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6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8/763

  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审问是需要时间的,眼下没时间审问这群猴子,只能将它们暂时禁锢在这里,待得天亮之后再回来慢慢审问。
  魔族的第五处藏身之处也是一处山洞,这处山洞位于一座山谷的尽头,有多个入口。
  山洞外的山谷里倒毙着大量动物的尸体,之前在结界处聚集的魔族怪物吴中元都有印象,死在外面的这些动物与人间的树獭有些相似,但四肢没有树獭那么长,都长了个很大的肚子,嘴里的牙齿也并不尖利,很明显是一种食草动物。
  这些动物的肤色也是黑色的,体毛并不长,眼睛也不大,大部分尸体上都没有很严重的伤痕,这说明这里原本是它们的巢穴,在寒流来临之前,魔族怪物赶来此处并将它们撵了出来。
  这些与树獭有些相似的魔界生物数量约有七八百只,它们的尸体并不是分散在山谷各处的,而是扎堆儿死在了一起。
  起初吴中元以为它们只是临死之前抱团取暖,但是外面的那些尸体都呈一种很奇怪的怀抱姿势,抱团儿肯定是抱团儿,却好像不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是为了尽可能的阻隔寒气,为位于内部的同类争取一线生机。
  这一发现有些出乎吴中元的意料,因为魔界弥漫着强烈的恶性气息,长时间的生活在这里必然会受到戾气的影响,按理说这里的生物应该都是凶残暴戾之徒,不应该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由于寒流笼罩,担心伤及内部可能存在的幸存者,吴中元便没有去翻动尸堆,而是延出灵气为它们布下了一道隔寒的灵气屏障。
  由于树獭的个头并不大,它们栖息的山洞也就不是非常宽敞,躲在里面的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啮齿类动物,因为被魔族附身,它们的身体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变异,爪子形似鹰爪,两颗门牙也变成了长达半尺的尖利獠牙。
  狭窄低矮的山洞严重影响了吴中元的行动,千余只变异的怪鼠足足浪费了他半个多钟头方才清剿干净,好在类似的魔族怪物并不多,如果全是这种东西,一晚上根本就杀不了多少。
  将这群魔鼠杀光之后,吴中元以灵气在树獭的尸堆和山洞入口之间搭建了一条避寒通道,然后开始清理尸堆。
  剥离了数层尸体之后,里面出现了活物。
  幸存的树獭受到惊扰之后开始四散奔逃,由于周围有灵气屏障阻隔,它们也不得往别处去,只能顺着避寒通道逃回了山洞。
  吴中元一直等到活着的树獭尽数逃回山洞方才抽身离去,他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以救世主自居,而是想要对这个星球的生物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事实证明这里的生物并不全是坏的,它们也有善良的一面,先前逃回山洞的那些树獭多为老弱病残,其中还有一些带着幼崽,危险来临之际,牺牲自己,保护弱者,这是一种极为难得的品格。
  这种品格绝不会是极个别物种独有的特性,不出意外的话这里具备类似特性的动物应该不在少数。
  观察是为了得出结论,而结论是为了指导行动,这一发现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还是不要伤害这些土著居民。
  魔族选择的藏身之处以山洞和溶洞居多,这里是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的特点之一就是地下洞穴很多,由于土质异常坚硬,洞穴再大也不会出现塌陷的情况。
  所有的藏身之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规模较大,原本就是魔族的聚居地。还有一类是面积较小,是自别处赶来的魔族怪物临时选择的避寒场所。
  上半夜吴中元是追寻着灵气逐一进行“拜访”的,不论洞穴的大小,不管魔族怪物的多少,一律进行清剿。
  待得察觉到气温有回升征兆,吴中元只得改换了策略,那些地形复杂,怪物较少,追剿难度较大先放一放,专挑那些较为宽阔,怪物数量较多的区域进行清剿。
  大规模的巢穴在这片区域共有四处,其他区域肯定还有,但吴中元找到的只有四处,不算之前的那处,还有三处。
  其中一处是很大的地下湖泊,面积足有上千亩,湖里全是巨型毒蛇,体长都在三丈以上,与地球上的毒蛇不同,这些毒蛇的七寸处都长有一圈儿可以绽开的皮肤褶皱,可以绽开恐吓敌人,除此之外它们还可以喷吐剧毒毒液,攻击范围能够达到数十米。
  对于蛇类生物,人类有着天生的恐惧,这种恐惧是发自遗传基因的,人类的祖先曾经无数次的被毒蛇咬伤过,有些死掉了,而有些则侥幸存活了下来,存活下来的那些人就会将对毒蛇的恐惧记在心里,天长日久就会逐渐写入遗传基因。
  吴中元晋身太元的时间还是太短,实则他练气的时间也不长,回到远古时期也就四年时间,突然自阴暗的环境中见到如此巨大的湖泊,再见到这不计其数的巨蟒毒蛇,免不得头皮发炸,心慌气短。
  待得稳住心神,便开始着手进攻,他自然不会冒险下水,只是现出身形,引蛇群来攻,然后以阴阳长剑催逼剑气大肆砍杀。待蛇群退回湖中,便改用雷霆之怒催发闪电进行远距离攻击。
  正常情况下施展雷霆之怒是感应借用的天地灵气,但魔界无有灵气,闪电全部由自身灵气转变而成,以他此时的修为,可以同时催发多道闪电,而闪电是带有强烈电流的,在劈死大量毒蛇的同时,强烈的电流也通过湖水殃及蛇群,不计其数的剧毒毒蛇被电流电晕并浮出水面。
  随着浮出水面的毒蛇越来越多,吴中元催发闪电的频率也越来越快,电光此起彼伏,雷声振聋发聩。
  整个过程足足持续了半柱香,狂轰乱炸,血肉横飞,不止巨蟒毒蛇尽遭血洗,连湖中的鱼虾也随之遭殃,待得尘埃落定,偌大的湖面上飘浮了厚厚的一片。
  魔界的鱼虾与人间的鱼虾并不相同,鱼类有些大鲵的特征,所谓大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娃娃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鱼类,这种鱼类的出现说明这里的进化程度要远远的落后于地球。
  而那些虾类也不是常见的大虾的形态,更像鲎,而鲎也是一种古老的节肢动物,出现于数千万乃至上亿年前。
  密集的火力攻击固然可以缩短战斗时间,但与此同时也会造成弹药的严重消耗,由于黄色补气丹药所蕴含的灵气并不多,吴中元在催发闪电时直接抓了一把蓝色丹药在手,这种蓝色丹药属于擢升类补气丹药,所蕴含的灵气远非寻常补气丹药可比。
  还有一处大型聚居地是一处地下丛林,面积更大,堪称别有洞天,这里的植物非常茂盛,有高大的乔木,也有低矮的灌木和草丛,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植物都发着淡淡的荧光,诡异之中透着新奇。
  聚集在这里的魔族怪物品种较为单一,是一种既像袋鼠又像恐龙的中大型生物,长着尖锐森长的鸟喙,长达两尺的鸟喙彷如森利长矛。
  这种怪物虽然不会飞,弹跳力却异常惊人,能跃起数丈,而且奔跑的速度非常快,成群冲突之时彷如枪兵冲阵,来势汹汹,势不可挡。
  这些怪物的攻击力非常惊人,但它们终究没有灵气修为,可能会对紫气高手构成威胁,却奈何不得吴中元,所谓降维打击是指双方实力严重不对等,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一方对弱势的一方进行碾压式的攻击,吴中元此时就在降维打击,而且是降了好几个维度,战事只能用摧枯拉朽,血洗狂屠来形容。
  最后一处魔族的聚居地位于地下数十丈,这里是一处巨大的空间,方圆足有数百里,也是迄今为止他所发现的最大的一处魔族聚居地,聚集在这里的魔族怪物以飞禽居多,几乎所有会飞的魔族怪物都在此处,总数至少也在二十万只以上。
  这里可能不是魔王的老巢,但肯定是魔族的空军总部。
  这处地下空间的顶部并无遮挡,是露天的,但这里气温很高,至少也在三十度以上,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温度是因为这里接近火山的腹心区域,在更深的地方甚至可以看到赤红的岩浆。
  正因为有岩浆的存在,洞内便充斥着热气,热气是往上走的,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外部的严寒。
  魔族每一处藏身之处的情况都不一样,需要区别对待,隐身观察过此处的情况之后,吴中元制定了进攻计划,火攻,进一步提升这里的温度,将洞里所有飞禽和能飞的兽类全部烧死在这里。
  先以灵气屏障将出口封住,阻隔外部寒气的进入,然后化实为虚,将随身物品隐去,最后全速俯冲,冲向地底深处。
  在加速俯冲的同时,气走心经,催发火龙真气。
  借助俯冲所带来的加速度,在临近岩浆之时,吴中元将火龙真气催到极致,怒吼发力,由火属灵气凝聚的火龙骤然成形,咆哮着冲向下方的赤红岩浆。
  懂得地质地理的人都知道岩浆是最不稳定的,哪怕是最轻微的外部变化都可能导致岩浆的爆燃,更何况是太元修为全力释放的火龙真气。
  猛烈的撞击瞬间引起了火山的剧烈爆发,伴随着轰隆巨响,大量岩浆裹带着滚滚浓烟自地下深处疾冲而上。
  吴中元在发出火龙真气的瞬间,已经借助反作用力反冲向上,赶在岩浆冲出之前回到了地面。
  几秒之后,洞内传出了地狱鬼哭一般的嘶吼和哀嚎……
第八百三十七章
兵火失心
  火山爆发所产生的巨大冲击不是灵气屏障所能封印的住的,先前布下的灵气屏障几乎在瞬间就被凛冽的气浪冲破,带着刺鼻硫磺气味的滚滚浓烟冲天而起,与此同时地面开始产生剧烈震动。
  地下空间的魔族怪物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出了哀嚎和惨叫,所有已知的言语和词汇都不足以形容这种声音的恐惧,混杂着无限的绝望和极度的痛苦,这不是一只怪物在惨叫,也不是一百只一千只,而是二十多万只,同一时间发出惨叫,宣泄和表达的又是同一种情绪,绝望和痛苦被无限扩大,震撼肺腑,惊心动魄。
  人的承受能力虽然有高有低,却终究有个极限,魔族怪物发出的惨绝人寰的绝望惨叫瞬间超出了吴中元所能承受的极限,直接对其心神产生了剧烈的震撼和冲击,这种震撼和冲击绝不可能是正面的,而是极度负面的影响,杀的太多了,手段太狠了,不是妇人之仁的愚善,也不是悲天悯人的矫情,只是就事论事,此举直接导致了二十万魔族瞬间丧命,且不管它们是好还是坏,这可都是生命,瞬间就死在了自己手上。
  这一刻吴中元脑海里闪过了无数的念头,最为强烈的念头主要有三个,一是诸葛亮火烧藤甲兵,这是他所能想到的与眼前这种情形最为相似的事情,但是也只是相似,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因为诸葛亮只是烧死了三万藤甲兵,而此番他却直接烧死了二十多万。
  第二个比较强烈的念头是心悸和恐慌,恐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所拥有的巨大实力感到恐怖,他生平第一次对自己感到恐惧。二是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遭报应,招天谴,就算都是坏人,也终究都是生命,二十多万哪。
  第三个强烈的念头就是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急切的想要给自己开脱,说服自己这么做是对的。这种心态也是人之常情,所有人潜意识里都会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寻找借口,吴中元也不能例外。
  他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人都是被魔族附身的敌人,是丑恶的,是凶残的,不杀它们,它们就会反过来屠杀人族。
  换成大部分人,能想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很客观,很难得的了,但吴中元是中原黄帝,他的格局远超普通人,他是清醒的,是公正的,想到这一步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自我反省,不对,这是自欺欺人,这是将此事上纲上线,抢占道德制高点,道貌岸然的将这件事情的后果转嫁到人族百姓身上,以此为自己的疯狂杀戮进行开脱。
  且不管它们以后会不会屠杀人族,就算一定会杀,至少目前也没有杀,为了预防屠杀而进行屠杀,这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哪怕是在现代社会,也不能为了预防犯罪,而在坏人杀人之前将他们杀掉。
  除了这个借口,还有什么能为自己的大肆杀戮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吴中元想不出来,因为敌人本身就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敌人泛指那些与自己不同立场的人,站在魔族的立场,人类就是他们的敌人。
  黑色的浓烟是冲出来的,而赤红的岩浆则是爆出来的,在岩浆爆发的瞬间,地下空间的惨叫消失了,前后只持续了不足十秒钟,而这十秒钟对吴中元而言不啻于噩梦一般的存在。
  有句话叫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先前的十秒钟他就承受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这十秒钟将会是他永远挥之不去的梦魇,他高估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低估了一举灭杀二十多万生命对自己的精神所产生的巨大冲击。
  由于先前的冲击力太大,此番便引发了火山的猛烈爆发,冲天而起的岩浆高达几十丈。
  逃避也是人的本能,源自人类趋吉避凶的本能,遇到自己不想面对的事情,所有人都会本能的进行逃避,吴中元也想跑,他不愿继续留在这附近,尽管那二十万魔族怪物并无魂魄存留,但他却始终感觉周围萦绕着二十万魔族冤魂。
  就在施出瞬移的前一刻,吴中元改变了主意,选择继续留在这里,至于为什么非要留在这里他自己也想不明白,或许只是出于男人的责任,不愿逃避后果。
  具体在此处停留了多久他也没有准确概念,可能只有五分钟,也可能有十分钟,炙热的岩浆遇到极度的严寒引发了大面积的雾气,随着雾气越来越浓重,周围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到得这时,吴中元方才瞬移离开。
  他没有回到巨龟的肚子里与众人会合,而是回到了巨龟行进路线的某一处,他现在不想面对众人,因为他知道自己情绪正处于剧烈的波动期。
  吴中元现身之处位于一处土丘的南麓,可以看到正在向此处移动的巨龟,实则他此时是想见人的,内心深处最想见的是师父,这也是他的本能反应,遇到巨大变故,会首先想到能够为自己提供庇护的人。
  他虽然心神不宁,却知道师父不在了,潜意识里的第二人选就是父母,但父母也不在了,第三人选就是自己的女人,他现在可能不需要庇护,但他需要认可,需要慰藉。
  自己的四个女人此时最想见的是王欣然,因为他在现代长大,是现代人的心理,而王欣然又非常客观,能够比较客观的评价这件事情。
  但王欣然不在这里,吴荻就成了首选,与吴荻诉说此事与向王欣然诉说此事差别不大,唯一的区别就是吴荻可能会揣摩他的心理,说出他想听的话,而王欣然则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此时气温已经开始回升,但是还没有回升到三族亲兵所能耐受的程度,吴中元回到巨龟腹中,与众人简单说了几句便带着吴荻瞬移离开。
  他没有带着吴荻走远,只是将她自巨龟里面带到了外面,以灵气包裹保护。
  吴中元虽然将吴荻带了出来,却没有急于跟她说明情况,他在犹豫,而他之所以犹豫是担心吴荻不理解他,会因为他心神不宁,心悸慌乱而误会他心理脆弱,无病呻吟。
  吴荻发现了吴中元神情有异,也知道他有话要对自己说,但她并没有出言追问,只是安静的看着吴中元。
  犹豫良久,吴中元最终还是说了,包括自己昨晚所做的事情,也包括自己此时的精神状态。
  吴荻耐心的听吴中元说完,沉吟过后柔声说道,“圣上乃人中龙凤,勇武英雄,负千钧万石之重,行擎乾定坤之举,大战之后心神不宁极为平常,此乃兵火失心,又名癫狂惊痫,一夜之间伤敌五十万也只有圣上可以耐受支撑,若是换做妾身,此时怕是早已失心疯癫了。”
  吴中元叹了口气,没有接话。
  吴荻又道,“妾身所言确是实情,君不见那些解甲归田的勇士和士兵,每有暗夜惊醒者,语无伦次,喜怒无常,惊慌焦虑更是数不胜数,更有甚者甚至自残自伤,自缢自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8/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