论,依据这理论完成封神难度不亚于从知道火箭后推力理论到成功发射太空火箭,但他还是诚心诚意感谢对方指点。
  老道此时已不再以前辈自居,也是起身还礼,重新就座后又摇头叹息一声:“可惜即使明知如此也已无从实行,中原大地也已有数百年不见真神,且不闻有人封神了。”
  “这又是为何?”王宗超开口问道。
  老道沉吟片刻,说出了一个让王宗超也感到吃惊的内幕:“我华夏早在秦始皇时已立下人道、天道之分,天道归天道,人道归人道,人间为皇者不得求长生,求长生者不得谋算社稷神器,否则必遭天谴,纵是秦皇祖龙也难逃此劫。待到元末明初时,更有朱洪武派刘伯温,张三丰,铁冠道人等人运无上法力,联手于金陵紫金山上设法,借沈万山聚宝盆凝聚九州龙脉,隔断天地灵桥,令神人两分,从此天庭众神不再降临凡尘,异域神祇更不入九州半步,而九州凡人同样受龙脉皇气禁锢,无从封神。道家修成正果者,共分‘天、地、神、人、鬼’五仙,其中神仙之途已绝,更高的天仙、地仙之路自然也无以为继,仅有人仙、鬼仙,华夏数百年来,或有少数几人修炼成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