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763

  众人走几步停一停,走出几十米后,看到了通道的尽头。
  继续往前走,随着机关的运转变化,堵塞通道的方石向右侧移去,通道暂时恢复通畅。
  到得此时,几乎可以确定黄海林的推断是正确的了,众人心情略有放松,开始随意交谈。
  黄海林先说话,“按照目前的行进路线一直往前走,最后还是会走到那处吊死人的石室。”
  “那里不是屠宰场和垃圾场吗?”萧琴随口说道。
  “是,”黄海林点头,“但它也是这条通道最后的关卡,即便有人顺利通过了这条通道,如果不了解最后的那道关卡,也会在那里中招儿。他们这么设计,很可能是为了防止有人胁迫知道路线的人进入祭坛。”
  “祭坛里到底有什么呀,纽约联储银行的金库怕是也没这么高的安保级别。”杨弈笑道。
  黄海林接话道,“祭坛里到底有什么目前还不好说,不过那东西肯定对他们非常重要,甚至关系到他们的生死存亡。”
  黄海林说完,王欣然接过了话头儿,“当年自远古时期出来寻找吴中元的那些人都是他们部落的勇士,都是有超常能力的人,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杀掉祭坛里的那个怪物,目前境外势力掌握的线索比我们多,他们应该知道里面究竟有什么,他们怀疑当年那个勇士与祭坛里的东西同归于尽了,而他所携带的灵石也遗落在了这里,这就是他们来这里目的和动机。”
  王欣然说完,众人尽皆点头,吴中元又说道,“不管里面的东西是什么,形体应该都不会很大。”
  对于吴中元的说法,众人也是赞同的,这条通道有四平方左右的空间可供站立,而外面的空心铜柱在感应到四个人的重量之后就会开始转动,这说明进入祭坛的人不会很多,如果里面是个庞然大物,祭祀的人也带不了足够的食物进去喂养。
  这条通道足有一百多米长,伴随着沉闷的摩擦声响,最后一块阻挡通道的方石沉入地下,前方景物骤变,一座宏伟的宫殿出现在众人眼前,远处高山流水,近处鸟语花香,仿佛人间仙境。
  “怎么会听到声音?”萧琴疑惑看向黄海林,“还能闻到花香?”
  黄海林解释道,“不止视觉,所有的感觉都是我们大脑的一种反应。”
  萧琴拿出先前喝剩下的矿泉水,将里面剩下的水喝完,随手将空瓶扔了出去,瓶子落到一旁的草地上,还压倒了几棵稚嫩的青草。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呀?”萧琴既疑惑又好奇,如果不是此前通过摄像机看到了这里的真实景象,谁也不会认为自己看到的全是幻象。
  王欣然蹲下身,用手触摸前方的台阶,入手的感觉与看到的完全相符,可是根据摄像机拍到的画面,她触摸的地方应该是石室的地面,还没到通往绞索的台阶。
  “怎样才能破除幻象?”王欣然看向黄海林。
  黄海林说道,“四个角落的石人举的那个圆盘应该是制造幻象的关键。”
  王欣然点了点头,拔出手枪回头看向众人,待众人做好心理准备,凭借记忆冲右侧开了枪。
  枪响过后,幻象仍在,但鸟叫声和流水的声音消失了。
  王欣然又往左侧开了一枪,这次幻象消失了,但花香和青草的气息还在。
  幻象消失之后,石室显露本来面目,瑶台楼阁的仙境变成了吊挂尸体的鬼域,但花香仍在,众人身处其中,感觉十分怪异。
  见王欣然又要开枪,黄海林急忙抬手阻止,“先不要破坏另外两处,我过去看看机关的原理是什么。”
  王欣然点头过后,收起了手枪。
  黄海林迈步走进石室,但没走几步就停了下来,“不行,触感还在,再破坏一处。”
  “左上还是右上?”王欣然拔枪在手。
  “应该是左上。”黄海林说道。
  王欣然凭借记忆估测目标所在位置,冲左上角开了一枪。
  “好了,进来吧,”黄海林说道,走了几步见众人没有跟进来,回头说道,“这里没有其他机关了,你们也可以四处看看。”
  众人这才走进了石室,不过众人并没有四散观察,而是一直紧跟着黄海林,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跟着他比较安全。
  黄海林先去台阶后面检查那里有无陷阱,正如他所料,在台阶后面有一处深达十几米的陷阱,周围滑不留手,坑底密布青铜锐刺。
  陷阱下面没有完整的尸体,只有一些零散的尸骨。
  “尸骨凌乱,明显被人动过,他们可能下去过。”黄海林说道。
  王欣然点了点头,“他们在找灵石。”
  黄海林没有在陷阱周围滞留太久,又往右上角走去,石人托举的是个类似于罗盘的东西,是自成一体的,外围是金属,中间部位是个核桃大小的圆球,色呈灰白,用灯光照射有玉石光泽。
  “是玉石吗?”王欣然问道。
  “不是,应该是蜃龙的鼻骨,”黄海林说道,“这种动物早就灭绝了,我祖上的先人曾经见过用蜃龙骨骼布置的机关,只是没有这么复杂。”
  黄海林说完,伸手拿起了这张铜盘,嗅觉的错觉也随之消失,香味被污浊干燥的气息所取代。
  众人都在围观黄海林手里的铜盘,只有吴中元发现了问题,“他们并没有破坏这些铜盘,但剩下的五个人哪儿去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青铜巨人
  能回答吴中元这个问题的只有黄海林,“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们找到了通往祭坛的路,此时正在继续深入。还有一种可能是他们退了回去,这时候仍在迷宫里徘徊。”
  黄海林言罢,吴中元追问道,“你感觉哪种可能大?”
  黄海林耸了耸肩膀,“这可说不好。”
  “四处找找看。”王欣然转身向右侧的那排尸体走去,吴中元也跟了过去,杨弈和萧琴贴着石壁观察寻找。
  吊死的尸体一共有八具,其中五具是干尸,另外三具是雇佣兵,由于石室里非常干燥,那五具干尸已经脱水变成了木乃伊,由于死去多年,身上的衣物早腐朽殆尽,黑褐色的皮肉裸露在外,五具干尸全是男子,身上并没有纹身,被吊死的人无一例外的会张着嘴,表情痛苦而狰狞。
  在尸体的下方散落着一些杂物,有衣服的碎屑,也有兵器和一些小物件,虽然有五具干尸,但是兵器只有四件,两把刀,一把剑,一柄斧头。杂物是几个已经酥化了的贝壳儿和几块佩玉。
  我国在商朝之前的货币不是金银也不是铜币,而是贝币,这几个贝壳儿就是商朝之前的某个年代的货币,兵器全是青铜打造的,青铜的硬度一般,由它打造的兵器也就算不得神兵利器。
  佩玉是最有研究价值的,不同时期的玉器有不同的特点,这几块佩玉表面光滑,雕刻古拙,中规中矩却很有层次感,这种雕刻方法是很明显的勾彻手法,这是夏朝玉器的显著特点。
  再看其材质,有青玉,有独山玉,还有绿松石,不同时期的人对玉有不同的偏好,夏朝人对玉器重色不重种,所谓色,就是玉的颜色,而种,就是玉的质地,夏朝人只看玉器的颜色好不好看,不太在乎玉器的质地是否细腻干净。
  “他五个人应该生活在夏朝的中期。”吴中元说道。
  王欣然此时正在检视地面上的弹壳儿,那三个被吊死的雇佣兵临死之前曾经慌乱的开过枪,地面上散落了一些弹壳儿,听得吴中元说道,王欣然抬头问道,“能不能判断出来这里的是哪位勇士?”
  “夏朝存在了大约五百年,这些玉器明显带有夏朝中期的特点,按照时间推断,可能性最大的是那位前往公元前1947年的那位勇士。”吴中元说道。
  “这个勇士什么情况?”王欣然问道。
  吴中元回忆说道,“此人是个年轻男子,名叫吴夲,出发时二十五岁,这个人轻功很好,擅用弓箭。”
  “这人什么性格?”王欣然追问。
  吴中元摇了摇头。
  王欣然疑惑看他,她知道小巫师的羊皮上写了什么,为了方便吴中元寻找辨别,每位勇士的样貌性格小巫师都有描述。
  “这人是个哑巴,性格应该比较孤僻。”吴中元说道。
  王欣然点头过后伸手抓着其中一个雇佣兵的腰带想要将此人的尸体拉下来,但绞扣非常坚韧,她屡试无果。
  “如果这么容易断,他们当年也就不会死了。”吴中元指着那几具干尸说道,这些干尸被套住时兵器都带在身上,在被吊死之前他们不会不尝试割断绞扣。
  王欣然用灯光照射那几具雇佣兵的尸体,“他们的背包还在身上,武器也没有被取走。”
  “幸存的那些人可能走的比较仓促。”吴中元随口说道。
  “不对,”王欣然指着尸体腰间的步枪弹夹,“你看,弹夹还在,此前他们曾经耗费了不少子弹,哪怕他们不带走给养和枪支,至少应该带走弹夹。”
  “你的意思是?”吴中元歪头看她。
  “我的意思是他们可能看不到石室里的真实景象。”王欣然说话的同时攀附着尸体,将尸体上的背包和枪支弹药取了下来。
  “应该不是,”吴中元指着地上的那些杂物,“这些东西曾经被人翻动过,还有石台后面的陷阱,也曾经有人下去过,如果他们看不到石室里的真实景象,又怎么能翻动寻找?”
  王欣然仍然感觉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却没有足够的理由反驳吴中元。
  这三具尸体有两具背着自动步枪,王欣然将步枪和弹夹全部取下,自己背负了一支,另外一支给了黄海林,还剩下六个弹夹,一人三个。
  众人只带有手枪,这意外所得弥补了众人火力上的不足,只可惜子弹太少,每人不到一百发。
  萧琴和杨弈此时已经围着石室转了一圈儿,并没有找到潜在的出口。
  对于这样的结果,黄海林并不感觉意外,“你们先休息一下,寻找出口的事情交给我。”
  “你研究的怎么样了?”萧琴指着黄海林拿在手里的铜盘。
  “可以确定这枚圆形的珠子是类龙生物的骨骼,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蜃龙的鼻骨,”黄海林说道,“铜盘的作用并不只是固定,还可以放大圆珠发出的气息,你用仪器检测一下,这东西很可能带有辐射性。”
  检测辐射的仪器体积并不大,萧琴随身带了一台,测试的结果正如黄海林所说,虽然经历了多年的衰变,圆珠仍然具有很强的辐射性,这种特殊的辐射会产生电磁干扰,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
  “他们的科学技术发达到了这种程度?”吴中元有些惊讶。
  黄海林摇了摇头,“这跟科学技术无关,他们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像很多人吃馒头大米一样,他们只是知道大米馒头能充饥,却不知道它们提供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吴中元点了点头,然后冲萧琴问道,“能不能确定他们先前在石室里的移动轨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