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6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4/763

  对玄武的评价就是日后为其竖碑祭奠的碑文和祭文,具体怎么写由老瞎子来负责,吴中元只需要定个调子,吴中元沉吟过后说了两个字,“至高。”
  “至高?”老瞎子微微皱眉,“不留余地?”
  吴中元知道老瞎子为何有此一问,至高往往是用来评价帝王的,如果将四方神兽定性为至高,以后他的碑文就没法儿写了。
  “至高!”吴中元点头,“数千年的孤身坚守,抛开不计其数的血战厮杀不论,单是雾露霜雪,风雨飘摇,又有几人能够体会,就中心酸怕是只有它自己才能知晓,大功之臣,理应得到这样的评价。”
  老瞎子应是领旨。
  随后二人商议的是各大垣城在受到攻击时如何快速向都城传递消息,按照吴中元的意思是每处垣城配备一件他的灵气信物,危急关头可以及时求援。
  但是他的想法遭到了老瞎子的反对,而老瞎子反对的理由是倘若敌人得知此事,会通过频繁的攻击某处城池,以此逼垣城向他求援,最终达到乱他心神,令他疲于驰援,无法专心淬炼元婴的卑劣目的。
  此番吴中元没有坚持己见,老瞎子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敌人已经发现了他的弱点,那就是不肯牺牲自己的下属,已经开始利用他的这种心理了,如果每处垣城都配备他的灵气信物,以后估计他也不用干别的了,一天到晚光忙着四处救灾去了……
第七百八十一章
运筹帷幄
  见吴中元多有忧心,老瞎子又想到另外一个办法,以后除了飞鸟传信,垣城与都城之间可以建立双向联系,城主和六部官员的修为都在紫气以上,灵气都可以外放,以后互相留下信物,万一垣城遇袭,城主可以向六部求援,倘若都城要召见谁,也可以利用对方留在有熊的灵气信物急召对方。
  好办法吴中元自然不会否决,虽然他并不赞同老瞎子自毁双目,但事实证明老瞎子自毁双目之后的确恢复到了先前的冷静和睿智。
  之后二人讨论的是北军大营的兵员布置,昨日一战北军大营的士兵和勇士死伤过半,急需兵员补充,什么时候补充,补多少,这些都需要吴中元来拍板。
  一个好的下属不会什么事情都问领导应该怎么办,而是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然后请示领导这么干行不行。对于北关的兵员补充,老瞎子的意见是并不能因为妖王脱困而有所松懈,兵员必须尽快补充,而且要补满,对北关进行更加严密的防守,确保妖王的一干下属无法脱逃。
  除此之外,还要对四方大营进行增兵,所谓增兵并不是增加普通士兵,而是遣派三虚品阶的高手,四方大营至少也得派驻一名异姓王爷。
  老瞎子的建议是东关派驻虎龙王于清都,而北关派驻雁凤王黎万紫,西关派驻猁龙王高展,南关派驻牛龙王吴勤。
  吴中元基本同意老瞎子的建议,但他也有顾虑,那就是祝千卫也是异姓王,倘若往四方大营派驻王爷,这些人会不会不服从祝千卫的调度。
  随后君臣二人又对细节进行了讨论和推敲,吴中元的顾虑并不是杞人忧天,同为王爷,其他王爷肯定不会心甘情愿的听从祝千卫的调度,而他又不便强令众人服从祝千卫,不然便有厚此薄彼之嫌。
  商议许久,最终定下调子,四方大营还保持现状,由祝千卫全权负责,不再派驻其他王爷,但每处大营指派两名王爷协防,所谓协防就是不需前去驻守,平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倘若四方大营发生意外,在得到通知之后立刻赶去增援,如此一来主次就分出来了,也就不会出现双头蛇的尴尬局面。
  北关除了雁凤王黎万紫,再加上黎亲王黎泰,这二人是兄妹,合得来,而且北关属于重点防护对象,有黎泰在,他比较放心。
  西关也是防护的重点,妖王脱困之后很可能会兑现承诺率先营救魔王,得指派两员猛将,让姜亲王姜振和鹰凤王姜大花协防西关,二人都是牛族人,老相识,配合肯定没有问题。
  让牛龙王吴勤和猁龙王高展去协防南关,吴勤性情沉稳,而高展有些急躁,一急一缓,可以互补。
  东关指派虎龙王于清都和龟龙王逐浪协助防守,虽然神族从未做过什么下三滥的事情,但早些时候东海之滨一战,人族也已经与神族彻底交恶,该防还得防,该拦还得拦。
  如此安排有两大好处,一是一旦四方大营战事吃紧,援军可以很快赶到,增加了防守的力度。二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将吴中元解放出来,不能一有什么事情就召唤老大,他忙不过来。
  议事是最浪费时间的,此时已是午后未时,但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敲定,接下来探讨的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兽族,这个问题困扰吴中元很久了,之前一直没有想出理想的解决办法,而今妖王已经脱困,要知道妖王与兽王可是同胞姐妹,通过现有的线索来看,这姐妹二人的关系好像不太好,但不管它们关系好坏,还是得尽快拿出主意,不能再拖了。
  其他事情老瞎子都有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但关系到兽族,老瞎子的态度就不是非常明朗了,吴中元也不是头一天认识老瞎子,老瞎子在想什么他猜得出来,而今他已经晋身太元,想要进入封印兽族的灵气屏障易如反掌,想要将兽族一网打尽也不费吹灰之力,既然此前他已经强调绝不与任何一道结盟,完全可以将兽族先行铲除,少些变数。
  虽然猜到了老瞎子的想法,但吴中元并不准备这么做,要知道神鬼妖魔都是人族和兽族衍生的外道,只有人族和兽族才是这个时空的土著居民。再者,伏羲和女娲当年统领的十八勇士也都有兽族血统,连镇守四方的四大神兽也都是兽族,对兽族大开杀戒,在感情上就说不过去。
  由于二人的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分歧,吴中元便没有继续与老瞎子探讨此事,不过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还是尽快过去与兽族碰个面,之前砍了玄晶雕像的胳膊,美其名曰借用,此番可以过去送点丹药给兽族,只当补偿。
  同样是送礼,性质也不一样,他此时给兽族送礼可以充分的表达善意,对方也不会误解他是刻意讨好,因为他此时已经拥有了可以毁灭对方的强大实力。
  跳过此事,探讨下一件事,黄毛儿所在荒漠古城里所藏的东西,包括妖王之前的种种迂回诱骗全部说与老瞎子知道,然后征求他的意见。
  老瞎子的看法与他一致,也认为地下古城里藏有妖龙甲,但老瞎子却不建议他轻易涉足那片区域,原因很简单,老瞎子怀疑妖龙甲被封印在那里,而他的金龙气息是解除封印的关键。
  “如果真是如此,那可否以妖龙甲引诱妖王现身抢夺?”吴中元问道。
  “可以一试,但不急于一时,妖王刚刚脱困,惊魂未定,怕是不会轻易现身。”老瞎子说道。
  随便一件事情,谈论起来都得半个时辰以上,眼瞅着天都快黑了,二人的谈话还是没有结束的征兆,王欣然便起身告退,只道要往鸟族和熊族交界处的兵工厂。
  听得王欣然言语,老瞎子停止交谈,率先告退。
  吴中元喊来两名黄袍禁卫,命他们护送老瞎子回返相府。
  老瞎子离开之后,吴中元离座起身,伸了个懒腰。
  “琐事成堆,焦头烂额,看来当皇上也不爽啊。”王欣然笑道。
  “爽个毛啊,我都快累死了。”吴中元长喘了一口粗气,世人对世界的了解主要通过感官,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信什么,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皇帝并不成天无所事事,今天微服私访出宫跟蒙冤的民女调个情,明天去后宫看皇后妃子哼哼唧唧争风吃醋,事实上当皇帝是很累的,一屁股事儿等着处理。
  “哎,要不出去散散心吧。”王欣然说道。
  “去哪儿?”吴中元随口问道。
  “借记手札上还有一处有疑似超自然现象的古墓,以后你肯定会越来越忙,抽空过去……”
  不等王欣然说完,吴中元就摆手打断了她的话,“打住,打住,不去,不去。”
  “嗯?”王欣然歪头看他。
  “借记手札上三处超自然古墓咱们去了两处,一处一个坑,这第三处搞不好也是坑,”吴中元摆手说道,“你赶紧把那本借记手札扔了吧,以后别提这茬儿了……”
第七百八十二章
排兵布阵
  见吴中元言语之中满是无奈,王欣然笑道,“你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这可不是一朝被蛇咬,这本借记手札已经坑了我两……”吴中元说到此处停了下来,自己这么说好像有些武断,暗藏虫洞的西北古墓和子宿灵气所化的地下幻境虽然间接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却不像是敌人刻意布置的陷井。
  沉吟过后,吴中元摆手说道,“这件事情先等一等吧,眼下没空去干那些,你也别急着去兵工厂了,后天还得举行丹药的分发仪式,你不能缺席。”
  “也好。”王欣然点头同意。
  “走吧,不早了,回后宫吃饭去。”吴中元迈步走向殿门。
  王欣然跟着吴中元出了中天殿,在丹殿外负责安保工作的姜大花等人见二人出来,纷纷上前见礼问安。
  吴中元冲众人道过辛苦,然后又与等候在丹殿外的两个借用丹鼎的老年夫妇寒暄了几句,之后进入丹殿检视丹鼎身上的裂纹。
  用现代的话说,混元鼎内部的气压是很大的,长时期处于高压状态,鼎身出现裂纹必不可免,只要没有漏气就可以继续使用。
  检视过后感觉丹鼎应该可以撑到将剩下的几份材料炼完,这才离开丹殿,与王欣然同往后宫。
  到得无人处,王欣然说道,“你别在中宫吃了,去东院吧,你好长时间没去了吧,过去打声招呼。”
  吴中元没有立刻接话,不接话不是因为不想去,而是不确定王欣然这番话是不是出自真心。
  王欣然猜到吴中元所想,随口说道,“吴卿也挺不容易的,很贤惠也很懂规矩,只要我在宫里,她每天都会过去请安,挺好一个人,你千万别冷落人家。”
  “吴荻和姜南不好吗?”吴中元笑问。
  “这俩也可以,”王欣然说道,“吴荻很聪明,但她从来不跟我耍心眼儿,姜南对我也很尊敬,你找的这几个人都没有扭捏矫情,勾心斗角的穷毛病,我都不讨厌。”
  二人说话之间到得后宫,王欣然抬手指了指东院,示意吴中元去那里,然后继续向北,去往中宫。
  吴中元正准备往东院去,王欣然又调头回来了,“吴卿的灵气修为太低,你手里有那么多丹药,不妨给她一颗。”
  “她跟你们不一样,不喜欢参与这些事情,给了也是浪费。”吴中元摇头说道。
  “那不一定,你也没给她参与的机会,”王欣然说道,“你去吧,我吃完饭去驿场看看我的龙驹。”
  王欣然说完就转身走了,吴中元转身往东院去,去往东院的途中斟酌王欣然先前所说的话,王欣然所说不无道理,应该考虑擢升吴卿的修为,哪怕不需要她参与战事,在发生意外的时候至少还可以自保。
  他上次去往现代的时候曾经附身一条哈巴狗,回来之后魂归本体,这条哈巴狗就一直被吴卿收养,在大泽的时候就开始了,进宫之后又带来了有熊,吴中元刚进东院的门,哈巴狗就摇着尾巴迎了上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得养条狗的,有狗就有烟火气,不但可以防盗,回家时被迎接的感觉也是很好的。
  东院门口没挂铜锣,没挂铜锣就说明吴卿不方便接驾侍寝,吴中元也不感觉失落,晋身太元之后欲望并没有消失,但是自控能力越来越强,再也不会出现热血方刚,烦躁急切的情况。
  吴卿正在吃晚饭,听到哈巴狗的叫声,侍女打开房门查看究竟,在侍女开门的同时,吴卿便看到了吴中元,急忙放下碗筷迎了出来。
  她并不经常见到吴中元,见吴中元前来,好生惊喜,带着几分腼腆蹲身行礼。
  吴中元扶起吴卿,拉着她的手进了正屋,桌上摆着碗碟,除了米粥,还有一碟葵菜和一盘酱藿豆,很是简单,无有肉食。
  远古时期蔬菜的品种很少,常见的只有葵,藿,薤,葱,韭五种,葵菜并不是现代的秋葵,而是一种绿叶植物,与菠菜有几分相似,这时候没有大白菜,葵菜是主要蔬菜。
  藿是豆类植物的叶子,藿豆就是豆子,都可以腌制佐饭。
  薤有点像现代的野蒜,说实话并不是很好吃。
  葱和韭就是现代的葱和韭菜了,但味道跟现代的葱韭也不一样,辛辣气很重,生吃烧心,只能炒熟食用。
  吴中元来了,肯定要加菜了,吴中元自己点,这时候已经有豆腐了,不过不是后世那种白白嫩嫩的豆腐,而是介乎于豆酱与豆腐之间,更像豆腐乳,也不是规则的小块儿,而是一坛,想吃的时候挖一勺。
  吴中元要了豆腐,鹿肉和一盘紫花山芋,古代人都习惯喝粥,吴中元保留了现代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喜欢吃干的,就要了烤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4/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