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783部分在线阅读
这座城池共推的领导人姓马,叫马艾,貌似和马腾家族有一点远亲关系,不过也不值一提。
“这样说起来,这些年,一旦有西域小国觊觎柳中城,都是你带人打退的?”
曹休站在柳中城的城墙上看着马艾。
马艾点了点头。
“是,在下虽然不才,但是保境安民的本领还是有的,西域小国区区数百兵马,也实在不在话下,更多的兵马他们其实也调动不来。”
马艾很老实,说的话都挺实在的,曹休点点头,又问道:“既然河西四郡已经混乱不堪,前汉退出西域,那这帮小国想夺取柳中城的意义,莫非是想要趁乱染指河西四郡?”
“这也不好说。”
马艾摇了摇头:“中原再乱,也是大国,西域诸国应该是清楚的,而且挺久以前,我们就听说有一位郭子凤将军成为中原霸主,实力雄厚,想来这些小国也不敢真的冒犯中原。
在下以为,这帮人之所以垂涎柳中城,还是看重柳中城可以成为那些往来商旅的中转休息之所,说到底,还是为了钱财,谁能掌握这里,就能掌握这些钱财。”
“那现在我们来了,你不心疼这些钱?”
曹休笑着询问。
马艾也笑了。
“我们本是汉人,既然魏代汉为正统,我们自然就是魏人,既然是魏人,就当归顺魏国,归顺了魏国之后,魏天子又怎么会让我们这些人没有饭吃呢?”
“你倒是聪明。”
曹休笑的更开心了:“没错,我魏天子从来不会让顺从魏国的人吃亏,你们举城归顺,可称为守城有功,必然会得到赏赐,之后,我魏进取西域,柳中城就是前哨,少不了你们的好处,对了,你们若有人愿意从军,也可以。”
“能为天子办事,是我们的荣幸,一切愿意听从将军的吩咐。”
马艾把主导权交给了曹休,这让曹休非常愉快,伸手拍了拍马艾的肩膀,对他表示赞赏和认可。
然后曹休派人回去给曹仁报信,让曹仁知道他已经占据了柳中城,成为大军前哨,请曹仁做下一步指示。
下一步的指示当然是等着郭鹏派商旅过来和西域诸国直接做生意,重新恢复丝绸之路了。
现在就看着这些小国到底有没有眼力,到底懂不懂规矩,知不知道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
在这个再也没有强大保护伞罩着的前提之下,曾经的宗主国归来,他们该做什么。
对于那些乖乖站好的,自然有糖吃,还能吃到魏帝国开通西域商路的政策红利。
对于那些刺头的,当然要狠狠地教训一下,让他们知道什么叫自古以来。
你爸爸还是你爸爸。
彰显军事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在他们身边,或者眼皮子底下干一仗,展示一下魏军的实力,那些西域小国自然就该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年西汉开拓西域的时候就是劳师远征把大宛国狠狠的收拾了一通,西域小国纷纷臣服。
当年东汉重返西域之后也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展现实力秀了一把肌肉,然后这些小国家就屁颠屁颠的派使者到洛阳请求成为藩属国了。
拳头硬,说话声音才响亮,才有人愿意听,否则就不管用。
按照曹休所设想的,根据这些西域小国的水平,稍微打一场两三千人左右的战争就足以让他们乖乖站好了。
郭鹏得知曹休已经占据了柳中城之后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彻底占领西域难度还是太大了一点,地方太大,路途太遥远,不过让他们重新成为藩属国,听话,那还是很简单的。
郭某人手头也有不少军事行动正在进行,暂时还没有征服西域的打算,先让他们做藩属国也挺好。
反正不管怎么说,眼下国家的主基调是建设和开拓。
江南的开拓工程正在进行之中,各项大工程接连上马,花钱如流水的时候,开拓出西域商路,给国家财政开源,还是很有意义的。
给军队提供军费的确是眼下财政支出的大头,要不是基本上确立了屯田制度压榨了农民,郭某人根本没有那个本钱搞开拓行动。
但是光压榨不行,压榨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农民就要起义了。
眼下不仅不能继续加重压榨的程度,还要逐渐减少压榨的程度,慢慢给农民以消费能力,刺激内需,使国内的商业开始繁荣,将农民的负担抽一部分转嫁到商业层面。
所以对外开拓商路,增加商业税收就十分重要。
曹氏商队和糜氏商队给郭某人带来的收入是郭某人有底气在江南搞开拓的原因之一。
荆州益州和扬州的开拓行动一直都在进行,眼下也就是荆州的开拓行动差不多结束了。
朱灵率军在武陵郡放火烧山烧的十分凶残,一场大战之后团灭了武陵蛮,把荆州地界最凶残的一伙人干掉了。
荆南四郡宣告平定,武林郡长沙郡零陵郡和桂阳郡已经没有了能够继续对抗中央的地方势力,朱灵和蒯越一起向郭鹏上表的时候,郭鹏相当高兴,嘉奖了朱灵和蒯越。
然后宣布裁军。
郭鹏下旨,宣布把荆州军五万多人的规模裁减到两万,就保留江陵大营的编制,其他裁减下来的荆州兵发给荆南四郡的土地,进行土地分配,让他们耕种田地,成家立业。
眼下这个开拓时期保留相当规模的常备军是有必要的,魏军的规模也早就上了五十万,开始向六十万推进。
但是长期维持那么大规模的军力,还有那么大规模的福利投入,对财政来说非常吃紧,对郭某人手上的资源也是不小的消耗。
在这个生产力有限的时代,并不利于日后的对外开拓。
所以郭某人打算研究改良一下西汉的兵役制度。
等国内战争基本上完结之后,郭鹏打算搞一个裁军方案,逐步逐步的裁军。
然后把魏军常备正规军保留在二十万左右,精中选精,完全用军官的方式去训练,保持战斗力和素养。
而剩下的战兵们则四散而出,进入民间,成为他进一步强化对地方掌控力的依仗,也为进一步奠定全国范围内的兵役制度建立基础。
第0942章
荆州裁军
毫无疑问,在眼下这个全国范围内都在缺乏人口的时候,几十万青壮年男子回到民间,是对民间人口的一种极大补充。
把他们全部解散到民间,去基层乡村带民兵,农忙时务农耕种,农闲时率领壮丁集体操练,锻炼壮丁的军事技能。
未来无论是开拓西域还是北伐鲜卑,亦或是南下交州,都需要这些地方上的民兵集合而成的正规军发挥他们的作用。
郭鹏部分参考了西汉的制度。
他设计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全国男子一生都要服两年兵役,一年在京师,一年在边疆,都由国家供应饮食和装备,其余时间都在家乡过日常生活。
等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或是反击,或是远征,一声令下,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民兵可以快速动员集结成正规军,国家予以装备,全部上战场。
而一直保持编制的正规军则化身军官,一人带起一支小部队,构成强大的军队单位。
如此,在有需要的时候,帝国分分钟可以拉起一支数十万人规模的强大军队,平时却不用消耗维持那么大一支军队所需的大量资源。
最重要的,就是对基层的掌控。
郭某人缔造的屯田农庄是魏帝国构建军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础,政府直接掌控的屯田农庄和屯田民们,是一切的根基。
以魏帝国眼下对基层的掌控,这样的兵役制度的推行是完全可能的,募兵制是一时的需求,兵役制才是长期的。
至于未来,郭鹏对自己死了以后的世界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和信心。
死了,也干预不了,也改变不了。
但是活着的时候,总要做些能做到的事情。
长期维持大量军队,搞宋朝那种模式,会让冗兵现象拖垮国家财政,五十多万直奔六十万的军队数量在国家全面平定后会成为郭某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这样的事情事实上已经在进行之中了。
魏军士兵之中有受伤导致肢体损坏无法继续征战的,或者是家中没有子女可以照顾父母的,都会按照要求退役。
肢体损坏也是分级别的,肢体严重损坏的,严重残疾或者干脆瘫痪了之类的,失去行动力的那种,自然只能荣养起来,当然,家属依然享受军属待遇,不会削减福利。
能保留基础行动能力的不一样。
比如瞎了一只眼,聋了一只耳朵,没了一只胳膊之类的,这一类人虽然受了伤,但是能保留行动力,还能挥刀能跑能跳这一类的,就会和正常退役的人一起安排到地方工作。
官方的说法是转为预备役,预备役的意义不是让你离开军队,而是继续在军队系统里,拥有军人的身份,家人享受军属待遇。
不过你的战场就在地方基层乡村,而不在边疆,你的任务就不是杀敌,而是领导你所在的屯田农庄内的壮丁们操练。
你就在那里安家立业,然后担任所在村庄的“教官”,农忙的时候和壮丁们一起从事农业,农闲的时候就负责带领壮丁们操练军事技能。
训练他们使用刀,使用长矛,练习军阵,练习弓弩的使用,熟悉军队的旗号,号角声,完全是在把魏军的基础技能传授给这些壮丁。
这样一来,等不久后的将来推行兵役制度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突兀。
长期保持大规模常备军实在是很困难,郭某人自己都很难支撑这样的局面。