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763

  所谓引龙出海就是将丹田灵气导引而出,然后经由心经灌注火气,变成火属灵气,并游走周身经络,用以焚灼体内俗浊秽气。
  在练气之人看来,世间万物都由气组成,所谓“气”实则指的就是组成世间万物最小的物质,人体也是由气组成,组成肉身的气并不全是良性气息,也有或多或少的恶性气息,练气的目的就是将这些恶性气息排除掉,尽可能多的保留良性气息。
  通过呼吸吐纳和控制饮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污浊秽气,但是想要彻底排除体内浊气,必须使用更加有效的方法,利用火龙真气内灼焚烧就是其中之一,其性质就如同熔炼钢铁,能够被烈火高温烧掉的都是不好的,留下的就是纯粹的。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举动,就像对一座已经盖好的宫殿进行改建,既然是改建,自然就得分解拆除,众所周知人体是一部极为精密的机器,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的改变都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在分解拆除的同时必须边拆边补,瞬间完成替换,如果拆而不补,或者补的不够及时,宫殿就可能倾斜倒塌。
  人的寿命之所以有一定的上限,主要是因为人体含有大量恶性气息,这些恶性气息是导致人病痛和衰老的根源,地格九阶是激发人体潜能,将人体良性气息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天格九阶则是将这些不好的气息排除,恶性气息排除的越多,组成人体的良性气息也就越多,人体潜能逐渐激发,寿命也会随之延长。
  所谓脱胎换骨,指的就是这个过程,将体内所有恶性气息排除,只留良性气息,乃至完全由灵气组成肉身,到了这个境地,就可以随时利用天地灵气修复肉身,人体潜能得到无限释放,寿命也可以无限延长。
  对一座已经盖好的宫殿进行改建,需要拆除和填补两个步骤,所谓拆除,就是利用火龙真气将恶性气息焚去。填补则是利用自身灵气替换掉被火龙真气焚烧掉的恶性气息。
  催动火龙真气是需要耗费灵气的,利用自身灵气替换掉被焚烧掉的恶性气息也需要耗费大量灵气,最要命的是在替换修复的过程中经络里充斥着大量火属灵气,外部灵气无法进入,连通灵神兵补充的灵气也无法进入,说白了就是只能使用丹田储存的灵气,只有消耗,没有补充。
  一旦开始改建,就不能随便停下来,如果因为灵气不续而暂停,就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就好比卸掉并替换一根大梁,大梁换了,配套的其他东西也得一并换掉,如果不换,宫殿也可能歪斜坍塌。
  最最要命的是在替换下大梁之前,无法前瞻预知需要具体更换其他什么东西,只能在替换的同时感知观察,见机行事,对不同部位给予多寡不一的灵气。
  之所以如此凶险,主要原因是吴中元走的是一条捷径,实则晋身天格九阶也可以采用相对柔和而安全的方法,利用自身灵气缓慢的进行替换,每次只换一点点,好处是相对安全,而弊端则是极为缓慢,使用火龙真气拆下并替换一块砖石如果需要一秒的话,正常的替换就可能需要一天,差距就是如此巨大。
  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吴中元之所以敢于求快,也是因为有恃无恐,他丹田气海的容量是同阶勇士的二十倍,家有余粮,心中不慌,可以较为大胆的花销,不用战战兢兢,斤斤计较。
  地格九阶练气,是由内而外的,而晋身天格九阶则需要由外而内,也就是说对宫殿替换的过程与建造的过程是相反的,地格九阶建造宫殿的顺序是先夯地基,再起墙壁,然后上梁,之后起脊,最后覆瓦。而天格九阶需要先换瓦,再修脊,再换梁,再改墙壁,最后动地基。
  正因为天格九阶是对地格九阶的逆向改变,所以太玄之上才会是太虚,虚是化实为虚的意思,所谓虚,并不是虚幻,而是超凡入圣,不被世人理解的虚无。
  地格九阶淬炼的是人体十二正经,天格九阶亦然,每一条经络的淬炼和替换都需要耗费大量灵气,而每一条经络彻底淬炼完成,方能告一段落,重新汇聚灵气。如果在淬炼的过程中断料停工,人体的平衡就会打破,后果是不可预料也是不可控制的。
  人在聚精会神的情况下会失去对时间的准确判断,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吴中元有惊无险的完成了对其中一条经络的淬炼和替换,凝神感知,体内灵气只耗去了三成。
  唯恐中途暂停会打断惯性,失去感觉,便继续催动火龙真气对第二条经络进行淬炼替换。
  十二正经连通四肢百骸,暗应五脏六腑,共生骨骼血肉,每完成一道经络的淬炼和替换,身体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是一种很难言表的变化,并不是通体舒泰,而是陌生和不适,也不是不舒服,就是不适应。
  为策万全,在对第二条经络完成淬炼之后,吴中元停了下来,手握阴阳长剑补充灵气,在补充灵气的同时并没有懈怠放松,而是凝神静气感知身体的各种变化。
  待得丹田气海盈满,再度开始淬炼替换,如此这般,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十二正经终于全部淬炼完成,体内浊气大减,顺利晋身太虚。
  这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能够更加清楚的感受到世间万物,这种感觉很难用言语描述,就彷如一个近视眼突然戴上了眼镜儿,看的更加清楚。又似一个耳朵不太灵光的人突然戴上了助听器,听的更加真切。
  内窥自察,体内经络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在此之前丹田气海与经络是彼此独立的,而此时丹田气海与十二正经及十二正经应对的五脏六腑和骨骼血肉是相连的,五脏六腑和骨骼皮肉一旦受损,丹田气海里储纳的灵气会自动向五脏六腑和骨骼皮肉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五脏六腑和骨骼皮肉进行修复。
  跨越天堑,晋身太虚所带来的变化远不止于此,正所谓清气上升,浊气下行,由于体内浊气的大量减少,身体感觉异常轻盈,倒不是体重真的有所减轻,而是地心引力相对减少,不但出招更快,移动也更加迅疾,在此之前凌空飞渡需要屈膝跳跃,而此时只需送出意念就可离地升空,可以自空中随意腾挪辗转,不需落地借力也能无限悬停。
  抬头看天,此时是二更时分,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想到白日里不曾解手,便尝试撒尿,但解了裤子等了许久也无有尿意,便提上裤子,往果林中寻了几个果子咬嚼。
  实则他并不饿,进食只是出于习惯,果子吃到嘴里,感觉有些怪异,倒不是味道奇怪,而是除了甜味儿和果香之外还能品尝出其他一些难以言状的气息,细想感觉,貌似是匮乏和勉强,彷如果树拥有生命一般,结出的果子也蕴含有某种微弱的情绪。
  思虑良久,恍然大悟,冬日少雨干旱,果树疏于灌溉,果子里蕴含的气息和情绪是因为缺水的缘故。
  由于初晋太虚,便无法对自身的各种改变进行逐一感知探察,太虚修为等同后世的地仙初期,虽然称不上仙人,却已是半仙之体。
  由于时日尚早,吴中元便没有急于离去,而是重回草庐,继续熔炼替换,此番熔炼的是十二经别,此为太虚晋身上虚的必经之路。
  万事开头难,最难的是地格九阶的太玄跨越天堑晋身天格九阶的太虚,此为质变。待得晋身太虚,再冲上虚就变成了量变,反倒驾轻就熟,多有流畅。
  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阳属经别合于本经,阴属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是对十二正经的深度淬炼和提升细化。
  与普通练气之人相比,吴中元占据了三大优势,一是自己拥有可以快速补充灵气的阴阳长剑,二是丹田气海的灵气储量是其他人的二十倍,第三大优势就是拥有可以快速焚灼体内浊气的火龙真气。
  全神贯注,无惊无险,一日千里,再晋上虚。
  连升两阶,变化越发明显,仰望夜空,大生感慨,两日之日连晋两阶,堪称神速,世间诸事,最难的并不是积极有效的行动,而是在行动之前找到正确的路。之前一直止步于地格九阶就是因为不得其法,既得其法,瞬息千里。
  如此顺利,当一鼓作气,再冲玉虚,若得晋身玉虚,便是不借助烛龙甲,也敢单枪匹马,赴宴鸿门。
  十二正经之后是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之后为十二经筋,十二经筋始于手足之末,行于体表,不入内脏,为三虚最高,地仙极致。
  很多事情就像滚雪球,前期是最难的,待得雪球滚起来,就会越滚越大,越滚越快,虽然耗时较先前两阶要长,但晋身玉虚也不过两个对时。
  还想借助惯性继续冲刺,不行了,三虚晋身三灵又是一道天堑,只要体内还有一丝污浊之气,便不得窥入三灵门径。
  身随意动,飘然升空,俯视全岛,豪迈顿生。
  眼见吴中元离地升空,大傻只当吴中元要走,自下面摩擦翅膀,咔咔作响。
  听得大傻召唤,吴中元飘身落地,正准备出言宽慰,突然发现不远处大傻的便溺粪堆,定睛细看,竟有七堆之多。
  大傻每日一餐,每日排便,七处粪堆就说明已经过了七天,而在他的印象中他只在岛上停留了四天。
  闪身靠近,细看再数,真是七堆。
  急切抬头,仰望星空,已是二更过半,距南海龙族限定的七日只剩下半个时辰……
第六百一十二章
顾全大局
  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也顾不得多想,立刻神授大傻升空,西行回返,与此同时感应穷奇,命穷奇自漠北前来会合接迎。
  升空之后,吴中元尝试御气飞行,晋身玉虚之后不但可以自空中悬停,还可以自空中快速移动,如果换做平时,踏立虚空,挺身前行倒也自在洒脱,但此时形势紧迫,必须求快,为了减小风阻,只能以俯卧姿势向前飞行。
  初次尝试御气飞行,生疏必不可免,也不知道怎样才是最佳姿态,尝试过后最先舍弃了超人那种双臂前伸的弱智姿势,在快速移动的时候,巨大的气流会将前伸的双臂反冲折回,根本无法保持身体平衡,尝试良久,最佳的姿势还是双臂贴身,低头前行。
  不过哪怕晋身玉虚,御气飞行的速度也并不比飞禽快多少,人毕竟不是生来就会飞翔的飞禽,在空中移动有着天生的短板。
  试了片刻,快不过大傻,只得回到大傻头上,频频仰望夜空判断时辰,与此同时焦急的等待穷奇到来。
  他曾经驱乘过穷奇,知道穷奇的移动速度何其恐怖,如果中途不曾受阻,应该来得及。
  在西行回返的同时,又送出意念感知三爷的位置,发现三爷正在南关一带,急切估算之后神授三爷前往有熊传递旨意,传召吴兰青往中天殿外候命。
  他之所以没有自东海直接赶去南海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还没有问明敖烛所在岛屿的具体方位,二是他还想带两件玄铁兵器,尝试以和平的方法解决此事。
  穷奇自漠北赶到东海只用了不到十分钟,自海面上空与大傻会合,吴中元凌空换乘,控驭穷奇疾速西飞。
  穷奇飞行的速度很难具体量化,但疾速飞行时会产生轰隆呼啸,在如此恐怖的移动速度下,吴中元必须延出灵气自体外凝聚灵气屏障才能抵御耐受,如若不然休说随身物品,便是衣服和头发都不会剩下。
  赶回有熊用了十五分钟左右,疾飞骤停,悬停高空,吴中元飘身而下,落于中天殿前,疾行入内,开启密室取出一长一短两把玄铁长刀,这两把长刀器形相仿,只是大小有所差别,应该是成对打造,古拙锋利,灵光内敛,乃是万山红诸多藏品之中的上品。
  带上长刀,离开密室,便发现吴兰青已经等候在殿外了,他之所以让三爷传言,为的就是争取这片刻时间。
  “将那处岛屿的具体方位告诉我。”吴中元快步而出。
  吴兰青知道南海龙族限定的最后时限即将到来,也顾不得多礼,急切说道,“隗城西南三百里,转而笔直向南,入海八百里,沿途可见两处礁石,其中一处面积较大,无有草木。另外一处不过两里方圆,少有草木。”
  吴中元听真记牢,转而冲吴兰青说道,“告知相国等人,我已晋身玉虚,此去南海当以人族大局为重,尽量不起战事,让他们无需担心。”
  吴中元言罢,掏出一枚补气丹药扔给停留在屋檐上的三爷,转而离地升空,重跨穷奇,穷奇震动骨翅,瞬息加速,带着滚滚雷霆消失在了南方天际。
  虽然心中焦急,疾飞之时却不曾忘记礼数,在飞经南关之时略微减速,避飞绕行,不曾自朱雀头上疾飞而过。
  待得出了南关,再度加速,此番的目的地是烟云山,虽然烟云山此前曾经遭受过玉灵真身散功自爆的冲击,山体仍然完整,密室也仍然能够打开,他往烟云山来是为了拿几件精美器物前去求和,如果只带兵器,很可能会被龙族误解。
  不多时,到得烟云山,开启机关疾行入内,由于内部石门的开启机关先前已经遭到破坏,此番便得以长驱直入,一层放的是兵器,二层是丹药灵物,三层是珍稀器物,进到三层,急取快拿,大大小小带了十几件,然后疾冲而出,驱乘穷奇继续南下。
  升空之后抬头上望,判断时辰,距最后时限还有十五分钟,只要中途不生意外,应该能在最后关头赶过去。
  他曾经多次去过隗城,知道隗城的具体位置,唯恐判断不准,产生误差,便先往隗城去,到得隗城之后再往西南,飞出三百里后南行入海,笔直向前。
  没过多久就发现了吴兰青所说的礁石,再过片刻,又遇到一处,至此,吴中元略微安心,没有走错路,来得及赶过去。
  又飞片刻,前方出现了浓重的雾气,据吴兰青所说,敖烛所在岛屿周围就弥漫了大量雾气,见到雾气就说明到了目的地,再度抬头上望,仰望北斗,北斗七星的天枢和天璇与北极星的连线即为钟表时针,以北极星为中心将天空分为十二等份,北极星向下地平线的是北方,向上则为天顶,即刻度十二处,如此判断时间,此时尚未到一日之末,终于及时赶到。
  冲进云雾,一处巨大的岛屿映入眼帘,正如吴兰青所说,岛上多有琼台楼阁,多有珍禽异兽,岛上正中有一处高大钟楼,上置笸箩大小的夜光巨珠数十,黑夜之中大方光芒,映照的岛屿亮如白昼。
  吴中元刚一出现就被岛上的哨兵发现,海螺吹响,传信告警。
  这处岛屿北高南低,在南面平坦之处有鹅卵沙滩,行宫的上山宫门就设立在那里。
  吴中元没有往内部去,而是控驭穷奇落到了宫门之外,宫门外有哨兵一队,见吴中元来到,其中一人高声喝问,“何人擅闯太子行宫?”
  吴中元提气发声,“人族黄帝吴中元,求见南海龙族皇子敖烛殿下。”
  吴中元这番话并不是在回答哨兵的盘问,而是说给敖烛听的,为表和解诚意,用词甚是谦恭。
  吴中元话音刚落,山腰处的宏伟宫殿里就传来了狂傲嚣张的笑声,“哈哈哈哈,好个两足嬴虫,自大若斯,竟然真敢前来。”
  此处是敖烛的行宫,但大笑发声的却并不是敖烛,而是二王子敖炙。
  听得此人声音,吴中元眉头大皱,他此前曾经与这兄弟二人打过交道,大皇子敖烛还比较顾全大局,但二王子敖炙性情狂悖,桀骜好斗,此人在此,此行结果多舛难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