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5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763

  对,就她了,万山红见多识广,学识渊博,而且对南荒非常熟悉,再者,烟云山收藏的竹简石碑也都是她搞到的,上面的内容万山红很可能研究过,最主要的是此人值得信任。
  打定主意,先往后宫去,此番去的是东院,跟吴卿见个面,有些时日没去东院了,得过去打声招呼,本来他还担心吴卿会心存怨气,未曾想吴卿并没有心生不满,吴卿本身通情达理是一部分,主要还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封建社会男主外女主内,在女人的印象当中男人也不该成天围着老婆转。
  午饭在东院吃的,吃饭的时候哈巴狗就蹲在桌旁,这只哈巴狗是他自现代的宿主,带回来之后一直由吴卿照顾,爱屋及乌,吴卿对这只哈巴狗关怀备至,不管是人还是狗,卫生都很重要,只要干干净净的就显得很精神,不过这只哈巴狗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嘴上的毛儿都白了。
  吃完饭分别去见了三位正宫,给王欣然等人分派了差事,后宫不得干政是祖上留下的规矩,但此时处于非常时期,可以权宜从事,让王欣然去工部监事,黎二寿在不久之前的东海战事中殉职了,工部主事暂时由辅事黎铸接替,王欣然初来乍到,不太熟悉工部的情况,而且是中宫皇后,不能兼任官职,就让她去工部对火器制造进行指导,主要负责筹建兵工厂的相关事宜。
  吴荻又给派回户部了,这回不是主事了,也是监事,其实干的还是主事的活儿,老瞎子统揽全集,再兼管户部也忙不过来。
  姜南被派去了兵部,此前东海之战兵部辅事姜淮也战死了,此时兵部只剩下姜大花主事,姜大花粗枝大叶,他不是很放心,而姜南跟姜大花很熟,对行伍作战极为精通,也派过去当监事,跟姜大花一起管兵部。
  安排妥当,吴中元放心不少,户部,工部,兵部是三个重要部门,由王欣然等人监管他很放心。再者,有句话叫无事生非,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能闲着,闲着的直接后果就是没事儿找事儿,要么出去找事儿,要么在家里找事儿。
  之后吴中元又去了一趟福寿院和学堂,不是去检查工作的,而是去看黄毛,老瞎子现在不需要它保护了,吴中元就将它派到了福寿院和学堂负责安保工作。
  黄毛此时已经恢复了精神,但它终究不是狗,见了吴中元也很亲近,却不摇尾巴。
  吴中元也没有进福寿院和学堂,不久之前的东海战事己方紫气高手死伤惨重,福寿院和学堂里住的都是各大城主的父母子女,此时的福寿院和学堂定是愁云笼罩。
  离开福寿院又去了趟储存木料的库房,寻了根紫檀木,他所用的玄铁箭矢是以铁木充当箭杆儿的,南海龙岛和东海之滨两场战事打下来箭杆儿损坏了不少,需要重新削制箭杆儿,紫檀木虽然硬度不如铁木,但也差不了许多,不过紫檀木比铁木要重上不少,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威力和射程。
  对弓箭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箭矢在射出去之后箭杆并不是笔直的,在飞行的过程中一直是小幅度弯曲颤抖的,这种小幅度颤抖不但不会削弱箭矢的威力,还会增强箭矢的穿刺力度,紫檀木削制的箭杆儿弯曲颤抖幅度不够,故此威力会有所减弱。
  碧眼金雕都被抓回来了,想要箭羽也不用往万仞山跑了,直接往后山捡,捡得羽毛正准备走,想了想又调头回来去了吏部,让黎万紫安排一下手头的工作,前往四方大营巡视各阶勇士的入职情况。
  如此安排既是出于工作需要,也是为祝千卫和黎万紫创造在一起的机会和时间。
  黎万紫哪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正色应是,只道今天安排工作,明天就动身出发。
  出得吏部大门,吴中元又想起一事,转身又去了后山祖陵,吴晨自弱水龙泽撤回之后一直独居在此,她孤僻惯了,不太合群,也不喜欢与人打交道。
  当日俘获碧眼金雕的时候他曾经送了一只给吴晨,吴中元去到吴晨所在别院时吴晨正在喂食金雕,与其他人不同,她对吴中元的态度并没有因为吴中元身份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比较平静也比较冷淡。
  吴中元来找吴晨并不是为了闲聊,而是出于公事,此前服用莲子晋身太玄的吴双在不久之前的战事中阵亡,在夷人和熊族之间他新开辟了两座垣城,一座名为大新,一座名为大兴,吴双是既定的大新城主,吴双阵亡之后,城主空缺,他想让吴晨前去替补。
  吴中元说完,吴晨平静发问,“何时就任?”
  吴中元原本是想征求吴晨的意见,毕竟吴晨一个人独居惯了,可能不喜欢统辖垣城,未曾想吴晨竟然答应了下来,急忙接话落锤,“看你心意。”
  “给我点时间收拾一下东西。”吴晨说话的同时将一只山兔扔给了金雕,金雕嘴大,直接叼住吞咽。
  “好,我还要往别处去,这便走了。”吴中元说道。
  吴晨点了点头,转而歪头看向吴中元,“你处事的风格很像你死去的父亲。”
  吴中元笑了笑,转身退走,吴晨之所以一直对他很是冷淡,主要原因是将吴昊的死以及熊族的没落归咎于他,毕竟当年如果不是吴昊将他带回熊族,牛族和鸟族也不会围攻熊族。
  此外,去年他登基称帝时黎泰和姜正联手偷袭,他冒着生命危险保全了二人性命,此事也令吴晨很是不快,认为他有机会为熊族和父亲报仇却饶恕了仇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发现吴中元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武力征服牛族和鸟族,此时很可能还在打内战。
  下午申时,吴中元离开了有熊,万山红此时应该在极北寒冰之地的烟云岛,但他没有往北去,而是往东南方向去了。
  此时隗城众人已经在吴梅的保护下迁徙到了新建的垣城大兴,此时正在入住安置,他可以顺路过去跟众人再见个面。
  再者,周饶国的族人也都被接了过来,被安置在离隗城不远的地方,也得过去见个面,打声招呼。
  待客之道至关重要,隗城众人和周饶国人此番迁徙属于寄人篱下的投靠,心中定然带有几分忐忑和不安,这时候他们最为敏感,身为主人,态度一定要热情,安排一定要周到,稍有不慎,对方就会感觉受到了冷待。
  除了这两件事情,东行还有另外三件事情,一是往夷人城池走一遭,东海战事结束之后他们直接回返中土了,没来得及跟夷人道别,此番过来跟他们道声谢,也将之前的战事结果说与夷人知道。
  第二件事情就是去跟逐浪见个面,鲛人住在夷人东北方向的一处海岛上,城池分为岛上和水下两部分,鲛人大部分都住在水下的洞穴里,有数千民众,岛上的建筑主要供那些晋身紫气可以化生双腿的鲛人居住。
  吴中元的到来受到了鲛人的热烈欢迎,热情款待必不可免,他先前与神族一战打出了威风,展现了人族的英勇和无畏。而逐浪得了龟龙盾,在鲛人看来鲛人一族就是天命辅弼吴中元的,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敬畏亲近油然而生。
  之前几站吴中元都是来去匆匆,来到此处吴中元没有急于离开,而是滞留了一夜,与逐浪等鲛人高层秉烛夜谈,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东海的情况以及日后协同作战的问题。
  东海也是有龙族的,但东海龙族居于深海,平日里少往近海来,而鲛人也很少往深海去,故此鲛人一族与龙族少有接触,实则不止东海有龙族,四海都有龙族,可能与所主海域的方位有关,四海龙族的性情也不一样。
  东海龙族五行属木,为青龙,虽有威严,但性情比较宽厚平和。
  南海龙族五行属火,为赤龙,脾气非常暴躁,点火就着,不点火也着。
  西海龙族五行属金,为白龙,狂暴嚣然,生性好杀。
  北海龙族五行属水,为黑龙,深居浅出,玄阴诡秘。
  现代有海陆空三军,近代历史的惨重教训证明了海军的重要性,鲛人就等同海军,一旦战事有需要,鲛族立刻自入海口逆流而上,参与发生在内陆河流上的各种战事。
  诸事议定,天也亮了,吴中元起身告辞,升空南下,待得离开鲛人海域,改道向东,前往心月岛。
  之前神族齐聚东海之滨,他很担心那场战事会影响到心月岛,前去查看心月岛是否安全是他此番东行的最后一件事情……
第六百四十一章
忠人之事
  天格九阶与地格九阶有诸多不同,其中之一就是晋身天格九阶之后可以御气而行,不再需要落地借力,正因如此,吴中元赶赴心月岛也就不再需要借助飞禽和坐骑。
  此时是卯辰之交,也就是早上七点左右,吴中元是昨天下午三点左右离开有熊的,十几个小时除了赶路还探视了隗城,周饶国,夷人,鲛人,其效率只能用惊人来形容。
  不管做什么都要有条理,所谓条理,指的是合理规划和安排工作以及生活的能力,其本质是一个人的前瞻性,说的文雅一点儿就是谋而后动,早在出发之前吴中元就已经规划好了路线,先去哪儿后去哪儿,怎么做才不浪费时间,才不跑冤枉路,他都想好了。
  条理的本质是前瞻性,而前瞻的前提是智商加心静,智商不够脑子就是糊涂的,只能闷着头走一步看一步,而心不静则思绪杂乱,无法进行细致周全的前瞻和计划。
  大部分人都喜欢有条理的人,因为这种人有条不紊,逻辑清楚,周详缜密,少有疏漏,与这种人在一起很有安全感。
  但也有很多人不喜欢有条理的人,因为跟这种人在一起他们会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很难产生优越感,也正是基于这种心态,看乡村扯淡故事耍宝卖彪的观众,远远多于看百家讲坛传授知识的观众。
  赶赴心月岛的途中吴中元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那就是像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去心月岛探视一番,怕是很难保证心月狐的安全,虽然心月岛有毒气防护,而且在毒气遭到破坏之后猴子就会敲锣,心月狐听到锣声就会散出灵气布起灵气屏障将岛屿罩住,之后岛屿会沉没入水暂时躲避,但是这两种安全措施只能抵御寻常的入侵者,别说天格修为了,便是不惧毒气的紫气勇士也有侵入的可能。
  但是总往心月岛跑也不是长久之计,麻烦倒在其次,每去一趟就有被跟踪的可能,这是最要命的。
  但是如果不去探查,出问题了岂不负人所托?万寿珠和九叶青莲都是黑衣老者送赠,说白了就是已经得了人家的好处了,如果再把人家托付的事情办砸了,脸皮往哪儿搁?
  如果心月岛上是宝物或者其他什么死物,被偷走了还有寻回来的可能,但心月岛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心月狐,那可是令男人垂涎,令女人生妒的绝世尤物,不管登岛的是男人还是女人,心月狐都会被侵犯攻击。
  仔细想来,想要加强对心月狐的保护只有两种办法,一是自心月岛布置灵气屏障,但是以他此时的修为,想要自心月岛布下灵气屏障还有些勉强,不过好在布下的灵气屏障并不为阻隔入侵敌人,只是为了起到告警的作用,能让他在第一时间感知到有人侵入了心月岛。
  但是这个办法有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总会有飞鸟和海兽误入海岛,那只母猴子每天的日常工作中就有一项是将那些被毒雾毒死的飞鸟和海兽的尸体扔回海里,这也就决定了灵气屏障这个办法不可行,警报被触发一次他就得跑一次,每天不用干别的,光往东海跑了。
  除此之外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那就是施展七窍灵通将那只母猴子收为扈从,七窍灵通是主人与扈从产生感应,扈从无法主动与主人联系,但这个是可以通过调整控制的,可以允许猴子在岛上有外人进入时主动与他感应联系,这个办法是最安全,也是最缜密的,唯一的弊端就是他得浪费掉一个扈从的名额,要知道扈从和主人一旦建立心灵感应,就会持续终生。
  七窍灵通最多只能可以感应俘获七只扈从和坐骑,他已经有了大傻,黄毛,三爷,穷奇,还剩下三个名额,五道封印尚未消失,大的战斗尚未打响,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三个名额并不多,浪费掉一个他不确定值不值得。
  不过沉吟良久,他还是决定用掉一个名额,将那母猴子收为扈从,对心月岛进行严密掌控,确保心月狐万无一失。
  吴中元很清楚自己付出的是什么,随着灵气修为的提升,他可以感应俘获更加强大的凶禽猛兽为坐骑,他收了一个母猴子,就可能失去另外一个比穷奇更强大的扈从。
  每个人都会权衡得失,但不同的人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吴中元之所以决定这么做,是因为在他看来这么做是值得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万一心月狐受到了伤害,他辜负了亡人所托,日后即便他平定六道,立下无量功德,也难以释怀自己负人所托的遗憾和污点,人不怕别人否定自己,最怕自己否定自己,这个遗憾和污点他背负不起。
  打定主意便不再犹豫,催动灵气赶赴心月岛。
  还好,岛上一切如常,并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吴中元取出自有熊带来的点心递给猴子以作奖励,然后施展七窍灵通将其收为扈从,他连穷奇都能收服,收服一只母猴子自然不会有任何困难。
  收服了猴子,限定它只有岛上发生意外才能主动与他感应联系,吴中元彻底放下心来,用掉了一个名额也是值得的,如果感觉痛苦惋惜或是万分纠结,那就说明黑衣老者瞎了鸟眼看错人了,他与别人没什么不同,并不值得托付。
  为心月狐添加琴弦,开启机关检视甲片,然后巡视岛屿,最后摘了些果子急匆匆的走了,之所以匆忙离开是因为快到中午了,而心月狐每天都会在中午时分抚琴,他每次过来都尽量不看心月狐,这个岛上没有其他人,不管他做什么都没人知道,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说,做到暗室不欺是很难的,他对心月狐的美貌也并不是完全免疫,只不过能够克己复礼,强行压制罢了。
  离开心月岛,径直向北,烟云岛在此处西北方向,往北走有点绕路,但吴中元是故意往北走的,主要是为了确定朝鲜半岛现在有没有人类居住,事实证明这时候半岛已经有人了,只不过是一些零散的土著部落,开化程度也不高,与中土之外的那些小部落大致相仿。
  朝鲜一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是个非常古老的词汇,现代考古学家对朝鲜的起源存在一定的争议,吴中元往这里来既有考证的成分,也有巡查疆域临界的意味,身为君王,得对中土之外的邻邦有所了解才行。
  虽然可以御气而行,但玉虚修为尚不足以催生祥云,身在高空居高俯视还是有些心里不踏实,倒也不是担心会掉下去,而是人毕竟不是飞禽,身在半空总不如脚踏实地来的踏实。
  朝鲜半岛南北长,东西窄,长约八百公里,宽近四百公里,完整的半岛还是很大的,但是近代分裂成了两个国家,朝鲜与福建大小差不多,而韩国则跟浙江面积相近。
  吴中元飞抵半岛的时候太阳尚未下山,为免引起土著部落的惊慌,在经过部落聚居地的时候吴中元就会降低高度,一来可以隐藏身形,二来可以近距离的进行观察,除了观察风土人情,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观察半岛部落的穿戴和衣着,先前自东海之滨与神族激战,神族的两百余人之中有不少人的衣着穿戴不是中原风格,他要确认一下神族会不会隐藏在这里。
  观察几处部落之后得出了结果,这里的部落衣着穿戴很是粗陋,与那些身穿奇装异服的神族勇士大相径庭,除此之外还得出了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半岛的本地人与后世没有动刀整容的朝鲜人容貌更接近。
  二更时分,吴中元召来了穷奇改道西北,此前他曾经去过极北寒冰之地,但是走的不是这条路,方位略有偏差,途中耽误了不少时间,日落时分方才寻到了羽人所居住的城池。
  动身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赶到目的地天还没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穷奇飞的很快,二是极北寒冰之地与中原地区有几个小时的时差。
  确定羽人安好,吴中元便没有耽搁停留,疾飞而过,往烟云岛去。
  烟云岛离羽人所居住的地方并不很远,直线距离也就三百里左右,片刻即至,烟云岛之所以叫烟云岛是因为岛屿常年萦绕着厚厚的雾气,烟云岛呈梭形,面积不大,南北长约五里,东西比较窄,只有两里,岛屿正中有处温泉,那座圆形石屋位于岛屿北端。
  吴中元神授穷奇自石屋附近降落,落地之后发现石屋已经被安上了房门,而此前是没有房门的。
  石屋周围有明显人类生活的痕迹,万山红应该就住在这里。
  “万山红。”吴中元伸手敲门。
  “你应该喊姐。”声音自南面传来。
  吴中元闻声回头,却没看到人,只看到一只巨大的老鹰蹲在温泉不远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