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63

  “消消乐玩儿的好?”吴中元揶揄。
  王欣然自然很生气,却能忍得住,“别激我,以后你会知道的。”
  “我会慎重考虑的,不过我没有一技之长。”吴中元说道,王欣然虽然冲他伸出了橄榄枝,但他的兴趣并不大,原因很简单,王欣然说的是一旦将他处于蛰伏状态下的两条染色体唤醒,他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但现在的问题是王欣然等人并不知道如何唤醒这两条染色体,万一一直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岂不是一直要待在那里被人研究。
  还有,即便他们真的找到了唤醒这两条染色体的方法,也不一定会予以唤醒,因为他们会担心他一旦拥有了强大能力之后会不听话。
  “你有啊,”王欣然拉住了吴中元,“你会气功,还会画符作法,有能力处理超自然事件。”
  “谁告诉你我会画符?”吴中元哭笑不得。
  王欣然指了指吴中元手里的袋子,这袋子里装的就是他早些时候从丧葬用品店买来的黄纸等物。
  “别闹了,”吴中元无奈摇头,“我根本就不会画符,我也没能力处理超自然事件,行啦,我到地方了,你快回去吧。”
  王欣然不甘心,但也只能走了。
  回到宿舍,王纪泽站了起来,“中元,你哪儿不舒服?”
  见王纪泽神色有异,吴中元疑惑问道,“怎么了?”
  “今天下午我正在宿舍看书,突然来了两个人,说是你的亲戚,我问他们要干什么,他们说你病了,要来帮你收拾点儿换洗的衣服。”王纪泽说道。
  吴中元闻言眉头大皱,“他们翻我东西了?”
  “没有,”王纪泽摇头,“他们刚进门就接了个电话,然后急匆匆的走了。”
  “几点的时候?”吴中元追问。
  “四点多点儿。”王纪泽说道。
  “哦。”吴中元应了一声,王纪泽说的这个时间正是他给王欣然打过电话不久,来的那两个人应该是王欣然的同事,在他逃离医院之后误以为他开始逃亡,想要过来带走他的随身物品。
  “我怎么看他们不像好人哪,你是不是惹上什么事儿了?”王纪泽关心的问道。
  “没大事儿。”吴中元随口敷衍,说完,不忘说了声“谢谢你哈。”
  “你今天干什么去了,我还以为你晚上又不回来了呢。”王纪泽说道,一间宿舍住了三个人,不久之前宛山海刚被鬼附身了,险些吓死他,吴中元不回来,他晚上害怕。
  “我不舒服,去了趟医院,然后又去了趟道观,跟道士要了点儿东西。”吴中元说道。
  “要了什么?”王纪泽好奇。
  “你先下去帮我买几个苹果,回来跟你说。”吴中元拿了十块钱给王纪泽。
  王纪泽拿了钱,下楼去了。
  把王纪泽支开,吴中元开始检查自己的东西,东西都在,也没有被翻动过的迹象。
  出趟校门往返要半个多小时,他有足够的时间照着那本《鬼画符》画写符咒,第一次画符,感觉很怪异,笔画也不流畅,练习了好几遍,方才像点样子。
  对付鬼上身的办法有好几种,符咒也有好几种,吴中元也不知道哪个有效,四种符咒都画了一张。
  据这本书上说,鬼属阴,之所以能附身于人,主要是因为人的阳气不够重,所以鬼上身大多发生在人生病或虚弱期间,根据坟地周围遗留的纸巾等物不难发现,宛山海当晚可能跟女朋友在坟地附近嘿嘿嘿了,导致了阳气虚弱,所以才被那老太太的鬼魂给附了身。
  这几种符咒的作用都是增强人体的阳气,都是贴的,实际上还有一种是烧成灰,放在酒里喝的,不过这个他没画,因为宛山海的爸妈肯定不会让他喝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画好了,王纪泽也回来了,放下苹果,迫不及待的问吴中元跟道士要了什么。
  吴中元拿出写好的符咒,“这个。”
  “哦,护身符啊,这东西管用吗?”王纪泽半信半疑的接了过去,“咦,怎么墨迹好像还没干?”
  “不知道,”吴中元摇头,“宛山海人不错,希望能帮到他,我最近忙,你明天把这几张符给他送过去。”
  “行,你把地址写给我,我明天去找他,”王纪泽打量着这几张符咒,“这东西怎么用啊?”
  “贴的。”吴中元说道。
  “往额头上贴?”王纪泽歪头咧嘴。
  “又不是僵尸,贴什么额头,往背上贴,”吴中元解释,“贴的时候记住字朝里。”
  “贴哪张?”王纪泽又问。
  “也不知道哪张管用,你都贴一遍试试。”吴中元拿过纸笔,把宛山海的地址和电话写了下来,递给了王纪泽。
  王纪泽接过看了一眼,“黄周路的黄周不是这么写的,黄中间是个由,不是田,那个周也不对……”
  “你看得懂就行了,”吴中元站起身,亲身拍打示范,“记住,贴的时候一定要用力,说是贴,其实是拍上去的。”
  “要不,要不还是咱俩一起去吧。”王纪泽有点胆怯了。
  吴中元拿了个苹果躺回床上,“你自己去吧,我相信你,你搞得定的。”
  “万一我搞不定呢?”王纪泽害怕。
  “那就让它把你搞定好了……”
第三十一章
决定
  王纪泽知道吴中元在开玩笑,但害怕还是难免,只能央求吴中元跟他一起去。
  吴中元吃着苹果,并不接话。
  见吴中元主意已定,王纪泽也不便再央求,但是心中忐忑,便抬起右手,拿着符,反复演练着拍打的动作。
  一天之中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吴中元迫切的想要梳理线索,理清头绪,但线索太多,也太杂乱,一时之间也不知从哪里开始。
  现在事情的大致脉络已经出来了,他的父亲很可能是远古时期某个部落的首领,在一场战斗中,部落的巫师,也可能不叫巫师而叫法师或祭师,总之是拥有神奇法术的人,施展法术想要将他移到安全的地方。
  可能是施法的巫师能力不足,也可能是事发仓促,巫师忙中出错,本应该是位置的转移,却搞成了时间的转移,将他和那个鸟人送到了数千年后的现代。
  二人出现的具体方位应该就是现在的黄县一带,鸟人的情况与吴追的情况类似,无法适应现代的空气而死去,在临死之前将他托付给了自己的师父。
  鸟人临死前应该告诉过师父他的姓氏,也可能是他的名字,因为在远古时期,姓名是不分的,吴也很有可能是他们所在部落的首领,有点类似于大王这一类的称呼,每一代的首领可能都叫吴。
  真相究竟怎样,目前无法考证,这个也不是关键问题,可以暂行搁置。
  前后串连,可以发现吴追很可能不是唯一前来寻找他的人,顺治年间的总兵吴千山身上也有熊头纹身,他应该也肩负着和吴追相同的使命,只不过他被送去了另外一个年代。
  历史是考古的基础,学考古的历史都学的好,历史年代都在吴中元的脑子里装着,大致算来,顺治年间距今三百六十年左右,不管是三百六或者三百六十五,都是一个非常玄妙的数字,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部落巫师发现把他搞丢了之后,急忙召集人手寻找他,但巫师本身也无法确定具体把他弄哪儿去了,只知道一些疑似的地点,确切的说是疑似的时间点,这个疑似的时间点很可能就是三百六十年或者三百六十五年。
  远古时期距今大约有五千年,按照这个计算,巫师至少派出了十几个族人外出寻找他,吴追和吴千山都是前来寻找他的勇士之一。
  由于缺乏实物证据,这也算不上分析,只能算是推测,不过这应该是最合理的推测。至于真相是不是这样,需要翻译出吴追留下的那些文字才能最终确定。
  到了熄灯的时间,王纪泽把灯关了。
  黑暗可以令人更加专注,吴中元闭着眼睛,继续推测。
  仔细想来,刚才的推测也有不合逻辑的地方,那就是他丢失之后,巫师应该并没有立刻开始寻找,他出现在这里十八年,原来的世界应该也过了十八年,也就是说吴追是在他失踪十八年后自“老家”出发,过来寻找他的。
  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有两个依据,第一,吴追见到他之后只有激动,没有疑惑,这说明吴追出发时就已经知道要找的不是一个婴儿,而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第二,也是前后串连的结果,巫师既然送人出来寻找他,就说明巫师知道他可能存在的时间点,这个时间点也就是巫师施法转移的最小单位,所谓最小单位,说白了就是这个巫师施展时空转移时是以三百六或者三百六十五为单位的,他的法力也只能以这个时长为单位,没办法转移到除此之外的其他时间点。
  这应该可以算是巫师施法的一个瑕疵或是不足,而这个瑕疵和不足,也恰好成了巫师送人出来的一个重要依据,每个施法单位送一个人过去,这种作法虽然也有很大的碰运气成分,却不是大海捞针那么茫无目的。
  至于他的族人为什么在十八年后才开始寻找他,这个疑问应该也可以在吴追留下的文字里找到答案。
  零碎的线索逐一理顺,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最重要的问题,是继续留在这里,还是设法回去。
  先不说能不能回去,只说想不想,这个最关键。
  吴追生前不愿告诉他父母的真实情况不是没有原因的,父母已经不在了,他的确缺乏回去的源动力,远古时期对他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先说物质生活,什么鲁菜川菜煎饼果子,这些就不用惦记了,连面包和馒头也不会有,因为小麦不是中国本土作物,古时候没这东西,连玉米也是外来的,那时候的人主食是小米儿和豆子,好在还有水稻,兴许偶尔能吃上一碗米饭。
  再说精神生活,古时候没电,跟电有关的都没有,估计也不会有书可看,族人全是一群没有上过学的文盲,兴许还有几个认字儿的半文盲,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不对,本来也没有共同语言,一旦回去,连语言都得从头学习。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能忽略,如果回去了,肯定得打仗,又是能够转移时空的巫师,又是一拳打穿钢铁的勇士,自己这点儿硬气功根本就不够看,可别千辛万苦回去了,刚一露头儿就让人一拳给打死了。
  不过现在有现代化武器,如果能带把冲锋枪和几千发子弹回去,那就省事儿了,不过仔细想来,这种想法不啻于痴人说梦,鸟人的棺材里什么都没有,吴千山的棺材里除了那块玉石也没见有什么远古时期的东西,而吴追远道而来,连个武器都没带,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进入虫洞不能携带太多东西,顶多穿件衣服,不至于光着屁股。
  越想越感觉可怕,越想越感觉现代好,越想越不想走。
  但往深了想,不走也不行,现在身份已经暴露了,官匪都看他是个事儿,自己染色体异常,也不敢娶妻生子,可不能听王欣然忽悠,这家伙还拿超人说事儿,什么鸟超人哪,说白了就是个异类,就是个跟别人不一样的怪物,留在这里又是明枪又是暗箭的,战战兢兢,防不胜防,指不定哪天就被抓去解剖了。
  吴中元此时的心情只能用郁闷二字形容,说郁闷不太确切,应该是非常非常的郁闷,留下是刀山,回去是火海,不管是留下还是回去,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冲动之下做出的决定总是盲目的,他努力的让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谨慎斟酌,最终还是决定设法回去,促使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有三个,第一,这里不是他的世界,他的族人既然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寻找他,就说明非常需要他,他不能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自己出现在这里本来就是个错误,是错误就得弥补,从哪里来,就该回哪里去。
  最后一个原因不怎么高尚,不过却是很真实的一个原因,也是很人性的一个原因,那就是留在这里没办法结婚生孩子,回去了可以成家娶老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