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763

  峡谷很长,里面长有大量高大的树木,飞出几里,前方出现了一处水潭,占地约有半个足球场大,水潭位于峡谷中间区域,水潭里应该有泉眼,潭水顺着峡谷往外流淌。
  在峡谷外面有一条东西流向的河流,越往下游,河流越宽,根据周围的景物来看,峡谷外的那条河流就是飞鸟传书上提到的澧水,而这里很可能就是澧水的源头。
  下面的水潭清澈见底,这时候天已经亮了,但太阳还没出来,水面也不反光,身在高空能够隐约看到水潭里潜伏着有一条龙形生物。
  在水潭的北面有一片细软的沙滩,到得这里,三爷敛翅落到了沙滩上,沙滩上有只山羊,见三爷落到了附近,叫着想要跑开,但跑了没多远就跑不动了,定睛细看,山羊的左后腿上拴着一条绳索。
  三爷原本已经不骂了,但落地之后又开始高声叫骂,目的很明显,想把他引下去。
  只一闪念吴中元就猜到这是怎么一处所在,水潭里潜伏的很可能就是飞鸟传书中提到的蛟龙,而岸边的这只山羊无疑是诱饵,有人故意将它栓在这里,目的是将水潭里的蛟龙引出来。
  再一观察,果不其然,沙滩北面是片树林,树林里被人为布下了一处机关,这是一处类似于链球的陷阱装置,一条粗大的绳索被捆绑在大树的高处,而另外一端则捆在一块巨大的青石上,青石的下端垫着一个较小的鹅卵石,鹅卵石上也绑有一条绳索,这条绳索比较细,自沙土下面延伸到山羊所在区域。
  唯恐吴中元不进陷井,三爷就自沙滩上高声叫骂,山羊受惊,一直在冲突挣扎。
  吴中元没有理睬它,而是继续观察这处机关陷井,有人自这里设置机关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水潭里蛰伏的确是通灵神兵,如果是寻常蛟龙,没人会来招惹它,因为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二是已经有人想要尝试捕获通灵神兵了,根据山羊留在沙滩上的粪便来看,它被拴在这里的时间并不长,设置陷井的人很可能就在附近。
  对于设置陷井的人,吴中元并不忌惮,既然设置陷井,就说明此人的灵气修为并不高,如果是紫气高手,知道虬龙戟就藏在这里,直接就将水潭填满将它逼出来了,根本用不着设置陷井。
  见吴中元一直在峡谷上方俯视观察,三爷猜到吴中元可能发现陷井的存在了,气急败坏的骂了一句,振翅飞起,往东飞去。
  此番它飞的速度很快,明显是要逃走。
  急切思虑之后,吴中元提气拔高,向东追去。
  这只怪鸟飞行速度堪称惊世骇俗,而且能够口吐人言,虽然形体较小,做不得坐骑,却可以将其收了,做个传递号令的传令官。
  追出几里之后突然听到山谷里传来了微弱的叫声,由于离的较远,听的便不是非常真切,好像是羊叫,又貌似是婴孩的啼哭。
  此时怪鸟已经飞出很远了,吴中元无暇回顾,唯恐让它跑了,便送出神识感召青龙甲。
  片刻过后,青龙甲应召而来。
  青龙甲有个特点,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带有异物,该部位的甲片便不会自动贴附,吴中元早就知道它的这一特点,穿戴之时也不卸下弓箭长剑,任凭其他部位的甲片先行贴附,之后再挪动弓箭和长剑,将余下甲片披挂在身。
  穿上青龙甲,三爷就飞不过他了,辗转腾挪,迂回俯冲皆甩他不掉,没过多久就被吴中元如抓鸡一般的抓在了手里。
  说人话的不一定就是人,三爷人话说的很流利,但它只是一只鸟儿,被吴中元拿住之后紧张惊慌,人话也不会说了,只知道扑腾着翅膀呱呱乱叫。
  三爷的心思比大傻和黄毛儿复杂的多,但收服它所用的时间却比收服大傻和黄毛儿用的时间短,原因是他已经晋身紫气,神识和意念变的很是强大。
  神识连通之后,吴中元就可以感知到三爷的情绪了,主人和扈从之间是做不到完全的心灵相通的,只能感知到扈从的情绪,而情绪又是很缥缈很笼统的东西,三爷的情绪里透着强烈的顽劣和桀骜,还有很重的怨气,这股怨气自然不是因为被他降服而生出的,要知道七窍灵通一旦施展,扈从就会对主人绝对忠诚,三爷的怨气是原本就有的,可能是此前曾经受到过欺凌,心里憋着一口火儿。
  三爷的性情很难精准形容,整体给他的感觉就是有点像乌鸦,不是个好东西。
  “看你以后还敢不敢骂我。”吴中元松手放它自由。
  三爷惊魂未定,也不接话,嘎嘎惊叫,急飞逃走。
  吴中元刚想送出意念唤它回来,一瞥之下却发现东北方向有不少人正在快速进入峡谷。
  短暂的沉吟过后,决定先回峡谷,三爷已经被他收服了,以后有的是时间交流磨合。
  想到此处,便控驭青龙甲调头回返,到得峡谷近处,沙滩上的景象令他陡然皱眉,他先前不曾听错,峡谷里的确有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孩,可能还不满一岁,是被一个年轻男子捆在背上的,而那年轻男子此时已经被后来的那群人给团团围住了……
第四百零五章
大将之风
  背着婴孩儿的年轻男子约莫二十三四岁,身形挺拔,五官长的很是英俊。
  此人应该是某个部落的武将,身上穿着一套青铜盔甲,与鸟族勇士的重盔不同,此人所穿盔甲属于简易的轻盔,甲片较少,只护住了上身的几处要害。
  早些时候此人可能经历过惨烈的战事,身上的盔甲破损的非常严重,所用长枪的枪杆儿上也多有刀痕剑印。
  年轻男子四周围着三十多人,这些人应该是他的族人,身上穿着与年轻男子相同的盔甲。
  不过这些人对这个年轻男子可不太友好,刀剑出鞘,剑拔弩张。
  年轻男子身后的婴孩还小,尚在襁褓之中,看不到面孔,不过婴孩这时候正在哭,女婴和男婴的哭声是不一样的,听哭声应该是个女婴。
  领头儿的一人是个三十五六岁的壮年男子,手里抓着一把长剑,但此时这把长剑并未出鞘。将年轻男子围住之后,壮年男子缓步走进包围圈,自年轻男子身前五步外站定。
  “祝千卫,别来无恙?”壮年男子笑问。
  年轻男子冷视来人,并未接话。
  壮年男子叹了摇头,“唉,你这又是何苦呢?”
  年轻男子仍不接话。
  “时至今日你也算尽忠了,把孩子交给我吧。”壮年男子说道。
  年轻男子冷冷的看了壮年男子一眼,“动手吧。”
  壮年男子又道,“你虽然武功高强,却也不可能杀光我们所有人,你很清楚动手的后果。”
  年轻男子不语。
  “祝千卫,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壮年男子说道,“把孩子给我,随我们回去,大王慈悲宽仁,只要你迷途知返,必不会深究降罪,不但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你的家人也能免受牵连。”
  “大王已经被你们杀了,隗城哪里还有大王?”年轻男子冷声说道。
  “罪人隗兮昏庸无道,残害族人,落得这般下场也是他咎由自取。”壮年男子高声说道。
  听得二人的谈话,吴中元隐约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隗城是南荒一处较大的部落,这处部落是个杂姓部落,族人都是人,并不带任何的异类血统,用部落形容有点不太确切,实则他们更像一个小国,城池位于南海之滨,把持了南海可以晒盐的大片海滩。
  由于盐是生活必需品,隗城就非常的富庶,修建的城池也很大,城里的民众也很多,好像有五六万人。
  壮年男子口中的隗兮应该是隗城的城主,隗城可能发生了兵变,年轻男子应该是保皇派的成员,背上的女婴想必是已故城主的女儿。
  人都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吴中元也不例外,听得二人交谈,他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叛军在追杀忠臣,试图杀掉先王的女儿铲草除根。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壮年男子指责先王的话,年轻男子并没有进行反驳,这便说明这壮年男子说的很可能是实情,被杀的隗城城主的确是个昏君。
  壮年男子貌似并不想与青年男子动手,虽然将他围住,却一直努力的尝试劝降,壮年男子言语较多,年轻男子回应较少。
  交谈中免不得提及双方的名字,千卫并不是年轻男子的官职,而是名字,此人就叫祝千卫。而那壮年男子姓祁,叫祁桐,是祝千卫的同僚。
  吴中元原本是穿着青龙甲的,但青龙甲也属于重甲,穿在身上难得清爽,于是便将青龙甲卸了,自崖顶一棵大树上坐着听谷中二人交谈对话。
  可能是忌惮祝千卫武功高强,也可能是顾念旧情,祁桐一直在尝试说服祝千卫交出女婴,理由是原城主隗兮做了太多的坏事,不值得祝千卫效忠,也不值得祝千卫为他陪葬。
  想要劝说他人,总得列举隗兮具体都干了什么坏事,祁桐说了三方面的事情,一是隗兮沉迷酒色,荒废政事。二是隗兮滥施酷刑,残害臣子。三是隗兮大兴土木,奢靡享乐。
  起初吴中元也没在意,但越听越感觉不对劲儿,祁桐所说的这些情况怎么与被妲己迷惑了的商纣王干的那些荒唐事情大同小异?
  祁桐陈述隗兮罪行的时候祝千卫并没有进行反驳,这说明祁桐并没有冤枉隗兮,隗兮的确那么干了。
  祁桐说了很多,但祝千卫只说了为数不多的几句话,其中一句是‘大王原本不是这样的。’还有一句是‘大王有恩于我。’
  祁桐接下来又开始批评祝千卫愚忠,说他不值得为隗兮这样的昏君送掉性命。
  “你们为什么要赶尽杀绝?她又不是男孩。”祝千卫说道。
  “谁说女子便不能为王?隗城王位历来世袭继承,这婴孩虽是女婴,却有王族血脉,她若不死,城中民众便难能接受大王管治。”祁桐说道。
  劝说大约持续了一刻钟,事实证明祁桐的确在拖延时间,目的自然是等援军到来,一刻钟之后,又有一队人马自西面赶来,包围祝千卫的人数增加到了五十多人。
  援兵一到,祁桐便不再与祝千卫多说什么,转身离开,走出包围圈之后,右手微抬,下令进攻。
  率领援兵的是一个中年男子,此人和祁桐都没有参与围攻祝千卫,进攻开始之后,二人站立一处,一边掠阵一边低声交谈。
  由于场中有打杀之声,吴中元想要听清二人的交谈就有些吃力,但仔细听,还是能够听到,二人谈论的是杀掉祝千卫和女婴之后如何逼出通灵神兵所化虬龙并拿到虬龙戟。
  在此之前吴中元一直没什么立场,也不太清楚隗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待后来之人冲祁桐说了句,‘老弟当机立断,于席间砍杀了那罪人,大王日后必有重赏。’方才恍然大悟。
  这些兵士的灵气修为都不高,大多只有淡红灵气,祝千卫是红色灵气,而祁桐在众人之中灵气修为最高,也不过升玄深红,隗城城主隗兮能被此人一剑砍死,说明隗兮的灵气修为更差,很可能还没有灵气修为,如此一来就有合理解释了,隗兮之所以后来变的昏庸残暴很可能是被妖王影响了神智。
  之所以怀疑是妖王作祟,有两个原因,一是妖王只能影响那些没有灵气修为,或是灵气修为低劣的人的神识,灵气修为越高,妖王越难以影响左右。二是整个南荒的食盐都出自隗城,其中一部分还供应中土,如果隗城发生变故,会对整个南荒乃至是中土的食盐供给产生巨大影响。
  如果此事真是妖王从中作祟,那它的目的就是釜底抽薪,只要它掌控了食盐的供给,南荒所有部落都会受制于它。
  不过有一点他想不通,那就是如果此事真是妖王所为,它完全可以一直左右隗兮的神识,让他断绝对南荒和中土的食盐供应,为什么要让他自毁江山,换另外一个人来当城主。
  此时祝千卫已经身陷重围,此人虽然灵气修为不高,却有万夫不敌之勇,一杆长枪使的出神入化,进退有度,攻防兼备,可能是自忖不得全身而退,也没有尝试突围,但他也不曾冲围攻自己的族人痛下杀手,只伤不杀,伤者甚众,却无一阵亡。
  祝千卫倒是手下留情,但攻击他的那些武人却对他痛下杀手,知道他顾及身后所背婴孩,便通过攻击婴孩来牵制他,试图令他分心旁顾,显露破绽。
  吴中元是练气高手,也是用弓高手,但他并不是武功高手,祝千卫与他的情况恰恰相反,祝千卫的灵气修为平平,但枪法出神入化,挑刺打砸,推拒撩挡,数十人群起围攻,却无一人能够突破近身。
  在此之前吴中元一直认为好看的招式都是花架子,真正威力强大的招式都不会很好看,但祝千卫的枪法扭转了他的这一想法,祝千卫的枪法不但威力强大,攻防之际还非常的潇洒,最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潇洒还不是祝千卫刻意追求的结果,行云流水,大气从容,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情况,离不开多年的勤学苦练,也少不得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与自身的快速反应能力也有很大关系,同时还得具有足够的智慧,需要敏锐的前瞻到对手的意图和可能会出的招式。
  大开大合却又滴水不漏,摧枯拉朽却不失灵动,而所有的这一切还建立在他需要顾及背上的婴孩以及手下留情只伤不杀的基础上,如果卸下包袱并全力出手,此时场中至少也有十几具尸体。
  吴中元原本是在树上坐着的,短暂的观战之后,自树上飘身而下,站到了悬崖边缘,祝千卫有大将之风,他很是欣赏,之所以来到悬崖边是为了掌控局势,万一发生意外,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出手救下祝千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