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5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7/763

  吴中元端杯拂茶,浅抿了一口,然后还杯桌上,“神鬼妖魔四道此前曾经扶持傀儡,试图篡位乱政,不知兽王可曾知晓此事。”
  小狐狸缓缓点头,“略有耳闻,不过据我对神族的了解,如此作为不是他们的风格。”
  吴中元点头说道,“可能其中另有隐情,不过人族年初曾在东海之滨与神族交锋对战,已然势同水火,况且神鬼妖魔四道皆为外敌入侵,不同于我等同气连枝,共生共处,对它们也没什么情面可讲。”
  吴中元言罢,小狐狸笑了笑,笑的有些勉强,“人王言之有理,当年人皇平定六道,其麾下十八勇士皆为半兽之体。”
  “正是,”吴中元微笑说道,“人族与兽族同天同地,相伴相生,便是早些时候兽王麾下与寡人和西宫皇后有些误会冲突,也可以置之一笑,并不影响你我对坐议事,鉴茗品茶。”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吴中元已经婉转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合伙儿是坚决不干的,但合作还是可以的,合伙和合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合伙儿是持续性的,而合作只是一次性的,可以针对某一件事情进行短期合作。
  吴中元言罢,小狐狸接口说道,“今日不请自到着实冒昧,天色已晚,我也不便久留,这枚定魂石可保元神不伤,兽族被困昆仑,留它亦无用处,还请人王收下,应对突然,保全自身。”
  “兽王为何有此一举?”吴中元不解。
  小狐狸说道,“实不相瞒,听闻人王得了混元鼎,而今已经开炉炼丹,此番前来乃是厚颜求请,想要讨些丹药自用,他日封印消失,兽族也能早些恢复元气。”
  “你想要何种品阶的丹药?”吴中元问道。
  “无甚要求,但凭人王斟酌馈赠。”小狐狸说道。
  吴中元斟酌过后转头看向姜南。
  姜南猜到吴中元为什么看他,便点了点头。
  征求了姜南的意见,吴中元便出言说道,“这枚定魂石还请兽王带回,我们也没有太多灵丹,如果你不嫌弃,我便送你们十二枚太玄灵丹。”
  “多谢,多谢,”小狐狸说道,“无功不受禄,这枚定魂石还请收下,我另有秘事相告。”
  “何事?”吴中元问道。
  “人王可知道五道君王皆有感应龙甲?”小狐狸反问。
  “略有耳闻。”吴中元强忍心中激动,小狐狸既然提起此事,极有可能是知道金龙甲的下落。
  果不其然,小狐狸所指正是此事,在姜南离开大殿准备太玄灵丹时,小狐狸将金龙甲的下落告知了吴中元,小狐狸说的并不是具体的位置,而是寻找金龙甲的方法,每月月圆之日,北斗摇光,南斗七杀星芒俯指交汇之处就是金龙甲被封存之地。
  待姜南回返,小狐狸恰好说完,姜南坐到了吴中元的下首,转而将装有十二枚太玄灵丹的小袋子递给了他。
  吴中元接过袋子,又自腰囊里取出一枚玉虚灵丹装了进去,“这枚玉虚灵丹乃是我们淬炼的最高品阶的灵丹,赠与兽王,还望不要嫌弃。”
  见此情形,又听得吴中元言语,小狐狸好生感动,连声道谢,转而衔了布袋想要离去。
  吴中元说道,“两枚定魂石我暂时借用,他日定会归还。”
  小狐狸此时已经衔了布袋,听得吴中元言语亦不曾放下布袋,点头过后消失不见。
  静坐片刻,姜南率先说话,“走了不曾?”
  “走了。”吴中元拿起那枚阴属定魂石细看端详,确是定魂石无疑。
  “这样应该是最好的结果了。”姜南说道。
  吴中元点了点头,“是啊,我没想到它会主动找上门,此前拿了它们那枚阳属定魂石,又毁了它的玄晶法像,我还有些忐忑,现在好了,它的态度很明确了,便是咱们不与兽族结盟,兽族也不会跟我们作对。”
  姜南说道,“十二枚太玄灵丹堪称厚礼,再与它一枚玉虚灵丹,更是仁至义尽,得了这些灵丹,兽族脱困之后重整旗鼓便能快上许多。”
  吴中元站立起身,反手将那枚阴属定魂石塞到了姜南手里,“你收着。”
  见吴中元往大殿外面走,姜南喊住了他,待吴中元回头,姜南也不说话,只是抬手指了指大殿密室。
  吴中元知道姜南此举是什么意思,烛龙甲就放在中天殿的密室里。
  略作沉吟之后,吴中元摇了摇头,“先不要尝试开启,以免生出变数。”
  姜南也没有坚持,快走几步跟上吴中元,将那阴属定魂石递向他,“此物非比寻常,还是由你亲自收藏较为妥当。”
  吴中元摆了摆手,迈步走出了大殿。
  此时已近三更,二人离开大殿,同行前往后宫。
  “你对兽王了解多少?”姜南随口问道。
  “不多,怎么了?”吴中元反问。
  “它此前看你的眼神有些奇怪。”姜南说道。
  “我怎么没看出来?”吴中元笑问,与其说女人的第六感比较准,倒不如说女人的疑心病比较重。
  “当时你正在低头喝茶。”姜南说道。
  “我跟它没见过几次面,在今天之前它也不能说话,况且它是个狐狸……”
  “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姜南摇头说道,“我只说它看你的眼神有些奇怪,没说它对你中意倾心。”
  “奇怪什么呀?是一种什么样的眼神?”吴中元问道。
  姜南微眯双目,回忆过后出言说道,“很复杂的一种眼神,不是非常和善,带着几分阴冷和敌视。”
  吴中元闻言先是一愣,转而回忆先前情景,“哦,当时它正在套我的话,想要看我有没有结盟的想法,我的回答令它大失所望。”
  “也可能是我多心了,”姜南说道,“我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儿。”
  吴中元说道,“人心隔肚皮,它心里怎么想的只有它自己知道,不过它怎么想的并不重要,我虽然给了它不少灵丹,但两枚定魂石在咱们手里,它的烛龙甲也在咱们手里,给不给它,什么时候给它,由咱们说了算。”
  吴中元言罢,姜南没有再说什么,二人同回西宫,洗漱过后登榻歇息,由于白日里吴中元一直在丹殿陪着姜南,该说的话白天都说了,也就省却了促膝长谈的环节,该干嘛干嘛。
  直到这时吴中元才知道姜南此前心情低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由于人族已经多年没有出现过太灵修为的巫师和勇士,姜南对太灵修为便不甚了解,只当晋身太灵之后他不再是凡人,亦不知道他会不会断绝七情六欲,事实证明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欲,神仙也不例外。
  一夜无话,不对,应该是一夜无眠,次日清晨,姜南神采奕奕的回牛族去了,她此番回去属于公干,需要自牛族勇士中选出一百人组建西宫亲兵,此事不是三天两天能完成的,至少也得十天半个月。
  三个皇后都不在,下朝之后吴中元便跑到东院去了,吴卿知道他喜欢吃什么,都说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必须抓住男人的胃,这话不无道理,哪怕晋身太灵也会感觉饥饿,饿了就想往东院去。
  吃过午饭,又开始吃各种点心,这时候水果比较多,也吃水果,不过平心而论此时的水果远远没有现代的水果好吃,果核普遍偏大,甜度也不高,心月岛上的那些水果例外,那些都是黑衣老者辛苦搜寻的特殊品种。
  下午申时,吴中元带着吴卿巡视了一下福寿院和学堂,此时福寿院的老人和学堂孩子并不多,此前的反叛逼宫导致了大量城主的死亡,城主一死,他们的亲眷就要离开福寿院和学堂,虽然残酷,却是事实。
  吴中元已经许久不曾见到阿洛和阿炳了,再次见到大吃一惊,十三四岁的时候是成长速度最快的年龄,半年多不见,阿洛稚气大减,俊美非常,吴大烈当年所言不虚,小时候长的像假小子的女孩,长大了都是美女。
  见到阿洛的同时也见到阿炳,看见阿炳的灵瞳,吴中元突然想起一事,借记手札里提到过一个“墨睛义眼”的人,此人极有可能来自现代,所谓墨睛义眼很可能就是戴了墨镜……
第六百九十二章
装模作样
  义在古代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解释就是假的,例如义子,义肢,义眼指的就是假眼,黑色的假眼极有可能就是戴了墨镜的现代人。
  探寻那三处有着超自然现象的古墓得等王欣然自漠北回来,也不急于一时,不过阿炳的眼睛异于常人,虽然对外谎称青光眼,但遇到见多识广的人怕是会露出破绽,得设法加以掩饰。
  想要掩饰也不难,只需将阿炳的蓝色眼睛变成普通颜色,而这一点对于已经晋身太灵的吴中元来说并不困难,而眼睛颜色的改变也并不影响阿炳辨察阴邪鬼魅。
  阿炳通过铜镜发现自己的眼睛变的与常人无异,欢喜雀跃,喜不自胜,没有谁喜欢被同龄人当成怪物,哪怕自身的与众不同是一种特殊的天赋。
  自福寿院和学堂进行了短暂的停留之后,吴中元带着吴卿离开了有熊,他此行的目的地是饮马河,时隔半年,他想亲眼见见饮马河的发展和变化。
  吴中元从没带吴卿出行,而吴卿也从来没有提出过这方面的要求,虽然这门亲事有着报恩的成分,但不得不承认吴卿是个贤良淑德的女子,越是不争之人,越是不能亏待,此番带她同行,先去饮马河看看,然后去大泽,带她回趟娘家。
  看奏折和听汇报远远不如亲自巡视来的客观全面,虽然知道饮马河发展的很好,待得来到饮马河,饮马河的现状还是令吴中元大吃一惊,此时的饮马河比当年在漠北时更加繁华,原来的城池几乎扩建了三倍,城中人来人往,商铺林立,商品非常丰富,客栈,酒肆,各种店铺,牲畜市场,无一不有。
  由于二人来到时已是日落时分,城中各处开始掌灯,店铺蟠旗五颜六色,街上行人摩肩擦踵,几处风月青楼红男绿女,燕舞笙歌,颇有富足奢靡的味道。
  吴中元早就猜到黑寡妇会在饮马河开设一些灰色场所,对此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当日向黑寡妇承诺过不干涉饮马河的日常事务,饮马河可以高度自治,只要这些灰色场所没有逼良为娼,没有作弊坑害赌徒,他也不便过问太多。
  除此之外还有个原因,那就是饮马河盈利所得有一大半进贡给了大泽和有熊,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单是饮马河一处的赋税就可以供养两处万人大营。
  当日在察觉到心月岛被人侵入之时,他是和太平寨的冬云居在一起的,冬云居当时曾经冲其提出想要北迁,而他则授意冬云居前来与吴大烈和黑寡妇面谈,现在看来冬云居应该是跟吴大烈和黑寡妇谈妥了,太平寨也已经北迁中土,此时街道上和店铺里有不少太平寨装束的行人和顾客。
  吴中元带着吴卿自街上闲逛,平心而论,除了前来做买卖的商贾和商贩,这地方的好人并不多,吴卿俊美漂亮,身形婀娜,走在街上免不得被人窥觑打量,但二人虽然穿的是便装,却没人敢来撩拨挑衅,原因很简单,二人气度从容,大方自信,一看就不是寻常人等,这里都是些行走四方的商贩和打家劫舍的匪类,见多识广,直觉会告诉他们哪些人可以惹,哪些人惹不得。
  就在二人信步闲逛之时,发现前面不远处围了很多人,走近一看,一群赌档的打手正在拖拽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一个中年妇人呼喊着与打手纠缠,而另外几个打手则在殴打一个中年男子。
  不需问,只需听围观众人的交谈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个中年男子在赌档里赌输了钱,将女儿输了,赌档派人过来带人,中年夫妇试图阻止。
  国人都喜欢看热闹,但很少有人会出头,那中年男子被那群打手打的头破血流,而那中年妇人也被打手推搡的踉踉跄跄,但围观众人却无一人出面制止。
  吴卿本以为吴中元会出面制止,未曾想他并没有那么做,而是自临街一处鞋店外打量摆在档口的鞋子,并没有出手制止干预的意思。
  “再打怕是要出人命了。”吴卿低声说道。
  “赌博之人心存侥幸,妄图不劳而获,在他下注的那一刻,他就应该想到自己可能会输,”吴中元随口说道,“输不起就不该赌,将女儿输了又要耍赖,岂不可恶。打他一顿,长长记性也不是坏事。”
  “他已经吐血了,再打真的会死人的。”吴卿善良,见不得那中年男子头破血流的惨相。
  二人说话之间,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一个身穿青衫的年轻男子走近场中高声喊道,“住手,光天化日,强抢民女,还有王法吗?”
  “他赌输了钱币,无力偿还,以女儿抵债,我们前来带人,有他亲手画押的凭据,你不要多管闲事。”领头儿的打手大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7/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