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763

  落下之后,姜南甚至没有多余的时间询问吴中元伤势如何,立刻持剑挥斩,左右拒敌。
  吴中元趁机封点穴道催发风行术,然后念咒捏诀,施出天地回生愈合伤口。
  天地回生肯定是有效果的,但深红灵气施展天地回生也无法彻底愈合伤口,只能缩小伤口,减轻创伤。
  风行术并不只能作用于双腿,还可以通过穴道的变化作用于双臂,穴道一封,出招速度大大加快,吴中元急挥猁龙棍,与姜南联手将冲到近处的鬣狗击杀,争取了短暂的几秒钟,往北冲出数丈。
  之所以往北冲而不是往东跑,是因为东面的退路已经被鬣狗堵住了,而北面姜南原本站立的位置是一处内凹地势,到得这里只需防守左右和前方来敌,而不需要防范敌人自上面来袭。
  “它们要置你于死地!”姜南高声说道,她久经沙场,根据敌人的进攻方式就能推断出对方的意图,不管是巨鹫还是鬣狗,都是想杀死吴中元而不是活捉他。
  吴中元此时正在挥舞猁龙棍奋力抵抗,无暇接话,他焉能看不出对方想置他于死地,为了诱杀他,对方可谓苦心积虑,那只假的鹰凤捕杀巨蟒也只不过是为了发出叫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果那只假的鹰凤没有捕杀巨蟒只是单纯的发出叫声,他会立刻起疑心。
  对方所做的这一切,为的就是引他们前来,此处东南西北都有巨鹫把守,巨鹫的主要作用就是防空,防止他们自空中逃走,而鬣狗充当的是陆军的角色,负责主攻。
  眼下没有闲暇去思考到底是谁在诱杀他,当务之急是设法保住性命,而今大傻正在往北快速移动,根据它移动的速度来看,后面肯定有不少巨鹫在追它。
  东面山峰的巨鹫数量比其他山峰的巨鹫要少,他先前在坠落的时候曾经有一些巨鹫往雾层上面去了,如果四处山峰聚集的巨鹫数量相仿,那东面山峰至少少了五十只巨鹫,眼下这五十只巨鹫很可能都在追大傻。
  如果大傻没有负载老瞎子和老二,他会立刻命大傻回来增援,有大傻在,他有把握突出重围,但眼下的问题是大傻载了老瞎子和老二,想要投入战斗,大傻必须去到安全所在将二人放下来,可是追兵穷追不舍,它根本无法将老瞎子和老二送到安全地带,如果在没有甩掉巨鹫的情况下放下二人,二人会立刻被这群巨鹫撕成碎片。
  除了这二人,大傻还带了粮种,十三郎曾经说过他们也只有这些粮种了,如果遗失了,就再也没有了。
  此次设伏,设伏之人当真是费尽了心机,而且此人很了解他们的底细,不但掌握了他们的行动路线,还准确的拿捏住了细节,之所以派出巨鹫追赶大傻,为的就是令他心存顾忌,无法召唤大傻前来援救。
  姜南于厮杀的同时高声问道,“你可曾见过这些禽兽?”
  “没有。”吴中元大声回应,对于这种巨鹫,他非常陌生,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东西是秃鹫的近亲。对于鬣狗,他倒是有几分了解,他是学考古的,学考古的并不只是挖坟掘墓,古生物也属于考古的范畴,在现代有这种动物的化石,此物的学名叫巨鬣狗,一提到鬣狗很多人会本能的想到非洲,实则不然,巨鬣狗是土生土长的东方野兽,出土化石大多集中在青海甘肃一带。
  姜南全力拒敌,没有再说话。
  吴中元也没有再说话,眼下二人身陷重围,如果不喊大傻回来,二人很可能会死在这里,敌人数量太多,而且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杀掉他。可是如果喊大傻回来,老瞎子和老二就必死无疑。
  短暂的沉吟过后,吴中元做出了决定,神授大傻以最快的速度赶去大泽,二人凭借猁龙棍和鸾凤剑补充灵气,血战候援……
第二百七十六章
联手
  吴中元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草率,是综合了各种因素进行了慎重的权衡之后才做出的这样的决定。
  如果命大傻放下老瞎子和老二回来驰援,老瞎子和老二一定会死,辛苦得来的粮种也会被抢走。之所以确定前往追赶的那群巨鹫会破坏或者带走粮种,是因为敌人既然在他们回程的途中等候,就表示敌人对他们的行踪一清二楚,既然对他们的行踪一清二楚,自然就知道他们自狐族得到的粮种。敌人很清楚他们辛苦换取粮种是为了解决日后的给养问题,哪怕是再愚蠢的敌人,也不会将粮种留给他们。
  老瞎子和老二的性命固然重要,粮种固然重要,但他们没有自己和姜南的性命更重要,如果确定大傻不立刻前来援救,他和姜南一定会死,吴中元也不会让大傻将老瞎子和老二以及粮种送回大泽,这不是冷血,不是无情,而是迫不得已,他很清楚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更清楚丢帅保车的严重后果。
  即便是这样,他也冒了很大的风险,因为他并不确定自己和姜南一定能坚持到大傻回来,大傻自此处赶去大泽,最快也得一个时辰,回来又得一个时辰,两个时辰就是四个小时,身陷重围苦战四个小时,如果没有鸾凤剑和猁龙棍,他们绝不可能坚持下来,好在他们都有通灵神兵在手,灵气不虞枯竭,可以勉力一试。
  “我已让大傻赶去大泽求援。”吴中元冲姜南高声说道。
  姜南自然听到了吴中元的话,但她只是专心拒敌,并没有给予回应,她很清楚吴中元的这一决定意味着什么,她没有回应既是不确定吴中元这一决定是不是正确,也是对吴中元这一决定的默认和支持。
  决定人命运的因素有很多,能力,运气,家境,性格都会对人的命运产生影响,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决定,任何的决定都会产生后果,正确的决定带来好的结果,错误的决定带来坏的结果,面对重大选择,做决定的时候绝不能冲动草率,所有的决定都必须建立在自己能够承担后果的基础之上,如果自己无法承担后果,就没做决定的资格。
  不计其数的巨鬣狗如潮水一般向二人涌来,二人互为依仗,联手拒敌,由于敌人来势凶猛,二人根本无暇交谈,一群没有杀死,另外一群已经冲了上来,二人打起精神,全力应对,完全没有喘息的机会。
  似这种战斗,谁是初逢大战,谁是久经沙场一眼就能看出来,虽然猁龙棍是长兵器,但吴中元并不擅长使用,十成压力,姜南承受了六成,而他只分担了四成。
  不同的兵器有不同的特点,俗话说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棍的确可以扫一大片,但前提是建立在自己的力气足够大,而对手又不是庞然大物的基础上,以吴中元此时的灵气修为,想要砸死一只都需要认准要害,根本做不到扫一片,要知道每只巨鬣狗都有五六百斤重,如何扫的动?
  似这种阵势,吴中元还是头一次经历,此战比之前雪怪攻击大丘要激烈数倍,这些巨鬣狗的形体虽然没有雪怪大,数量却比雪怪多的多,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二人虽然背靠石壁,但对手仍然能自左右和正前方袭来,每次都有六到八只巨鬣狗同时冲至,二人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分别击杀三到四只。
  最要命的是第一波不曾杀完,第二波已经冲了上来,别说喘息了,便是换气都需要在出招的同时进行。
  如果单以精神紧张程度而论,吴中元此时就像驾驶着一辆汽车自满是障碍物的道路上以时速两百迈飞速行驶,精神绷到了极限,最要命的是这种紧绷还不是一时半刻就能缓解的,想要支撑到大傻回来,至少需要一刻不停的打上两个时辰。
  就在吴中元想要重新审视自己和姜南能不能坚持到大傻回返之际,突然发现了对己方有利的一个因素,那就是被杀掉的巨鬣狗尸体堆积在了二人的前方,缩小了二人的对敌范围,原本巨鬣狗能同时扑过来八只,此番最多只能同时冲过来六只。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技巧的厮杀,不管是鸾凤剑还是猁龙棍,都有破气之能,这种巨鬣狗虽然形体庞大,想要杀掉它们却并不难。但相应的,只要二人有任何的疏忽,哪怕出现很小的破绽,都会被巨鬣狗的血盆大口咬到,不需多,只要被咬到要害,一口就能致二人于死地。
  眼下二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机械式的快速重复,什么策略,什么技巧,什么打法,全然没有,姜南的招式非常简单,砍,挥砍,大力挥砍,什么截,撩,戳,刺全然不用,不是不能用,而是没有用,只有挥砍最为快速,其他的招式技法都没有挥砍来的快速。
  吴中元的招式也很简单,左右挥抡,上下打砸,直接冲着巨鬣狗的脑袋招呼,打别的地方打不死,打不死可不成,它们倒地之后还会挣扎撕咬。
  一刻钟不到,二人就麻木了,姜南麻没麻木吴中元不确定,但他是麻木了,总是重复单一的动作,人就会变的麻木,总是快速重复简单的动作,人会麻木的更快。
  麻木并不是速度减慢,而是形成了惯性,此前巨鬣狗尝试自不同的方向,使用不同的方法冲扑攻击,一刻钟之后,所有可能的方向,所有可能的方法,巨鬣狗全都尝试过了,而二人也应对过了,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本能的重复应对,根本就不需要判断和思考了。
  猛烈冲阵的只有巨鬣狗,那些巨鹫始终停留在四处山顶不曾参战,二人目前所处的位置略微内凹,即便巨鹫自上方进攻也伤不到二人,但这些巨鹫连尝试都不尝试,始终留在高处,这就说明巨鹫和巨鬣狗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巨鹫的任务就是阻止他们离开这片区域,而巨鬣狗的任务就是亡命进攻,置二人于死地。
  擒贼先擒王的道理谁都懂,但是在承受压力,抵御来敌的同时,吴中元并没有找到巨鹫和巨鬣狗的首领。
  不管是什么动物,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本能,在见到同类大量死亡之后,禽兽都会心生恐惧,要么退走,要么滞后,但这些巨鬣狗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的胆怯,前赴后继,视死如归。
  它们的这种举动是不符合禽兽本能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有人在暗中影响和操控它们,这近处也没有它们的首领,那就说明控制它们的人不在此处,而是自远处进行遥控。
  全神贯注搏杀的同时,按理说是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思考的,但是当抵御和搏杀熟悉到了一定程度,变成了本能,也就不需要全神贯注了,仔细想来这次暗杀行动的组织者很可能是被封印的兽王,判断依据是这种巨鬣狗是真实存在的动物,在现代很多博物馆都有它们的骨骼化石,既然是真实存在的动物,那就是属于这个世界而不是来自别的世界,而只有兽王是被封印在这个世界的,其他的神鬼妖魔都被封印在了别的时空。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种巨鬣狗的化石大多集中在青海甘肃一带,那片区域处在古代昆仑山的范围之内,此前老瞎子曾经提及昆仑山里的废弃庙宇,根据老瞎子的讲说描述,他很怀疑那处废弃的庙宇是祭祀兽王的,而兽王也很可能被封印在那里。
  既然巨鬣狗出自昆仑,那它们是受兽王的控驭和遣派也就顺理成章了。
  待得巨鬣狗的尸体堆积到二人腰部左右,坡度增大,被杀掉的巨鬣狗会向下滚落,尸体不再继续向上堆积,将近四尺高的尸堆成了二人的战壕。
  战壕的出现有利有弊,对姜南来说这处战壕是有利的,鸾凤剑的剑身并不长,战壕并不影响她的挥砍。但吴中元用的是猁龙棍,猁龙棍与人等高,挥舞打砸便不得便利。
  姜南有感,主动帮他分担了一部分压力,二人虽是联手对敌,但已有主次之分,姜南为主,吴中元为辅。
  这一点令吴中元大感羞愧,男人应该保护女人,但眼下他却处在姜南的保护之下,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灵气修为低劣是一部分,最主要的是没有趁手的兵器,对手一旦近身,弓箭毫无用处,若是此番能够全身而退,必须设法打造一把适合近身搏杀的兵器。
  被棍子打死和被长剑砍死是不同的,被打死的流血较少,被砍死的会鲜血喷溅,此时姜南浑身浴血,已然成了一个血人,连头发都在往下滴血。
  现代人判断一个女人是不是有女人味儿,往往只看她是不是千娇百媚,是不是会撒娇发嗲,似姜南这种勇敢坚强,骁勇善战的女子在现代是没有的。
  这等关头,哪能分神,吴中元的分神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一只巨鬣狗横里冲出,引颈伸头,咬住了他的左臂。
  姜南有感,急忙斜身来救,长剑挥出,赶在巨鬣狗大力咬合之前斩下了它的头颅。
  变故突生,吴中元吓出了一身冷汗,危急关头,也顾不得冲姜南道谢,猁龙棍奋力横扫,将两只试图趁虚而入的巨鬣狗击退,为姜南争取时间,重新稳住了阵脚。
  战事一直在持续,到得此时,他已经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二人所处位置的下方已经堆积了上百具巨鬣狗的尸体。
  随后很长一段时间战事仍是机械重复,巨鬣狗的进攻方法非常单一,只是拼命的往上冲,没有任何章法可言,而二人仍然是挥斩打砸,对峙僵持。
  虽然幕后主使不在此处,却能够根据巨鬣狗的攻势大致判断出幕后主使的性情,此人要么心思简单,要么非常明睿,并没有因为巨鬣狗久攻不下而改变进攻的策略,有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人终究不是机器,人力有穷时,便是灵气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精神也无法长时间的处在紧绷的状态,只需维持现状,二人迟早会耐受不住……
第二百七十七章
雷霆之怒
  巨鬣狗和巨鹫为数众多,杀是杀不完的,眼下二人只能咬牙坚持,如果能坚持到大傻回返,二人就能活下来,如果坚持不到大傻回返,二人就得死在这儿。
  实则直到这一刻,吴中元仍然有选择的余地,这时大傻还不曾赶到中土,若是此时神授大傻回头,二人活下来的机率也会大很多,但他并没有那么做,已经坚持到现在了,岂能半途而废。
  虽有用不完的灵气,身体却仍然会感觉疲惫,灵气就像汽油,而身体则像汽车,即便有用不完的汽油,汽车也无法长时间的超负荷行驶,疲惫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坚持,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只有在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候,才能区分出谁是真正有毅力,谁只是自以为有毅力,疲惫所带来的痛苦异常强烈,这时候只要放弃,就可以结束这种强烈的痛苦,结束痛苦是很有吸引力的,对于早就是强弩之末的人来说更是一种莫名的诱惑。
  人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时候,会本能的想要逃避,这是人趋吉避凶本能所驱使的,其具体的心理表现就是试图找理由,找借口,如果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出现了找理由,找借口的想法,那就是想要懦弱的退缩了。
  真正勇敢的人是不会给自己找理由的,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借口,只要退缩了,就是板上钉钉的懦夫。
  至于是自尊心在支撑着,还是求生的本能在支撑着,吴中元已经分不清了,总之就是不放弃,坚持到底,死也不放弃。
  最辛苦的是前半个时辰,待得超越了极限,身体便开始逐渐适应,所谓适应并不是感觉不辛苦不疲惫,疲惫的感觉一直都在,只是变的不那么难以耐受了。
  不知什么时候,太阳出来了,太阳升起之后,雾气逐渐变淡,光线变的明朗,压抑的昏暗逐渐被光明取代。
  光线的变化令二人仿佛看到了希望,太阳升起说明至少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大傻应该已经赶到大泽了。
  大傻有没有去到大泽,吴中元无法确定,因为此时他必须全神贯注的据守,根本无暇分神感知。
  有两种状态是永恒不变的,一是灭亡,二是变化,只要不是灭亡,所有事物都会发生变化,此番发生的变化是对二人不利的变化,姜南持拿鸾凤剑左右挥斩,巨鬣狗被斩杀之后大量流血,兽血溅到了姜南的头上,积聚多了,便开始顺着她的发梢往下滴沥,有兽血滴到姜南的眉梢,转而模糊了她的眼睛,影响了她的视线,就在她抬手擦抹兽血之际,一只巨鬣狗趁机冲至,咬住了她的左臂。
  吴中元有感,有心援救,却没敢出手,因为他用的是猁龙棍,此时那只巨鬣狗已经咬住了姜南的手臂,如果击打狗头,会加重姜南的伤势。
  急切的思虑之后,吴中元挥出了猁龙棍,但他的目标并不是咬住姜南手臂的那只巨鬣狗,而是姜南右侧的那两只。
  在他挥出猁龙棍的同时,姜南抖腕斩断了攻击自己那只巨鬣狗的脖颈,而猁龙棍则击退了另外两只巨鬣狗,令它们未能趁虚而入。
  由于应对及时,那只巨鬣狗虽然咬中了姜南却没来得及大力咬合,但即便如此,巨鬣狗尖锐的犬齿还是将姜南的左臂咬出了四个偌大血洞。
  见此情形,吴中元强打精神,勉强发力,持棍横扫,将冲到近前的几只巨鬣狗砸飞,争取了几秒的时间,施展天地回生,为姜南愈合伤口。
  “如何?”吴中元拒敌的同时高声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