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763

  很快,脊骨变色,二人面色大变,深紫九阳。
  吴中元虽然惊讶,却也不是非常惊讶,因为在现代的时候,师父曾经跟他说话类似的故事,但凡有灵性的东西都惧怕秽物,就像有些法器和符纸一样,若是沾上秽物就会失灵,这块脊骨既能检试血气,定然带有灵性,混杂了秽物的那滴血液肯定会遭到它的排斥。
  吴勤和吴焕比他惊讶的多,足足愣了十几秒,吴焕方才回过神,收起了那块脊骨。
  “季叔知不知道此事?”吴焕看向吴勤。
  吴勤摇了摇头,“事关重大,知情怕是会引来灾祸,若不是此番需要你来庇护遮掩,我连你都不会说。”
  吴焕缓缓点头,“不要说与季叔知道,知情人越少越好。”
  吴勤点头。
  吴中元知道二人口中的季叔是谁,此人他曾经见过,在救下吴晨的当天早上,此人曾经去到阿彤的住处寻找吴勤,季叔五十多岁,为紫气洞渊,应该是吴勤这一派系的头领。
  吴焕转头看向吴中元,直视良久之后叹气说道,“我们没想到真的能够找到你,也没想到你真的会回来。”
  吴中元不知如何接话,只得笑了笑。
  见吴中元面露苦涩,吴焕又叹了口气,“造化弄人,对你不住了。”
  “大人言重了。”吴中元摇头。
  “大局已定,好生过活,勿生不臣之心。”吴焕说道。
  吴中元没有接话,也没有点头。
  “此事留待日后再说,”吴勤打断了二人的交谈,冲吴焕问道,“你如何知道这牛龙锏中藏有金书?”
  “消息得自鸟族,”吴焕伸手东指,“黎万紫对盘踞东关的那只龙兽甚是礼敬,在其得到雁凤弓之后,龙兽可能点拨了她什么,细节如何我们难得知晓,但消息已经泄露,日后世人对通灵神兵的追逐争抢将会更加激烈,你要加倍提防,时刻小心。”
  吴勤点头过后,双手旋拧牛龙锏末端把柄,反向用力将把柄分离,自其中取出了一片竹签样的黄色事物递给了吴焕,“就是此物,你且看。”
  吴焕瞥了吴中元一眼,伸手接过,持纳掌心,定睛细看。
  “上铭文字数十,生涩深奥,我苦思良久,终是难通其意。”吴勤说道。
  “当是行气心法,又似阵法要诀,亦有些像占卜玄术,”吴焕眉头摇头,“玄灵缥缈,非连通前后不得推演参悟。”
  吴焕言罢,将那片金简还给了吴勤。
  虽然吴焕看阅金简的时候一直在避讳吴中元,吴中元仍然看清了那金简的真面目,他看到的不是金简上的文字,而是金简的大小和形状。
  “我曾试过,金书取出,牛龙锏便不复神异。”吴勤整合牛龙锏。
  吴焕正色说道,“金书乃法术本源,武学鼻祖,三族所有法术和武学都由它衍生而出,好生收藏,万勿遗失泄露。”
  吴焕言罢,吴中元接口问道,“大人,我能看一眼吗?”
  听得吴中元言语,吴焕眉头大皱,而吴勤也显得有些愕然,二人交谈没有避讳他已经是对他的信任了,而今他竟然提出要看那金简上的文字。
  “你且回去,我与吴勤居山还有话说。”吴焕冲吴中元说道。
  吴中元点了点头,道谢之后,转身离开。
  实则他已经知道牛龙锏里藏的是什么了,里面的金简他曾经亲眼见到过,不过不是单片的金书,而是串连在一起的天篆文册,不止是见过,上面的所有文字他都背诵了下来。
  他提出要求,实则是想给予,天篆文册非比寻常,如果二人准许他看,就是对他推心置腹毫无保留,投桃报李,他也应该将完整的天篆文册告知二人。
  反之,亦然。
  因为不管什么都是相互的,包括信任……
第二百零五章
深呼吸
  回到露营地,同行的其他勇士早已睡去,吴中元睡意全无,便守在篝火旁边,往篝火里添柴加草。
  此番往都城来,最大的收获是对熊族目前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熊族内部虽然有派系分歧,却只是人民内部矛盾,不管是吴勤所在的派系,还是吴仝所在的派系,都是效忠于吴熬的。
  早些时候与吴勤交谈,吴勤的态度就很明确,吴勤虽然在设法保护他,却并不希望他与吴熬作对。此番吴焕的态度也是如此,虽然同情他的遭遇,却严肃的提醒他不得有不臣之心,所谓不臣之心,说白了就是不能试图抢回大吴之位。
  大吴本身是自带神性的,不管是谁坐上了这个位置,都会获得族人的崇敬和勇士巫师的拥护。
  与其他人不同,他对吴熬的观察和判断并不受吴熬头上的大吴光环影响,更加客观,不管站在哪个角度来看,吴熬都不是个好领导,德行不够,能力也不够,之所以晋身太玄,依靠的也并不是自身的努力,而是获得了熊神的认可和帮助。
  实际上不管是吴勤和吴焕,对他的提醒都不是多余的,因为他的确有不臣之心,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自认自己若是继任大吴,能比吴熬做的更好。
  但眼下自己修为低劣,看不到方向,也得不到帮助,甚至连个可以说话商议的人都没有,心情沮丧低落,前路一片迷茫。
  三日之后,回到大丘,吴中元没去见吴勤,也没去驿场,而是直接回了住处,赶路多有疲乏,心情也不好,干脆闭门休息。
  次日晨议,吴中元当众向吴勤提出想要离开大丘,下基层锻炼。
  包括吴勤在内的众人对他的这一要求都感觉很意外,因为他不是寻常的洞神勇士,不但箭法高超,骁勇善战,还有疾行本领,大丘目前需要他这样的人才。
  吴勤摆了摆手,“此事再议。”
  “我心意已决,请大人准行。”吴中元正色说道。
  吴中元的语气很是强硬,众人在前,吴勤有些下不来台,“我若不准呢?”
  “天地之大,何处我去不得?”吴中元沉声说道。
  吴中元此言一出,满座哗然,这已经不是闹情绪的事了,这分明是要离开熊族的节奏。
  吴勤的脸色有些难看,但他毕竟是一城之主,多有度量,“好吧,你想驻守哪座围城?”
  “雾山。”吴中元说道,雾山是大丘西北最偏远的一处围城,所谓围城,其实就是村子。
  沉吟过后,吴勤点了点头,“准行。”
  散会之后,吴中元先去驿场放飞信鸟,通知雾山所属邑城安排调岗,然后回去收拾东西。
  其实他也没什么东西可收拾的,日出时分便离开了大丘,他带走了白鼻子,也带走了阿洛。
  临行前他没有去跟吴勤道别,他为什么要走,吴勤心知肚明,实则他已经萌生去意,不想继续留在熊族了,没有不辞而别而是选择留在雾山,已经是忍耐克制的结果了。
  阿洛牵着马走在吴中元身后,她是头一次出远门,在此之前从未离开过大丘方圆十里。
  阿洛知道吴中元心情不好,却不知道他为何心情不好。
  见阿洛面带疑惑,便主动解释,而解释也只有一句话,‘这里太过喧闹,我需要寻处安静的所在练习武功。’
  带着阿洛,每天也走不了多远,走了三天才到地头儿。
  雾山是个小村子,不足一百户,人口只有两三百,之所以叫雾山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村子建在山腰,而下面的山坳里经常起雾。
  驻守在这里的勇士是个年近五旬的老勇士,虽然年纪大,修为却不高,不过深红升玄。
  二人来到的时候,老勇士还没走,按理说新官上任,老的应该调去别的地方,但这老勇士这些年一直待在这个村子里,已经开枝散叶,扎下根来了。
  别看老勇士修为比吴中元高,但吴中元现在是雾山的长官,老勇士想继续留在雾山,得取得他的同意才行。
  看那老勇士一脸的辛苦沧桑,再看那忐忑乞盼的眼神,吴中元想都没想就同意他继续留在村里,不但可以继续留在村里,村里的大小事务还仍然由他处理。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妨送给想要的人,吴中元此举换来了老勇士和村民的拥戴,老勇士此前已经把村里最好的房屋腾了出来,但吴中元并没有入住,而是带着阿洛住到了山顶的烽火台。
  烽火台分为两层,吴中元住在了二层,阿洛住下面,房子小是小了点儿,但居高临下,视野很好,离村庄较远,也很安静。
  安顿下来之后,吴中元感到了些许安稳,近段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他迫切的需要像这样一处安静的环境进行思考和梳理。
  人不能一刻不停的往前走,每走一段时间就得停一停,回头看一看,往前想一想,只有这样才不会忘记自己的初衷,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迷路。
  吴中元的心情很低落,他最先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为什么会心情低落,遇到问题只是一味的烦躁可不成,得尽快找到症结的所在,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和处理。
  仔细想来,情绪低落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吴勤和吴焕对待吴熬的态度,此前他一直将吴勤这一派系视为自己人,事实上他们并不会为了他而背叛吴熬,更不会帮助他去争夺大吴之位。对此,他感到失望。
  第二个原因还是之前的老问题,他回返之前一直认为族人迫切的需要他,但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的族人并不需要自己,对此,他一直感到懊恼。
  最后一个原因是对自己修为的不满,洞神修为太低了,倘若身份暴露,连自保之力都没有,每想到此处,就感觉忧虑。
  抓出了症结所在,接下来就要设法处理,第一个问题,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外来的助力总是充满变数的,实则站在吴勤和吴焕的角度上来说,二人的所作所为对他已经算是很仁义的了,凡事都得讲个凭什么,凭什么让人家不遗余力的帮助自己?第一个问题是自身的问题,不怪别人,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抱有希望,不抱希望也就不会失望。
  第二个问题也是他想离开熊族的原因,既然族人已经不需要他了,还留在熊族做什么?这种想法有很重的赌气成分,潜意识里他还是对族人心存怨恨的,这种怨恨来自于族人派人去找他,但他回来之后族人又不需要他了,这不是耍人玩儿吗?
  事实上熊族的确耍了他,但他们不是有意的,他们也没想到半路会蹦出个吴熬,但此事也不是他的错,最终的后果却被他给承担了,何其冤枉。
  没办法,再怎么生气上火,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能因此就对熊族心生怨恨,也不能赌气出走,得继续留在熊族。
  最后一个问题的根源其实也是来自于自身,自己太急切了,他回来前后不过四个月便练就了淡红灵气,此时正在向红色灵气迈进,这样的速度已经很恐怖了,一口吃不出个胖子来,不管什么事情都有一个提升的过程。
  自己目前的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是在现代养成的恶习,缺乏耐性,急于求成几乎是每个现代人的通病,早上见面,中午吃饭,晚上恨不得就睡到一个床上去,这种心态要不得,如果真能三天练就紫气,紫气也就不珍贵了。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静下心,耐住性子,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慢慢来,可以着急,却不能急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