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0/763

  吴中元数道,“我曾进入昆仑山的兽族祭坛,在那祭坛之中有一尊兽王的无头雕像,雕像由玄晶雕琢,身上雕刻有盔甲,我记得很清楚,那套盔甲的胸前和腰间部位各有一枚圆形事物,很可能就是两枚定魂石。”
  姜南此前曾经跟随吴中元和老瞎子等人一起去过那处祭坛,知道殿内大致情况,“你担心烛龙甲只有女子才能穿戴?”
  “我倒不担心这个,”吴中元摇头,“如果是区分男女,就算我不能使用,也可以送给你们,我担心的是这东西是兽王专属,人类根本就用不了。”
  “便是我们无法使用,兽王也不得穿戴,敌弱就等同我强。”姜南说道。
  “哈哈,你还真会安慰人。”吴中元笑道。
  姜南亦笑,“走吧,时辰不早了,早些回去。”
  吴中元不死心,又蹲下捣鼓,试了又试,总是不成,定魂石拿不出来了。
  姜南蹲在吴中元身旁,这才注意到箱子上面有龟裂裂痕,端详过后出言说道,“此物可能不是箱子。”
  “嗯?”吴中元转头看她。
  “它可能是盔甲的反面儿,”姜南伸手指着几条龟裂裂纹,“你且看,这几条裂纹若是反转,是不是恰好可以包裹膝部?”
  吴中元定睛细看,“好像是。”
  吴中元言罢,站立起身,自不远处拿过一把玄铁长刀,“起来,让开。”
  姜南知道他要加以验证,起身后退,“小心点儿。”
  一刀下去,箱子完好无损。
  此举直接证实了姜南的推断,这不是一口装盔甲的箱子,而是烛龙甲本身,如果不是烛龙甲,不可能耐受的住玄铁长刀的大力劈砍。
  吴中元将玄铁长刀放归原位,“天蚕谷的那张天蚕铁网还存放在库房里,你记得提醒我用铁网将这套盔甲包起来,隔绝气息,阻断连系,可不能让它跑了。”
  姜南点头答应。
  二人离开神殿,重回后宫。
  这么一折腾,都快四更天了,吴中元昨天晚上自中天殿待了一宿,白日里又往大夼收服穷奇,困乏非常,疲惫交加。
  姜南服侍他洗了脸,又帮他洗脚,吴中元不太好意思,但姜南只是坚持。
  吴中元拗不过她,只能随她。
  姜南是牛族公主,生平何曾这么伺候过别人,而皇后为黄帝洗脚也不是份内之事,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心疼吴中元,真心想要这么做,实则没有不会伺候男人的女人,只有不值得女人伺候的男人。
  姜南虽然贵为牛族公主,却也是个骁勇善战的女勇士,每日除了打坐练气还得习武练功,身材好的不能再好了,也不是那种练健美的女人的浑身肌肉,而是健康,美丽,匀称,修长。
  并不是所有男人都喜欢欺凌弱小,征服弱者,真正的男人往往喜欢挑战强者,男人的自信是真自信还是自欺欺人的假自信,就看他们敢不敢挑战强者。
  睡前吴中元没能挑战,倒不是他累的不想挑战,而是他说错话了,想到姜南可以幻化青鸾,便想到卵生的羽族,笑噱问道,“你生孩子的时候不会下个蛋出来吧?”
  姜南顺从他是因为喜欢他,佩服他,并不是因为姜南性情温顺,一个骁勇善战的女勇士也不可能很温顺,虽然知道吴中元在开玩笑,姜南仍然很生气,一脚就把他踹了下去。
  正式交锋是在黎明时分,打了一个多时辰,直接来了个君王不早朝。
  之所以打这么久并不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而是姜南虽是防守的一方却始终不肯示弱,不肯示弱也不是因为她有多厉害,而是她就是这种宁死不屈的性子。
  防守的不示弱,进攻的就一直打,打也不示弱,那就接着打,打到最后还是吴中元先撤了,不是累了,也不是不想打了,而是祭祖的时辰快到了,得赶紧起床干正事儿去。
  本来二人商议好今天一起去祭祖,结果姜南没能与之同行,倒也不是不能下地,而是迈步时做不到从容自然,祭祖是大事,有熊的所有勇士和巫师都会参加,众目睽睽,总有几个眼尖的,还是别去了。
  辰时,吴中元离开皇宫,统领等候在广场上的数百巫师和勇士同往后山,祭祀天地,缅怀先祖……
第五百五十九章
父子
  东方人历来敬天法祖,看重祭祀,熊族有一套完整而繁琐的礼仪,连如何前往祭祀地点都有固定的规矩。
  熊族祭坛位于后山,分为祭堂和奠园两部分,祭堂居前,所谓祭,就是祭祀天地,祭堂是一处石砌宫殿,圆形的穹顶寓意天圆,方形的格局寓意地方,里面又分为祭天和祭地两处祭台,祭天的贡品是三牲,祭地的贡品是五谷。
  祭词是固定的,百十来字,大致意思就是感谢天地的保佑和赐予,祭祀实际上属于一种迷信行为,不过站在科学的角度上说,祭祀也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和感谢,也有其正面意义。
  奠园位于祭堂的后面,有些类似于现代的陵园,入口有一尊石质的熊神雕像,里面埋葬的是熊族历代大吴和王后,但三位王后只能有一位与大吴同葬,这个女人是下一任大吴的生母。
  祭奠列祖列宗的祭品是香烛和酒水,祭文是不固定的,其性质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工作报告,身为大吴,一年都干了什么工作,得跟列祖列宗汇报一下。
  虽然有熊在二十多年前曾被牛族和鸟族联手攻破过,但牛族和鸟族并没有毁坏熊族的祖陵,用现在的话说牛族和鸟族还算比较讲究,虽然打仗却比较守规矩,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牛族和鸟族不敢破坏熊族祖陵,这跟挖人祖坟是一个性质,除非把熊族彻底灭掉,否则把人家祖坟挖了,熊族肯定会疯了一般的过去跟他们拼命。
  祭祀是非常严肃的场合,吴中元自奠园祭告的奠文是标准的四字一句,用词生涩深晦,肃穆庄重,说白了就是一般人听不懂,大致意思就是拨乱反正,认祖归宗,三族同气,天下一统。
  祭祀完成,有人建议将旁出大吴迁出祖陵,但这一建议被吴中元否决了。
  吴熬暗通异族,属于叛国,这种人是不能埋入祖陵的,除了吴熬,之前的旁出大吴也在祖陵之中,虽然他们自相残杀,对熊族无有点滴功劳,却也不能把他们排除在历任大吴之外,不然史鉴没法儿写。
  按照礼仪规矩,祭祀完成之后大吴应该与众人一同离开,但吴中元破例了,待众人走远之后,独自来到吴昊陵前,依着墓碑坐了下来,长长叹气,怅然开口,“老爸,我没丢你的脸。”
  在大部分人看来,爸爸是个现代词汇,反倒是爹更传统,实则这是一种没有文化的误解,爸爸其实比爹更古老,父亲是个非常严肃的称谓,这时候阿爸用的比较广泛,而且爸爸只指亲生父亲,而爹则可能是包括父亲在内的长辈或有身份的人。
  吴昊已经死去多年,自然不会有所回应。
  虽然明知不会得到回应,在没有得到回应之后,吴中元还是免不得难过悲伤,“其实我不喜欢这里,我也不喜欢当大吴做黄帝,但熊族是你的部落,当年你把我带回来,为熊族招来了灾祸,你没有抛弃我,我也不能抛弃你,我得弥补这个过失,保护你的族人。”
  父亲和母亲的分工是不同的,父亲对子女更多的是保护,而母亲对子女则更侧重于照顾,父亲是由上而下的保护,母亲是相伴左右的照顾,相较于母亲的陪伴亲近,父亲显得有些高远生疏,但父爱与母爱有着本质区别,母爱是温馨,而父爱则是厚重。
  在遇到大的困难的时候,子女往往会求助于父亲,吴中元此时就是这种心情,但他很清楚自己的父亲无法再为他提供庇护和帮助了,此时的倾诉实则只是无奈诉苦,“四方神兽老朽不堪,五道封印即将消失,我虽然努力给别人信心,但我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五道君王无一不是金仙修为,其麾下大将也都等同天仙,而三族现在一个晋身天格九阶的人都没有,我拿什么跟人家打呀?”
  长长叹气之后,吴中元再度喃喃自语,“不用多,能给我十年时间准备,我就有把握打赢这一仗,但现在只剩下一年不到,我得屯粮挖洞,得征兵布防,得设法提升巫师和勇士的灵气修为,还得东南西北到处跑,找那四种可以辟邪免疫的香料,时间根本就不够。”
  吴中元也没有喋喋不休,说罢这些便站了起来,伸手抚摸着冰冷的石碑,“你在这儿躺着吧,过几天我就把我妈给你接来,你俩一块儿在这儿躺着吧,我都不知道该感谢你们还是该埋怨你们,这都什么烂摊子呀,唉。”
  说完这些,吴中元怏怏转身,走出几步之后又停了下来,转身回头,“对了,提前跟你说一声,过几天去鸟族接我妈的时候,我会派人检查她的遗骨,如果有任何中毒或是重伤的迹象,我都不会再顾及什么大局,我会立刻翻脸,让他们黎家血债血偿,连那个老太婆我都给她杀了,这个老不死的,竟然偷袭我,没有我妈,我认识她是谁?”
  这些不够高大上的话,也只能对自己的父亲说说了,实则老妪偷袭他的事情他是很记仇的,对方下的可是死手,而且当日在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他还不忘手下留情,避开了那老妪的下腹要害,而那老妪竟然全然不知,也亏得黎别看的仔细,知道他冒着生命危险保全了老妪的性命,如果没有这个明眼人,自己便是冤死都没人知道。
  “还有牛族的姜正,当年攻打有熊他也有份,你也别怪我没有杀他给你报仇,”吴中元再度叹气,“其实我也想杀他,但我如果把他和黎泰杀了,就得连牛族和鸟族的勇士一网打尽,五道封印消失之后,你让我怎么打?咱熊族这二三十个紫气勇士还不够人家塞牙缝儿的。我已经对他们仁至义尽了,他们如果还有一丁点儿人性,就不该跟我离心离德,但我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他们如果再有不臣之心,我直接诛了他们九族,我管他妈的史书怎么写我。”
  说出了内心真实的想法,吴中元并没有感觉轻松,反倒更加郁闷,长吁短叹,垂头丧气的回去了。
  熊族要祭祀,鸟族和牛族也要祭祀,傍晚时分,牛族和鸟族的勇士到了,每族来了四个人,是组建总理院的人选,都是紫气修为,姜大花和黎万紫也在其中。
  总理院有十二个人,这十二个人又分别管理六部,这种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
  吴中元也没有任命谁为主事,谁为辅事,交由老瞎子和众人自行商议,很快就有了结果。
  吴君月掌刑部,吴季辅助。
  吴荻掌户部,吴融辅助。
  姜大花掌兵部,姜淮辅助。
  姜有道掌礼部,姜璐辅助。
  黎万紫掌吏部,黎非辅助。
  黎二寿掌工部,黎铸辅助。
  十二位总理大臣全部就位,吴中元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只有两个内容,一是所有人听命于他,受制于相国,二是大胆放权,六部分管全国事物,违抗六部政令者,立刻诛杀。
  老瞎子建议将诛杀改为免职去俸,说白了就是罢官停工资,这一建议被吴中元否决了,一来他知道老瞎子只是做做样子,二来目前的实际情况也不允许他宽容,正所谓治乱世用重典,天下刚刚一统,必须扼杀小集体思想,尽快集权总理院。
  散会之后,六部各自组建本部,光有两个主官还不行,还得有一群官员,这些由各部主官自己选择。
  有了六部,吴中元就轻松多了,像开矿,造物,冶金,耕种,建造城池,通商,通讯,礼法等等诸事就不用他亲自操心了。
  牛族和鸟族众人此来,还带来了两族的内功心法和武功绝学,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开端,至于姜正和黎泰二人,此时正忙着协调赋税和征兵诸事,知道他们公务繁忙,吴中元也没有急于传召他们。
  随后几日吴中元做了以下几件事情,一是帮助重伤痊愈的祝千卫驯服了碧眼金雕。二是根据吴晨的要求,自后山建造别院一处,派她前去守陵,名为守陵,视为躲闲养生,吴晨独居惯了,不太喜欢与人交往。
  第三件事就是找来黎二寿,命他挑选工匠雕刻一面特殊石碑,大小和内容与他当日自大巫师所在的地宫前所见到的那面石碑一模一样,然后将其埋在了地宫之前,他这么做没什么具体的目的,只为与后世相对应,以免造成更多的未知影响。
  自正月初五开始,分散在各处的小部落就络绎不绝的前来拜见,这回可不是十个八个了,每天都来好几十,天下一统,实力大增,加上不久之前他降服穷奇一事也已经传开,中土内外的大小部落全来纳贡建交,高展所在的狼族也派人送来了贺礼,但高展本人没来,正忙着处理族内事物,实则他此前给高展的命令是封印消失之前率众来归,此时距约定时间尚早。
  忙归忙,重要的事情他却不曾忘记,正月初六中午,祝千卫初选的候选亲兵全部赶到了有熊,由于人数众多,这两千余人只能暂居城外,明日再入城接受筛选。
  吴中元一直惦记着王欣然,心神不宁,坐立不安,下午申时,终于按捺不住喊来了祝千卫,命他陪同出城。
  “圣上乃中原黄帝,位尊九五,屈尊前去,是不是不太合适?”祝千卫说道。
  “我去看看我的候选禁卫有何不妥,走,陪我去……”
第五百六十章
选拔亲兵
  虽然祝千卫感觉吴中元此举不太妥当,却也只得陪他前行,只因吴中元是黄帝,他想做的事情没人可以阻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0/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