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9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6/1505

  荀攸再拜。
  “去吧,和家里人说清楚,我相信,你能说服所有荀氏族人。”
  郭鹏摆了摆手,没把后面那句【也必须说服】说出来。
  “臣告退。”
  说罢,荀攸面朝郭鹏后退三步,转身离开了凉亭,离开了御花园。
  那背影有些决然。
  一如郭鹏如钢铁一般不可摧毁的意志。
  郭鹏不知道刚才那短短的时间里荀攸到底想了些什么,但是他知道,荀攸不会违抗他。
  很简单,【不敢】。
  荀攸的一生,贯穿了【不敢】二字。
  当年,他不敢为了荀彧而抗争,如今,他也不会为了标点符号而抗争。
  他懂得大势,懂得大局。
  现在的郭某人只会比当年的郭某人更强,所以荀攸不会违抗他。
  只要郭某人不死,荀攸就能立足现在,一眼望到自己的人生终点。
  还谈什么反抗呢?
  第二个解决了,该第三个了。
  第三个下手的对象,是孔氏,是孔氏第一代衍圣公,幸运儿孔羡。
  “臣孔羡,拜见陛下。”
  孔羡见到过鹏的时候,也是在郭鹏会见荀攸的凉亭里。
  “起来吧,坐。”
  郭鹏伸手指了指荀攸做过的位置,孔羡站起身子,恭敬的坐在了石凳上。
  “衍圣公近日可好?孤听说衍圣公近日里可是相当的繁忙啊,这拜见的人怕是能从青州排到洛阳了吧?”
  听出皇帝话语里的揶揄口气,孔羡笑了笑。
  “一切都是陛下的厚爱,是陛下厚爱,才让孔氏有了今日,否则,孔氏也是岌岌可危,传承危险。”
  郭鹏摇了摇头。
  “这都是孔氏应得的,孤素来敬仰孔夫子,孔夫子创办了影响力最大的私学,极力推动改变学在官府格局之事,让士人也可以读书学习,而不仅仅是贵族才能读书学习,由此改变了先秦学术。
  如此大无畏的勇气和实干的精神,是孤非常敬仰也非常尊重的,与他所留下的经文相比,孤更加赞赏孔夫子的勇气,大概正是有如此勇气,孔夫子才能将儒学发扬光大,为我等后人所敬仰吧!”
  郭鹏连连叹息,大肆赞扬孔夫子,这让孔羡非常高兴。
  “先祖能得到陛下如此赞叹,后人能得到陛下如此庇佑,孔氏感铭肺腑,世世代代不敢相忘,如今,孔氏祖宅已经为陛下建造了生祠,孔氏族人愿一直为陛下祈福,愿我魏繁荣昌盛,万世常存。”
  孔羡大大的称赞郭鹏。
  “孤何德何能能让孔氏后人为孤立生祠啊。”
  郭鹏叹了口气,开口道:“只有能和孔夫子做到差不多的事情,立下和孔夫子差不多的功绩的人,才有资格让孔氏后人立生祠啊。”
  “陛下怎么会没有资格?”
  孔羡一脸的不认同:“陛下文治武功,远迈秦汉诸帝,这是世所公认的事情,陛下何故自轻?这种事情,臣等绝对不认同!”
  “孤的文治武功,是帝王理所应当要做的事情,可孔夫子所做的,是历代帝王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郭鹏摇了摇头:“孔卿啊,孔夫子所做的事情是改变天下大势的事情,孤为什么要遵孔夫子为至圣先师?就是因为孔夫子大力推动私学这件事情。
  私学出现之前,只有贵族子弟才能读书学习,私学出现之后,士人才能读书学习,私学的出现固然是大势所向,但是也一定遭遇过阻拦和波折。
  可是孔夫子和那些同时代的贤人们一起顶住了压力,延续了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术,这才有了诸子百家,这是孤之所以崇尚孔夫子的原因啊。”
  孔羡皱了皱眉头,感觉郭鹏这话里有话。
  “先祖之勇气,我等后人亦敬佩不已,不过当今世上,若要说圣人,也唯有陛下一人可以担得。”
  郭鹏饶有兴趣的打量了孔羡一眼。
  “圣人?哈哈哈哈!孔卿,孤能做圣人?哈哈哈哈!算了算了,这圣人,还是让孔夫子去做吧,孤哪里做得了圣人?孤杀戮无数,惩戒无数,死后还不知道要被如何痛骂,这种事情孤是可以预料到的。”
  “若是有那种胆大包天的人,臣等孔氏族人第一个不答应!”
  孔羡立刻向郭鹏证明自己的忠诚之心。
  郭鹏盯着孔羡看了一会儿,大笑不已。
  “哈哈哈哈哈!好啊,好啊!能有孔卿这样的忠臣,孤也就不是那么担心自己的身后名了,既然如此,这圣人之名,孤也要尝试一番,孔卿,愿意助孤一臂之力吗?”
  “陛下但有所命,孔氏无有不许者!孔氏愿为陛下做任何事!”
  孔羡这漂亮话大概是说得上头了,居然止不住自己的嘴巴,郭鹏大喜,立刻拍了拍手。
  “好!有孔卿这句话,这圣人之名我也要试他一试!苏远,把东西拿来!”
  大太监苏远立刻上前,把一张纸递给了郭鹏,郭鹏又把这张纸递给了孔羡。
  “孔卿,你先看看。”
  “遵旨。”
  孔羡接过了这张纸,只见纸张上写了一些文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孔羡先是皱了皱眉头,抬头看了看皇帝,又低头看了一遍这几句诗经当中的字句,忽而浑身一抖,瞳孔一缩,不可置信的看向了皇帝。
  “怎么,孤为诗经所作的断句,不对吗?”
  “不……不是不对,这……陛下,这是……”
  “你说这断句所用的标点符号吗?”
  郭鹏笑着说道:“这是孤读书受业三十多年以来的感悟,孤深感句读之艰难,学习句读总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经历,老师和学生之间口口相传,不诉诸于笔端,人一死,便不得而知,何其可惜?
  所以孤就想到了这个办法,用标点符号把句读展现出来,每到应该断句的时候,就用标点断开,便于读书,也就不用浪费时间学句读,还要老师花费大量精力去教,这不是正好顺应了孔老夫子教化天下的理念吗?”
第1160章
孔卿当真是孔夫子嫡传血脉?
  郭鹏的话钻到孔羡的耳朵里,孔羡只觉得大脑一片混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孔卿,你必须要知道。”
  郭鹏没给孔羡什么反应过来的时间和机会,便开口道:“孤敬佩孔老夫子的勇气和担当,并且也觉得,只有做了和孔老夫子一样的事情,孤才配得上你孔氏的生祠。
  天下大势到了这个地步,天下文治必然成为主流,战事不再成为主流,为了更好的发展文治,私学,已经不能满足孤的需要了,所以,孤要做孔老夫子做过的事情,变私学,为公学。”
  “公……公学?”
  孔羡一脸迷茫。
  “对啊,公学,孔老夫子认为官学只为贵族子弟提供教育,而其他人则不能得到教育,这严重的不符合当时的天下大势。
  他觉得不满,他认为每个人都该受教育,他认为应该有教无类,所以,他创办了孔氏私学,时至今日,华夏人口远远多于孔老夫子生活的时代。
  治理好那么多人,就需要更多更多的官员,可是如今的私学,只为士人提供教育,连寒门子都只有在太学才能受教育,这不符合天下大势的发展。
  当年,孔老夫子顺应时势,私学取代了官学,如今天下大势再变,需要更多的人受教育,所以,私学已经不符合孤的需要了,孤需要公学取代私学,培养更多的读书人。”
  这样说着,郭鹏站起身子走到孔羡身边,弯腰把孔羡扶起来,然后握住了孔羡的手。
  “孤所做的事情和孔老夫子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孔夫子要是知道孤做了这样的事情,一定会鼓励孤,支持孤。
  所以,孔氏作为孔夫子后人,也一定会支持孤,鼓励孤,绝对不会觉得孤所做的事情是错误的,对吧?”
  郭鹏满脸欣喜的看着一脸懵逼的孔羡。
  孔羡眨了眨眼睛,大大的眼睛里充斥着大大的疑惑,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皇帝这是要把经文的施教权拿到官府手里,以此推动公学,让所有士子都能接受教育……包括那些寒门子对吧?
  从而打破私学垄断精英教育的现状,重塑魏帝国的教育体系,改变一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6/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