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1505

  此后,郭鹏便开始了正大光明的以权谋私,利用自己的威望和职权在各个乌丸部落和其他杂胡部落游走,从他们手上低价买走牛羊马,然后交给糜氏运到中原高价售卖,从而获取其中的高额利润。
  没办法,养兵实在是很耗费钱财,有些兵还不能只养他一人,还要连着妻儿老小一起养,不然的话会寒人心,人心没了,军队也就散了。
  郭鹏将兵饷直接发到每一个士兵手上并且亲自监督这个过程的行为是非常受广大官兵的拥护的,奖励机制也很公开透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军法严明不偏不倚,因此士兵都愿意为郭鹏效死力。
  这段时间不断有从幽州并州甚至是冀州来投靠郭鹏的人存在,郭鹏虽然只在幽州各地募集壮士,但是因为声名远播,很多并州和冀州的壮士也愿意来投靠郭鹏赚一份功业。
  郭鹏麾下乌丸营的兵力从中平二年三月战后一直到中平二年九月这半年间,增长了大约一千五百人,人数已经超过三千,接近三千五百人。
  其实只要郭鹏放低一些标准,募集超过五千人并不困难。
  但是一来钱财方面还没有达到宽裕的程度,二来郭鹏希望将这支军队打造成自己未来的军队班底,用培养军官的方式来培养这支军队的士兵,所以对士兵本身的素质要求就比较高。
  年龄太大或者太小的不要。
  身材矮小的不要,除非矮,却壮实,那还能考虑一二。
  面容猥琐的不要,太难看的无法服众,当军官是不可能的。
  性情跳脱的言辞轻浮的不要,一看就不老实,放在军队里只能成为害群之马。
  不能吃苦耐劳的不要,军队训练科目非常多,很辛苦,不能吃苦耐劳的话根本不能成为合格的乌丸营士兵。
  以这样的标准来挑选,自然会刷掉很多不合格的人,留下来的都是真正的壮士。
  最受郭鹏青睐的就是农家子弟和做力气活的出身,其次是游侠儿。
  用严厉的军规进行约束,用赏赐收心,将他们打造为自己的家兵,并且培养其军事素养和战斗技能,在实战中予以锻炼,练出一支雄师。
  未来乱世降临,以此为基础,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扩军,拉起一支威武雄师出来,这是郭鹏的目标。
第0109章
来做我的亲卫吧
  因为军队目前人数少,所以很多事情郭鹏都可以亲力亲为。
  比如招募壮士,训练士卒,发饷钱,惩戒和奖励士兵等等。
  发饷钱的时候郭鹏一般都会在场,将士卒们集合起来,排成数列纵队。
  一个一个的报上名字和领兵军侯的名字,然后发给饷钱到自己手上,自己在一旁监督,杜绝贪污士兵军饷的事情发生。
  这样一来士兵的感激会自然而然汇聚到在场的郭鹏身上。
  奖励的时候也是一样,每个月军中都会记下一批可以授赏的士兵。
  然后月末全军总结大会上,郭鹏亲自叫这些士兵上高台,然后亲自将奖励的银钱给他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并且优先提拔这些训练卖力吃苦耐劳的士兵做军官,优先给他们提供好处。
  这样一来可以获取士兵感激的同时,激励士兵更加努力的训练,还能从中亲自提拔优秀的人做军官,自己提拔军官,增加对军队的掌控力。
  低级军官的薪俸则是郭鹏亲手发放,他们也是排队到郭鹏面前,郭鹏亲自给他们薪俸和一些额外的赏赐,对他们进行勉励。
  军侯以上的军官则是郭鹏召开酒宴,在酒宴上把薪俸给他们,并且和他们饮酒相谈的模式。
  一级比一级待遇高。
  当然,深层次的想法,则是将全军的效忠目标都转移到自己一个人身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接近『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模式。
  眼下东汉帝国的军队情况真的有朝着这样的趋势发展的迹象。
  关系军队士兵切身利益的事情,全都是郭鹏亲力亲为。
  久而久之,士卒就完全习惯并且完全认为自己应该向郭鹏效忠,而不是任何军官或者其他官员,牢牢地控制住这支军队。
  想要将士兵打造为自己的家兵的郭鹏自然明白军队的重要性。
  为了不让任何人可以取代自己的地位,他采用这样的方式,让任何人在这支军队里都无法挑战他的权威,从军队建立最开始就要确立这样的传统。
  他可不愿意为他人做了嫁衣。
  郭鹏宁愿选择付出大量时间,也要让士兵们记住自己的脸、声音,记住自己的存在,什么事情发生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所以负责招募壮士的臧洪就经常会看到郭鹏和他一起在军营外考察前来投军的壮士的基本素养。
  “子凤,你天天跑出来亲自招募士卒,也不觉得累吗?你还有很多其他的大事要做吧?”
  臧洪觉得郭鹏身为一军主将应该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来做这种小事。
  “招募合格的士兵充实军队,增强军队实力,更好的护卫北疆,怎么就不是大事了?”
  郭鹏笑了笑,让臧洪无言以对。
  “你说的……也对。”
  臧洪笑着摇了摇头,便陪着郭鹏一起审核前来投靠郭鹏的壮士了。
  “姓名。”
  “赵云。”
  “哪里人士?”
  “冀州常山国真定县人。”
  “年岁几何?”
  “十八。”
  郭鹏头也没抬,记录下了几个重要的籍贯信息之后,打量了一下自己写下来的这些字,然后……
  赵云?
  好眼熟的感觉,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常山真定县人?
  常山……赵子龙?
  郭鹏眼睛一瞪,抬头一看,便看着一个相貌端正浓眉大眼的朴实农家小伙模样的少年对着自己笑。
  “你叫什么名字?”
  郭鹏咽了口唾沫,又不确定的询问了一番。
  “赵云。”
  小伙又说了一遍。
  “哪里人?”
  “冀州常山国真定县人……”
  小伙有些疑惑了,不知道这位看上去很有些地位的大官对自己是什么看法。
  “子凤,怎么了?”
  臧洪打量了一下站在面前的赵云,估摸着算一下,这小伙身长八尺,身体壮硕,面容端正,皮肤发黑,略显粗糙,是做过力气活计的迹象,很符合乌丸营的募兵标准。
  “没……没什么。”
  郭鹏整理了一下情绪,笑了笑,对赵云说道:“你可会一些战技?”
  “会的,小人年幼便习武,还有几分力气,之前闹黄巾乱时还加入过义军,虽然没等出征黄巾贼就被卢公和郭校尉讨平了。”
  赵云腼腆的笑了笑。
  “哦?那很不错啊!”
  臧洪很满意:“你家里有田亩?”
  “是,家中有些田地,倒也不愁吃穿,家传些枪法刀术,自幼练习,也学过马术,马上的功夫小人也会一些。”
  似乎是担心无法进入乌丸营,赵云立刻保证。
  臧洪点了点头,对郭鹏说道:“上好的苗子,没问题。”
  郭鹏站起身子走到赵云身边,打量了一下赵云,越看越是喜欢,便询问道:“拳脚功夫如何?”
  “是基本功了。”
  赵云说道。
  “与我来几招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