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5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2/763

  能进出后宫的禁卫都是女子,出宫之后就换成了男性禁卫,按照礼制,黄帝出门应该有九名禁卫随行,但吴中元嫌麻烦,只带了两个人,与前来通禀的轮值勇士一起去往南侧城门。
  按理说外族觐见应该由礼部接见,但这些人虽然打着道贺的旗号,却来历不明,且人数众多,守城的勇士不敢放他们进城,故此才会越级通禀。
  此时是中午时分,城门是开着的,吴中元也没有登上城楼,直接移步门外,面对众人。
  城门外共有三四十人,但这些人并不是一伙儿的,而是三五成群,分散在城外不同区域,所穿服饰五花八门,有的穿着厚实的大袄。有的穿着薄绸单衣,明显来自不同的地域。
  由于距离较近,吴中元便能感知到这些人的情况,这些人不是人的比是人的多,灵气修为多在紫气以上,有五人是太虚修为,有几个吴中元有些眼熟,貌似不久之前自岷山见过。
  见吴中元出现,领头儿的几个人急忙上前见礼,上来见礼的一共有七个人,五个太虚两个太玄,都是年长之人。
  这些人彼此之间貌似并不熟悉,争先恐后的上前见礼,吴中元顶着一头雾水逐一敷衍应对,这些人在报上姓名之后都会呈上礼单,恭贺他喜得混元鼎。
  众人貌似并不想耽搁滞留,只要报上姓名,呈上礼单,留下礼物便急匆匆的告辞离去,七拨儿人,五分钟不到就走了个干净,留下了七份礼物,这些礼物都是用大小不一材质各异的箱子和盒子装的,七份礼物,有的只是很小的一个盒子,有的则是几口大箱子。
  七份礼单,材质也各不相同,有几份比较正规,余下几份有的是用木板裁截的,有的则是自衣服上撕下的布条儿,明显是仓促写就。
  不过礼单虽然各异,却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名字写的很大很显眼。
  眼见众人来去匆匆,吴中元好生疑惑,这怎么跟火烧屁股了一样,难不成这些箱子里藏有暗器火器?
  心中存疑,便暗运灵气警惕防范,随手打开了几个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礼物,一个尺许见方的木箱子里装了满满的一箱子禽兽内丹,还有一个五尺见方的大箱子里装了一口水缸,水缸里是几条奇形怪状的水生动物,有点儿像蝾螈,却是通体金色,两腮还生有龙须。
  就在吴中元暗自疑惑之时,东南方向飞来一只巨大飞禽,吴中元有感,定睛远眺,只见那是一只巨大的异种秃鹫,秃鹫的背上坐着两个人,正是不久之前自岷山见到的那对衣裳破旧的老年夫妇。
  那对老年夫妇离此尚且远,在秃鹫飞近的这段时间吴中元将所有礼物都看了一遍,众人呈送的贺礼五花八门,有些是灵物,有些是动物内丹,还有精美的玉器和各种天材地宝,其出处和作用礼单上都有说明,但眼下他没时间细看。
  不多时,秃鹫飞近,老年夫妇自秃鹫上下来,白脸老妪还背着那个很大的口袋,而黄脸老者手里的拐杖则换成了一件由破布缠绕的事物,此物有着长长的柄杆儿,末端宽扁,观其轮廓,很像现代的铁锹,确切的说更像晒粮所用的宽大木锹。
  秃鹫降落之前二人已经看到吴中元站在城门外,待秃鹫落地,二人自秃鹫上下来,脸上便挤出了很不自然的笑容。
  早在岷山吴中元就已经知道这对老年夫妇乃是异类化人,也不是每个老年人都是慈眉善目,这二人长的就是贼眉鼠眼,尤其是那个白脸老妪,小耳,断眉,三白眼,薄嘴唇,高颧骨,鼻梁起节,一看就是个刻薄蛮横的主儿。
  但俗话说恶拳不打笑脸人,二人冲自己笑,吴中元也不便板着脸,二人笑的不自然,他笑的也不自然。
  不多时,二人走近,冲吴中元抬手行礼,尊称金龙黄帝。
  不等吴中元回礼,那白脸老妪就恶狠狠的瞪了老者一眼,后者见之,急忙将那用破布缠裹的事物递向吴中元。
  不等黄脸老者说话,白脸老妪又不满的瞅了他一眼,抢过老者手中的事物,抖手发力,将缠绕其上的破布震碎。
  破布既去,那事物显露真容,不是木锹,而是一件紫红色的奇门兵器,柄长四尺,末端宽敞,为狮鼻形状,末端之上分列有一长两短三根森长锐刺,锐气暗藏,灵光内敛。
  虽然从未见过这件兵器,吴中元却知道此物是什么,因为与之类似的东西他之前见过多次,所谓类似,指的是感觉而不是外形,此物很可能是通灵神兵之一的狮龙耙。
  一提到耙,很多人会本能的想到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实则兵器中的耙与出粪平地的耙全然不同,其全名为镗钯,是一种与方天画戟有几分神似的长兵器,通常用于大规模的行伍作战。
  白脸老妪将狮龙耙双手呈送,“告知金龙黄帝,这狮龙耙早些时候被我们偶然得到,虽知道此物为人皇十八辅弼所用,只是不知道应该归还何人,此番物归原主,以贺金龙黄帝收得造化神器。”
  “二位有心了。”吴中元伸手接过,凝神感知,通灵神兵的神异之处不但是无坚不摧,还可以为主人补充灵气,能否补充灵气也是辨别真假的方法之一,事实证明此物却是狮龙耙,能够补充灵气也说明其内藏的玄文金简尚在。
  见吴中元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就没了下文儿,黄脸老者转头看向老妪,那老妪好像每次不瞅老者一眼便不会说话一般,先是不满的瞅了他一眼,然后自袋子里抓出一个小口袋,再度递给吴中元,“我们夫妇多年隐居西土蜥谷,几百年中得了这些火蜥内丹,随身携带可避百毒,敬献金龙黄帝。”
  “无功不受禄,这如何使得?”吴中元连连摆手。
  白脸老妪努力挤出友好和善的笑容,“金龙黄帝统领人族,权倾朝野,您能收纳我们的贺礼贡品是我们夫妇的荣幸。”
  白脸老妪笑的吴中元头皮发麻,说的吴中元一身鸡皮疙瘩,正要婉言谢绝,那白脸老妪已经将那包东西塞到了他的手里,“这是我们的一片心意,您万勿推辞。”
  “你这是做什么,”吴中元无奈摇头,“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
  黄脸老者讪笑接口,“金龙黄帝,我们也没别的事情,就是我们寿数将尽,想借您的丹鼎炼……”
  不等黄脸老者说完,老妪就恶狠狠的拨了它一把,转而急匆匆的冲吴中元告辞,拉着那黄脸老者快步疾行,任凭吴中元如何挽留,皆是不理,骑上秃鹫升空西去。
  吴中元原本还在纳闷儿这些人为什么会给他送礼,此番终于明白了,这些人全是冲着混元鼎来的,连这对老夫妇在内的这八拨儿人都知道混元鼎的神异之处,自忖不得窃取抢夺,只得前来送礼示好,之所以不说明来意且来去匆匆乃是担心他会退还礼物。
  只要他收了礼物,来日他们再来请求,他便不好意思拒绝,至少不会拒绝的那么干脆。
  如果只是单纯借用丹鼎,吴中元倒也不会吝啬,但是他并不了解这些人的底细,也不知道他们是好还是坏,混元鼎不但可以淬炼天格九阶的丹药,还可以熔炼其他丹药,如此神异,岂能轻易借用他人,休说带走了,便是自有熊,在他的监督下使用,他也不会同意。
  现代有句俗话叫狗还不咬送礼的,但有时候收礼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尤其是明知对方有事相求。
  仔细想来这些人想要借用丹鼎还是淬炼补气丹药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与地格九阶不同的是天格九阶是可以延长寿命的,这些人之所以眼生的很是因为他们平日里很少露面,异类对于权力的兴趣不大,它们感兴趣的是长生,为了长生不死,它们什么事情都会做。
  想要熔炼高阶丹药,首先要有足够的原材料,这些送礼的人之所以此时没有提出要求,很可能是因为它们缺乏足够的原材料,为了获取可以淬炼丹药的动物内丹和各种灵物,它们会无所不用其极。
  他此前的担忧即将变成现实,混元鼎重见天日,势必引起无尽的杀戮……
第六百五十四章
怀璧之忧
  忧虑必不可免,但东西已经送来了,人也已经走了,怎么处理?
  现在回想,这些送礼的人之所以来去匆匆就是担心他反应过来之后会推辞拒绝,只要将东西留下,这个人情他就算欠下了。
  此事比较棘手,处理不好会埋下无穷后患,吴中元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只能召集六部开会,也不往中天殿去,就在南门外开现场会议。
  会议的议题有两个,一个是怎么处理这些东西,二是如何消除混元鼎出世所引起的针对生有内丹异类的大规模杀戮。
  棘手的问题不是说开个会就不棘手了,送礼的人已经走了,东西也还不回去了,总不能扔在这里,只能搬进城里暂时寄放,那几条生有龙须的蝾螈礼单上写有名字,此物名为玄黄寸龙,是一种罕见的洞穴生物,相传为大补之物,但吴中元对这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没兴趣,便交给下面的人去照顾喂养。
  这些送礼的人迟早还会再来,再来的时候把东西还回去也就是了。
  但那黄脸老者和白脸老妪送来的东西没办法退还,狮龙耙是通灵神兵,肯定得留下,而那个小口袋里的火蜥内丹乃辟毒之物,麾下的巫师和勇士都可能用得上,也没办法退还。
  第二个问题更棘手,如何消除和避免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杀戮,这是个必然会出现的问题,混元鼎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平衡阴阳五行,不管什么样的动物内丹都可以转化为补气丹药,这会导致所有想要借用混元鼎熔炼丹药的人疯狂的搜集炼丹的各种材料。
  但凡想要借用混元鼎的人都是修为精深的人或异类,这些人一旦大开杀戒,后果不堪设想。
  吴中元本来就在发愁怎么跟兽族相处,若是放任这些人疯狂杀戮,也不用想怎么跟兽族相处了,直接就把兽族逼到对立面儿了。
  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众人各抒己见,推敲探讨,有人提出发下诏谕,告知天下混元鼎概不外借,这是个釜底抽薪的办法,只要不对外借用混元鼎,那些人要动物的内丹就无甚用处。
  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此法看似釜底抽薪,实则有着很大的弊端,等同将那些想要借用丹鼎的人的退路给堵死了,不得借用,就可能偷抢,亦或是抓人质,胁迫交换。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倘若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怎么应对?
  但凡想要借用混元鼎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三灵修为去的,说白了就是冲着天仙去的,三灵修为的各种妙处尚在其次,最主要的是这些人的寿数将尽,只要晋身三灵修为就可得长生不老,关乎生死,这些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随后又有人提出一个比较中庸的意见,可以发下昭谕,任何试图以异类内丹淬炼丹药的人概不借用混元鼎。
  此言一出,立刻招致一片反对意见,这话什么意思?以异类内丹淬炼丹药的概不借用,以灵芝仙草炼丹就借给他们?那成什么了,慈善机构?
  再有,这道圣旨一下,下面的人会怎么解读,千百年来狩猎一直是人族主要的谋生手段,怎么突然之间对禽兽这么仁慈?是不是怕了兽族了?
  一时之间想不出可行的办法,只能暂且搁置,先将东西搬回城里,老瞎子又定下了一个规矩,以后所有前来求见之人一律由礼部先行接见,确定意图之后再做计较,尽量不要让他们见到吴中元。
  回到城里,吴中元没有回后宫,而是去了中天殿,先行召见老瞎子,刚才开现场会议的时候老瞎子并没有表态,他想听听老瞎子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老瞎子仍然没有表态,只道眼下还没搞清楚混元鼎的炼丹要诀,等到摸清了混元鼎的使用方法以及熔炼丹药的具体情况再做计较。
  老瞎子始终不表态,吴中元就猜到他的态度了,遇到与他意见相左的事情老瞎子通常会三缄其口,不支持,但也不会顶撞反对。
  “先生究竟是怎么想的,但说无妨。”吴中元出言说道。
  “我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圣上是怎么想的。”老瞎子说道。
  “我不明白先生的意思。”吴中元说道。
  “圣上想做仁君,还是想做圣主?”老瞎子问道。
  “这两者有区别吗?”吴中元反问。
  “有,”老瞎子缓缓点头,“仁君仁慈博容,圣主杀伐果断。”
  吴中元不太懂老瞎子的意思,“先生,咱们的关系与别人不同,有什么话你尽管说。”
  听得吴中元言语,老瞎子略显放松,但他仍未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又问道,“圣上不愿见到因混元鼎而生出的杀戮,是对兽族心存忌惮,还是对禽兽心存怜悯?”
  “两者都有。”吴中元实话说话。
  “各占几成?”老瞎子追问。
  吴中元沉吟过后出言说道,“三七。”
  “不久之前发生在东海之滨的战事,我们阵亡了多少勇士?”老瞎子沉声问道。
  “熊族十二人,牛族四十二人,鸟族三十八人。”吴中元说道。
  老瞎子没有再说话,因为他知道吴中元已经明白他想表达什么。
  吴中元的确明白了老瞎子的意思,老瞎子在提醒他己方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局面,当前应该以提升己方实力为首要任务,不能有妇人之仁。
  老瞎子不说话,吴中元也没说话,中天殿里寂静无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