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9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0/1505

  今时不同往日了,他是皇帝了,有些事情就不能和过往一样,该有的距离感要有,该有的特殊性也要有。
  毕竟是皇帝,不是将军。
  需要郭鹏出去露个脸的时候,他就会出去骑马露个脸,给士兵们鼓劲打气,表示我与你们同在,这样就足以让士兵们激动很久。
  而其他绝大部分时间,他都会在这辆车子里处理政务和军务,顺便享受独一无二的奢华服务。
  需要和他讨论问题的大臣则一个接一个的上车,一个接一个的面对面讨论,然后做出决断,并且送回洛阳,让有司执行。
  因为用途非常多,也很实用,所以郭鹏觉得这辆车子其实也挺不错的。
  和田丰商量完了进一步整修黄河的问题之后,他就对此表扬了田丰。
  “能为我想到这一步,元皓,你做的不错,这辆车我很喜欢。”
  “为陛下办事,这是臣的责任。”
  田丰连忙表示了激动和感谢,并且表示自己会继续为魏帝国的明天努力奋斗。
  费尽心思讨好皇帝,亲自参与这辆车子的设计和细节完善,为此花费了很大精力,但是最终得到了皇帝的赞扬,田丰顿时感觉自己忙碌这一阵子,值了。
  大军行军自然不是简单地事情。
  若是放在以前,有些军纪不好的军队行军那真的是如同蝗虫过境一样,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走到哪里抢到哪里,什么事情都敢做。
  以至于某些地方官员为了保境安民,在军队过境的时候就把军需物资放在城外,城门紧闭,自己带人守在城墙上,避免被军队的人冲进城池里当强盗。
  真要给他们冲进来一顿哄抢,那地方官员真是欲哭无泪。
  魏军行军都没有这些烦恼,全部都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走,不会扰民,也基本不会接近城市。
  这些路线上都有很早之前就修缮而成的魏直道,道路平坦宽阔,地面结实好走。
  过去行军的时候,晴天还好,一到下雨天,那雨水和土地搅和在一起,烂泥巴路能让军队的行军速度迅速降低到蜗牛级别。
  不仅是走路麻烦,车马更麻烦,道路还会因为大量车马辎重的行驶而变得坑坑洼洼,极其不好走,非常容易误事。
  魏直道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些问题。
  直道路面反复压实平整,做好防水处理。
  若是因为大雨问题而出现道路坍塌之类的事情从而影响到大军的行进,那负责路面状况的官员可就不是简单的谢罪就能解决问题的了。
  因为这些事前功课,魏军的行军还是比较便捷的。
  遇到大雨天,全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换上草鞋,就能很好的应对大雨,等天气放晴之后再换上正常装束。
  路面平整,不会出现坑坑洼洼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全军的前进,当然更不会影响到坐在车子里的郭某人了。
  每到一个驿站,驿站内自然有负责人员和军需官对接,取走军队需要的食物和军需物资,一切都按照流程来,不会出问题。
  军队吃饭也是停下来,在道路两边埋锅造饭,士兵们围着吃饭,吃完了休息片刻,挖坑解决好个人问题,然后集合,继续行军。
  如此井然有序,快速且有秩序的向并州雁门郡前行。
第1086章
入主草原
  从洛阳到雁门郡,整个行军过程用了十六天。
  速度也不算快,但是胜在稳妥,军队行进过程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一切按部就班。
  消耗的物资的确巨大,十几万人的队伍每天吃的饭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仅人吃,还要马嚼,不仅要吃粮食,还有豆子柴草之类。
  可以说每走一步都是钱,军队整体每前进一米,后勤官员都能算出具体的耗费是多少,然后把这个数据上交郭某人审核,得到批准。
  郭某人当然也清楚自己的军队从出发开始到真正打仗这段期间内需要多少支出。
  但是这是必要支出,是不能省的。
  郭鹏每日在车中处理洛阳方面送来的重要政务,也跟着处理军务。
  然后在车子里召见随行文武大臣,面授机宜,发布命令。
  一边领军,一边治国,这对他而言,还是第一次。
  以往这样做的时候,领地规模还不大,没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挺简单的。
  地盘大起来之后,却又没有了亲自带兵出征的必要性。
  直到这次御驾亲征,让他感受到了同时作为军事统帅和政治领袖的困难。
  也难怪历史上御驾亲征的皇帝往往都很难获得战争的胜利。
  当然,那些特别牛逼的就要另当别论了,他们的才能本身就很高。
  郭某人自然也是这一类人。
  虽然工作强度陡然增大,但是他也很快就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模式,一边领兵出征,一边处理朝政,遥控国家政局。
  郭某人死死抓住手上的关键权力,不曾有丝毫放松。
  在车子上行进的路途中,他还对江南的开发,益州的局部战争和西域的局势进行了一些指导,告诉他们要怎么做之类的。
  再然后,就是对扬州横渡海峡寻找台湾岛的行动进行了指导。
  就在六月初十,郭鹏在车上接到了张辽从扬州用海运直接送到幽州,再从幽州送来的请示。
  张辽表示他已经对出海寻找台湾大岛做好了准备,请示郭鹏是否立刻出发横渡海峡去寻找台湾大岛。
  这种给后人留下自古以来借口的事情当然不能懈怠。
  而且,如此一个大岛,上面肯定有人,有多少不好说,但是先拿下,划归版图,剩下的事情以后再说。
  总之要搞定【自古以来】这样的借口,还要搞的明明白白,不能给后人挖坑。
  郭鹏下令给张辽,让张辽联手太史慈开始渡海行动,登上台湾岛,并且探索全岛。
  在此之后三天,六月十三,北伐军主力提前两天抵达了并州雁门郡的出击位置,开始进行出击准备。
  并州刺史夏侯惇和一众官僚集体赶赴雁门郡朝拜天子,并且接受天子的进一步指示。
  郭鹏对他们在战前的最后一系列工作做了一些简单的安排之后,就让这群官员回去各司其职,然后把夏侯惇单独喊进了自己的专车之内,给他倒了一杯果汁,让他解解暑。
  夏侯惇忙跪下谢恩,被郭鹏立刻扶了起来。
  “一杯果汁而已,别那么激动,元让,你我不仅是君臣,也是亲眷,这车里只有你我二人,就不要那么拘泥于君臣之礼了。”
  夏侯惇忙称不敢。
  “陛下无论何时都是陛下,臣无论何时都是臣,是以臣不敢僭越。”
  “……”
  郭鹏心里挺高兴的,不过面子上还是要惋惜一下,稍微叹了口气,摆了摆手:“随你吧。”
  说罢,郭鹏坐了下来,缓缓开口道:“元让,这次北伐,我是势在必得,一定会把鲜卑人一扫而空,顺便,把所有看的到的部族都一扫而空,一个不留,整片大草原,我要把它清空,你觉得可以吗?”
  “草原虽大,陛下若有决心,怎会不可?我魏大军所向无敌,草原上的那些部族,皆是插标卖首之辈而已。”
  夏侯惇立刻回答。
  “既然可以,那也要想好在草原被平定之后,该怎么做。”
  郭鹏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酸甜的果汁:“当年汉武帝、宣帝接连北伐打败匈奴之后,限于种种因素,未能充分占据草原,其后世诸帝也都不曾正视过草原,始终把草原当做祸害,视之为洪水猛兽。
  这样的行为,我认为是不正确的,草原可以养马,草原也可以养牛、羊,匈奴,鲜卑,乌丸,都曾经因为草原而强盛,这足以证明,草原上也有诞生强大国家的可能。
  国家若要强大,不可能没有生产,匈奴、鲜卑赖以为生者,为畜牧,靠着牛羊马而生存,草原上能养活的人也的确不少,所以,草原难道不是一片宝地吗?”
  郭鹏如此一说,让夏侯惇颇为惊讶。
  “陛下所言,乃是欲在战后经营草原,蓄养牛羊马?”
  “对,既然打下来了,不能白打,不能就那样放着不干预,此番出征耗费多少,元让,你是应该清楚的。”
  夏侯惇点了点头。
  “此番出征,耗费之大,非千万钱可止。”
  “对啊,耗费如此之大,若不能从草原上赚回来,不就等于白打了吗?若不赚回来,不是空耗国帑没什么意义吗?”
  郭鹏深吸一口气:“汉武打败匈奴而不入主草原,匈奴于是未能清除干净,窦宪北伐北匈奴之后,未能占据草原,于是鲜卑渔翁得利,三十年后终成大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0/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