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4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5/763

  实则越是重情之人,越是难忘旧爱,不愿再接纳别人,但祝千卫还很年轻,得用家庭来牵住他,倒不是怕祝千卫反叛,而是担心他走极端,危急时刻总想着舍身成仁,与敌同归于尽可不成。
  见祝千卫情绪低落,吴中元便笑着岔了话题,“这段时间我忙的焦头烂额,也不曾亲往校场,你都在搞什么呀,六百多人让你撵走大半。”
  “勤加操练,一选再选,”祝千卫说道,“圣上之前所言极是,畏战胆怯之人若是遇到惨烈战事,不但难当大任,还会害人害己。宁要猛虎一百,不要恶犬三千,往后我会更加严苛,确保无一人临阵怯战。”
  吴中元点了点头,“甚好,需要什么就与我说,有求必应。”
  “圣上既然说到这里,我也不藏掖了,我有心代他们向圣上讨些待遇。”祝千卫说道。
  “你还真不客气呀,”吴中元笑道,“说吧,想要什么?”
  “先予殊荣,黄袍禁卫见君不跪,与高阶勇士同。”祝千卫说道。
  “嗯。”吴中元点了点头,与高阶勇士同的意思就是与高阶巫师和勇士同等待遇,紫气高手见到黄帝是不需要跪拜的,而其他人在每天第一次见到黄帝的时候都要跪拜,这是礼部刚定下来的规矩。
  祝千卫又道,“再予利是,生前重酬,战死重恤。”
  “可。”吴中元缓缓点头,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任何事情都有前提,包括感情和忠诚,不对人家好,人家怎么可能对你好。
  “谢圣上。”祝千卫正色道谢。
  吴中元抬了抬手,转而问道,“她怎么样?”
  祝千卫自然知道吴中元问的是谁,“圣上虽然早有叮嘱,但她却不曾给予卑职优待照顾的机会,勇敢无畏,诸事皆优,训练结束之后擢为禁卫副统领,绝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擢为统领呢?”吴中元又问。
  “亦无不可。”祝千卫点头说道。
  “我不舍得你远离我,但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做,禁卫训练结束之后你便升任中天将军,掌管天下兵马,亲统南北,辖制东西。”吴中元低声说道。
  由于此前吴中元曾经跟他打过招呼,对于这样的决定祝千卫并不感觉意外,令他意外的是吴中元给予的封号,中天殿是黄帝处理公务的地方,代表的是黄帝,中天二字份量很重,等同黄帝加持。
  “圣上,这中天……”
  吴中元抬手打断了祝千卫的话,“中天将军乃是大将,在你之下四方大营再设主将一员,南北两营由你举荐,东西两营由姜亲王和黎亲王举荐,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赴任之后一定要将四方大营的兵权牢牢的抓在手里,确保关键时刻我能说了算,调的动。”
  祝千卫重重点头。
  出得宫门,外面一派繁荣景象,城中正在大搞建设,又有外地官员前来各部任职,还有各大垣城城主的子女前来入学,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吴中元先前不是忘记了带披风,而是故意没带,目的是不愿路人清楚的辨别他的身份并向他行礼,但祝千卫好心帮他带上了,出了宫门之后所到之处跪倒一片。
  有些人喜欢高高在上,但吴中元不喜欢,不过不管他喜不喜欢,已经在这个位置上了,也不能故意装吡,装吡是个现代词汇,很粗俗,贬义也很重,泛指虚伪和虚荣,什么叫装吡,装吡就是做了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事情,穷人装富叫装吡,富人装穷也叫装吡,没身份的人摆谱儿叫装吡,有身份的人没架子也是装吡。
  有熊城本来就大,扩建之后面积更大,自皇宫去往驿场要走好几里,到得驿场,驿场主事亲自接迎引路,带着二人往马厩去。
  得知母马还没有临产,吴中元就先去看了看大傻,大傻小日子过的很腐败,它是甲虫,天生怕冷,厩棚保暖工作做的很好,里面还放有无烟火盆。吃的牛粪马粪都是定制的,所谓定制就是喂马的饲料经过特殊挑选,确保牛马屙出来之后对大傻的胃口。
  什么叫腐败,腐败并不是购买和消费很昂贵的东西,而是量身定制,任何量产的东西都不能称之为奢侈品,量身定制的才是。
  驿场的这种作法有阿谀讨好的成分,但吴中元并没有对他们提出批评,大傻随他出生入死,开山辟路,劳苦功高,理应享受特殊优待。
  离开大傻所在的棚厩,二人在驿场主事的带领下往马厩去,母马生产的时候不喜欢被人打扰,三座马厩都被用木板给围上了,三匹母马受胎的时间相差无几,临盆的时间也大致相同,此时都有生产预兆,倒地翻滚,前蹄刨地,这是马匹即将生产的两种征兆。
  驿场里有专门照顾马匹的马夫,据他们所说马匹生产通常在下半夜,而这三匹母马却反其道而行之,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它们很可能会在午时前后生产。
  由于还没生产,二人只能自外面等着,两个大男人也不方便盯着看,正准备随驿场主事往屋里去,远处跑来一个低阶勇士,到得近前冲吴中元行礼,转而呈上一份奏折,“圣上,这是相国命我送来的。”
  吴中元伸手接过,看阅之前本以为是什么军国大事,但看了几列发现不是,这是一份拍马屁的奏折,发自牛族砚山城,这时候的人比较迷信,崇信瑞兆,这个名为姜茨的城主自奏折上禀报了一件事情,不久之前突然有两只神异野兽出现在了他的地盘儿上,其中一只是长着麒麟身体的豹子,还有一只是长着龙爪的老虎,姜茨认为这是天降明主的祥瑞,趁机大做文章,大拍马屁,说了一堆阿谀奉承的话。
  类似的奏折近段时间他收到不少,换做平时他甚至懒得看完,但这份奏折是老瞎子派人送来的,如果不重要,老瞎子完全可以等到他回宫再行禀报,也没必要急匆匆的派人送过来。
  短暂的沉吟之后突然想起一事,节日当天他收服的那只穷奇生的虎头豹尾,龙爪麟身,而砚山出现的这两只动物分别具有穷奇的部分特征,老瞎子可能是想给穷奇找个伴儿。
  想到此处,吴中元叹气摇头,用现代的话说穷奇很有品位,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品位就看此人愿不愿意凑合,穷奇就不愿意凑合,跟它长的不一样的它绝对不要,这两只异兽只是跟它有部分相似,即便是母的,穷奇也肯定看不上。
  再一想,不对,这两只异兽分别具有穷奇的部分特征,倘若恰好是一公一母,其混血后裔就可能跟穷奇长的一样。
  “千卫,召来坐骑,陪我出去一趟……”
第五百六十六章
投桃报李
  “圣上何往?”祝千卫问道。
  吴中元没有回答,而是随手将那份奏折递给了祝千卫。
  祝千卫伸手接过,快速看过,转而将奏折递还吴中元,“龙驹即将降生,若是将金雕召来此处,怕是会惊了母马,动了胎气,卑职且去后山召唤金雕,稍后自何处等待?”
  “自皇宫上空等我。”吴中元说道。
  祝千卫正准备应是离开,吴中元突然伸手拦住了他,“等等。”
  祝千卫不明所以,歪头看他,见吴中元皱眉看向西南方向,便循着他的视线远眺东南,只见一道不大的灰影儿正自东南方向向此处疾飞而来,看其轮廓,当是一只不大的飞鸟儿。
  不多时,灰影飞近,口吐人言,“好兄弟,造化啦,造化啦。”
  来的是三爷,唯恐三爷大呼小叫惊了母马,吴中元便冲其招了招手,“过来,近身说话。”
  三爷落于吴中元的左肩,“造化啦,造化啦。”
  吴中元屏退驿场众人,只留了祝千卫在身边,“小声儿说话,可是有了通灵神兵的线索?”
  “咦,你竟知道?”三爷有些意兴阑珊,它原本是想卖关子的,未曾想竟被吴中元一语说破。
  吴中元笑了笑,这个扁毛畜生虽然可以口吐人言,但智商明显不在线儿,他只给三爷安排了这一个差事,又没让它干别的,这家伙兴高采烈的跑过来,自然是有了通灵神兵的线索。
  “是什么?”吴中元问道。
  “找你可不容易,东颠西跑,好生疲惫。”三爷抱怨。
  “我之前告诉过你,以后找我就往这里来。”吴中元随口说道。
  “你何曾说过?”三爷耍赖。
  吴中元也懒得跟它拌嘴,实则他接任大吴之后就冲三爷做了交代,三爷是故意不承认,目的自然是讨要好处。
  简单,给,他腰囊里携带了大量补气丹药,各种都有,随手摸出一枚捏碎抬手,三爷吃了,“再给,再给。”
  吴中元又赏了它一枚,“是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
  “老虎,是老虎,”三爷说道,“长着龙角的老虎,走,我引你前去。”
  “它还在原地不曾?会不会白跑一趟?”吴中元问道。
  “它只在那里,骂都不跑。”三爷说道。
  吴中元转头看向祝千卫,“回去拿了兵器,召了金雕往皇宫接我。”
  祝千卫应是离去,吴中元带了三爷去往皇宫,带了长剑弓箭,又与众人打过招呼,然后与祝千卫同乘一只金雕跟着三爷往东南方向去。
  祝千卫的金雕是今年的幼雕,尚未彻底长成,但二人身形偏瘦,便是加在一起也没有吴熊和吴罴一个重,故此金雕负载并不吃力。
  祝千卫对通灵神兵也有所了解,根据三爷所说,猜到它发现的龙角老虎就是传说中的虎龙镐,吴中元也认为是虎龙镐,一提到镐,现代人会立刻想到挖地刨土的农具,实则这完全是误解,镐是古代的一种奇门兵器,前面是瓜棱形状的硕大锤头,后面是长长的柄杆儿,既重且长,比大刀长矛更难驾驭,属于重兵器的极致,非身强力壮之人不得操使。
  三爷虽然说不清虎龙镐所在的地方叫什么名字,却能准确的找到虎龙镐的藏身之处,这是一处茂密的山林,方圆数百里没有人烟,也没有明显的参照物,如果不是三爷引路,二人不可能自莽莽群山之中找到这片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的区域。
  二人来到的时候乃是午后未时,太阳直照,那只长了龙角的雄虎正在林下一处透阳的青石上卧着晒太阳,此物身形庞大,足有寻常老虎两个大小,气势嚣然,不怒自威。
  碧眼金雕乃凶戾猛禽,虎龙镐察觉到危险临近也不逃跑,而是自青石上仰头上望,咆哮示威。
  祝千卫先前为了捕获虬龙戟,曾耗费数日布下陷井机关,之所以大费周章是因为他修为低劣,实力不足。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处理其难度也是不一样的,换成旁人,想要降服虎龙镐免不得要经历一番厮杀搏斗,但对于吴中元来说却是易如反掌,一箭下去,纵身跃下,拿了就走。
  眼见吴中元拿到了虎龙镐,三爷趁机讨要赏赐,吴中元也没有吝啬,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真正的聪明人是不会吝啬给予的。
  虎龙镐通体紫黄,灵光内敛,宝气自生,一看就不是俗物,得此神兵,高兴必不可免,但高兴之余二人也免不得有些愁恼,因为虎龙镐比二人料想的还要大,柄杆粗如童臂,长达一丈有二,前端的锤头为瓜棱圆形,足有一抱大小,五百斤可能不到,但三百斤肯定不止。
  如此沉重,便是吴熊和吴罴那种彪形大汉怕是也不得挥舞使用,黎泰手下的黎安和黎定也是高大壮汉,他们也用不了。
  “此物如此沉重,何人能够持拿使用?”祝千卫眉头微皱,这虎龙镐太重了,重载之下碧眼金雕飞的很是吃力,几乎不堪重负。
  吴中元沉吟过后抬手东指,“往东,去夷人部落。”
  祝千卫是隗城人氏,虽然知道北方东海之滨有夷人却并不知道他们住在何处,但吴中元既然让他往东去,自会随时指点方位。
  吴中元说道。“胡龙镐太过沉重,正常人类便是再强壮也无法使用,尘之兵库太过可惜,将它送给夷人吧。”
  “大人,此为通灵神兵,非玄铁兵器可比。”祝千卫善意提醒。
  “我当然知道,”吴中元说道,转而将熊族缺粮断炊,夷人倾囊相助一事简略的说与祝千卫知道,然后说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夷人热血忠义,我岂能吝啬给予,况且他们身形高大,虎龙镐也正合他们使用。”
  吴中元言罢,祝千卫正色点头,“圣上注重情义,恩德并举,假以时日中原势必民气清明,正义开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5/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