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5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0/763

  “您说的有道理,”吴中元点了点头,“但是如果那个学生看到的正是我们寻找的,我早点赶过去,也能争取一点时间。”
  “好吧,”李局长勉强同意,“我这就找人协调飞……”
  “不用,”吴中元摆手打断了李局长的话,“我现在移动速度不比飞机慢多少,您只需要告诉我详细地址就可以,再给我一部手机,方便咱们联系。”
  十八分局就是专门处理超自然事件的,李局长也相信吴中元没有信口开河,沉吟过后打了个电话,命人为吴中元准备特殊的通讯器材。
  “局长,再准备一套便携式的吸氧器材让他带上。”王欣然说道。
  李局长点头答应,再度联络协调。
  十八分局的工作效率极高,半个小时之后通讯器材就送了过来,不是手机,而是一个帽子,样式与常见的棒球帽没什么区别,但上面却带有摄像通话以及卫星通讯定位功能,不需要拨号连接,通讯一直保持畅通,哪怕在没有民用通讯信号覆盖的区域,也能与总部保持联系。
  调试的过程中氧气装置也送来了,是微型的,可供应两个小时的医用氧气。
  准备妥当,吴中元戴上帽子动身出发,此时是下午两点多,人多眼杂,吴中元便隐身升空,急赴湖南,而李局长和王欣然则驱车回返总部。
  吴中元携带的这套设备是连接总部电脑的,李局长等人可以通过帽子上的摄像头看到周围的情况,虽然现代也有很多超自然现象,但是摄像头里传来的景象还是刷新了众人的认知,吴中元的确在低空飞行,其速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八百公里,与民用客机的速度大致相等,这已经远远超出了现代科学的范畴,如何克服地心引力?动力又从何而来?
  令众人惊骇的不止是他可以自空中快速移动,还有快速移动的同时竟然没有风噪声传来,众人并不知道他可以催生灵气屏障阻隔外部气流,只当是通讯器出现了问题,但尝试通话之后吴中元的声音竟然非常清晰。
  与总部一直保持通讯联系,总部便可以为他指点移动的具体方位,乘坐飞机出行之所以速度比汽车快,除了飞机本身的速度快之外,还有很大的原因是飞机大部分时间飞的都是直线,而公路则是蜿蜒曲折,总部距湖南的直线距离也就一千多公里,四点左右,吴中元便在总部的指挥之下赶到了那处中学。
  这是一处偏远山区的中学,位于一处山腰的小镇上。
  吴中元后发先至,赶到目的地后当地的工作人员还没赶过来,由于他自己出面不太好协调,便在学校门口等着,据总部反馈,当地的工作人员距此已经不足十公里了,很快就能赶到。
  等待的同时,吴中元四顾打量,观察自己所处的这处小镇,镇子总体来说比较落后破旧,但学校却并不寒酸,是新建的楼房,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教育事业,沿途所见的那些镇子,学校都建的非常好。
  吴中元自现代长大,对这个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国家有着很深的感情,实事求是的讲这个国家是值得爱戴的,所有的政策都是为了让民众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总有一些不得志的人将自身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国家,又吃奶又骂娘,实则国家给每个人提供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为什么别人过得好,而有些人却过不好?还是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一瞥之下,发现学校对面的供销社的石墙上还残留着当年计划生育的标语,‘贫困山区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这个政策近些年也是饱受争议的,当年打死不让生,现在老龄化严重,国家养老负担太重,又让生了,而人的意识形态已经改变并固化了,让生也不生了。
  有些政策是有着时代背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有新的政策来替代,退一步说,即便确有瑕疵,那也是瑕不掩瑜,就像父母爹娘也会有缺点是一个道理,要客观对待,宽容理解。
  父母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缺点,他非常厌恶将父母神化这种行为,这是一种极端的狂热,一旦冷静下来,发现父母竟然也有缺点,心境就会严重失衡,最终后果就是自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
  就在他盯着标语出神发愣之时,一辆老旧的桑塔纳轿车自他身边停了下来,这是一辆公务用车,车上下来两个工作人员,南方温度较高,空调可能不好用,也可能是赶的太急,二人都是一头大汗。
  在赶来的途中,总部已经将他的情况告诉了这两名工作人员,双方进行了简短的交谈,互相表明了身份。
  这两个工作人员穿的都是制服,为了方便开展工作,吴中元也幻化出了与二人同样的制服,虽然换装之前与二人打过招呼,在见到吴中元瞬间换装之后,二人仍是面面相觑,目瞪口呆。
  待二人回过神来,三人进入学校,找到了那名目击者,这是一个十五岁的男孩,有些腼腆,由于是未成年人,谈话就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学生在学校的时候班主任就是监护人,而这个班主任是一个师范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也就二十二三岁,比那男孩还腼腆,与他说话还会脸红。
  为了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吴中元没有选择压抑的办公室,而是将孩子带到了操场上,也没让那两名工作人员靠近,二人自篮球架下坐着说话,班主任在不远处手足无措的站着。
  大部分人见到穿制服的人都会紧张,这个男孩也不例外,战战兢兢的不敢说话。
  “不用紧张,”吴中元笑道,“我们在找一只大鸟儿,听说你见到了,把整个事情经过都告诉我,如果线索有用,我们会给你奖励。”
  听吴中元这般说,男孩心理压力小了很多,但他却不知从何说起。
  吴中元有个特点,他不喜欢听带有别人主观想法的讲述,他喜欢让别人如实陈述详细经过,然后由自己来进行判断,但小男孩不知道从何说起,谈话便只能以问答的方式进行。
  “你什么时候看到的那只大鸟儿?”吴中元问道。
  “星期二早上。”男孩回答。
  “几点?”吴中元追问。
  “大约七点左右。”男孩说道。
  吴中元又问,“那只大鸟儿有多大?”
  “很大。”男孩面露难色,很显然他找不到合适的参照物。
  想要让男孩精准描述一个完全陌生的巨型飞禽的体形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吴中元也没有自这上面多做努力,又问道,“那只大鸟儿是不是一只很大的老鹰?”
  男孩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它是什么。”
  “它的羽毛是不是金黄色的?”吴中元又问。
  “不是。”男孩摇头。
  “不是?”吴中元眉头微皱,碧眼金雕之所以叫碧眼金雕正是因为它们的羽毛大部分都是金黄色的。
  男孩再度摇头,“不是,那是一只蓝色的大鸟。”
  “蓝色?”吴中元心中一凛,姜南是牛族人,是可以幻化兽身的,而她所幻化的飞禽兽身正是一只青鸾,青色是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的一种颜色,自远处看更偏蓝色。
  “那只鸟儿的头上是不是长着一只红色的冠子?”
  “是……”
第七百二十二章
寻找青鸾
  男孩的回答证实了吴中元的猜测,男孩先前见到的那只巨型飞禽正是姜南所化青鸾。
  确定了这一点,接下来就不能以谈话形式进行了,得赶去男孩见到青鸾的地点进行更详细的了解。
  今天周六,明天学生放假,正好也快到了放学的时间,吴中元便和两位工作人员拉着男孩和班主任前去男孩见到青鸾的地方。
  湖南的山多,至少这片区域很多,与北方的山相比,湖南的山更高也更密,一座连着一座,山势十分险峻,这片区域的公路都是盘山公路,对面来车错车时都要十分小心,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急转弯,转弯时看不到对面的情况,只能不停的摁喇叭提醒对面来车注意安全。
  二十分钟之后,一行人赶到了男孩发现青鸾的位置,这是一处无名山谷,位于两座山峰之间,南北竖向,男孩就是自这里发现青鸾的,当时青鸾是自东向西横向飞过这座山谷的,自男孩发现青鸾到青鸾消失,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五秒钟。
  五秒钟不算长,但也足够男孩看清青鸾的具体情况了,只是男孩此前从未见过这种巨型飞禽,不知道如何精准描述。
  现在已经可以确定这只青鸾就是姜南,接下来吴中元询问的重点便放在了具体的细节上,首先确定了青鸾的飞行高度,男孩虽然无法精确说明高度,却看到青鸾飞过山顶时山顶的树木产生了摆动,这便说明青鸾的飞行高度并不高,是贴着山顶飞的。
  飞禽之所以能够飞行,是因为扇动翅膀产生了升力,但是完全依靠扇动翅膀产生升力,是会严重消耗体力的,所以大部分的飞禽在长途飞行时都会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借助高空的气流进行飞行,青鸾贴着山顶飞行,且飞行的时候身形摇摆不定,只有两种合理的解释,一是受了伤,无法飞高。二是为了利用这里的层峦叠嶂的地势躲避追杀。
  但这个男孩只看到了青鸾,并没有看到其他的飞禽,故此第一种可能性比较大,不过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姜南耐受不了现代的空气,只能在氧气相对充足的低空飞行,但凡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海拔越高,氧气含量越低,姜南低空飞行且身形摇摆只是缺氧的一种表现。
  随后吴中元又让男孩描绘和比划出了青鸾摇摆的幅度,据男孩描绘,青鸾是贴着东面那座山峰的山顶飞过来的,飞过山峰之后飞行幅度有所降低,在飞跃西面那座山峰之前缓慢的扇动了几下翅膀,这才达到西面山峰的高度,贴着山顶飞了过去。
  吴中元的每一个问题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性,通过男孩的描述,可以确定姜南的情况很恶劣,甚至无法保持二十里的水平飞行,这两座山峰看着很近,实则直线距离应该达到了二十里,如果情况不恶劣,姜南不可能连二十里的水平飞行都无法保持。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可能,那就是姜南是故意低飞以此躲避追赶的,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青鸾飞过去之后男孩并没有立刻收回视线,而是仰头又观察了一阵儿方才继续赶路,而其仰头继续观察的时间据其本人回忆,应该在十秒以上。
  最后吴中元又让男孩指出了青鸾飞跃两座山峰时产生晃动和摇摆的树木,男孩指不出具体是哪几棵树,只能指出大致区域。
  男孩知道的线索也就这些了,确定男孩再也提供不出有价值的线索,吴中元便独自走开,与总部商议,想要给予这个男孩一定的物质奖励。
  按照吴中元的想法是给两千,但这一想法被王欣然否决了,只给两百,不是没有相关经费,而是给的太多容易强化此事,传扬出去会扩大影响。
  吴中元虽然赞同王欣然的观点,却始终感觉两百拿不出手,最终折中决定奖励一千。
  回到汽车旁边,吴中元冲工作人员进行了交代,然后命他们送男孩和班主任回家。
  临走之前班主任红着脸向吴中元索要联系方式,理由是万一有了新的发现,可以及时跟他联络。
  吴中元起初还没反应过来,转念一想方才明白怎么回事儿,这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应该是看上他了,二人是同龄人,如果自己没有辍学,这时候应该正在实习。
  不过吴中元并没有给对方留下联系方式,一来他没有联系方式,二来他很反感这个小姑娘的这种行为,相处时间这么短,对方不可能对他有太多的了解,所谓看上,实则就是看上了他身上的这身制服。
  女孩都喜欢穿制服的男人,不过这种喜欢带着极强的盲目,有大量冲着制服与男人交往的女孩,最后却都掉进了臭水沟,制服不一定是真的,退一步说就算是真的,也总有脱下来的一天,帅制服不等于好人品,女人择偶还是应该客观一些,多看看男方的人品。
  吴中元拒绝的很干脆,令那小姑娘有些尴尬,别说王欣然此时正在总部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就算王欣然不知情,他也不会给对方留下念想,没有偷瓜摘枣之心,绝不瓜田李下。面对任何形式的试探,只要没有给予强硬拒绝,就是品德有问题,想给对方留机会。
  待汽车驶离,吴中元隐去身形,来到东面山峰,他在东面山顶停留了十几分钟,对姜南飞过的那片树林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搜寻,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没线索对他来说是好消息,他最怕的就是发现血迹,那说明姜南不但耐受不了现代的空气,还受了伤。
  在吴中元忙着搜寻的同时,总部也没闲着,虽然没有远古时期的空气样本,却可以通过工业革命之后空气质量的恶化程度,结合人体耐受极限和适应能力大致推算出姜南能够在现代存活的时间,没有半个月,在自然环境下最多只能存活十二天。
  得知这一结论,吴中元大感意外,“有这么严重?”
  王欣然的声音传来,“有,这还是乐观估计,我国所有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和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在全世界排放量都是第一,这是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在官方会议上正式公布的,现代的空气质量远古时期的人真的耐受不了,抓紧时间吧,超过九天肺脏的损伤就很难逆转了。”
  吴中元没有回话,离开东山前往西山,自西山停留了二十分钟,之所以比东山停留时间长是因为他要搜寻两个地方,一个是西山山顶,还有一个就是姜南扇动翅膀提升高度的那片区域,如果姜南真的有伤在身,在大力扇动翅膀时最有可能有鲜血滴下。
  好在他在西山也没有发现血迹,有些时候没有发现也是好消息。
  据男孩讲述,姜南是往西去了,但是并不能因此断定姜南会一直笔直向西,姜南究竟去了哪里没人知道,接下来应该往哪里寻找……
第七百二十三章
绕行昆仑
  没有具体的线索,就只能依靠分析和推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0/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