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6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8/763

  被人信任有时候是一种压力,而压力则会变成动力,因为没人希望令信任自己的人失望。
  三族亲兵是日后的攻坚力量,而今种子已经种下了,接下来要做的只能是等待了,等待他们逐渐成长,并肩负起重任……
第八百零三章
闭关
  离开金牛勇士的营区,吴中元又步行前往东城驿场,他好长时间没往驿场去了,想过去看看大傻,顺便也看看那几匹龙驹。
  没有人不喜欢被别人尊敬,但走到哪儿都跪倒一片的感觉并不好,这令他感觉到了莫名的压力。
  此时已是初冬时节,出于保暖需要,大傻的棚圈已经进行了密封和加固,里面堆满了干燥的牛粪,吴中元去到的时候大傻正趴在粪堆里休息,它并不喜欢运动,每日除了进食,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趴着。
  见到吴中元,大傻并未表现出过分的亲近,它属于昆虫,智商并不高,能摩擦翅膀咔咔两声已经是非常亲近的行为了。
  看过大傻,吴中元又去看王欣然的龙驹,马族每年产出三匹龙驹,两灰一黑,三匹龙驹都可以腾云驾雾,而黑毛龙驹更加神异,体形更大,速度也更快。
  去年马族进贡了三匹怀孕的母马,共产下了三匹龙驹,一匹黑毛龙驹给了王欣然,另外两匹灰毛龙驹让他分发给了左辅殿和右弼宫作为公用。
  母马是正月底生产的,现在是十月上旬,这三匹龙驹才八个月大,尚未成年,虽然个头儿不小,却不堪骑乘,实则也不是完全不能骑乘,而是没人舍得骑它们。
  除了这三匹龙驹,驿场还有一匹真正意义上的龙驹,那是他自东海以七窍灵通俘获的龙马,出自东海龙族。
  马族的龙驹更像马,而龙族的龙马更像龙,头生龙角,颌下生须,与马族的龙驹不同,他的这匹龙马是吃肉的,被养在了驿场的东北角落。
  龙马喜水,由于驿场里没有水潭,龙马的精神状态不佳,虽然驿场众人精心照料,这段时间仍然消瘦了许多。
  检视过龙马的情况,吴中元将其缰绳卸了,转而送出意念,命其前往入海口休养待命,那里毗邻东海,龙马比较熟悉那里的环境,也可以自行觅食。
  由于冬天将至,驿场正在囤积牲畜过冬的草料,今年粮食大丰收,除了草料还囤积了一部分糙稻劣谷,到了冬天牲畜也需要吃些米粮。
  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一个过程,发展壮大也不例外,目前国家和军队整体的框架已经出来了,接下来只需要耐心等待,在没有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很快就能进入良性循环。
  离开驿场,吴中元又去了后山粮库,有熊本城产出的米粮和各大垣城进贡的米粮正在源源不断的运进山洞,老瞎子知道米粮的重要性,派了重兵把守,无所事事的吴老二也被派来了。
  记录搬运都有专人负责,吴老二在这儿也就是个摆设,但它很喜欢指手画脚,吆三喝四的瞎指挥。
  见吴中元来到,吴老二急忙过来见礼,吴中元将其带到一旁,面授机宜,命其暗中挖掘一条通往城外的密道,密道设两处入口,分别在福寿院和学堂,而出口只设一个,通往后山。
  如此安排也并不是临时起意,他早就有这种想法,福寿院和学堂里住的都是各大城主的亲眷,倘若兵败城破,必须率先保证他们的安全。
  为了确保隐秘,此事只能由吴老二亲自动手,不允许它率领黑姬山的族人一同开工。
  吴老二应下差事,只道还是他虑事周全,吴中元一笑而过,实则老瞎子和吴荻肯定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但他们不可能主动提出来,因为这属于应急方案,是建立在城破的基础上的,二人如果提出这种建议属于对他的不信任。
  随着灵气修为的提升,所拥有的能力也越来越大,晋身太元之后,吴中元最为满意的就是拥有了瞬息移动的能力,瞬息可以此发彼至,能够节约大量时间,不管想去哪里都能瞬间前往。
  离开有熊之后,吴中元去了牛族的苍山,此前苍山曾经奏报所辖某座围城发生了剧烈的地震,地震过后附近一座高山崩裂,露出了一处深不见底的深坑,他此番过来就是为了查看那处深坑,确定其产生的真实原因。
  为了节省时间,也没有惊动主副城主,悄然来到,自行寻去,很快找到了那处深坑,这处深坑位于一座山峰的下面,整个山体向四面绽开,深坑离地面约有百丈,下行的同时吴中元刻意留心,发现石壁上有巨大的爪印,这说明此前不久有某种巨型生物自这里爬了出去。
  深坑底部是处很大的溶洞,有条地下暗河自洞里流过,洞里残留有浓烈的腥气,先前蛰伏在这里的应该是某种巨型爬行动物。
  溶洞里并没有明显的动物活动痕迹,这表明蛰伏在这里的生物并没有频繁的活动,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休眠状态。
  结合他释放兽王的时间来综合推断,这只巨型生物很可能是被兽王唤醒的。
  兽王脱困之后召集旧部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身为兽王,苏阳很可能拥有召唤和控制兽类的能力,也包括控制飞禽和各种爬虫。
  离开苍山,又去了大丘,此前大丘曾经奏报在大丘西山发现了被盗掘的古墓。
  他此前曾经在大丘待过很长一段时间,熟悉西山所在,自行前往,很快找到了那处古墓,由于此前这片区域曾经下过雨,古墓周围非常泥泞。
  情况与奏折上所描述的基本相同,在古墓周围堆积了大量红色泥土,这些泥土之所以是红色的乃是因为其中添加了很大比例的朱砂。
  那具石棺也仍然留在墓中,与常见棺木不同,这具石棺异常巨大,而且是圆形的,可以确定的是此物绝不是入殓人类的。
  由于此前曾经下过雨,奏折上所说的巨型脚印已经寻不到了,不过根据奏折所述脚印只有三趾这一细节来推测,躺在这具石棺里的很可能是某种古老而未知的禽类。
  夜幕降临之后,吴中元变化身形和衣着去了饮马河,不是北疆的饮马河旧址,而是位于中土的饮马河。
  他来这里不是为了微服私访,只是为了大致了解一下饮马河目前的经营情况。
  确定饮马河运营正常,吴中元便买了些食物去了位于南海之滨的隗城旧址,为什么来这里他也说不清,或许是为了确定一下这处很大的城池有没有被人占据,亦或许只是因为这里距离南海较近,当日南海龙族曾经协助妖王脱困,攻击了王欣然等人,此事一直令他耿耿于怀。
  隗城荒废已久,吴中元坐在城楼上吃着自饮马河买来的食物,与此同时远眺浩瀚南海,他迟早要寻南海龙族算账,但眼下不宜节外生枝,休养生息,发展壮大才是硬道理。
  二更时分,吴中元离开隗城回返有熊,虽然时辰已经不早了,皇宫仍然人来人往,早些时候他曾经下旨将混元鼎送到兵工厂,将丹殿腾出来给老瞎子等人办公,此时众人正在忙着搬家。
  王欣然不在宫中,吴中元便独自去了中宫,他想要一个人独处,却又担心发生突发事件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只能选择留在有熊。
  随后几日吴中元每天都会上朝,听取众人汇报,中原各地都发现了禽兽的异常活动,稀奇古怪,五花八门。
  单是分析这些就需要耗费他大量精力,终于在数日之后,吴中元发现自己走入了误区,国家太大了,政务也太多,身为君王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不然将会陷入繁琐无聊的恶性循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身为君王只能抓大放小,做最重要的事情。
  对他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答案显而易见,闭关修行,催生元婴。
  与老瞎子和吴荻做了交代之后,吴中元又去兵工厂见了王欣然,顺便施展瞬息千里将已经造好但尚未发运的天罡弩和地煞弓送到四方大营,此举大耗灵气,好在他此时并不需要时刻保持灵气盈满。
  得知吴中元要闭关,王欣然颇有顾虑,“时机选的合适吗?”
  “不合适,但没办法,”吴中元摇头说道,“我如果留在有熊处理公务,每天都会忙的昏天黑地,焦头烂额。”
  “如果四方大营有异动怎么办?”王欣然问道。
  吴中元说道,“眼下已是十月上旬,离封印消失,神兽殡天不足百日,它们没必要再冒险冲突,况且即便发生变故,祝千卫他们也会处理,实在处理不了才会通知我。”吴中元说道。
  “如若有其他意外情况呢?”王欣然又问。
  “处理不了他们也会通知我的。”吴中元回答。
  “你要闭关多久?”王欣然又问。
  “不一定,我的计划是催生元婴为止。”吴中元说道。
  王欣然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兵工厂日夜赶工,甚是喧闹,吴中元也没有多做停留,此番的闭关场所他选择了北疆的饮马河旧址,为了追求极度的心静,他不希望见到任何人,甚至连动物和草木也不想过多的见到,而他又不喜欢死气沉沉的沙漠,似饮马河这种偏远僻静的废弃城池是最佳选择……
第八百零四章
悟道
  吴中元自饮马河一处干净的废弃房舍安顿了下来,由于之前黑寡妇等人是有计划的南迁,故此城中能搬走的东西都搬走了,房间里也没剩下什么东西,而有没有生活器皿对于吴中元来说也没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因为目前的他已经不需要饮食起居了。
  神仙与凡人一样,也会有私心杂念,更何况此时的太元修为只是约等于后世的金仙,与真正的金仙还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丹药的使用,虽然缩短了修炼所需的时间,也失去了逐阶提升的厚重。
  灵气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唯独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绪,杂念还是会有,杂念主要来自牵挂,他不放心自己的国家,担心各大垣城遭到外道的侵扰,担心自己亲友遭到敌人的暗算,担心四方大营出现变故,担心米粮储量不足,总之是各种担心。
  闭关的第一天是在忐忑中度过的,总感觉随时会有人使用自己的灵气信物将自己召唤回去,但这也只是他的担心,实际并未发生。
  第二天还是进入不了状态,化生元婴与练气不同,化生元婴无迹可寻,也无法遵循,全靠自己揣摩,而没有感觉的揣摩几乎就是缘木求鱼。
  第三天仍然没有状态,总想着回去看一眼,亦或是瞬移去心月岛摘果子吃,但最终还是忍住了,随心所欲是低层次的感官满足,而高层次的自我肯定来自于自律和约束。
  第四天依旧没有状态,还是杂念丛生,吴中元也不是非常着急,因为他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也知道化生元婴与提升灵气修为不同,化生元婴是瞬间的顿悟,而不是循序渐进提升。
  第五天睡了一天,任何的改变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静下来也不例外,时至此刻他才发现自己原来这么缺觉,在撤去灵气之后可以一觉睡上十几个小时,而且醒来之后还能继续睡。
  第六天,他发现自己开始出现了急躁情绪,一直没有进展,徒劳无功的浪费时间,这都五六天了,如果没有待在饮马河,这五六天可以做很多事情。
  在发现自己出现急躁情绪的同时,吴中元也突然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掌握的,而是由自己所牵挂的事情和所牵挂的人牵着走的,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是完全被动的。
  第七天,吴中元开始盯着土墙发愣,他所在的房间是个土坯房,是用泥土混合了秸秆做坯,晒干之后垒砌的,由于被居住了许多年,土坯已经磨损的很严重了,为什么盯着土墙发愣他也说不清楚,或许是为了真切的感受这个世界,此前一段时间他实在是太忙了,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棘手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他马不停蹄的应对处理,甚至没时间好好看看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
  第八天,不盯着土墙了,开始盯墙角一个碎了的陶瓮,先是盯,后是摸,用手指真切的感受陶瓮带有泥土颗粒的瓮身,感受不算锋利的断茬儿,晚上房间里来了一只蝎子,他又盯着蝎子看,此时天气已经很冷了,这只蝎子还没有储存足够冬眠所需的能量,正在抓紧时间捕猎进食。
  一晚上吴中元没干别的,注意力全在蝎子身上,蝎子爬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由于气温较低,蝎子寻觅了一个晚上也没找到猎物,太阳升起之前饥肠辘辘的爬回了自己位于墙缝儿的洞穴。
  和蝎子一样,吴中元也是一无所获,但他很是欣慰,因为他发现自己正在放下牵挂,慢慢的静下来。
  蝎子白天一直静卧不动,到得晚上又爬出来觅食,吴中元又跟随观察,下半夜蝎子找到了一只小壁虎,但一通纠缠之后没有找到用毒针蜇刺的机会,小壁虎留下半截儿尾巴,惊慌失措的跑掉了。
  这半截儿尾巴成了蝎子的食物,蝎子是没有任何表情的,但是当蝎子爬向壁虎尾巴时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即将渴死的人突然发现了救命的水源。
  在蝎子吞食壁虎尾巴的同时,吴中元改为前去观察那只断了尾巴的小壁虎,小壁虎丢了尾巴,受惊之后躲进了顶棚缝隙,这只小壁虎也很虚弱,丢了尾巴之后肚皮一直在快速臌胀,看得出来它很紧张,也很害怕。
  小壁虎一晚上也没出来,而那只蝎子在吃掉了壁虎尾巴之后继续寻找食物,不过最终并没有找到其他能吃的东西。
  蝎子和壁虎休息,吴中元不休息,他也不干别的,只是全神贯注的观察这两只小动物,他此时已经是太元修为,缺的不是能力而是精神境界,世间万物无不遵循天理大道和阴阳规律,他观察的不是这两只小动物,而是阴阳规律。
  所有东西都遵循阴阳规律,不管是死物还是活物,越是高等生物,越难通过它们所做的事情发现阴阳规律,因为越高等的生物行为越复杂,反倒是低等生物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行为,它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必要的,必须的,没有任何多余的可能误导观察者的举动。
  蝎子和小壁虎每天都只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觅食,越来越冷的天气逼迫它们越来越急切的觅食,但食物越来越少,每天奔波寻找却找不到食物,消耗了它们本就不多的体力,蝎子还好一些,小壁虎先前断掉了尾巴,需要更多的食物补充,在没有食物补充的情况下,小壁虎越来越虚弱,最终还是死掉了,死在了觅食的途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8/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