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763

  “他的住所和用度由王宫负责。”吴中元写了圣旨,加盖了大吴印记,拎在手里走回来交给了祝千卫。
  吴舟本以为吴中元会将圣旨给他,没想到吴中元竟然给了祝千卫,至此一举就说明吴中元对祝千卫何其信任,眼见二人神态,知道他们还有话说,便起身告辞,“大吴,我这便回去收拾行装。”
  “嗯,你去吧,”吴中元点了点头,“对了,传令织造处,赶制黄衣黄披两千套……”
  “大人,只需六百套。”祝千卫说道。
  吴中元歪头看向祝千卫,二人原本议定的禁卫数量是两千人,祝千卫要八百套就说明他想要缩减人员。
  见吴中元转头,祝千卫又重复了一遍,“可织造八百套,留两百备用。”
  “成,那就八百套。”吴中元看向吴舟。
  吴舟拱手领命,起身离开。
  吴中元也没有继续待在中天殿,而是带着祝千卫出得殿门,“为何缩减人数?”
  祝千卫说道,“大人,近些时日末将反复想过,两千亲兵人数偏多,亲兵一不戍边,二不驻防,人数太多反倒流于臃肿,也容易与左辅殿和右弼宫生出间隙。六百人足够了,重甲可以裁去,即便他日需要外出驰援,重甲骑兵也难得迅速。这六百人全部配备轻盔,分配弓箭火铳,各自三百,严加训练,力争以一当十。”
  “有道理,”吴中元点了点头,转而又问,“临阵对敌,少不得兵马士卒,我有心让你统领天下兵马,运筹调度,你意下如何?”
  “大人器重,末将惶恐,”祝千卫摇头说道,“不过依末将看来此事难能可为,而今兵权分散在各大垣城的城主手中,若是强行抽调,会导致军心不稳。”
  祝千卫说到此处略作停顿,转而低声说道,“大人即便有心亲掌兵权,也不能操之过急,此事需从长计议。”
  吴中元缓缓点头,带着祝千卫步入东偏殿,祝千卫是禁军统领,得让他熟悉王宫环境。
  自王宫转了一圈儿,二人来到前殿,吴中元为祝千卫指定了住处,就住在前殿东侧厢房。
  他这么安排有三个目的,一是凸显祝千卫禁军统领的重要地位。二是万一王宫发生意外祝千卫也能及时处理,最后还有个原因就是前殿西厢是为禁军副统领准备的,而副统领的人选早已是他内定了的。
  为祝千卫指定了住处,吴中元便带着祝千卫离开王宫,去往左辅殿。
  他回来的消息已经被吴舟告知了一干高阶勇士,此时吴君月和吴季等人都在左辅殿等候,吴中元可能会召见他们,也可能不会,但一旦召见他们必须保证吴中元能找到他们。
  吴中元向众人引见了祝千卫,也将他的来历以及日后的职务告诉了众人,包括吴君月在内的众人都冲祝千卫表达了善意和友好。
  不过善意和友好只是表面上的,这些人心里可能并不喜欢祝千卫,原因很简单,他是个外姓人,而且所担任的职务也非常特殊,禁卫统领无疑是黄帝身边最亲近的人。
  离开左辅殿的时候吴中元叫上了吴君月和吴季,四人一起来到右弼宫。
  吴荻开门将四人迎了进去,吴中元先命吴荻去喊吴融,又趁机冲老瞎子介绍了祝千卫。
  片刻过后,吴融来到,吴中元冲祝千卫摆了摆手,“你先下去吧,我们有要事商议。”
  “是。”祝千卫躬身应是,冲众人拱手作别,出门去了。
  至此一举,就令众人对祝千卫的敌意大减,吴中元这么做说明祝千卫虽然担任禁军统领,却并没有进入权利核心,重要的事情还是吴中元本人加上他们四位殿主宫主合议决断。
  吴中元召集他们是要告诉他们己方得到了大量的援助,但他并没有急于宣布此事,而是先问内政。
  实际上他离开的时间并不长,也就几天时间,在此期间也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来了五六个部落的使者,听闻信任大吴即将继位,前来道贺观礼。
  这些小部落原本就依附于熊族,此番是不请自来的,已经安顿在了城中驿馆。
  救灾的米粮已经发往各大垣城,羽族送来的油脂和皮毛也都全部入库,另外,白熊一族送来了大量的硫磺石,已被大夼接收并转运大泽。
  这都是内政,还有外事,熊族在牛族和鸟族都安插有眼线,这倒不是因为熊族卑鄙才这么做,而是这属于惯例,就像牛族和鸟族也会在熊族安插眼线一样,都希望在第一时间知道对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段时间牛族和鸟族各发生了一件大事,牛族突然之间得到了大量的野马和骆驼,谁送的不知道,但数量很多,超过万头,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牛族缺粮的窘境,却也能够解他们燃眉之急。
  在众人猜测牛族从哪里得来这么多野马和骆驼的时候,吴中元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但他却无法说出自己的猜测,因为他怀疑这些野马和骆驼是魔族暗中资助给牛族的,对于姜正已经投靠魔族一事,他不准备告诉任何人,包括吴荻和老瞎子他都不准备说。
  鸟族发生的大事是个倒霉事儿,确切的说是个丧事,黎泰有两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小儿子是老末儿,不过十岁出头儿,前几天被马蜂给蛰死了。
  “冬天哪儿来的马蜂?”吴中元疑惑皱眉。
  消息是吴季得到的,就由他解答,“大吴所言极是,我们也在疑惑,但是据王宫传出的消息,黎升确是被马蜂蜇咬身亡。”
  “什么时候的事情?”吴中元追问。
  吴季回忆过后出言回答,“两天之前。”
  “咱们是佯装不知,还是派人前去吊唁?”吴荻看向吴中元。
  “还是派人去一趟吧,”吴中元说道,“我正位的是三族黄帝,也应该通知牛族和鸟族,让使臣顺便儿带些礼物过去吧,齐全礼数。”
  吴中元言罢,众人尽皆点头,老瞎子离的较远,也不知道是真困了还是假困了,此时正在打瞌睡。
  “使节由谁担任?”吴君月问道。
  “你们看着办吧,身份不要太低,至少也得紫气高手。”吴中元说道。
  见众人不再说话,吴中元清了清嗓子,出言说道,“我有个好消息好告知诸位,我刚刚得到了一批兵器,当有两千多件,其中单是玄铁利器就有一千余件。”
  听得吴中元言语,众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惊诧,惊呼出声,玄铁利器极为少见,熊族的勇士和巫师目前使用的几乎全是铜质兵器,一千多件玄铁兵器,这不是一般的好消息,而是天大的好消息,虽然这时候没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说法,但谁都知道兵器对于战争的重要性,而且众人也都知道玄铁兵器与普通兵器的区别,它们锋利无比,寻常盔甲根本就无法防御阻挡。
  不止是吴荻等人,连正在打盹儿的老瞎子也激动的睁眼了眼睛,尽管他的眼睛已经瞎了。
  吴中元又道,“除了这些玄铁兵器,我们还得到了大量的补气丹药,除了寻常的补气丹药,还有许多提升类补气丹药,我这次召集诸位过来,就是要告知此事,同时也想征求一下诸位的意见,如何分配和使用这些东西……”
第五百三十二章
权利核心
  吴中元言罢,无人接话,吴君月等人都有意无意的看向吴荻,相较于如何分配,他们更好奇这些东西是哪儿来的,但这个问题他们问出来有可能犯忌,唯独吴荻问了不犯毛病,因为她与吴中元的关系非比寻常。
  但吴荻并没有追问这些玄铁利器和补气丹药来自何处,而是看向吴君月,“君月太玄,你有何看法?”
  吴荻率先征求吴君月的意见就是表达对她的尊重,对此吴君月回以友好眼神,转而看向吴中元,“请问大人,玄铁兵器共计多少件?”
  “我也不曾细数,应该有一千多件。”吴中元说道,烟云山密室一层存放有三千多件兵器,其中玄铁打造的兵器约占三成。
  “是刀还是剑?”吴君月追问。
  “这批兵器很是驳杂,不止刀剑。枪戟斧钺,锤棍钩叉无一不有。”吴中元说道。
  “如此之多的玄铁兵器,便是洞玄以上的巫师和勇士人手一把也足够分配了。”吴君月间接表态,她的言下之意是蓝气以上的勇士和巫师每人一件。
  吴中元点头过后看向坐在吴君月下首的吴季,吴季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谦逊的冲吴荻抬了抬手,示意应该由她先说。
  吴荻也没有推辞,微微沉吟之后出言说道,“我也赞同君月太玄的意见,不过有个细节我们应该斟酌考虑,居山以上的勇士和巫师人数较少,可以全部配发,但蓝气勇士和巫师人数甚众,若是全部配发,日后若是再有晋升,便难能配给,故此我的想法是紫气之下只配给各邑城城主。”
  吴荻言罢,吴君月随之应和,“吴荻太玄想的周全。”
  吴季吴融随后表态,他们身为左辅殿和右弼宫副职,对于主官的意见也表示赞同。
  四人表态之后,吴中元没有急于落槌定音,吴荻发现他在看老瞎子,知道他想征求老瞎子的意见,只是不方便开口发问,便代劳问道,“先生,你意下如何?”
  众人说话的时候老瞎子一直在打瞌睡,听得吴荻发问,朦然睁眼,“军国之事,诸位定夺,哦,对了,请问大人,此事还有谁知晓?”
  “只有我们在座的六人。”吴中元正色说道,他喜欢老瞎子不是没有原因的,二人之间很有默契,老瞎子这个问题有两个作用,一是凸显他对左辅殿和右弼宫四人的重视,二来也是在给他们提个醒,此事只有他们几个人知道,若是事先传扬出去,就是在座的几个人走漏了风声。
  吴中元言罢,老瞎子哦了几声,哦完之后又没动静了。
  “就依诸位众议,何时配发?”吴中元落槌定音。
  “大吴登基大典当日如何?”吴荻说道,“届时各大垣城和邑城城主都会前来朝贺,而外族也会前来观礼,可当众配发,以壮声势。各邑城城主的情况左辅殿都有记录,使用什么兵器我们也知道,可提前加以准备。”
  吴中元点了点头,还是吴荻想的周全,得提前有针对性的准备兵器,可不能用剑的给根棍,用刀的给个锤。
  但点头之后他就后悔了,因为他一点头就等同拍板了,其他人就算有不同意见也不会再说了。
  无奈之下只得说道,“诸位再想想,可有细节需要留心注意。”
  众人皆不说话。
  吴中元又说道,“当日在大丘我就说过,军国大事皆由我们五人共议决断,我们议事不同于晨议朝会,各抒己见,但说无妨。”
  听得吴中元言语,吴融这才小心翼翼的开了口,“大吴登基,正的是三族黄帝位,届时不止外族小邦,牛族和鸟族也一定会来,他们只要来了,就是以臣子自居,咱们当着他们的面儿配发玄铁兵器,固有震慑效果,但他们也定会垂涎羡慕,万一厚颜讨要,咱是给还是不给?”
  吴融言罢,吴中元笑了,“吴融太玄所言极是,黎泰可能不会要,但姜正老奸巨猾,唯利是图,定会趁机讨要,到时候若是不给,他们就有了不奉号令的借口,若是给,可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吴君月接口笑道,“姜正可是大人未来的岳丈,大人这般说他,怕是不妥吧。”
  吴君月既然开了这个头儿,吴中元干脆就坡下驴,“姜南是姜南,姜正是姜正,另外,我还有一件事情要与诸位商议,我既为三族黄帝,这不与外族通婚的规制怕是得改一改了,诸位意下如何?”
  吴中元既然提出来了,四人自然不能反对,倒不是不想反对,而是知道反对也没用,因为吴中元自己就是熊族和鸟族的混血后裔,如果四人反对,那就是冲着他的出身去的。
  不表态还不行,吴中元挨个儿看,用眼神逼着四人开口,正式同意。
  “颁下圣旨,广告天下,”吴中元看向吴荻,“此事要赶在登基大典之前,免得外族说我们有亲近远疏,厚此薄彼之心。”
  吴荻点头应是。
  此事议定,吴中元心头略松,他之所以要赶在登基大典之前发下这道旨意,为的是给姜南铺路,登基大典的时候姜正就要把姜南给送过来了,到时候得把姜南留下,可不能再让她回汉奸窝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