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763

  吴中元说道,“左慈的这个问题只是问为人在世谁最重要,属于哲学问题,没涉及道德层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我敢保证在他看来,第一个选择是正确的。”
  “可惜机关已经坏掉了,无法验证你的答案是不是正确的了。”王欣然笑道。
  “石台虽然碎了,但下面的连杆儿还在,摁压连杆儿应该也可以触发机关。”吴中元说道。
  “那第二个该怎么回答?”王欣然问道。
  吴中元没有立刻回答,第二个问题是‘择其一’,左侧仍有五个圆孔,每个圆孔上方都有一个成语‘以德报怨,天理昭昭,下愚不移,克己复礼,杀身成仁。’
  见吴中元又转头看她,王欣然连连摆手,“别再问我们了,你自己看着办。”
  吴中元说道,“这五个成语都出自论语,左慈应该是看过论语的。”
  “择其一就是让你在这五个成语里选一个?”王欣然问道。
  吴中元点了点头,“这五个成语都包含了一种人生态度或看法,他想让我选出在我看来正确的一个。”
  “这五个成语不都对吗?”王欣然疑惑。
  吴中元摇了摇头,“那是你的看法,在他看来只有一个是对的。”
  王欣然盯着石板,“我感觉他应该不是以德报怨的那种人。”
  “思想决定行动,”吴中元说道,“不能说他不是以德报怨的那种人,应该说在他看来以德报怨并不是正确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天天给你饭吃和天天打你一顿的人,你都冲人家笑,谁还给你饭吃?都打你去了。”
  “看来你跟他是一路人。”王欣然笑道。
  吴中元又摇头,“也不能这么说,我的一些想法跟他相近是因为他是道门中人,而我的师父也是道士,我从小到大受到的都是道家思想的熏陶。”
  “第二个呢?”王欣然问道。
  “天理昭昭应该也可以排除。”吴中元说道。
  “理由。”王欣然说道。
  “天理昭昭的意思是老天爷能主持公道,”吴中元说道,“受了委屈不自己讨回公道,反倒寄希望于老天爷主持公道,这是懦弱的一种表现,跟有些人受了欺负,不敢反抗,说句‘我不跟你一般见识’,假装自己有素质来掩饰自己的懦弱是一个道理。”
  “不用说了,下愚不移肯定是正确的。”王欣然说道。
  吴中元点了点头,“至少在他看来是正确的,下愚不移的意思是愚民的思想很难被改变,孔子其实说了句大实话,但这句话放在现代就容易引起公愤。”
  “此人三观不正。”张书凯正色说道。
  “这话是孔子说的,不是左慈说的。”吴中元说道。
  张书凯无言以对,因为孔子现在是被世人推崇和学习的对象,他哪敢说孔圣人三观不正。
  吴中元又说道,“左慈会法术,可以不遵循世间的一些规则,所以他才敢直言不讳,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他不会法术,早就被人抓去砍头了。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也是曲高和寡,难有知音。”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王欣然催促。
  第三个问题大致意思是面对他人的冒犯该怎么应对,在宽恕,包容,反击,纵容,说服里吴中元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反击,理由是宽恕和包容会助长罪恶,纵容有失光明,而说服肯定没用,因为一个敢于冒犯自己的人,肯定是不会听从说教的。
  找到相应的连杆儿,对应摁压。
  答案正确,触发机关,石室传来了轻微的震动……
第九十七章
解毒丹
  震动非常轻微,震源位于石室正中区域,几秒钟之后,石室正中的两块石板左右下垂,一座长方形的青石自地下缓缓升起,高出地面八十公分之后停止不动,震动也随之消失。
  青石上放着一个很小的方形盒子,只有巴掌大小,这里面存放的无疑是答对问题的奖励。
  由于之前两门的奖励是冰糖和补肾丹,对于这一门的奖励,吴中元也不认为会是什么好东西,走过去随手拿起石盒儿尝试开启。
  石盒儿的盖子是扣在石盒上的,拔开之后发现里面放的是个乒乓球大小的灰色丸子,拿起闻嗅,有细微药气,由于存放的时间太长,药丸的表皮已经有些酥化掉渣,捻了捻掉下来的细渣,细腻发滑,应该是蜡。
  用蜡封存药丸的作法直到现在还在使用,与瓶装相比,蜡封可以更好的保存药物,确保药性不会挥发。
  这个石盒明显是被雕凿出来专门用来存放这枚药丸的,整个石盒内部只被凿出了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圆形孔洞,其他部位则是完整的石面。
  “这又是个什么丹?”王欣然笑问。
  吴中元没有接话,石盒的内部不曾雕刻文字,而放置石盒的青石上也没有字迹,石盒的盖子上也是平面,没有雕刻文字,这枚药丸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
  既然是奖励,总得说明用途,不然就算得到了也没什么用处。
  就在吴中元想要捏开蜡封的时候,一瞥之下发现石盒的盖子内部貌似有字,定睛细看,刻的是‘可解百毒。’
  王欣然也看到了盖子内部的文字,“这个还有点用处,也不算白忙一场。”
  “好像不太对劲儿。”吴中元皱眉摇头。
  “怎么了?”王欣然挑眉看他。
  “他为什么把解毒丹放在这儿?”吴中元眉头紧锁。
  王欣然不明所以,“你在怀疑什么?”
  吴中元指着北面地上的那个石匣,“跑出去的那个人随身携带的法印和黄金罗盘等物,原本应该就是存放在那个匣子里的,他为什么要把那些东西放在这里?”
  吴中元如此一说,王欣然也感觉事有蹊跷,“咱们刚才拼凑出来的石台上有一句‘知难而退,拿了石函里的东西走罢,’他留下这样的话,又把东西放在这里,是不想让咱们空手而回,也不想让咱们继续往里走了。”
  “也可能只是不想让你们继续往里走。”吴中元说道。
  “什么意思?”王欣然问道。
  吴中元说道,“这里毕竟是他的陵墓,没人希望自己的陵墓被闲杂人等涉足,对他来说只有我不是闲杂人等,你们都是。”
  王欣然隐约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他留了这枚解毒丹在这里,并不是单纯作为你答对问题的奖励,而是进入之后那些石室的通行证?”
  “对,”吴中元缓缓点头,“这里应该是一道分水岭,他不想闲杂人等陪我继续往前走了。”
  很少说话的吕佳慧在旁说道,“奇门遁甲再玄妙,也不可能算的这么准吧?也可能他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止步,而是让那些误入坟墓的人或盗墓贼见好就收。”
  “也有这种可能,”吴中元没有否定吕佳慧的说法,“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你们都不能再继续往里走了,往后的那些石室里很可能有释放有毒气体的机关。”
  “我们带了防毒面具。”吕佳慧说道。
  见吴中元面带疑惑,吕佳慧解释道,“我们携带防毒面具不是为了预防毒气,而是为了过滤污浊空气,古墓被封存多年,里面的空气早已腐坏,还有很多未知细菌孳生,之前就有考古人员中毒染病的先例。”
  吕佳慧说完,吴中元缓缓摇头,即便带有防毒面具,他还是不放心,但眼下他也没有不让王欣然等人跟着的理由,沉吟片刻,指着北面的石门说道,“看看怎么回事儿。”
  这处石门是关着的,这处石门跟之前的那些石门一样,都是往里开的,之前王欣然和张书凯曾经尝试推动,却发现石门被人从里面抵住了。
  此次四人合力,再推,不行,还是推不动。
  试过几次,众人只能放弃,吕佳慧抚摸两扇石门的接缝儿,又拿出羊角锤敲打石门各处,然后得出了结论,“石门不是被他们用什么东西给抵住的,而是内部原本就有顶门石。”
  吴中元是学考古的,对顶门石这种东西并不陌生,但王欣然和张书凯不懂,吕佳慧便出言解释,顶门石的样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是滑顶和翘顶两种,其中又以翘顶最为常见,原理与跷跷板有些类似,送葬的队伍离开墓室时将石门拉上,石门闭合之后,石门内侧的顶门石翘起,封闭墓门,令墓门无法自外面再被推开。
  而滑顶则是墓门内部有斜撑石条,随着墓门向外移动,里面的石条逐渐倾斜,等到墓门彻底关闭之后,石条末端恰好卡在了石门内侧的凹槽里。
  吕佳慧说完,王欣然问道,“这里的情况是哪一种?”
  “应该是翘顶。”吕佳慧说道。
  吴中元接口说道,“研究这个没意义,不管是哪一种,咱们都进不去,除非里面的人主动打开。”
  “如果有顶门石,他们之前又是怎么打开石门的呢?”王欣然说道。
  吴中元摇了摇头。
  随后一段时间四人都没有说话,四人想的问题应该都差不多,无非是守株待兔更好,还是爆破进入更好。
  最终还是吴中元先开口,“他们可能没携带防毒面具。”
  王欣然歪头看了他一眼,没有接话,张书凯和吕佳慧也没有吭声。
  等了片刻,吴中元又说道,“死掉的那个人为什么要冒险跑出去?”
  三人仍然没有接话。
  吴中元又说道,“他是发现同伴被困住了跑出去搬救兵?还是贪生怕死撇下同伴独自逃生?”
  三人还不接话,吴中元也没准备他们接话,他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供三人参考分析,“如果他是出去搬救兵,那里面的人肯定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危险。如果是贪生怕死独自逃生,他就不怕同伴脱困之后报复他?他既然敢跑,就是在他看来被困在里面的同伴肯定不可能活着出去……”
  说到此处,王欣然抬手打断了他的话,与此同时看向张书凯。
  张书凯知道王欣然为什么看他,“如果这道石门跟外面那些石门同样的厚度,我有把握精准爆破而不毁坏石门主体。”
  王欣然点了点头。
  张书凯也不磨蹭,转身向外走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