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763

  吴中元根据吴融站立的位置和随时可能动手的姿势判断出吴融靠近的目的,这家伙是怕他突然跑了,所以走过来看着他。
  想到此处,冲吴融笑道,“吴融洞渊,先前之事我也一直难能释怀,你乃一阳巫师,一生之中只能俘获一只坐骑,却偏偏与我发生了误会,害得你那朱鹮丢了性命,唉,我一直内疚非常,而今你以何物代步啊?”
  吴融气急发抖,冷笑不语。
  “当日你毒发倒地,口吐白沫,抽搐不已,而今余毒已清?”吴中元又问。
  吴融咬牙切齿。
  椅子很快搬来了,是紫气巫师所坐的靠背大椅,由四人抬来。
  见他们要将椅子往台阶下面的广场上放,吴中元又不乐意了,“我乃黄帝,位在三族君王之上,我的座位应该摆放在最高处。”
  吴中元言罢,不远处走来一紫衣勇士,“大人权且屈尊,再过一刻钟就是吉时,届时还请大人往王宫观礼。”
  吴中元歪着脖子看向来人,“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吴仝洞渊,好久不见。”
  吴仝呵呵一笑,抬手冲其行了个敷衍的不能再敷衍的礼节。
  吴中元曾经来过有熊,也曾经听人说过熊族高层的一些事情,对谁是吴熬的人也有大致了解,这个吴仝和吴融一样,都是吴熬的亲信,其实熊族高层现在大部分都是吴熬的亲信,余下那些也并没有与吴熬离心离德,只是忠诚度不高。
  吴仝过来的目的跟吴融一样,都为防止他跑掉,一左一右,看似陪侍,实则看守。
  见吴中元没有再说话,抬椅子的人就想将椅子放在台阶下面。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该吭声时不吭声儿,别人就会尝试冒犯,吴中元可不是吃哑巴亏的主儿,怒声呵斥,“给我抬到最高处。”
  “大人,再过一刻……”
  不等吴仝说完,吴中元就高声打断了他的话,“别说一刻钟,我就是坐上半刻钟,也得在最高处,我可是三族共举的黄帝,当时三族君王共议此事,你也在场,我是不是三族共举的天下之主?”
  吴中元的这番话就是个坑,吴仝只要接话,不管怎么说都是往坑里跳,他只能默不作声。
  “大人好大的威仪。”巫师吴融忍不住出言讽刺。
  “不应该吗?”吴中元冷声说道,“做人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们要时刻牢记,尊卑有别~”
  吴中元说话拖腔拉调儿,吴融越听越讨厌,吴仝也是越听越反感。
  吴中元自然知道自己这个样子很令人讨厌,但他是故意的,为什么要在敌人面前装有素质,凭什么让他们心里舒服,得设法让他们生气,敌人越生气,对自己越有利。敌人越冷静,自己的处境就越危险。
  在吴中元的坚持之下,椅子最终被安放在了台阶的最上层,台阶后面是个小广场,再后面就是王宫了。
  吴中元拾阶而上,吴仝和吴融也跟随而上。
  吴中元止步回头,“你们想干什么?你们是什么身份?留在下面!”
  吴融气坏了,面露凶光。吴仝见状急忙冲吴融使了个眼色,转而冲吴中元陪笑,“大人……”
  “你们二人想干什么?离我这么近?想偷袭我不成?”吴中元高声喝问。
  他既然这般说,二人便是再怎么不愿意,也不能继续跟着了,只能气愤的盯着他自往上去。
  吴中元上得高处,自椅子上坐着,“吴熬呢?怎么还不见他来?”
  “回大人,今日大吴娶亲,脱不开身,”吴仝自下面说道,“稍后去往王宫,便能见到他了。”
  吴中元瞅了吴仝一眼,没有说话,他之所以坚持坐在高处是为了让城中民众都清楚的看到他,吴熬等人再怎么恨他,也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动手。
  此时下方的广场上聚集了两百多人,大部分是外来宾客,余下是熊族本部勇士,左辅宫右弼宫的门前站立着高阶勇士和高阶巫师,熊族只有二十几位紫气高手,大部分都到齐了,连驻守垣城的各城城主也都来了,不过巫师的头领吴鸿儒和勇士的首领吴君月不在,这二人都是太玄高手,为吴熬的左膀右臂。
  熊族的高阶勇士和巫师吴中元都认得,哪怕叫不上名字也都记得长相,他有吴夲的记忆,也记得吴巭的样貌,吴巭并不在这些勇士之中。
  吴中元观察众人的同时,众人也在观察他,吴中元将大傻留在了台阶下面,却把黄毛儿带在了身边,台阶下的众人在观察他的同时也在观察黄毛儿。
  吴熬一直没有出现,没过多久,夜幕逐渐降临。
  夜幕降临之后,自王宫里走出了几个婢女,其中一人冲吴中元说道,“大吴有令,请大人进宫。”
  “只请我自己进去观礼?”吴中元撇嘴冷笑。
  “仪式尚未开始,”婢女摇了摇头,“大人此前提出要确认大吴有无强迫逼婚,待大人确认之后,方得进行。”
  吴中元想了想,离座站起,高声说道,“好,我便进去确认一番,顺便见见不久之前被你们唤醒的吴巭洞渊。”
  几位婢女面无表情,转身先行,吴中元跟随在后,黄毛儿走在他的右侧。
  宫门外有守门兵士,见他们走近,开门放行,待吴中元进入王宫,重新关上了大门……
第二百九十八章
虎穴龙潭
  熊族虽然现在没落了,但王宫的规模却是三族最大的,毕竟熊族曾经辉煌过。
  不过与明清时期的皇宫相比,熊族的王宫显得很是寒酸,占地不足故宫的三分之一,虽有不少宫殿,却少有雕梁画栋者,王宫里的人也不多,不像后世那般宫女太监到处走。
  与外面一样,王宫里也是张灯结彩,但张灯结彩要配以人声鼎沸才能彰显喜气,此时王宫里只是偶尔有婢女低头走过,整个王宫显得很是空荡,再加上王宫里的建筑大多建造于多年之前,斑驳老旧,在昏暗灯烛的映照下透着一股阴森垂暮之气。
  吴中元行走之时左右打量着这处王宫,这里是他父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儿时他也曾在这里住过半年,但那时他刚出生不久,尚不记事儿。
  曾经的家,现在变成了虎穴龙潭,这种感觉很不好,要说害怕,那也不至于,既然敢来,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过要说不紧张,那也是撒谎,这可是如假包换的孤军深入,而且是弱军深入。
  这时候除了吴熬,王宫里应该还有巫师的头领吴鸿儒和勇士的首领吴君月,这二人都是太玄修为,此前他曾经以新晋勇士的身份来过有熊,在检试出吴荻是九阴血脉时,吴鸿儒曾经就此事表过态,根据吴鸿儒当时的马屁言语,不难发现他已经成了吴熬的心腹。而吴君月言语不多,由于吴夲离开的时候熊族尚未找到吴熬,故此在吴夲的记忆中并没有吴君月对于吴熬的态度,此人的立场尚不明朗。
  除了这二人,被唤醒的吴巭应该也在王宫里,吴巭的态度也不明朗,如果他的母亲不是鸟族人,吴巭肯定会倾向于他,就算吴熬已经被立为大吴,吴巭也会倾向他,因为他是纯粹的王族血脉,嫡出子嗣,而吴熬只是旁出。但他身上有了鸟族血统,吴巭的立场就很难说了。
  除了这四人,吴仝和吴融等人都被留在了王宫之外,这自然是吴熬的主意,目的显而易见,不希望太多的人参与此事,毕竟杀掉三族共举的黄帝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难免被人诟病心胸狭窄,血亲相残。
  王宫是七进格局,最前面是大殿,是大吴晨议的地方,宫殿很是高大,已经有了后世皇帝上早朝的金銮殿的雏形,但此时晨议殿的大门是关着的,里面漆黑一片,很显然吴熬等人不在此处。
  “吴熬在哪儿?”吴中元冲婢女问道。
  “大吴现在中天殿。”婢女行走的同时低声说道。
  吴中元冷笑点头,中天殿位于王宫中心区域,吴熬将他引去那里,为的就是一旦动手,他不能轻易脱身。
  “九阴巫师现在何处?”吴中元问道。
  “夫人亦在中天殿。”婢女回答。
  “懂不懂得礼数?成亲了才是夫人,你喊早了。”吴中元冷声说道。
  婢女低头不语,闷声前行。
  二进之后,吴中元送出意念,感召大傻前来。
  大傻自南面振翅飞来,飞于吴中元上空,随同前行。
  吴中元之所以把大傻叫过来,乃是以此试探周围有无埋伏,如果有,见大傻到来,就会认为他想跑,定然现身阻止,但大傻来到之后,周围并不异动,这就说明周围没有埋伏。
  仔细想来,这也合乎情理,因为熊族高阶巫师和勇士都在外面,而埋伏蓝气勇士也没什么意义,根本就拦不住他。
  此外,吴熬也没必要自外面设伏,这时候他如果跑掉了算怎么一回事儿,虎头蛇尾?
  三进,到得中天殿前方广场,这时候不但宫殿比后世皇宫的宫殿要小,门前广场也要小上很多,前方五丈外就是中天殿殿门所在。
  中天殿的殿门也是关着的,但里面有亮光。
  三位婢女带着吴中元走向中天殿,距中天殿尚有两丈时,吴中元止步不前,沉声说道,“吴熬,出来见我。”
  吴中元言罢,吴熬的声音自中天殿传来,“请入内奉茶。”
  “我不进去,我怕你暗算我,你出来。”吴中元说话的同时抬手封穴,暗中催发了风行术。
  片刻过后,有人打开了殿门,开门的不是吴熬,而是巫师首领吴鸿儒。
  吴鸿儒将殿门打开之后,吴中元看清了殿内的情况,殿内还有三个人,一个是坐在主位的吴熬,另一个是坐在他旁边的吴荻,还有一个老年巫师,披挂的是紫色披风,站在殿门右侧,距殿门有五步远近。
  而勇士的头领吴君月,也就是那个身形高大的中年妇人,并不在场。
  吴熬和吴荻此时穿戴的都是婚嫁装束,这时候尚无盖头一说,可以清楚的看到吴荻脸上的表情,但吴荻脸上现在并无任何表情,既不见喜,也不见怒。
  那个站在右侧的老巫师年纪约有六七十岁,中等身形,偏瘦弱,面相甚是仁善。
  吴中元认得此人,确切的说是吴夲认得此人,此人正是吴巭,吴巭脸上也不见任何表情,在吴鸿儒打开殿门的时候也没有转头看他。
  待吴鸿儒打开大门,吴熬站立起身,手指吴荻,“既然黄帝大人怀疑我威逼强娶,请入内检视验查。”
  吴中元站立未动,“怎么不见吴君月太玄?”
  “大夼再度遭遇敌情,吴君月往那里去了。”吴熬说道。
  吴中元歪头冷视吴熬,白天他们刚自北疆回返,回返途中曾遥见熊族大夼,并未发现那里有惨烈战事,吴君月不在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真的去了大夼,毕竟大夼是一座垣城,范围很大,他们没看到有战事发生不表示真的没有战事,如果真是这样,那吴君月就不是吴熬的亲信,不然吴熬不会在这种关头将她派出去。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吴君月并没有去大夼,而是奉吴熬之命藏身暗处,寻找机会伏击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