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763

  想让吴勤改变主意是很困难的,因为吴勤赐婚之举有多重用意,最主要的原因肯定是欣赏他,他虽然来的时间不长,做的事情却不少,冒着生命危险狂奔数百里救了萍水相逢的吴晨,在牛龙锏出现之后表现出了谦让,在与雪怪和牛族遭遇时表现出了勇敢,在受到吴少勇的挑衅时直接给予了迎头痛击,这些事情吴振和吴大烈不可能不说给吴勤听。
  除了欣赏,吴勤这么做应该还是展现领导胸襟和气度的成分,在众人看来他是外乡人,身为领导不但没有防范排挤,还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份胸襟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别人在饱餐畅饮,载歌载舞,他却是味同爵蜡,如坐针毡,怎么办呢?
  吴勤的心情很好,与吴振吴大烈等人对饮笑谈,吴中元不时以眼角余光偷看他们,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吴勤喝醉了,如果真的喝醉了,今晚就能逃过一劫了。
  吴大烈也很欣赏吴中元,见吴中元往这边儿看,便冲西北方向瞥了一眼。
  吴中元看向西北方向,只见一个年轻的妇人正带着两个年少的女孩检视那排大锅里的食物。
  这三人无疑就是吴勤的妻女,吴中元歪头看向吴大烈,吴大烈左手食指微抬,示意是大女儿。
  吴中元又将视线移了过去,瓜子脸,丹凤眼,个子很高,很漂亮,也有很有贵气。
  在吴中元偷看对方的时候,那女孩儿也恰好转头向他看了过来,她应该知道吴勤有什么打算,此前也应该自暗处看过他,与他的视线接触之后并没有羞涩转头,而是冲他嫣然一笑。
  吴中元也回以一笑,却是苦笑。
  那女孩儿敏感的发现他笑的有些违心,却不知道他何以如此,眼神之中便不无疑惑。
  没办法了,跑吧。
  不辞而别是很不礼貌的,但他如果跟吴勤道别,吴勤是不会让他走的。
  又熬了一阵儿,眼瞅着吴勤肯定喝不醉了,便借故离座,离开广场,往西走去。
  回屋之后,带上了自己的弓箭和佩刀,又拿出笔墨想留封书信给吴勤,想了想,还是算了,走都走了,还留什么书信。
  出门之后又犹豫了,就这么走了,他不放心阿洛祖孙俩,这一老一少以后会是何种境遇。
  踌躇良久,还是决定离开,自己就是个定时炸弹,任何与他走的近的人都可能受到牵连。
  担心被人发现,就没有往东走,而是往西去了。
  人都聚集在了广场上,街上一个人都没有,吴中元一直走到城墙处,此时城门是关着的,他便上了城墙。
  门楼里有两个士兵正在端着木盘吃肉,见他上来,急忙站了起来,“洞神大人怎么来了?”
  “怎么只有你们两个,其他人呢?”吴中元问道。
  “都往城中过节去了。”其中一个士兵说道。
  “没人警戒,有敌人来犯怎么办?”吴中元环视左右,偌大的城墙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四面城门的门楼里有亮光。
  “大人多虑了,敌人也要过节的。”士兵笑道。
  吴中元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自城墙上往北走去。
  他在前面走,两个士兵在后面小声议论他,大致意思是说他来自寒北马族,不了解中土的习俗。
  今晚无月,外面一片漆黑,即便有夜视能力,也只能看到外面田地里一片空旷,再远便看不清了。
  吴中元走的很快,到得西北角落纵身跃下了城墙,继续向北,往林中走去。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心情,总之是非常不好,其实不告而别也会引起他人的怀疑,很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不过他并不后悔自己选择了离开,做为男人,有什么事儿自己担着,不能牵连别人。
  暗夜寂静,怏怏前行。
  突然,远处林中有飞鸟惊起,定睛细看,是两只乌鸦。
  鸟类大多没有夜视能力,如果不是受到惊扰,它们是不会在晚上离巢飞起的。
  心中起疑,便定睛远眺,由于距离太远,看不到林中的情况。
  那两只乌鸦虽然飞起,却没有往远处飞,自树梢盘旋片刻便要敛翅下落,就在此时,本已开始降落的乌鸦突然再度飞起。
  见此情形,吴中元心生警惕,不对劲儿,如果是有什么动物爬到树上想要捕捉它们,它们飞起之后会往远处飞走,不会尝试归巢,两度飞起说明有什么东西自树下两度经过。
  想到此处,便低身急行,前往探察,到得树林边缘定睛再看,树林里有些地方的积雪还没有融化,黑暗之中有些发白,隐约可见有多道黑影自发白之处疾行而过。
  黑影远不止几道,每隔几秒钟便会有一道黑影疾闪而过,还是太远,看不具体,只知道自林中快速移动的黑影应该是人影。
  小心伏低,缓行数丈,终于看清了,是披挂着红蓝披风的牛族勇士。
  此前至少已经过去了十几个,此时仍在不停穿过,来犯之敌绝不在少数。
  不能耽搁,必须立刻回城告警。
  小心退到安全区域,立刻施出身法疾掠回城。
  他看不到别人,不表示别人也看不到他,就在他飞奔回城的同时,几只巨大的飞禽自西山山顶振翅飞起。
  这几只飞禽无疑是牛族紫气高手幻化,定睛细看,竟有五只之多。
  五位紫气高手加上为数众多的红蓝勇士,想要攻打大丘根本不需要隐藏行踪,为什么那些红蓝勇士还要自林中绕行?
  答案显而易见,对方要把大丘彻底围住。
  既然已经被敌人发现,他也没什么顾忌的了,奔跑的同时提气高喊,“牛族来袭……”
第一百七十八章
飞蛾扑火
  吴中元喊的很大声,示警声在暗夜之中能够传出很远,但城中众人此时正在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全然听不到他的呼喊,只有几个哨兵闻声自城墙上的门楼里走了出来,向他所在的方向抻头张望。
  眼见无法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回去,吴中元越发焦急,城里的人虽然听不到他的呼喊,但敌人却能清楚的听到,得知行踪已经暴露,一定会抓紧时间圈绕包围。
  此时可是分秒必争,为了尽快回城,他只能故技重施,九穴急封,再施风行术。
  城墙上的哨兵正在大声呼喊,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吴中元并未回话,就算哨兵现在立刻往城里跑,也不可能比他还快。
  催动风行术,转瞬之间便到得城墙外,纵身跃过,往城中狂奔。
  城中众人并不知道敌人已经逼近,仍然沉浸在节日喜庆的气氛之中,由于人声嘈杂,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引起族人的注意,吴中元冲到场边立刻纵身跃起,高声呼喊,“敌人来了!”
  此举成功的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欢腾嘈杂瞬间归于寂静,两个起落之后,吴中元落到了吴勤等人面前,意简言赅,“牛族的五个紫气高手自西面逼近,还有大量红蓝勇士自南北圈绕包抄。”
  此时包括吴勤在内的所有勇士都已经站了起来,听得吴中元言语,吴勤眉头大皱,半瞬思虑之后沉声下令,“即刻散场,准备迎敌。”
  吴勤言罢,众人立刻有了动作,此时的场面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乱,所有人都想不到敌人会在节日当晚前来偷袭,一点准备都没有,勇士和士兵都没有携带兵器,需要回去现取。
  情势危急,下令过后,吴勤也急回住处拿取兵器,场面混乱,吴中元也找不到阿洛祖孙俩,无奈之下只能急赴驿场,找出布条和笔墨,不管敌人此行的动机是什么,他们的战略已经暴露了,那就是围城,必须赶在南北两路红蓝勇士完成合围之前将信鸟放出去。
  现在整个驿场只有他一个人,也没人帮忙,为了追求快速,他并没有书写文字,而是每张布条上都画了三个十字,只要有人看到这些布条,就知道大丘出了大事。
  画写了十几张十字布条,吴中元冲向鸟棚开始放飞信鸟,危急关头也来不及往竹筒里塞了,直接捆在信鸟的脚上。
  担心信鸟夜盲,放飞之后可能会胡飞乱撞,放飞的同时便留心眺望观察,放飞的这些信鸟并没有乱飞,它们飞哪条路线都是固定的,飞起之后直接往既定的方向飞,可惜的是它们都没能飞出大丘,此时城外的敌人已经逼近,所有信鸟都被敌人射了下来。
  见此情形,吴中元叫苦不迭,急回房中想要再度写画,却发现由于天气太冷,墨汁已经开始发硬变干,无奈之下直接抓了一把布条出来,本想咬右手食指的,都送到嘴边了才想起稍后还得捏箭开弓,急忙改咬无名指,此番他没有急于放飞信鸟,一直捆扎了七八只才一起放飞。
  这些信鸟是飞往四面八方的,放飞之后他再度眺望观察,他自不能分神观察所有信鸟,但留意的这几只飞到城外也被射了下来。
  “傻逼呀,不知道飞高点儿。”吴中元气急咒骂。
  怎么办?怎么办?对方来了多少红蓝勇士还不清楚,单是紫气高手就有五个,吴勤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以一敌五,必须把消息送出去,向都城求援。
  眼下飞往都城的信鸟只剩下了最后一只,必须让它活着飞出去。
  急切的思虑之后,重新画写十字布条,捆在信鸟腿上,抓起信鸟揣进怀里,提气拔高,踩踏着屋檐墙壁往东疾行。
  此时牛族的五个紫气高手已经飞抵城池上空,正在敛翅下落,他们的目标明显是吴勤,降落的位置正是吴勤的住处。
  此时城中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族人虽然没被吓的大呼小叫,却多在呼唤被人群冲散的家人,场面嘈杂混乱。
  勇士的反应速度比普通族人要快的多,此时大部分勇士都已经拿上了自己的兵器,冲向四面城墙。
  吴中元无心旁顾,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东面城墙,踏地跃起,自城墙上借力踏脚之后,纵身跃出。
  “吴中元,你往哪里去?”吴平苏自城墙上喊道。
  先前自南北绕行的敌方勇士此时正在对行会合,只差不足两百米就要完成合围,吴中元哪有工夫接话,一言不发,全力前冲。
  “你个懦夫,我看错了!”吴平苏气急怒骂。
  吴中元此时眼中只有前方快速合拢的缺口,不惜血本,将风行术催到极致,风驰电掣,狂奔前冲。
  城外空旷,敌人很快发现了他,待他进入弓箭射程,纷纷开弓射他,吴中元无暇还击,拼命奔跑,对方错误的估计了他的奔跑速度,射出的箭矢纷纷被他甩在身后。
  前冲的同时,吴中元急切估算,他虽然速度惊人,但对方是对向合围,他很难赶在对方完成合围之前冲出去,但事已至此,无论如何也得试上一试。
  随着距离的缩短,对方射出的箭矢离他也越来越近,敌人比他先前料想的还多,彼此之间的间距很小,此时开弓射他的足有七八个,必须还手了,不然等不到冲出去就会被射死。
  取弓在手,改竖持为平握,取箭两支,开弓激射,将最近的二人射翻,趁机再冲十几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